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三:过度崇尚努力——“你很聪明,就是不够努力”
很多家长非常崇尚努力,孩子学得好时夸奖孩子的原则是“不夸聪明,夸努力”;孩子学习出现问题时对孩子的鼓励是“你很聪明,就是不够努力,你如果努力,一定能学得好”。从教育的总体原则上看,鼓励努力是正确的,对努力的崇尚在一定范围内是合理的。心理学的归因理论认为智力与努力相比,智力较为不可控,而努力较为可控。将学习结果归因于努力这个较为可控的因素,可以增加对未来学习的可控性,成功时可以将努力行为复制并运用到未来,失败时可以通过努力改变学习状态和学习结果。
但现在的问题是很多家长对努力的崇尚有些过度,经常把“再努力一些”的要求挂在嘴边,似乎觉得努力是一种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能力,而且觉得孩子只要努力,就可以解决一切学习困难,达成一切学习目标。实际上,他们远远高估了“努力”这种品质的可控性。“努力”对很多孩子来说是很难做到的,它是一种需要不断磨炼的品质,是整个中小学阶段的培养目标。如果把这么重要的培养目标当成要求,简单粗暴地提给孩子,而孩子又做不到,他就会陷入无助感,为未来的“不努力”行为埋下伏笔。
正在读初二的娜娜,因为“找不到学习状态”而苦恼。她小学时在一个普通的小学就读,当时成绩还不错,在班里一直排在前几名。初中时,她进入一个很好的学校,跟很多优秀的孩子比起来,成绩就显得一般。初一,她的成绩很一般。直到初一下学期的期末考试前,她好像突然进入了学习状态,每天吃完晚饭就开始学习,学得很努力,坚持了两个星期,果然在期末考试时取得了好成绩。父母和娜娜都很振奋,父母对娜娜说:“你看,努力两个星期成绩就上来了。下学期你继续努力,一定能考进前十名。”
他们看到了努力,也看到了努力的效果,期望孩子一直努力下去。可是到了初二新学期开学,娜娜一直找不到上次期末考试前那种“努力的状态”。每天她都期望自己能够再那样努力起来,但却一直找不到感觉。“我每天放学时都想今天一定要好好学,可吃完饭总觉得很累,想休息一会儿,积蓄点儿力量再学,就东晃西晃,看看短视频。想先放松一会儿,到7点再学习;可到了7点,我还是找不到状态,就想再等一会儿;等到7点半,我又会拖延……一直拖到八九点钟不得不学时我才开始学,却还是找不到那种努力状态。”娜娜总是想“如果能够找到上学期那种努力的状态,我就能够学好”,可是那种状态好像有点可望而不可即,她始终没找到。找不到那样的状态,她会指责自己“不够努力”,她会痛苦。在痛苦时,她就更想通过看短视频等安抚性的行为逃避内心的痛苦。因此整个人陷入“越做不到努力越痛苦,越痛苦越逃避,越逃避越不努力”的困境。
很多家庭都是这样,家长用一种理想的努力状态要求孩子,觉得自己的这个要求不高,认为孩子应该能够做到。可是不管这个要求多么“合理”、多么“应该”,孩子就是做不到。家长多次鼓励他“你要努力,努力就一定能学好”,可孩子仍然做不到。这时家长会埋怨、指责孩子“不努力”,孩子也会对自己失望,“我就是努力不起来”。孩子在“努力”这件事上产生了无助感。
对努力的过度崇尚还会带来另一个问题——增加孩子的学业自我妨碍行为。学业自我妨碍行为是指孩子在学习中故意做出一些行为来“妨碍”自己能力的发挥,妨碍好成绩的获得。比如他在考试前不认真复习,在课堂上不好好做笔记,在别人学习时他不学,在考试前说自己失眠没睡好,在考试后说自己因为紧张涂错了答题卡……当这些行为发生时,家长会觉得非常可惜,“明明可以学好,可他就是不肯学”,“明明可以考得很好,偏偏在考试时发生意外”。需要特别警惕的是,这两句话的言外之意是“孩子的能力没问题,如果他好好学,如果他考试正常发挥,是可以学好、考好的”,换一种方式表达是“虽然孩子没有学好、考好,但其实他的能力是没问题的”。也就是说,孩子不努力的行为给他带来了一种收益:不管他学得怎么样,考得怎么样,他的能力都能得到肯定性评价。这样,当很多孩子无法达到家长和自己所期待的努力状态,无法掌控自己的学习成绩时,他们会下意识地选择这种消极的妨碍性行为模式来获得一种“掌控感”,停留在“如果努力,就能够学好”的假象中。
“努力”并不像我们原本所期望的那样可控,但它确实是一种可以培养的行为品质。我们不要将“再努力一些”挂在嘴边,而要在孩子每天的学习中,用长久的耐心、科学的理念和有效的方法帮助他战胜学习中的每个挫折,积累每个领域的行为经验,逐步习得“努力”这种重要的行为品质,以助力于能力的培养和潜能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