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限僵硬:与他人和群体的边界过于清楚
与“界限模糊”相对的问题是“界限僵硬”,指的是自己与他人、群体的边界过于清楚,甚至到了格格不入的地步。
界限僵硬的人往往有自我封闭倾向,他们不喜欢与人群保持密切接触,常常独来独往,遇事不喜欢向他人求助,也不愿意被“人情世故”所限制;而在他人眼中,界限僵硬的人是孤僻的、不合群的,是不好接近的。
20岁的成杰是一名大二学生,他性格非常内向,不擅长和人打交道。入学已有一年多的时间,他和班里的同学还没有建立起融洽的关系。平时上课他总是独来独往,走进教室后,也会坐到最后一排,刻意和其他人保持距离。
在宿舍里,成杰也是孤零零的一个人,其他几位同学有说有笑,他却从不参与。他总是默默地爬到自己的铺位上,戴上一副大大的耳机,想要隔绝外界的声响。室友对此也早已习惯,没有人会主动和他攀谈,也不会去靠近他的床铺和书桌。因为大家都知道成杰这个人特别“独”,不喜欢别人碰自己的物品。
有一次,隔壁宿舍的一个男生来和室友聊天,不小心坐在了成杰的床上,室友提醒了他,他却不以为意,觉得大家都是男生,不会在意这么小的细节。
谁知成杰回来后知道了此事,发了好一通脾气,让这个男生感到非常尴尬。从那以后,成杰的坏名声就传开了,班里的同学更加不和他来往,室友们也常常用异样的眼光看着他,让他觉得压力很大,心情也很烦躁。
成杰性格内向、孤僻,不愿意也不擅长与人交往,他在自己和他人之间,划出了一道“不容侵犯”的界限,既不打算迈出界限去结交朋友,也不允许别人跨入界限来接近自己。
这种过于僵硬的界限虽然能够让成杰获得一种心理安全感,但他的人际关系也变得十分僵化:在与同学交往时容易出现人际冲突,并且他也无法融入班集体,无法被人群接受,这会让他心中产生孤独、无助等负面情绪,有时还会引发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
至于这种僵硬的界限产生的原因,则可能与童年时被抚养人疏远,或成长中不断遭受冷遇有关,这些不幸的经历会让人变得冷淡、防御性强,并会逐渐形成“障碍性疏离”人格。
这里提到的“障碍性疏离”是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伯恩斯坦提出的概念,指的是主动疏远正常的关系,不让他人“贴近”自己。
“障碍性疏离”的形成至少会经过以下四个步骤。
第一,信任丧失。童年时父母对孩子不关心、不在意,答应孩子会做到某事,最后却屡屡爽约,会让孩子逐渐失去对他人的信任感。在他的心中会逐渐产生这样的意识:所有人都是不讲信用的,都不值得信任。
第二,拒绝接近。在与父母和其他亲人相处的过程中,孩子屡屡失望,心灵受到伤害,会对“接近”产生一种恐惧感;出于自我保护的需要,他们会主动与他人保持距离,这也使得他们的“界限感”变得过于强烈。
第三,出现防御行为。他们还会有意地回避与他人在身体和情感上的接触,平时也会显得非常固执,听不进他人的意见,有时还会过分坚持一些没有必要坚持的原则,甚至会表现出过强的敌意,因而会和他人发生矛盾、冲突。
第四,与他人隔绝。最后,他们会越来越多地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并会对自己说:“没有人会帮助我,一切都要靠我自己。”从表面上看,他们是坚强、自信的,可在内心深处,他们又是孤独而悲伤的。
需要指出的是,在生活中也有一些隐性的障碍性疏离者,他们可能会有数量庞大的朋友圈,但细细分析的话,却会发现他们和每个朋友的关系都非常浅,结交的基础往往是工作或一些兴趣爱好,关系的程度也只是“泛泛之交”“点头之交”,缺乏情感的深度。
这其实也是一种界限僵硬的表现,是因为缺乏完善的界限意识,不知该如何把握交往的度,为了不出现错误,索性在自己和他人之间划下过于死板的“界限”。比如,被人邀请吃了一顿饭,第二天就要立刻进行回请;一起乘坐出租车,他人帮自己付了车费,就要立刻用微信将属于自己的那份费用转过去,而且数额会精确到角、分。这种“泾渭分明”的行为会让他人产生距离感,无法获得他人的亲近,也无法为自己赢得必要的人际支持。
人毕竟是社会动物,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绝对脱离他人而生存,也不可能不与他人沟通、交流。如果像成杰这样一直保持过于僵硬的界限,切断与他人发生联系的途径,无异于“画地为牢”,不仅会影响个人的生存、发展,也会有害身心健康。
因此,界限僵硬的人需要进行必要的认知调整,要让自己逐步摆脱童年的阴影,减少对他人的敌意,并可以尝试调整界限,去和他人进行友好的接触,这样才能让自己慢慢走出自设的“牢笼”,实现内心世界的稳定和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