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一 问题意识的由来
哈尼族是我国西南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从民族志地理(Ethnogeography)来看,她还是一个跨境而居的民族,主要分布在中国、越南、泰国、老挝和缅甸等国家。国外哈尼族一般被称为“阿卡”(Akha),综合近年的官方数据及田野材料,人口约为50万人;国内人口总数163万人位居云南省少数民族人口第2位,是云南省所特有的15个少数民族之一[1]。行政区划上主要分布于云南省红河州的红河、元阳、绿春、金平四个边境县;普洱市的墨江、江城、澜沧、宁洱、镇沅和景东;西双版纳州的景洪、勐腊、勐海;玉溪市的元江、新平、峨山。以上地区集中了哈尼族95%以上的人口。除此之外,昆明市、楚雄市、曲靖市等地也有哈尼族分布。
从自然地理的角度看,哈尼族生息繁衍于红河与澜沧江流域、哀牢山和无量山之间海拔800—2000米连绵起伏的群山之中,他们依山而住,脚踩天梯,顺山造田,在大山的脊梁上耕作、收获、生息与发展,创造并传承了本民族丰富多彩、蕴藉深厚的口头文化。
表1 哈尼族人口达5000人以上的20个县(市)人口分布
由于历史上没有形成过自己的民族文字,哈尼族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形式大多以口头传承的方式保存下来,许多重要的民俗文化、民间智慧和地方知识都承载于各种口头传统中。“哈巴”(xa33pa31)就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种口头艺术形式。“哈巴”,又有“拉巴”()、“惹咕”(ze33ku33)、“数枝”()等不同的称谓,民间通常释为“山歌”“曲子”或“调子”,被广泛地应用于哈尼族的民俗生活场合,在传统哈尼族社会长大的哈尼人没有不知道“哈巴”的。作为哈尼族文学世界里的一朵奇葩,“哈巴”在世世代代的口耳相传中凝结着哈尼人的文化传统、族群记忆和民众智慧,对我们研究哈尼族的历史和文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如此重要的口头传统,在民间的存在也是一种自在状态,民众只是自然而然地承袭它,并未对其进行更多的思考,甚至连“哈巴”这个名称具体是什么意思都众说纷纭。而在学界,由于“哈巴”产生和形成年代十分久远,再加上既缺乏书面史料的相关记载,也缺乏来自民族志诗学的田野观察与理论研究,致使“哈巴”研究有较大困难,迄今为止对这一重要的口头传承,尚未做出较为精准的概念界定,相关的文类阐释也大多停留在民间文学的传统分类体系中。要继续诸如族源、历史、文化等的下一步研究,我们首先就必须对“哈巴”这个名称的释义及其文类进行探究。这就需要我们从语义学的角度来分析“哈巴”这个特定的术语,尤其是需要我们结合具体的传播语境,在不同表演情境中界定“哈巴”在民间的演唱实践中应归属为哪些具体的文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