更新时间:2024-07-10 17:22:13
封面
版权信息
作者简介
前言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贫困的内涵
1.2.2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宏观探讨
1.2.3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路径
1.2.4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测度分析
1.2.5 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与乡村转型发展
1.2.6 文献述评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本书的创新点
1.4.1 提炼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科学内涵
1.4.2 构建了有效衔接评价指标体系并优化了传统维度设计
1.4.3 探讨了促进有效衔接的主要因素和内在机理
2 理论基础
2.1 反贫困理论
2.2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村发展的重要论述
2.2.1 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2.2.2 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
2.2.3 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2.2.4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2.3 可持续生计理论
2.3.1 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
2.3.2 可持续生计理论的应用研究
2.3.3 可持续生计理论的借鉴作用
2.4 乡村转型发展理论
2.4.1 乡村重构理论
2.4.2 系统突变论
2.4.3 乡村转型发展分异特征
2.4.4 乡村转型发展影响因素与驱动机制
2.5 耦合协同理论
2.5.1 中国古代的耦合思想
2.5.2 耦合与系统耦合
2.5.3 系统相悖
2.5.4 协同
2.5.5 耦合形成的交叉学科理论
3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理论探讨
3.1 脱贫与振兴的逻辑关联
3.1.1 我国扶贫开发与农村改革发展历程
3.1.2 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背景和发展脉络
3.1.3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内在联系
3.1.4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政策衔接的内在逻辑
3.2 有效衔接的内涵演变
3.2.1 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是重中之重
3.2.2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协同推进
3.2.3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3.3 有效衔接的重点任务与理论内涵
3.3.1 基于中央政策文件的扎根分析
3.3.2 推进有效衔接的六项重点任务
3.3.3 有效衔接理论内涵与机制探讨
3.3.4 在巩固拓展和有效衔接中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
4 湖南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动因
4.1 乡村振兴下的贫困治理转型
4.1.1 贫困性质和特点的转变
4.1.2 贫困治理模式发生变革
4.2 乡村发展的新目标与新任务
4.2.1 乡村发展的目标改变
4.2.2 乡村发展的任务改变
4.3 乡村发展面临的国内外新形势
4.3.1 国内发展环境的变化
4.3.2 国际发展环境的变化
5 湖南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衔接现状
5.1 湖南省脱贫攻坚成果
5.1.1 农民收入增长成果
5.1.2 产业发展成果
5.1.3 “三保障”方面的成果
5.2 湖南省乡村振兴现状
5.2.1 对标对表稳守脱贫底线,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拓展
5.2.2 保持政策稳定,协调部署
5.2.3 以美丽宜居为着力点,乡村建设行动稳步推进
5.2.4 强化体制机制创新,乡村组织保障体系不断健全
5.3 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目标存在的差距
5.4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现实障碍
5.4.1 体制机制不畅
5.4.2 人才支撑不足
5.4.3 产业基础薄弱
5.4.4 丘陵山区居住分散化和空心化,人居环境改善困难多
5.4.5 乡村传统文化多样性与乡愁迷失,乡风文明建设困惑多
5.4.6 乡村治理村民自主性参与不足,干群关系融洽互信难
6 湖南省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评价体系与测度分析
6.1 有效衔接评价体系的构建
6.1.1 系统框架
6.1.2 构建原则
6.1.3 指标体系
6.2 有效衔接指数的测算方法
6.2.1 指标标准化处理
6.2.2 权重的确定方法
6.2.3 各项指数的计算
6.3 湖南省县级层面的测度分析
6.3.1 测评样本与数据选择
6.3.2 有效衔接指数与分析
6.3.3 各分维度指数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