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9-09-06 17:18:06
封面
版权信息
书名页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扉页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俗学研究书系”编委会
总序
图表目次
引言
一 问题意识的由来
二 田野研究过程
三 本书写作方法
第一章 “哈巴”研究的学术走向
一 前期研究:从概观到结构
二 后期研究:从分类到歌种
三 “体裁”研究:局限性与张力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本土观念中的“哈巴”:语义分析
一 可拆分与不可拆分之间:传统语境中的“哈巴”释义
二 “哈巴”的语义学分析及其释义
第三章 文化语境中的“哈巴”:文类界定
一 “哈巴”文类界定的困境
二 元江哈尼族口头传统概况
三 “哈巴”的地方分类体系
四 “海姆斯模型”:言语行为与文类界定
结语 “哈巴”文类界定的不确定性:问题与反思
一 “民间歌曲”还是“民间曲艺”?
二 民间话语抑或学界术语?
附录一 田野访谈(节选)
民族的歌:乌布鲁冲莫批杨月阿访谈录
口头传统的分类体系:潘郎壳莫批倪立生访谈录(哈尼文版)
“哈巴”释义:拉力村小阿爷杨仲机访谈录
附录二 田野研究报告(节选)
田野研究的反思
结语
附录三 田野日志(节选)
2006年2月1日 晴 有紧张感
2006年2月3日 晴 没看到natural performance……
2006年2月4日 晴 工作稳步行进中
2006年2月5日 晴 见到了龙浦才
2006年2月6日 晴 又见杨德行
2006年2月7日 晴 水龙的最后一天
2006年2月11日 晴 会爬楼梯的活闹钟
2006年2月12日 晴 开始访谈
2006年2月13日 晴 乌竜之行
2006年2月14日 晴 小阿爷带来的惊喜
2006年2月15日 晴 采访舅舅李波龙
2006年2月20日 阴转晴 咪哩:寻访“惹咕”
2006年2月23日 晴 小拉史:“哈巴”的另一种叫法——“数汁”
2006年8月12日 晴 抵达潘郎壳
2006年8月13日 晴 江燕家聊天
2006年8月14日 晴 计划不如变化快
2006年8月15日 晴 采访倪立生
2006年8月16日 晴 采访阿波李波嘎
2006年8月17日 晴 赶那诺街
2010年11月21日 晴 老挝勐赛(乌都姆赛)
2010年11月22日 晴 老挝奔怒县
2010年11月24日 晴 班或旧寨
2010年11月25日 小雨转晴
2010年11月28日 阴 班或新寨(pan33xo33phu33si33)
附录四 老挝班或旧寨口头传统概况
(一)“拉巴惹”()
(二)“阿期枯”(a31t»hi33khu33)
(三)“阿尼咕内”(a31ni33ku33ne31)
(四)“哆嗒”(to331ta31)
(五)“哆阔咋”(to33kho31tsa31)
(六)“贝摩托”(pO33mo31tho33)
(七)“哆莫哆诶戛”(to31mo31to31O33t»ia54)
(八)“阿尼切”(a31ni55t»ie31)
(九)“搓威威”(tsho33we33we33)
(十)“阿威威”(a31we33we33)
附录五 云南省元江县羊街乡水龙村哈尼族“十月年”调查报告[1]
前言
一 羊街乡及水龙村的基本情况
二 水龙村哈尼族传统节日
三 水龙村“十月年”的节庆过程
附录六 哈尼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项,推荐项目1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5人
附录七 哈尼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及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
云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增补名单
云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云南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扩展项目名录
云南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云南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云南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