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诗情画意、动人心弦——动画创作中的意境营造
宗白华在《意境》中提到:“静穆的关照和飞跃的生命力构成艺术的两元,也是构成‘禅’的心灵状态”[注],他认为气韵是宇宙中鼓动万物的一阴一阳的生命节奏。胡家祥在《气韵:艺术神态及其嬗变》中指出:“艺术中的禅境就是表现的意境;静穆的关照和飞跃的生命力正是艺术家在创作中体现的一阴一阳的生命节奏,通过媒介的操作形成艺术品的气韵”[注]。从而表明,意境是艺术家之“神”驰于生活世界的产物,气韵则是艺术家之“神”驰于符号世界的结晶,气韵与意境具有相通之处。在影视动画创作中,画面的处理注重意境的生成、时空的展开和时间的绵延,从画面色调的处理中呈现出色调渲染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这种“气韵生动”的效果还与“随类赋彩”相互交织,呈现出艺术家所表达的情感与情绪,参与作品意境的创作与生成。
3.2.1 整体色调的意境营造
一部动画片中的意境营造,需要依靠整体色调的和谐处理来渲染意境和增加画面效果,让观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动画画面整体色调的营造能够增加意境的氛围和效果。整体色调能统一整部片子的节奏和情绪,不同的动画主题有着不同的色彩基调,不同的色彩渲染不同的动画主题,整体色调的渲染营造了动画的意境美。整体色调指的是一幅画面色彩的总体倾向,是大的色彩效果。在大自然中,不同颜色的物体被不同的光线笼罩,就会呈现出不同的色彩效果,这种色彩现象就是色调。当色调被反复强调的时候,作者的情感、情绪、意图的表达就都毫无保留地呈现出来。画面整体色调在影视动画创作中起到了对观众潜移默化的作用,强化了诗意空间的再现。
实验动画片《人鱼》(见图3-1),在整部动画片中主要使用了两种色调——红色调和蓝色调。这里的红色调根据情节的发展,不是给人欢快的感觉,而是恐怖压抑的氛围渲染,蓝色调反而是舒缓片子的紧张情绪,是美好的象征。《平衡》(见图3-2)这部短片讲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微妙关系,人的协作能力、人的自私都用简单的手法呈现出来,画面整体色调用普蓝色的冷色调进行处理,渲染矛盾的氛围,展现人贪婪的一面。《海底总动员》(见图3-3)的海底世界同样是蓝色调,但却带给人轻松愉悦的感觉。整体色调的协调,在动画片中产生了不同的意境美。在电影《阿凡达》(见图3-4)中,很多故事中的场景色调是色彩斑斓、绚丽多彩的,经过艺术家的人为处理,对现实和色彩进行了提炼,创作出了一个现实中不可能看到的异域风情,并运用蓝色调来凸显外族人的生物肌肤,渲染了魔幻色彩的场景和情节。整部电影的大色调上都是蓝色调的意境营造。不同作品的蓝色调运用,突出了创作者的主观用色与思想情感,强化了个人风格面貌,凸显了画面的色调风格。这种色彩的色调营造也是谢赫“六法”中“随类赋彩”的“赋彩”形式,即用色彩来表达自己的主观情感,因此,“气韵生动”的营造可以从“随类赋彩”的色彩设定中得到展现。
图3-1《人鱼》
图3-2《平衡》
图3-3《海底总动员》
图3-4《阿凡达》
《圣诞夜惊魂》(见图3-5)的画面大色调基本是以黑色调为主,兼用了黑、白、灰的色调来形成对比。场景中的背景包括建筑、植被等设计采用了黑色进行呈现,渲染了大面积的阴影,烘托了画面背景神秘的气息和梦幻般的空间营造。黑色调的夸张,体现了一种浪漫主义和表现主义情怀。主人公杰克以黑色调进行造型,以白色面庞与黑色礼服形成鲜明的视觉对比,同时又突出了人物造型以黑为主的形式感和艺术感。其他人物也几乎以黑色为主要色彩,整体色调营造了黑色调的恐怖、阴暗、冷酷的视觉冲击力。黑白色调对中国传统文化色彩来说是道家美学思想的呈现,黑白体现无极,代表了东方玄学的意味和朴素之美。这种无彩色正是西方影视创作中所体现出来的个人偏好和对中国东方艺术文化的崇拜与借鉴。
图3-5《圣诞夜惊魂》
动画片《回忆小木屋》(见图3-6),整部片子都是采用暗黄色调来呈现优美的意境,展现了片中人物缅怀往事的情绪。片中整个城市几乎被水淹没,主角不断把自己的楼房盖高,房子越高记忆就越深刻,每一层都留下主角往昔的回忆。水本来是蓝色调,但是为了营造忧伤悲悯的情绪,画面色调用暗黄色来表现。主角穿着潜水服潜入屋子水下面的每一层,每到一个场景看到一件事物就会勾起回忆,色调就采用淡蓝色与淡黄色相间来表现过去与现在时空的效果,用淡淡的黄色调统一画面的黄色调,使画风更加统一,渲染的氛围更加呈现出哀伤的情感。各种黄色调的不同变化,即是“随类”中的“类”体现黄色系类别,展现了艺术家注重心灵的丰富情感与色彩的象征性思维。这种中国式的哲学色彩观,对影视动画创作中的意境呈现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图3-6《回忆小木屋》
因此,画面的整体色调是“随类赋彩”的呈现方式之一,整体色调可以带动观众感受剧情发生时角色的心理感受,也可以表现出导演的情绪,同时也牵动着观众的心情,投入到动画的场景中去。这样不仅可以运用统一色调来表现画面情节,提升整部动画的品位和格调,更可以用“随类赋彩”的美学内涵烘托氛围,营造出“气韵生动”的意境美。
3.2.2 叙事方式的意境营造
清代的方薰说:“气韵生动,须将生动二字醒悟,能回生动则气韵自在。”一部好的影视动画作品的“气韵生动”,就需要它有真实的、感人的艺术魅力,这就与影视动画中的情节构思、编剧创意、叙事方式等直接挂钩。动画艺术是由绘画、影视、文学综合而成的艺术形式,除了绘画与影视作为载体的动画艺术思维外,还有更重要的核心组成部分——叙事艺术。巴拉兹曾说:“有声电影诞生以来,剧本就自动跃居首要的地位”[注]。而剧本的创作作为叙事情节的依据和基础,成为了动画电影创作的书面载体,而完美的叙事艺术是影视动画生动性的前提。
动画片作为电影的样式之一,就像是一面镜子,对于观众而言,折射出少年时期缤纷多彩的童话世界和童真情趣。在影视动画中,往往蕴藏着一个个神秘、待人探启的丰富宝藏,这里面有无比绚丽、精彩绝伦的画面,有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情节,有善良美丽、打动人心的人物形象[注]。在虚幻的世界里,既可以放飞心情,又能体会到影视动画所带来的愉悦之情,从中去寻找逝去的儿时情怀。我们在观看动画片的时候,可以暂时抛弃现实生活的繁琐与无奈,用一种少儿时代的童真的心态来欣赏我们的现实世界。动画片既可以充分驰骋艺术家的想象力,同时又可以创作出具有想象力的动漫空间,不仅儿童们都十分喜爱,就连成年人们也会感怀回忆一番。
动画中的故事情节是电影组成最重要的部分,情节伴随着人物活动而展开,并贯穿于影片的剧情之中。同时情节还需要具有一定的冲突性,法国戏剧理论家布伦退尔曾说:“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冲突的表现可以加强故事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如《大闹天宫》中孙悟空与天庭发生了冲突,《九色鹿》中国王与落水人发生了冲突,《大圣归来》中孙悟空与妖精发生了冲突,不仅有外在的冲突,还有内在的冲突,这些都是合乎情理,符合人物特征的,让观众感受到自然真实的效果。优秀的动画剧本还要考虑到新颖有趣的情节设定,考虑好选择的角色、情节、故事如何打动观众。清代文学家李渔认为:“无奇不传”,也是强调了剧本创作的新颖和奇特性。情节中设计的悬念可以吸引观众的好奇心理,产生一种对后续剧情的期待感,伴随着剧情的跌宕起伏而产生不同的心理效应。出其不意的情节设置是吸引观众注意力的重要部分,这就需要处理好必然和偶然的文学关系,理清楚整个故事逻辑的排列顺序,偶尔的一种出其不意会让故事更加的生动、流畅。在处理好一些特有的方法后,还需要注意情节中细节的处理。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动画片中的细节处理得当可以深化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得更有趣味性。细节可以使得剧情丰满、故事具体化,还揭示了人物心灵内在的情感与秘密,使角色更为丰满逼真。
在动画剧本的创作中,编写要有好理念,好的编写理念可以折射出动画故事中思想的灵魂。故事中的人物、细节、对话、事件、结构等部分都从属于主题思想,这样可以形成统一性。剧本创作能够决定作品品味的高低,动画作品中角色鲜明的刻画,可实现动画作品的真实感和生动性。动画作品的创作,借助角色的塑造折射出思想内涵,传递出作品的人生哲学与思考。同时,剧本创作的剧情也需要合乎逻辑,安排要合理。情节的紧凑合理、顺理成章,能够更好地抓住观众的内心,映射入人们的心灵。动画剧本的创作来源于创作者直接生活和间接生活的体验,其剧本创作的题材来源十分丰富,如民间故事、神话小说、戏剧艺术、传统文学、历史传记等等。如《民的1911》(见图3-7),是由武汉理工大学朱明健教授总策划的历史性记录动画,来源于中国辛亥革命起义的历史故事,改编后成为了新的历史动画故事。中国自古以来历史悠久,文化积累深厚,神话故事与民间传说源远流长,如《梁山伯与祝英台》《宝莲灯》《铁扇公主》《人参娃娃》《莲花公主》《渔童》,都是耳濡目染的经典故事,神话和民间传说都承载着我们美好的寄托与期望。
图3-7《民的1911》
在叙事方式中,不同的文学叙事方式产生出不同的意境营造,这种方式具有小说、散文、诗歌的特点。这种类型的叙事方式注重情节中的细节刻画,展现人物细腻的内心世界,通过微妙的细节刻画出丰富的生活,感受到画面的温情。文学式的叙事方式通常可以分为回忆式、回忆与现实交织式、现实式三大类。回忆式的叙事方式展现出抒情的、悠长的意境与情感表达,感受到唯美的画面、温情的展现,如今敏的《千年女优》(见图3-8)、宫崎骏的《龙猫》(见图3-9)等。加拿大瑞克·贝克的《摇椅》描述了一把椅子经历了岁月沧桑,最后变成了现代艺术博物馆管理员的椅子,到了夜里与抽象作品一起跳舞的故事,细腻感人。《摇椅》(见图3-10)以抒情的音乐和线条变化,娓娓道来一个充满温情哲理的故事。回忆与现实交织式的叙事方式,不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来讲故事,运用隐喻的手法,呈现细腻的笔触,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如高畑勋的《回忆是点点滴滴》。今敏的《红辣椒》充满了悬疑推理的故事情节,讨论人类在现实与梦境之间的故事。现实式的叙事方式,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展开,如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见图3-11),艺术家用笔墨情趣谱写了一幅“复活”了的水墨画。故事情节言简意赅,产生了诗歌般的意境美。
图3-8《千年女优》
图3-9《龙猫》
图3-10《摇椅》
图3-11《小蝌蚪找妈妈》
3.2.3 音画关系的意境营造
音乐与“气韵生动”有着天然的联系。“气韵生动”中的“气”产生声音,通过“韵”达到和谐的声音效果,并通过“气韵”的和谐组成产生“生动”的意境。音乐是时间艺术,绘画是空间艺术,而动画是音乐与绘画的结合,是时间与空间的结合[注]。荀子关于音乐的性质有几个关键词:一是乐,二是情,三是声,四是形,五是道。概括起来言之,音乐是给人快乐的,是抒情的,是一种以声音为媒介的艺术,是一种动态的时间艺术,是通向宇宙本体的“道”的艺术[注]。音乐艺术具有使人心灵平静和净化的功能,音乐产生韵律、意象和情感,体现了“气韵生动”中“韵”的艺术美。在欣赏一部优秀影视动画的同时,除了精彩的故事情节打动人心之外,另一部分就是动画与音乐关系的渲染烘托。音乐作为电影语言的重要组成形式,不但能够增强画面的意境营造,同时对电影主题、情节的表达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耗费心血十年制作的原创电影《大鱼·海棠》,便使用了各种民族乐器,并请著名歌星来演绎动人的音乐。音乐丝丝入扣,层层相连。随着影视动画剧情的展开,动画音乐的融入渲染了场景的气氛,增强了影视动画作品的情感,提升了影视动画的画境之美,升华了影视动画创作的主题思想。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音乐与画面关系的艺术化处理,根据剧情的需要,把音乐与画面之间的关系既可以形成一致,也可以形成反差,完成影片的叙事目的。这种方式也能营造优美的意境。
(1)“气韵生动”与音画关系
在音画剪辑中,从音画关系的同步、对位和平行三个方面进行意境营造。音乐与画面关系的同步是影视动画创作中常见的艺术处理手段之一。音画同步的关系是指音乐与画面的和谐统一,其叙事、节奏相互映衬,共同完成影视动画创作中叙事与主题的阐释。音画同步一般是指画面以外的音效的形式与画面对应,对某种情绪和气氛的营造有着很强的辅助性。如在《怪物史莱克》中,公主看到史瑞克来的时候,马上拿着鲜花躺在床上,等待期望的亲吻,此时的音乐舒缓,赋予了一种清纯的少女形象;当反面人物侏儒出场的时候,音乐赋予了他凶狠冷酷的性格。如《功夫熊猫》中,音乐运用中国民族传统乐器琵琶、二胡,体现镜头中的熊猫作为一名侠士,在云朵间跳跃,展示着中国式轻功。影片中不断出现中国传统的“五声”调,刮起一股强烈的“中国风”。音乐之间相互交织映衬,配合画面不断变化,使画面与音乐融于一体,过渡自然,时刻营造紧张、浪漫、抒情、激昂的氛围,较好地诠释了影视动画的意境渲染。
音画关系对位是指背景音乐表现的不是人们在画面中看到的事物,而是与画面无关的内容,或者是相对立的情绪和气氛。如《未麻的部屋》中,女主角未麻首次作为演员在拍摄现场,她嘴里一边念叨着台词,一边东张西望,似乎有些紧张,观众看到的是嘈杂的人群,人们在忙碌着自己的事情,此时的音乐却是钢琴舒缓的单音符弹奏,并没有那种嘈杂的凌乱与繁忙,表现了一种神秘感。如《攻壳机动队》中,女主角清晨起床,拉开窗帘遥望窗外,这段镜头表现的是宁静与美好的氛围,可音乐却是用打击乐器演奏,表示了一种不祥的预感和象征。同样的手法也被用于这部电影的打斗部分,观众在画面上看到的是女主人公与歹徒的枪战和搏斗,这时的背景却是舒缓单调的音乐。这种音乐表现方式与画面是相反无关联的,具有象征性意义,表现了一种与画面对立、神秘的气氛。
音画关系除了同步与对位外,还有一种平行的艺术形式。配乐是可以独立存在的,不受画面的节奏限制,但也不能同画面情绪完全相反,犹如音乐中的多声部和声一样,表现对比与统一的关系。如《彼得与狼》(见图3-12)中运用了大量古怪又富有节奏的音乐,为影片中的叙事作陪衬,充分地体现了狼来了和人物内心发展的不同变化。甚至还可以运用平行形式来象征和隐喻某些事情,突出画外音,衔接画面转换时空,突出声音的作用。如《冰河世纪》中剑齿虎遇到人类部落的攻击时,运用虎的吼叫声、人类的喊叫声,暗示场面激烈的搏斗,让观众产生心惊肉跳的感觉。
图3-12《彼得与狼》
综上所述,音画关系的和谐处理能够增强听觉和视觉的互动性,推动影视动画叙事艺术的发展,营造不同的氛围,实现不同的艺术效果。
(2)“气韵生动”与音乐韵律
宗白华在《意境》中提到:“气韵”就是宇宙中鼓动万物的“气”的节奏、和谐[注]。绘画有“气韵”,和音乐一样,能给欣赏者一种节奏感。高超的艺术家可以把音乐艺术融入画面中,如在明代画家徐渭《驴背吟诗图》(见图3-13)中,似乎听见了驴蹄“的的答答”的声音,将线条、墨韵及丰富的情感带进了画面中,这是画家微妙音乐情感的传达。西方哲学家曾经说过:“一切的艺术都趋向于音乐”。不单绘画如此,中国建筑、园林、雕塑、文学、诗歌中都潜伏着音乐感,即所谓的“韵”。影视动画创作中需要音乐、对白、旁白、配乐等听觉元素来烘托主题的气氛和渲染环境的意蕴,不仅可以丰富影视动画角色的性格与情感,更可以突出主题思想,再加上背景音乐的配合,使得原本虚拟的影视动画世界变得更加真实贴近生活。
图3-13《驴背吟诗图》明,徐渭
影视动画创作中采用大量的音乐元素来营造影片的氛围,加强画面的节奏与韵律,如要表达战争、灾难、科幻等内容或者是幽默、热闹的场景效果时,需要不同的音乐类型来营造意境,音乐则是描绘场景、烘托气氛、营造意境最重要的手法之一。在音乐的烘托类型中主要分为传统音乐、西方音乐、中西结合等方式来进行。如钢琴、大提琴、中提琴、小提琴等弦乐器,适合表现唯美优雅的场面;唢呐、锣鼓、长号、圆号、小号,则与征战的场景契合等等。对于描绘各种场景,鲜明的音乐对各种气氛进行了较好的烘托。如在《大闹天宫》中就运用了大量京剧中锣鼓节奏,作品一开始用唢呐和锣鼓这种民间音乐艺术,营造出一种喜庆热闹的场面。但随着孙悟空的出现,音乐中加大使用锣鼓节奏的比例,使美猴王的形象大气威严,突出强调了京剧配乐的效果。影片中传统音乐的使用,使镜头组接、人物动作紧紧相扣,凸显画面效果。在影片中最为精彩的打斗部分,“咚咚锵锵”的音乐激烈而紧凑,还采用了笛、笙、扬琴、琵琶、大阮、板胡等民乐,把唢呐和锣鼓乐队统一混合起来,使人物动作更具有节奏感和力量感。
中国水墨动画《牧笛》的背景音乐是由我国享有“魔笛”之美誉的一代笛子宗师陆春龄所演奏,音乐是以我国南方民间曲调为依据创作的,笛子独奏,并加入了扬琴、三弦、琵琶等民乐,音乐声悠扬舒展,高亢激昂的调子此起彼伏。《牧笛》中主要以笛子来呈现大基调,笛子清新悦耳动人,并用带有田园诗和抒情曲的方式描绘了牧童、水牛、高山流水的山水画卷。整部动画没有一句对白,只靠音乐与唯美的水墨画来传情达意,使影片呈现出一片质朴无华、隽永优美的诗意空间。尤其最后一段声情并茂的主题曲演奏,将无数观众带进深邃的艺术殿堂,令人身临其境,陶醉其中。《鹿铃》使用了欢快的乐曲,音乐中带有些清脆悦耳的铃声,突出了活泼愉快的氛围。在木偶动画《阿凡提的故事》中,使用新疆弹拨乐器,如弹拨尔、热瓦普等,并利用达卜等新疆打击乐器为配乐乐器。《宝莲灯》在音乐节奏的营造中可谓是下足功夫,整部电影八十多分钟,而音乐伴随着画面的徐徐推动,总长也达到七十多分钟,背景音乐占了总和的百分之八十左右,整个影片的音乐制作是把古典风格融入一种现代感,并增加了少数民族藏族的歌曲曲调,借助于音乐的烘托,呈现了节奏美和意境美。音乐是带有丰富节奏的旋律来表现对象,是一种充满艺术性的、令人愉快的声音。影视动画中的音乐拓展了音乐的整体发展空间,表现了独有的韵律。
(3)“气韵生动”与音乐意象
《易经》中记载:“圣人立象以尽意”,即借助形象,表达概念无法说清的事物和思想,是主观思想与客观对象相融合的产物。音乐中的意象,就是指艺术家借对象所传达出的审美情趣。《文心雕龙·神思》中提到:“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指出了“象”与生动形象的联系,具有可视性,是指悬挂于心的形象而非现实物象[注]。“气韵生动”中也强调生动的形象、情感,即气韵生动与音乐意象之间具有互通之意。意象的生成就是一种主体与客体、思想与形象、情景与情思等在特定状态下的碰撞、渗透、交融。
中国传统绘画往往具有意象与隐晦性,把音乐的情感恰如其分地运用到中国水墨动画中,并通过绘画、动画、音乐的融合来解读艺术家的内心情感,这种形式传达了中国传统音乐中隐喻、象征的意象功能。如《山水情》中使用古琴的配乐,整个动画给人低沉、静穆,可以说是把中国传统音乐的“情景相融、气韵生动”的意象美表达得淋漓尽致。在影片中,以中国传统乐器古琴为线索,随着镜头推进的变化,一位少年救了一位身怀绝技的老琴师,老琴师为感救命之恩教会了少年演奏古琴,最后把古琴赠予少年的故事,作品表达了浓厚真挚的师生情。中国传统乐器古琴以一种清新脱俗的音乐品格一直备受文人雅士们的喜爱,它凝聚了淡然脱俗的处世之道,俞伯牙与钟子期的名曲《高山流水》就是这种情景的表达。影片中的曲子是根据古琴曲《流水》改编而形成了音乐的主题,搭配笛子的演奏营造了一种朦胧诗意般的意象美。这种写意性的手法表达了水墨动画特有的水墨韵味,虚实相间、此起彼伏、薄中有厚、浅中见深的画面氛围。这种含蓄的意象手法不仅使音画和谐统一,还进一步延伸了“生动”的“气韵”,达到了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
(4)“气韵生动”与音乐情感
音乐是一门情感的艺术。音乐的轻重缓急、乐器的音色音调等不同的表现形式,在烘托人物形象、渲染场景环境中作用巨大,表达出不同的情感。在动画作品中使用音乐不同的处理方式,与动画的画面在叙事节奏、环境气氛、情绪表达、内容格调中形成对比,丰富了影视动画中画面的生动感,产生了想象空间的延伸。
《草原英雄小姐妹》(见图3-14)的主题歌,那美妙动听的旋律传唱一时,深深打动了一代人的心。伴随着曲调“天上闪闪的星星多哟……”让人产生欢快喜乐的心理感受。作曲家灵活地使用多种配乐元素来表现蓝天白云,并使用蒙古族的马头琴配合西洋乐曲来演奏[注]。如《梁祝》中采用二胡演奏,多种乐器穿插其中,哀思的音乐配合情节中梁山伯与祝英台两个相爱的人最后诀别的场景,呈现出劳燕分飞的离别之情,随着音乐的缓缓述说和娓娓道来而产生了无尽的忧伤。《葫芦兄弟》中描绘蛇精与蝎子精出场的情景时,采用的音乐是低调、深沉的曲风,描绘对象阴险、歹毒的性格,以衬托故事情节中阴森、恐怖的气氛,等葫芦兄弟战胜妖怪的时候,又展现出欢快愉悦的音乐,用衬托对比的方式达到音画相合的效果。
图3-14《草原英雄小姐妹》
在影视动画创作中合理地运用好背景声乐的烘托,使观众在欣赏画面的同时,保持音画和谐的统一,画面与音乐的过渡衔接自然,达到一种水到渠成、气韵生动的艺术效果。画面与音乐的结合不仅能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反映生活的多面性与复杂性;而且能深入主题内涵的丰富性,带给观众无穷的想象力和直观感受。影视动画是一种艺术,音乐也是一种艺术,这种艺术之间的相合可以更好地把握影视动画中的剧情节奏,展现出具有气韵生动、浑然一体的民族特色的影视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