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阴阳平衡,五行和谐
这是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的核心内容,是中医学理论的基础。
阴阳五行学说是一种“大道至简”的学说。中医学认为,自然界一切事物,都存在阴阳对立的两个方面,它们不仅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而且相互消长变化,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各自向相反方向转化,即“阴阳协调,百病不生”,阴阳失调就百病丛生。正如《黄帝内经》所说,“生之本,本于阴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可见,阴阳平衡是生命平衡之根本。
《黄帝内经》一开篇,就开宗明义地强调“法于阴阳,和于术数”,这就是中医学所讲的健康之“道”。“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它不仅把阴阳平衡看作是健康之大法,而且还强调要“和于术数”。这个“和”可非同小可,既可理解为五行要和谐,也可以理解为“术”不知其“数”,更是一种中华文化以“和为贵”精神体现,而且还承载着中医学理念的核心内涵。它不仅要求人体自身要形神合一、身心和谐,而且还要求人与大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都要和谐。正如《内经》所说:“因而和之,是谓圣度”,这就是老祖宗的高明之“道”。中医学和现代医学不同:中医学讲“和”,现代医学讲“分”;中医学讲“整体”,现代医学讲“解剖”;中医学讲“辨证论治”,现代医学讲“对症下药”;中医学讲“药食同源”,现代医学讲“打针吃药”;中医学讲“三分治疗七分调养”,现代医学讲“有病就治,手术开刀”;中医学讲“健康之道”,现代医学讲“康复治疗”等。有的学者曾对《黄帝内经》和《伤寒杂病论》两部经典之作做过统计,前者“和”字出现153次,后者出现81次之多。可见,中医学讲究“中和”“和合”“和谐”的理念,早已在2000多年前深深扎根于中医学核心理论体系之中,也正因为这缘故,《黄帝内经》才成为千秋历史的不朽巨著。
五行学说,是老祖宗把世界万物用“木、火、土、金、水”五种元素来概括,自然界各种事物的变化,都是五行运动变化的结果。它根据“五脏”(肝、心、脾、肺、肾)的功能特点与“五行”(土、火、土、金、水)的秉性相对应,“五行”既相生,又相克,既生我,又我生,既相互制约,又相辅相成,从而达到自然生态与人体生态的平衡;当“五行”运行反常之时,就会发生相乘、相侮的关系,从而导致机体生态的失衡。
中医学认为,阴阳五行乃天地之“道”,万物之“本”,宇宙万物都处于阴阳平衡、五行和谐的动态平衡之中,人体生命更需阴阳平衡、五行和谐,所以维系阴阳平衡、五行和谐是中医学的最高原则。
1.中医学讲健康生活必先讲阴阳
《黄帝内经》说,“人生有形,不离阴阳”“生之本,本于阴阳”。人体是由阴阳二气相辅相成的结晶,阳生功能,阴生成形,这就是人体生命的根本属性,只有体内阴阳二气协调平衡,人体才能处于最佳的健康状态;否则,若阴阳轻度失衡人体就会出现亚健康状态,若是重度失衡则会疾病缠身,乃至阴阳离决生命终止。可见,阴阳平衡是人体生命平衡之根本。
为什么这样讲?因为人的生命过程就是阴阳消长的过程。
中医学认为,小孩是稚阳之体,阳气初生,好比初生太阳;到了卯时已成少年,像八九点钟的太阳;到了午时已成青年,阳气旺盛;过了午时已成中年,则阳气渐减,阴气渐长;到了酉时步入老年,则阴盛阳衰,直至阳消阴极,则死亡也就到来。由此可见,生命过程就是一个太极阴阳消长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阳气的盛衰是生命平衡的关键,所以到了中老年之后一定要注重养阳。因为此时,日趋阳消阴长,阳气运化无力,则气血运行不畅,自然阴浊废物日渐增多,以至废物和毒素滞留堵塞不通而致衰、致病。这就叫“无阳则阴无以化”,到了阳竭阴盛,生命也就必然终止。张景岳注曰“生杀之道,阴阳而已,阳来则物生,阳去则物死”。可见,老年人养好阳、护好阳至关重要,切不可忽视。
2.以和为本,五行和谐是维护生命平衡的最高智慧
五行和谐是维系五脏六腑生态平衡的最佳运行机制,也是维护生命平衡的最高智慧。
正因为这样,所以讲生命平衡也必然要讲五行生克制约的相互关系。中医学认为,太极阴阳化五行,五行化五脏,五行生克制约是五行和谐的具体体现,五行生克规律是阴阳对立统一规律的具体应用。正如医圣张景岳所言:“造化之机,不可无生,不可无制,无生则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必须生中有制,制中有生,才能运行不息,相反相成。”《黄帝内经》也指出,“五脏者,藏精而不泻也,故满而不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满也”。这两句话,不仅指明了五脏六腑生理功能之差别,又讲明了脏腑之间表里合一,阴阳互补,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在正常的状态下,五脏是藏精而不泻的,故机体就能气血旺盛运转正常,为生命提供原动力;而六腑则“传化物而不藏”,“化水谷而行津液”,也就是说,六腑是专门用来消化食物,吸收营养,排泄废物的水谷之道,是“以通为用”“故实而不满”。由此可见,五行的生克制约的关系,就是五脏六腑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运行关系。
中医学把人体生命看作是一整机的整体,它把“五脏”“六腑”这些生命器官和非生命器官统统纳入“五行”生克制约的运行机制过程中,它既强调整体,又讲究和合,绝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五行和谐就是五脏六腑之间,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让机体生态处于动态的平衡之中。
3.饮食有节,是生命平衡的物质基础
中医学特别重视饮食健康,强调“饮食有节”,营养齐全,是历代中医名家倡导的重要内容,也是生命平衡的物质基础。
饮食养生是历代医学家所倡导的重要内容之一。《灵枢·五味》指出,“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小矣。”饮食不足就不能满足人体气血生化之源的需要,不能保障器官能量之供给,久之必体弱多病。反之,饮食过度,又会气滞血疑,导致早衰致病。故饮必须“有节”,宜定时定量,不宜过饥过饱,也不宜偏食。《黄帝内经》明确指出:“人体虽因饮食五味以生,但如过量、过偏,也可因饮食五味以损,即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官,伤在五味。”这里既反对饮食过度,过则“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又反对过偏、过度,则所谓“久而增气,物化之常也,气增而久,夭之由也”。在《老老恒言》中说得更为明白:“勿极饥而食,食不过饱,勿极渴而饮,饮不过多。”过多会伤脾胃,而“少食以安脾胃也”!
更可喜的是,老祖宗早在2000年前就提出了“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这实在是祖先对饮食养生之高见,它同现代医学提倡营养均衡,荤素搭配,以保持人体营养供需平衡相一致。古人这一健康食谱,主次分明,荤素合理,既有动物性食品,又有蔬菜瓜果,真是一应俱全,实令人敬佩!
中医学还认为,“百病横夭,多由饮食”“饮食不可废之一日,为益也多,为患也叨,多则切伤,少则增益”。食物可调阴阳,人有阴阳盛衰之别,食物因性味不同,以及地域、季节、年龄、个体的不同,就应选择不同的食物,这就叫“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药王孙思邈说:“安身之本,必资于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他不仅是“药食同源”的创导者,而且以其成功的饮食方式被载入史册。《黄帝内经》更明确指出:“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久而增气,物化之常也。”食物以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泻为阴,咸味涌泻为阴,淡味渗泻为阳。因此,饮食应根据不同体质及不同的节气状况有针对性选择、搭配,这也是健康生活所必须注重的一个环节,只有这样,才有利于维护机体的生态平衡。
4.重视睡眠健康,注重阴阳交会,讲究睡眠时机,这是维护阴阳平衡的最佳方式
中医学认为,“眠食二者,为养生之要务”“不觅仙方觅睡方”“一觉睡熟百病消,补啥不如补睡眠”。所以古人特别推崇睡眠健康,尤以赞赏睡“子午觉”。
在中医学理论中,睡眠与醒寤是阴阳交替的结果,阴盛则眠,阳盛则醒。睡“子午觉”是指子时和午时按时入睡,子时大睡,午时小憩。中医学认为,人有十二正经对应不同脏腑,随着时辰的变换,不同的脏腑就轮流应时“值班”,即中医称之为“子午流注”。
“子时”是晚上十一点至凌晨一点,夜半子时为阴阳大会、水火交泰之际,称“合阴”,是一天之中阴气最重的时候,也是睡眠最佳的时机,最有利于养阴。“午时”是中午十一点至下午一点,此时也是阴阳交会之际,是一天中阳气最旺之时,故称“合阳”,所以午睡小憩有利养阳。子时和午时都是自然界阴阳交替之时,也是人体阴阳之气盛衰转化之时,此时睡好“子午觉”,可以调和阴阳,有利人体阴阳平衡,可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黄帝内经》说:“凡十一脏皆取于胆”,也就是说,其他脏器功能的发挥,都取决于胆的小阳之气。子时正是胆经当令,胆为少阳经,正如太极中的少阳,即阳气生发之初始。阳主动,是人体生命的原动力,当以阳气初生之时对其养护,助其生长壮大则可获大益。子时为阴阳之大会,阳动阴静,阴阳相济,人则易于安静入睡,并很快达到深睡状态,故睡好“子午觉”,既养了阴,又护了阳,自然是健康之妙法也。
5.重视运动,提倡形神兼备,动静结合,张弛有度
中医学的运动有别于现代医学的运动。中医学将运动归纳为养形与养神两个方面,强调形神兼备才是养生之上策。“形”是形成,为生命之“宅”,包括脏腑、躯体、经脉和精血等“物质”;“神”是精神意识之生命活动的“主宰”。
中医学认为,动以养阳,动则养形;静以养阴,静则养神。当然动与静是相对而言,动中寓静,静中寓动,凡有效的形体之动,必少不了精神之静的制约。静与动,本是天地宇宙运动之祖态,万物之态皆由静而动,复又由动归静,因此可说静是一切生机之原本,一切能动之先源。故动为其炼,动炼筋骨;静为其养,静养生机;动为其用,静为其体;动为使然,静为自然。正因为静为动之本,静可制动,若能动静结合,就能形神兼备,形劳而心安,从而达到阴阳平衡之功效;反之,若形神失调,则会引发疾病,若形神分离则生命终止。
中医学认为,神为形之主,欲全其形,先在理神,所以在养形的同时,应更加注重养神。正如《黄帝内经》所说:“精神内守,病从安来”“精神志平,百节皆宁,养性之本”,这就清楚地指明了养神的极其重要性。同时,《内经》还指出:“静则神藏,躁则神亡”“静者寿,躁者夭”。《淮南子》也指出:“人生而静,天之性也,夫精神气志者,静而充者以壮,躁而日耗者以老”,这里所说的静和躁、充和耗、壮和老都是指心神状态不同,其对养生所起的作用则完全不同。只要心境宁静,清除烦躁及一切烦恼杂念,就能达到清心寡欲,恬淡虚无,心气平和,顺其自然而颐养天年。正如《养生四要》说:“心常清静则神安,神安则精神皆安,此养生则寿。”
但中医学之动,又绝非大动,而是强调要适度的动。因为动以养形在于气血流通,防患未然;动可以通不和之气,使百关气畅,肢体、关节、肌肉得以活动,经脉气血得以疏通,故实为健康之大律,祛病之大法。
陶弘景说:“养性之道莫久行、久坐、久视、久听……能中和者,必久寿也。”孙思邈说得更明白:“养生之道,无作博戏强用力气,无举重,无疾行。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堪耳。”故此,古人开创了许多动静兼养的方法,如气功、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都是强调全身放松,意气相随,情绪乐观,呼吸均匀,动作和缓,刚柔相济,既调身,又调息,还调心的一种动静相随和谐均衡的运动方式,是值得推崇的好方法。
总之,中医学强调人体是生命的有机整体,所以一再要求形神兼养、动静结合,张弛有度。反之,若顾此失彼,动静无度,必有损健康。正如《一览延龄》中所说:“动中思静,静中思动,皆人之情也。更如静中也动观书,动中也静垂钓,无论动静,总归于自然。心情开旷,则谓之养生也。”又说:“最静之人,食后也宜散步,以舒调气血。好动之人,也宜静坐片时,以凝形神。”这就从辩证思维的高度把形与神,动与静是一对相辅相成的矛盾剖析得十分透彻,真可谓是“一阴一阳,一文一武,一动一静,一张一弛”,既对立又统一,十分符合人体张弛有度、阴阳平衡的自然养生之道。
6.顺乎自然阴阳之道,重视房室平衡
房室平衡也属于阴阳平衡一个组成部分,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中医学认为,房事生活本乎自然之道,“男不可无女,女不可无男,若孤独而交接者,损人寿,生百病”。在《养性延年录》中又说:“房中之事既能生人,也能杀人,男女相依为伴才能长寿。”可见,房事是否和谐,不仅关系到健康长寿,更关系到家庭乃至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古代医家认为,房室生活是一种阴阳和合的行为,乃人伦之常,同时又有调和阴阳、协调脏腑气血的作用,因此适度和谐的性生活,不仅有益身心健康,而且还有利于优生优育。但是房事生活要耗精血,如恣情纵欲,势必会耗竭肾精,以致阴阳亏损,气血衰弱而致衰、致病。故古人把节欲保精,当作培育元气、补肾益精、强身健体、平衡阴阳的重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