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陈后主《临行诗》与智光、吉藏
陈后主《临行诗》收录于智光《净名玄论略述》 卷一,作为“至长安悬芙蓉曲水日严精舍”之注疏,原文如下(原文较长,但因其为重要原典,故不避烦琐,加以引用):
(1)大师生于梁末,长于陈代。及于陈灭,以隋开皇十八年至于长安。长安陈朝相去凡三千三百里。春时发去,秋时还矣。长安为隋王之所都。
(2)如有传云:后周终王号少帝阐,将诸太夫享祀先庙。掌客之臣杨坚有二美女与一男,男是杨光也。坚使此二女举觞上帝。帝感于二女好色,即敕之曰:“欲纳其弟女耳。”坚乃献之。仍纳此女而弃先妃,宠爱甚重。经乎三年,女启帝曰:“欲见父焉。”乃诏:“莫过三日归矣。”女退语父:“欲帝位乎。”父曰:“若似朝花,一日得耳。”女曰:“欲赍铦刀。”遂置靴里而入宫中。帝善非违约,甚为燕乐而卧。女以铦刀密刺帝颈,乃出敕曰:“杨坚入宫,因宠爱女,而让位于坚矣。”坚乃施行云:“威宪去可去,用可用。”不知故然之,忽行此事。已获天下,群臣皆服,无敢出异言者。躬治万机,其势亦尔。坚乃兼文武,远振威德。次其子光袭于位。然即隋有二君,合三十八年。坚初年号开皇,二十年。次年号仁寿,四年。光年号大业,十四年。凡陈合五主三十二年,从大将军陈霸先至叔宝。叔宝在位八年,以己酉年正月为隋杨坚所威(灭?)。叔宝之臣号曰妙景,其妻妍美。王闻感念,乃任以景将军居戍隋之南境,而集其妻纳于宫中。景乃言:“戍境有限,无所奈何。心虽甚悔,今无所为。”遂生叛逆,使人告隋朝曰:“叔宝无义失道,虐恶甚之。”坚固作色而怒曰:“天授不取,还受殃耳。”乃以杨光为大将军,率诸兵卒,渡江伐陈。临发之日,坚语光等:“朕闻吉藏者善达法门,宜申诚心要请之。至今伐于陈,岂贪其地乎。良由有道之王(主?)耳。”以铁锁与鼓(船?)权为浮梁而渡津,景前导而伐之。遂平其城,而囚执叔宝并子。光乃申坚意确请。大师抚叹而应之。既已,还于长安矣。宝发路,咏曰:“鼓声推(催)命役(短?),日光向西斜。黄泉无客主,今夜向谁家?”及渡□津至梁上,宝咏曰:“闻道长安路,今年过□津。请问浮梁上,度几失乡人。”遂至于隋。诸家大人看之感慕。宝子入宫,坚使为咏。咏曰:“年少未敢书,口咏墙上草。生处非不高,但恨逢霜早。”又作咏曰:“野林无大小,山花色并鲜。唯有权折枝,独自不知春。”
(3)然坚自大师未至之前,预造日严精舍。遂及至,自躬出迎之,止住其中。事以国师之礼,劝请传法。暨于光辰,弥复敬重。于是大师兴隆大法,仍制净名玄等。禀法之徒百千万众,而善知法,唯慧牍法师及一音慧藏等焉。言长安者,王都之号而有二处……(“□”表缺字)
关于(2)中的“如有传云”,金文京指出其与《开业平陈记》《大业拾遗记》的相关记载一致,故事原型为陈灭亡后流传于江南地区的传说。(3)换言之,(2)“如有传云”之内容虽略荒诞无稽,但也并非完全与史实无关。
金文京还指出,文中的“杨光”指隋炀帝杨广,由于中国人将“广”误写为“光”的可能性极小,或为日本人或百济人、新罗人乃至逃命至日本的外来移民所写。(4)不过,日僧安澄《中论疏记》所引《淡海记》中的“陈时,于杨光而所伐。以破国之日,大师(吉藏)来至长安”记载中也作“光”。
或许当时隋朝人为避讳而将炀帝之名“广”写作“光”。(5)《净名玄论略述》作者智光为日本(倭国)人,故无须避讳。“广”与“光”在汉语及日语中均为同音,故即使将“广”写作“光”,对于外国僧侣来说也属正常。
因此,炀帝之名“杨广”写作“杨光”,并不能视为错误。那么,(2)“如有传”中的“传”指什么呢?
《元亨释书》卷二《智光传》载:“释智光,内州人。共礼光止元兴寺,得智藏三论之深旨。”《扶桑略记抄》卷二天平十七年(745)正月己卯廿一日条载:“爰有释智光者,河内国安宿郡锄田寺沙门也。俗姓锄田连,后改姓上村主。母飞鸟部氏也。天性聪明,智惠殊胜,制《盂兰盆》《大般若》等经。”由此可知,僧智光(708—776?)为河内国人,师从智藏,是元兴寺三论宗高僧。
除《净名玄论略述》外,智光还著有《盂兰盆经述义》一卷、《大般若经述义》一卷、《大惠度经疏》二十卷、《初学三论标宗义》一卷、《正观论》一卷、《肇论述义》(卷数不详)、《法华玄论略述》五卷、《中论疏记》三卷等三论教学专业书籍。此外,还撰有《无量寿经论释》五卷、《四十八愿释》一卷、《赡养赋》等与净土教相关的著作。(6)其中《法华玄论略述》《净名玄论略述》《中论疏记》分别为三论宗高僧吉藏(549—623)所著《法华玄论》十卷、《净名玄论》八卷、《中论疏记》十卷的注释。因此,智光关注吉藏书中有关陈灭亡与隋诞生的记述也是当然的。
吉藏俗姓安氏,生于南京,先祖为西域安息国人。吉藏曾住会稽(今浙江绍兴)嘉祥寺,钻研三论。之后,于扬州慧日道场、长安日严寺讲说传教三论、法华。唐朝建立后,先后移住长安实际寺、定水寺、会昌寺、延兴寺等处,作为统领僧众的大德十人之一受到重用。之后于长安完成三论注疏,开创了三论宗。吉藏出生于安息国,因此也被称为胡吉藏;又因其曾住嘉祥寺,故亦称嘉祥大师。
据上述《净名玄论略述》卷一记载,隋伐陈时,吉藏居住于都城建康。此外,《续高僧传》卷十一《吉藏传》载:
具戒之后,声问转高。陈桂阳王钦其风采,吐纳义旨,钦味奉之。隋定百越,遂东游秦望,止泊嘉祥,如常敷引……在昔陈隋废兴,江阴凌乱,道俗波迸,各弃城邑,乃率其所属,往诸寺中,但是文疏,并皆收聚,置于三间堂内。及平定后,方洮简之。故目学之长,勿过于藏,注引宏广,咸由此焉。
可知,陈灭亡之际,吉藏奔走于建康诸寺,收集“文疏”。由于吉藏深受陈桂阳王等王公贵族的尊崇,故推测其与天台宗智(538—597)一样,于陈灭亡前,受王公贵族或陈后主的邀请在建康讲经。
据《南史》卷十《陈后主本纪》祯明三年(589)正月戊辰条载,隋军占领建康时,僧尼和道士与陈后主一同被“执役”。此外,《净名玄论略述》卷一载:“光乃申坚意确请,大师抚叹而应之。既已,还于长安矣。”可知,吉藏被杨广邀请至长安,故吉藏有可能与陈后主一同赴长安。因此,知晓陈后主《临行诗》者除陈后主的“狎客”江总外,还可能有吉藏。
陈后主《临行诗》载于《净名玄论略述》中的“有传云”,但现存《净名玄论》等书中却未见上述“有传云”的内容。那么,未曾赴中国留学的智光经由何人、如何获知陈后主《临行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