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重在平衡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天人相应,顺乎自然

“天人相应,顺其自然”是中医健康理念又一重大原则,就是强调人一定要与大自然相适应、相和谐,这也是“天人合一”的具体应用与实践。

《黄帝内经》首次提出“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的观点,指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这就清楚地告诉人们,人是自然的人,是由“天地之气生”,所以必须遵循“因天之序”,顺天时而行,也就是说,人的一切生命活动,一定要与大自然一年“四时”的变化相适应,这是几千年来中医学的经验总结。

事实上,人的所有生命活动,一刻也离不开大自然,自然界的变化必定会时刻影响人生的方方面面。如一年“四时”寒热温凉是由阴阳消长变化所形成,所以才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生物演化的规律。生物的演变是如此,人的健康也然。正如《黄帝内经》指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因节气不同,人体气血运行的节律也不同,生活的重点自然也各不同。《素问·咳论》进一步指出:“乘春则肝先受之,乘夏则心先受之,乘秋则肺先受之,乘冬则肾先受之。”故一年四季,春天多发肝病,夏天多发心病,秋天多发肺病,冬天多发肾病。因此强调,春重养肝,夏重养心,秋重养肺,冬重养肾,这种“顺时摄养”的原则,完全与四时阴阳消长变化的节律相适应,这就是中医学几千年来经验的积累,是一种规律,也是一种“道”,而且这一规律早已被历史实践证明是正确的。

那么,中医学为什么强调春季要重养肝呢?

中医学认为,肝为“将军之官”,说明肝在“五脏六腑”中位置之重要,而且认为,一年之计在于春。冬去春来,阳气生发,万物生机勃勃,一到春天,自然界的花草树木开始萌发。同样,人体“肝属木,木气冲和条达”,恰恰符合肝之秉性。肝主血,主疏泄。肝的疏泄、条达、气机舒畅正常了,人的精神、心情、气血都畅通了,机体不仅能适应春天的气候多变,而且能为一年的养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否则,若是肝气郁结,郁郁寡欢,肝的疏泄功能势必失调,继而就会诱发一系列反常的症候。由此可见,春季注重养肝,也就抓住了健康的重点。

现代医学已证明,肝是最重要的“生命器官”之一,不仅是机体“三大代谢”(蛋白质、脂肪、糖类)的中心,还是人体物流配送中心,同时,肝还是人体最重要的解毒器官,全方位打造生态环境,对生命平衡起着至关重要作用;机体各种代谢性、器质性乃至功能性疾病都与肝功能代谢水平密切相关,肝脏中5 000多种酶与机体代谢、解毒能力息息相关,各种慢性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痛风等,其发生、发展与转化均与肝功能代谢水平的高低密不可分。仅以蛋白质代谢为例,肝利用从肠道吸收进来的原料(氨基酸)合成了大量的蛋白质,血液中的蛋白质基本上都是在肝脏合成的;血液的畅通流动要靠白蛋白引领,白蛋白少了,血液的渗透压就会发生改变,血液中的水就会渗透到血管外来,引起水肿;血液中的钙也如此,是白蛋白牵着钙往前走,哪里需要就往哪里卸,无论是肌肉、骨骼、神经要多少就卸多少;而且特别神奇的是,身体需要多少,肝脏就会及时合成多少;肝主血、藏血,肝还是管理体内血液运输的,它给全身每个细胞按时供应营养和氧气,同时又将代谢的废物送到肾脏随尿排出,从而维护细胞的生态平衡,保持机体的健康。肝的功能数不枚举,老祖宗在每年的春天就把养肝摆在头一位,可见其智慧是多么的高明。

至于怎么养肝?只要注重疏肝理气的总原则,细节就不必多讲了,大方向对头了,具体方法到时就可学会。

那么,夏天为什么要重在养心呢?

中医学认为夏为“火”,与“五脏”中的心属“火”相对应,这也是“天人相应”所不可缺的组成部分。

中医学理论认为,“心主血脉,主神明”。心是“血泵”,是血液循环的“原动力”,到了夏季天气炎热,新陈代谢旺盛了,血管扩张了,血液循环自然就会加快,心脏的负担势必会加重,所以夏季重养心实属情理之中。

可是,中医学为什么还讲“心主神明”?这在现代医学看是难以想象的。但从古到今,人们一直沿用“心知肚明”“心想事成”“心领神会”“心有灵犀一点通”,还有什么“心情”“心绪”“心病”,以及“病由心生”“心病要用心药医”等词语,这到底有什么道理?难道“心”就是生命之源、生命的中心?

由此,也让我们联想到古人提出“夏重养心”的智慧是何等的超前与神奇!至于如何养心,则应以调养气血为重点,多吃一些红色、味苦、清凉但又不过凉的食物,以及适度运动等,具体方法就不必一一细说了。

那么,秋季为何要重在养肺呢?

应当说秋“燥”,是秋天最易伤人之邪气,按“五行”学说,秋属金,与“五脏”的肺相对应。肺是人体器官中唯一与外界相通的,肺为“华盖”,有“肺为娇脏”之称,它处于五脏之“顶”,最易受到外界气候变化的影响,“秋三月,主肃条”,虽秋高气爽,却带来风邪与干燥,每当秋风扫落叶之时,人体就会出现口鼻干燥、咽喉肿痛,乃至干咳少痰,中老年女性更有皮肤干燥、大便秘结等症候,这一切的“元凶”皆源于秋“燥”,难怪有“多事之秋”一说。正如《黄帝内经》指出:“秋冬养阴”“秋令之应,养收之道。”

中医学还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故秋天也易诱发便秘,因此秋天应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这对润肺、通便、降浊多有裨益。因肺主“宣发”,除注重收养之“道”,还应重视情绪调节,开怀大笑,心情舒畅,不仅能生发肺气,净化心灵,而且还能升降气机,驱除抑郁,达到调和心肺气血之目的。

到了冬令时节,“天人相应”,肾在五行中属“水”,自然就强调冬重养肾了。

肾为先天之本,冬为“收藏”之季,故有“冬令进补,来年打虎”之说。中医学认为,“肾主垫,封藏之本”,肾藏精主水,主骨生髓,肾气足,肺朝百脉,营卫气血,营养全身,筋骨强健,精力充沛。反之,若肾气不足,会导致水液代谢与运输不畅,乃致血液循环受阻,肺的肃降功能下降,因而容易发生腰膝冷痛,易感风寒,夜尿频多,头昏耳鸣,眼睛水肿、有黑眼圈等阴虚症候。

现代医学证明,肾脏是人体最重要的排毒器官,肾功能的好坏与机体代谢水平的高低密不可分。资料表明,全身的血液每小时要经肾脏过滤约20次,让血液中的垃圾、毒素及时从小便中排出,从而确保机体代谢的正常进行,保障生命的健康。但是,随着年龄的衰老,肾功能下降,尤其是肾小球功能从50岁开始下降,到75岁时过滤能力只有30岁时的一半。由此,老年人的利尿功能和憋尿能力就大为下降,势必就会引发尿频、尿多、尿失禁,乃至各种慢性病,甚至尿毒症的发生。同理,男性的前列腺增生,也是中老年男性的常见病,照样会影响小便的通畅,其实这也是肾虚的一种外在表现。

当然,中医学所指的“肾”,绝非现代医学生理解所指的解剖学肾脏,它内涵丰富,包含生殖功能及机体盛衰,故中医学认为,中老年人尤其是老人,普遍都有肾精、肾气亏虚的现象。所以如何调理、如何补肾养肾就大有学问。如果真的出现了肾亏、肾虚,而且症候也较多、较重,那应当请老中医辨证施治,但在通常情况下还是以“食疗”为上策。

中医学认为,冬季属“冬藏”,是补肾、养肾的好季节。五行中肾主水,五味中咸入肾,五色中黑应肾,这就为我们指明了如何养肾的大体方向。肾虽有先天之元气,但其精气主要还是赖于后天水谷精微的滋养;冬天气温较低,机体代谢速率较缓,故适宜进补;肾喜温,故可多食用一些羊肉、鸡肉,黑芝麻、板栗、枸杞、核桃、大枣一类的温性养阴助阳的食品,但一定要讲究节制,绝非多多益善,而贵在慢火“封炉”效应。此外,自然还应重视情志调养,起居调节,适度运动等。

总之,天人相应,顺应四时,人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每时每刻都与自然界有着物质、能量、气息等多方面紧密的联系,人生于自然,必应顺乎自然,此乃“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