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新探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 朱熹与佛道、伊斯兰教

朱熹初仕闽南泉州府同安县主簿(1153~1157),晚年出知漳州(1190~1191),1183年因吊傅自得重来泉州。是故,其政治学术生涯与教学实践,乃至整个思想体系都与闽南泉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濒海通商,民物繁夥,风俗错杂”108的泉州,既是朱熹初仕,又是其一生中任地方官时间最长的地方。宋元时期,泉州一度跃居为“梯航万国”的东方第一大港。繁荣发达的海外交通,招徕数以万计的外国人到这里侨居或定居。他们带来了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含天主教)、婆罗门教(印度教)、摩尼教(明教)等多元宗教。然而,本土文化与多元外来宗教文化是怎样碰撞、交触、互为渗透的,必须加以重视和认真探讨。著名人类学家费孝通考察泉州时曾指出,泉州历史上宋元时期有个中外“文化接触”的问题。109朱熹是经历这种中外多元“文化接触”的最重要的思想家,其在闽南泉州,与诸多宗教人士交游,既谒奠过摩尼教(明教)呼禄法师墓,又深知“胡贾建层楼”(伊斯兰教清净寺)之历史事件,晚年则禁止“传习魔教”。任继愈先生《朱熹与宗教》《儒教再评价》诸文,在认为朱熹的思想体系是宗教的同时说:“儒教作为在中国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一种复杂的历史现象,它对中国的社会和文化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这些都应该联系到具体的历史进程作细致深入的研究。”110因此,考察朱熹与闽南泉州多元宗教的关系,既关系到具体而微的地域文化的历史进程,又是对朱熹理学文化发生学的一种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