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重在平衡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注重适度,讲究平衡

中医学十分重视“适度”原则,其实,注重“适度”就是讲究“平衡”。

世间一切事物,都有一个“度”的极限。“度”,就是讲分寸、火候、水准。正如:瓶满则溢,半瓶则晃;只有“炉火纯青”,厨师火候才到家;过与不及,均达不到水准;反之,“物极必反”几乎是人人皆知的常识。

这里所讲的“适度”,无论饮食、睡眠、运动、用脑、娱乐、房室等均不例外,“过了”都不利健康,“不及”也不能满足需求,都不利于机体生命平衡运行机制的正常发挥,无论供求过度或不足,均有失偏颇。历代医家一向认为,“凡口鼻目耳四肢之欲,虽人之所不能无,然多而不节,危害匪浅。”《吕氏春秋》也说:“耳目鼻口不得擅行,必有所制。”《黄帝内经》则概括为,“过用病生”“凡物之用极皆伤也”。所以中医学反复强调,无论是内在的,还是外在的因素;不管是突然的,还是偶然的;不管是过度的,还是剧烈的;不管是隐秘的,还是潜伏的刺激,只要超越了机体生理功能应有的限度,均会对机体的生命健康造成不利的影响,轻则引起功能衰退,重则造成伤害,只有“适度”,才能确保生理的、心理的和社会适应的平衡。

那么,如何去把握“适度”?对此,我国唐代大医学家、药王孙思邈有一形象的比喻,他把“度”比作“啬”。所谓“啬”,就是吝啬小气,不大手大脚,就在于要爱惜自己的精、气、神,不轻易浪费;若可以用三分精力完成的事,就绝不用七分,更不用八分和九分,若用之过量就是耗精神,浪费了精力。他认为,人的精神、气血有限,必须处处注意摄养爱护;你若做任何事情,都用足十分精力,十分卖命,那就是滥用自己的精、气、神,那么到了真正需要你全副精力投入时,你就会感到力不从心,甚至功亏一篑。“啬”的反面就是毫无节制,随意透支,久而久之,必耗神伤精,乃至天殇折寿。历史与现实生活中这方面血的教训屡见不鲜,的确应引以为戒。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中医学尤为重视情志调养。它认为喜、怒、忧、思、悲、恐、惊的“七情”变化与身心健康密不可分。虽然喜、怒、哀、乐是人之常情,但过剧了均会伤身,所谓“乐极生悲”“暴喜伤阳”,“喜怒过多,神不归室”,日常所见一怒之下脑卒中了,一惊之下精神失常了,这都是情绪失控所致。中医学认为,“七情”属五脏称“五志”,将忧合于悲,惊合于恐,故“七情五志”简称为情志,而情志又分属五脏,即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悲(忧),肾在志为恐(惊),故有“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之说。凡“七情”失度,心理失衡,外界刺激超越了心理承受的极限,势必会引发身心疾病,乃至死亡的降临。所以历代医学家均主张,“和喜怒以安神气,少思虑以养神气,去忧悲以悦神气,防惊恐以摄神气。”

现实生活中早已发现,快乐就健康,豁达则长寿,抑郁积成疾,“气”真气死人。可见,情绪就是一种“心魔”,当你做了情绪的“主人”时,人体就会因快乐而康健;当你被它牵着鼻子做了“奴隶”时,病魔就会缠身致命。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大部分疾病都和情绪有关,只要我们把控好情绪这个关,我们就可以少得病、晚得病,乃至不得病,即使得了也好得快、好得彻底。正如古人所讲“精神内守,病从安来”道理是一致的。反之,若心情不好,忧愁悲观,对健康、对治病均将百害而无一利。所以,中医学始终把精神情志的调摄摆在健康的首位。同理,在养生的过程中,中医学始终强调,一切生命活动都要讲究一个“度”。凡事“适度”了,也就“平衡”了,这也是中医学的精髓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