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重在平衡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四、食药同源,医养结合

食药同源,医养结合,这是老祖宗留下的又一宝贵遗产和养生特色,它不仅充满活力,而且具有丰富内涵。

早在远古时代,就有“神农尝百草”的传说,到了公元前221年,我国第一部医学宝典《黄帝内经》中就记载了13个中药方,其中药膳方6个,可见汉代就有食疗了。到了唐代,大医学家、药王孙思邈在公元282年撰写了《备急千金要方》有一卷就专论“食治”,之后又在《千金翼方》中做了许多验方补充。公元713年,最具盛名的医学家、食疗创始人孟诜,又编写了一部《食疗本草》。直至明朝,大医学家李时珍,又集古代医学之大成,出版了一本中华医药之大全《本草纲目》,可以说这是一部集食疗学和中医药学精华的百科全书。之后,又经过几百年,不知有多少中医学家的继承发展,才成为当今中医学完整的、系统的、独特的理论体系宝库。这都充分说明“食药同源”不仅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更是经过千年实践证明是科学的、有效的,是值得信赖和推崇的。为吸取其精华,特提出以下参考建议。

(1)民以食为天,食养固其本。中医学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故健脾和胃,饮食调养当养生之要务。所以人的一生,只有通过饮食五味,消化吸收营养精华,才能滋养脏腑,补益气血,壮筋强骨,人体才能健康。食物既无药性之强烈,又不会伤人之正气,故食物是强身健体之本源。

(2)食疗扶其正,“上工治未病”。中医学一向认为,“祛邪用药,药补不如食补”,“先用食疗,后再药疗”。食疗在我国已历史久远,这是老中医和老百姓,长期与疾病作斗争所探索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

中医学还非常重视“上工治未病”,这既是防重于治、有病早防早治的具体方略,更是中医学千百年来的宝贵经验。名医扁鹊就曾讲过一个典故,他家三兄弟,数他医术最差,是治已病之病,而大哥却是治未病,要比他高明得多。既说明“治未病”之重要,更说明中医之独到。

说到食疗,就不得不提及唐代名医、食疗养生学家孟诜。他对五谷杂粮、蔬菜瓜果等各种食物的功能、性味、归经作了精心的研究,最终在无数的食物中遴选出那些性味最平和、营养又丰富的食物,既可保障人体营养所需,同时又能起到防病的作用。自从发现这个“秘密”之后,他就广泛搜集了241种“食药同源”的食品,通过精心分析,认真总结,编写成我国第一部《食疗本草》的专著。书中详细记载了各种食品的性味、药用价值,以及食用方法等。如,黑豆,令人生长,又益阳道;萝卜,服之令人白净饥细;鸭肉,主补中气,消食,补虚;鲫鱼,食之平胃气,调中益五脏,等等。其种类之齐全,疗效之醒目,一应俱全,经过多年推广应用,已在民间广泛流传。

当然,食疗也应掌握其机制,方可“水到渠成”,收到疗效。正如药王孙思邈所说:“凡俗治疗,先以食疗,食疗不愈,后乃用药。”食疗要应四时,根据四时节气、人体特点、食物性味,有针对性选用,否则,用反了不但无益,反而有害;食疗必须持之以恒,方能奏效,凡具有养阴补气功能的药食,必须长期坚持才能收到补益,否则虚晃一枪毫无意义。食疗方法虽简便易行,但一定要因人、因时、因地、因物、因病之宜方显其功,否则,时令不对,食材又不新鲜,食物搭配又不得当,势必达不到应有的功效。

(3)药疗祛其邪,“三分治疗,七分调养”。中医治病积几千年之经验,独具特色,它运用“四诊”——望、闻、问、切,辨证论治,扶正祛邪,调理阴阳,平衡气血,坚持三分治疗七分调养,治病求其本等独到手法,尤以对慢性病的疗效显著,深受病家的欢迎。

中医学提倡“不治已病治未病”及“三分治疗,七分调养”的理念,就十分重视人体自身的自愈潜力的挖掘与发挥。这一理念不仅高度概括了中医学以调整阴阳平衡,注重阴阳消长,维护机体生态平衡的整体观,而且顺其自然,让机体慢慢增长抵抗力,从根本上达到治愈之目的。这种理念不仅治病如此,养生亦然,非常可贵。

事实上,大自然和人体的阴阳消长变化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调节和动态平衡之中,可以说,人的生命过程就是处于一个阴阳消长、盛衰变化的动态平衡过程之中。无论是内因的先天不足,还是饮食不节、起居失常、劳逸失度、情志不遂、压力过大,归结到一句话,生活方式不健康,必然会对生命的平衡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同样,外因的一年四时节气的异常变化,“六邪”——风、热、暑、湿、燥、寒的过激,尤其是社会生态环境的失常,空气、水、粮食、蔬菜、瓜果等的污染,对人体生态平衡会造成严重的威胁,必然会对生命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

总之,人来自大自然,大自然的变化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若是大自然生态遭到人为的破坏,迟早会让人类受到惩罚!由此可见,人与自然生态的平衡是相辅相成的,生态系统的平衡就像一张“网”,环环相扣不可分离。毕竟,人也只是生态大网中的一个“结”,也必须依托于其他“结”才能生存与发展。如果人类与周边环境断了线、脱了节,人类的生命健康势必就会失去平衡而受到威胁。事实上,当今大自然的空气污染,酸雨增多,温室气体和全球变暖,臭氧层变薄和紫外线辐射增强,水资源欠缺,大面积土地沙漠化,等等,这一切都几乎与人类对生态网不同程度的糟蹋相关。从某种意义上说,保护大自然的生态平衡,也就是保护了宇宙、天体和人类和谐相处的平衡,这种人与大自然生态的大平衡,自然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生命平衡。当我们在探讨生命平衡之时,就应跳出条条框框的局限性,登高望远,才能进一步认清生命平衡的本质,跟上社会进步与科学发展的步伐,与时俱进,探索出更加符合客观实际的生命重在平衡的科学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