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课题缘由
成语等“语”类的教学与研究由来已久且日趋重要,“语词分立”的主张因此而成为21世纪汉语词汇学引人注目的新动向。温端政多次撰文(2000;2002;2010)探讨“词”和“语”的区分,提出“语词分立”的主张,认为“语”是汉语里大于“词”、结构相对定型、具有多功能的语言单位,包括成语、惯用语、谚语、歇后语等“语”类,其性质和作用都不同于“词”;明确指出“语”不是“词”的等价物,二者是两种不同性质的语言单位,应该把“语”从“词汇”中分立出来,把“词”从“语汇”中分立出来,汉语语汇是汉语中各类“语”的总称,自成一个系统;因此,需要从汉语实际出发,建立与汉语词汇学平行的汉语语汇学。
“语词分立”的主张也体现在新时期的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李红印(2005)分析《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收“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该把“语”从大纲中提取出来归入新的“语汇大纲”,与现有的“汉字等级大纲”“词汇等级大纲”相照应;指出从本体研究的角度分析,“语词分立”能够加强“语”的研究;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分析,则有利于明确建立包括“语素(汉字)”“词”和“语”在内的三级语言教学单位,理清三者关系,提高教学效率,也有利于扩大视野,制订合理的词语收录原则和编排体例。
词汇理解与习得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同,因为词汇是学习第二语言的基础,过少的词汇量会影响第二语言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的能力。江新(1998)就总结指出词汇是学习者语言水平提高的主要障碍,对第二语言学习者的研究发现,词汇错误比语法错误多;要做到简单、明白、流利地传达信息,词汇准确比语法正确更加重要。在词汇学习中(特别是中高级阶段)比较能影响并体现学习者语言表达地道性和流利度的主要是成语、惯用语、歇后语等各种“语”类,尤其是词汇家族的特殊成员同时也是语汇家族中最为重要的成员——成语。随着汉语水平的提高,学习者在语言表达中使用成语的意识会逐步增强。以下两例均选自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为学习者在HSK作文考试中的成语用例:
在此可以看到,学习者在有意识地学习使用成语,但却容易造成汉语成语运用中的偏误,前者是对成语“轻举妄动”语义习得的偏差,此处换成“指手画脚”会更为合适;而后者是对成语“苟延残喘”语用理解的不明确,由于民族文化的差异无法正确辨别成语的感情色彩。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迫切需要加强对学习者汉语成语理解与习得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