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林書豪身份的文化想像
Linsanity and its cultural implication
袁妙儀
台灣裔美國男球手林書豪曾在國際新聞中引起林瘋狂(Linsanity)的現象。Linsanity,由Lin(林書豪的姓氏)和insanity(瘋狂)兩個詞合併而成。
說瘋狂一點也不為過,因為林書豪不僅吸引全世界的目光,連美國總統奧巴馬都為之瘋狂,全球華人也豎起大拇指稱讚他。林書豪的身材不算高,加上華裔的背景,在籃球職業生涯中曾受到冷遇,甚至歧視,但他不斷苦練,憑著冷靜的頭腦,過人的打球智商,殺出一條血路,全世界媒體所傳頌的正是這種小卒變英雄的傳奇故事。
隨著林書豪颳起的旋風,他的身份開始引起關注:究竟他是台灣人、中國人,還是美國人?林書豪曾說:“你可以稱我為台灣裔(Taiwanese)籃球運動員、華裔(Chinese)籃球運動員,或是籃球運動員”,“我以身為華人感到驕傲,我為我的父母來自台灣驕傲。”其實林書豪是新一代的華人,他的身份超越了台灣人和中國人。他在美國加州出生,說的是美式英語,吃的是麥當勞漢堡包,遵守的是美國法律,但他的華裔背景,也一直影響著他。在林書豪身上可體驗到美國的多元文化主義(multiculturalism)。
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移民國家,來自世界各地的移民一起創建、發展、壯大了美國。建國初期有來自歐洲各國的移民;之後歐洲殖民者帶來非洲奴隸,使黑人成為移民中地位最低的族群;而十九世紀的淘金熱中又加入亞裔移民。美國起初對待不同族群文化傳統是奉行“大熔爐”(melting pot)政策,理念是:在大熔爐中,所有文化都會按照理想化的模式自動融合在一起。各民族不再保持自己的民族文化特色,大熔爐裡鍛造出的是同一模式的美國國家民族文化。
然而,美國移民政策的重大改變使國家的民族文化政策轉變為多元文化主義。多元文化主義強調各族群應保持自己的文化傳統,在國家內部不同族群應和平共處。可以說,不同族裔的文化之間要保持“文化馬賽克”(cultural mosaic)或“沙拉碗”(salad bowl)的關係,而不是像“大熔爐”般將各種不同的文化融合在一起,失去自己的獨特個性。
林書豪在法律上是美國人,受美國文化及教育的薰陶,但在他身上仍隱見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待人處事謙讓低調,球場內外勤奮拼搏。他就是美國多元文化主義下的新一代華人。
林書豪除了在籃球場上為我們帶來驚喜,也為我們送上不少英語新詞。除了篇首的Linsanity外,還有Linderalla、Linferno、Linfinity、Lincredible等。Linderalla是Lin和Cinderella(灰姑娘)拼湊而成,而Linferno是Lin和inferno(無法控制的大火)合併而成,至於Linfinity和Lincredible則是Lin分別與infinity(無限)和incredible(難以置信的、極好的)組合而成。這些都是portmanteau word或blended word(合併詞),即由一個詞的詞首和另一個詞的詞尾合成,在英語是常用的創造新詞的方式。可是,要把這些詞語貼切地翻譯為中文卻很困難,像文首的林瘋狂(或香港譯作“林瘋”),未可算是神來之筆。不知道以下一句又可如何表達呢?“Jeremy Lin,will you be my VaLINtine?”
Language Box
織錦=多元文化融合
1998年,Deegan M. J首次在著作中用“織錦”(tapestry)來比喻美國文化特徵。“織錦”文化論更強調了美國境內多元文化的融合,巧妙地將個體從“沙拉碗”的過於獨立收縮為一條絲線,通過“文化設計”把千絲萬縷織成統一的美國文化理想形象。
Liberal Studies Box
合併得新詞
英語常把兩個詞組合而成為新詞,是最簡單常用的構詞法,在英語新詞中所佔比例最大。如:generation gap(代溝)、test-tube baby(試管嬰兒)、moonwalk(月球漫步)、clockless worker(全天候工作的員工)、brick-and-mortar(現實世界中存在的,與virtual或online相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