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生赋能:当学生自己掌控学习时,会发生什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他们在做什么

如果你和我们一样,也成长于这种教育环境下,那么,你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积极遵从——你要努力适应这样的教育体系,其宗旨即是培养遵守规则、被动听从指令的人。接着,你毕业了。你还在等着别人告诉你该怎么做。

这是一种固定的模式:开始上学,然后遵守规则,接下来毕业,最后步入职场,成为一名“听话”的员工。

然而,时代已经变了。当今世界所需要的是积极进取的人,是能够制定决策的人,是设计师、创造者和梦想家。

正如作家、《纽约时报》专栏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2](Thomas L. Friedman)所说:

“这个世界只关心你能用自己的所知成就什么,也只会对此施以回报。对于你的学习过程,它一概不理。”

为什么我们要在校园花那么长的时间,在学校里遵守规则,然后等待他人告诉我们该怎么做?为什么我们很少让学生自行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时间和学习目标?

这一问题的影响范围不仅仅在学校,它其实对成年人也产生着影响。我们在中小学期间如何度过那14000个小时,影响了我们世界观的形成。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人?他们并不热爱自己的事业,而只是游走于工作和日常生活之中。甚至,更悲哀的是,有多少人总是在不停地抱怨,对世间万物展现不出一丝一毫的热情?

我相信,和我一样,你也遇到过这样的人。不仅如此,我还在全国各地的学校里,看到了这些人是如何“诞生”的:这是一群“时刻准备着”的学生——准备着下一场考试、评估或年级水平测验……而只有等到毕业以后,他们才会发现,原来他们并没有真正地明白,自己的喜好究竟是什么。

他们感到困惑和迷茫。

这些学生从来都不能在学校学习自己想学的东西。他们被迫学习我们认为“最适合学生”的课程。他们发现,在这种学习模式里,自己很少有选择课程和学习效果的余地。

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很容易去责备“教育体系”、政策制定者或者其他什么人。

我们也可能会说,我们也经历过这样的教育体系,我们现在也还好呀。

但是,我们忽视了一点:学校不必非得如此,因为世界和学习本来就并非如此。

可是,你能做些什么呢?这可不像设计一门新的课程那样简单。你还有考试,有课程指南,有上下课时间表,有一系列的项目,而这些都将致使“遵从”凌驾于“赋能”之上。

但你仍然可以让学习空间发生变革,你仍然可以开展创新。

我们不必为了给学生不同的体验而去改变整个体系。

我们只需改变一件事。

我们需要改变自己的思想,使之从“遵从”(即“学生必须遵守我们的规则”)、“参与”(即“让孩子对我们所选的内容、课程和活动感兴趣”)变为“赋能”。

正如前“年度教师”获奖者(至今仍在任教)、作家比尔·福莱特(Bill Ferriter)所描述:

为学生赋能意味着给孩子提供知识技能,让他们追求自己的激情、兴趣和未来。

——比尔·福莱特

当我们为学生赋能时,这14000个小时便产生了新的目标:这些时间不仅和“我们想让学生学到什么”有关,更和“他们将从自己的行为选择(如创造、构建、设计、制作、评估)中学到什么”紧密相连。

这本书要讲的,就是这种转变。

大多数老师都会全力赞同这一观点,即“我们的学生需要更多地参与其中”。如果你问他们,“你想让自己的学生在课堂更加专注吗?”他们一定会毫无异议地举手赞同。

“参与”比“遵从”更加有力。

作为“参与中心”(Center for Engagement)的创始人,菲尔·施莱蒂(Phil Schlechty)将“参与”描述为两个关键因素的结合:高度关注、高度投入。

有了“高度关注”,学生们将专注于学习和他们所做的事。

而有了“高度投入”,便意味着他们会克服千难万险,学习新知,迎接挑战。

尽管如此,“参与”只是这场战争的一半。

学生们一旦参与其中,便会专注于我们选择的内容和目标,全神贯注于资源、文本和被要求解决的问题。他们还会以我们所要求熟练掌握的方式,完成课程和评估。

那么,他们想要解决的问题呢?觉得有趣的话题呢?他们想要深入探索研究的领域呢?

他们的未来呢?在未来,他们必须走出自己的道路,决定应对何种挑战,把握哪些时机。他们会挣扎,会犯错,会不确定哪个方向是最好的。

所以,我们的目标必须要有所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