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哈巴”研究的学术走向
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跨境民族,哈尼族已经走过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创造并传承了丰富多彩、蕴藉深厚的民族文化和口头传统。但是由于种种历史的原因,过去的学术研究比较薄弱。经过近三十年的辛勤耕耘,哈尼族文化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建立了几个以哈尼族文化为主攻方向的专业学术机构,一个多学科、跨领域的学者群体逐步形成,也出现了一批质量较高的学术专著。尤其是近几年来,随着“梯田文化”研究的推进,哈尼学在国内外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到目前为止已成功举办了七届“国际哈尼/阿卡文化学术研讨会”,很多国外学者已经不再仅局限于在泰国等地进行田野调查和研究,而开始与中国学者合作,深入国内哈尼地区。在热心研究哈尼文化的专家学者们的帮助和指导下,一批本民族的青年学者也成长起来。他们全身心投入哈尼学这一研究领域,并在许多方面取得了卓有见地的成果。但是,关于本人的研究对象——哈尼族口头传承中的“哈巴”,虽然之前有不少学者关注过,他们也许在专著或在论文里触及过这个话题,可要论细致到“哈巴”一词的语义分析及其文类归属方面的问题,便少有明晰的阐释了。目前国外的哈尼学研究者暂未涉及“哈巴”这一课题,因此我们下面要谈论的将是国内的“哈巴”研究状况。
20世纪80年代早期,随着人们对民族文化、对哈尼文化的逐渐关注,出现了不少有关“哈巴”的体裁较为短小的介绍性文字。它们多居于报纸或杂志上民俗风情一类的栏目中,或是作为《中国戏曲曲艺词典》《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音乐词典》等词典中的词条出现。与此同时,关于“哈巴”研究的学术著述也随着这些词条式文字陆续出现了。这些著述集中涌现于20世纪80年代,几乎都是以单篇文章的形式出现。就连出版于20世纪80年代末的迄今为止唯一一本关于“哈巴”研究的专著,也是由同一位作者的5篇文章汇集而成的。20世纪80年代应该说是“哈巴”研究最兴盛的时期,代表性学者有李元庆、毛佑全、孙官生和赵官禄等人。此后发表的相关文章在提到“哈巴”时,普遍沿用或引述的都是这一时期出版物中的说法。也就是说,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哈巴”研究没有得到深拓和发展,理论探讨可谓停滞不前。因此,这里让我们围绕这一特定的学术时期,以“哈巴”研究著述的发表时间为线索,对20世纪80年代早期和中晚期的“哈巴”学术走向进行梳理,从而说明本书的形成和立论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