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学年度报告(2017~2018)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 艺术学学科门类中的差异化矛盾

完成升门宏愿之后的中国艺术学学科门类(或艺术学门类),到底该怎样发展?冷静地看,当前艺术学学科门类确实面临一系列新问题。需要说明的是,这种新问题还不能简单地仅仅从艺术学学科门类自身去看,而应该从艺术学学科门类与其他学科门类之间的关联整体上去看。这是由于,中国艺术学学科门类必然地是在与其他学科门类的关联整体中去建设和发展的。艺术学学科门类尽管在全科型艺术院校和单科型艺术院校中不可怀疑地占据优势或主导地位,但在综合性大学、理工科大学或师范大学的综合型学科环境中,却处在边缘或次要地位,因而它与其他学科门类之间的协同生长情形,就是值得认真考虑的了。这种多学科协同生长环境与全科艺术院校和单科艺术院校的单纯艺术学科环境相比,毕竟颇为不同,这就必然导致艺术学学科门类在其发展中会遭遇一些或明或暗的差异化矛盾。差异化矛盾,在这里是指艺术学学科门类不得不面临来自学科门类内外的由差异或异质性关联导致的悖逆或冲突的缠绕。这里不妨从几个层面去做简要考察。

第一层,在艺术学学科门类与其他人文学科门类和社会学科门类之间,存在艺术实践-艺术研究的交并型学科与纯研究型学科之间的差异化矛盾。这里的交并型,是指相互交融或相互并置两种不同情形。相互交融,是指两种或多种事物之间实际上交叉和融会了;而相互并置,仅仅是指它们并存、并列而缺乏交叉或交融的状况。众所周知,艺术学学科门类较多地让艺术实践(艺术的创作、表演、展览及教育等方面)与艺术研究交并,特别是这个学术共同体的不少成员甚至大多数成员都需要从事艺术实践。当文学学科门类中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一般不必专门涉及文学创作实践时,也就是中文系通常不专门培养作家和诗人,而是培养文学研究者,当哲学学科门类、历史学学科门类、政治学学科门类等更是专门从事研究时,艺术学学科门类下除艺术学理论外的四个一级学科,都需要将艺术实践与艺术研究交融或并置起来,即学位点一部分成员偏重于艺术实践,而另一部分成员偏重于艺术研究,或者有的成员两者兼顾(即相互交融)。不妨以某音乐学院为例。该校所建音乐与舞蹈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其实只有音乐学学科点而放弃舞蹈学学科点。就其音乐学学科而言,其下辖二级学科由三个类别或系列构成:一是作曲类,二是音乐学类,三是音乐表演类。具体的二级学科专业类别为:作曲类,含音乐创作、和声、复调、作品分析、器乐编配、视唱练耳等;音乐学类,含音乐美学、中国传统音乐、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中国古代音乐史、西方音乐史、世界音乐、音乐心理学、音乐治疗等;音乐表演类,含声乐表演、西方管弦乐表演、中国民族管弦乐表演、中国打击乐表演、西洋打击乐表演、乐队指挥、合唱指挥等。从这三个类别看,该校音乐学学科三个类别中有两个(作曲类和音乐表演类)指向艺术实践而非艺术研究,只有一个类别即音乐学类专指艺术研究。这种将艺术实践与艺术研究交融或并置起来的做法,构成艺术学学科门类区别于其他人文学科门类和社会学科门类的显著特点之一。

第二层,在艺术学学科门类内部各个一级学科之间,存在纯研究型学科(艺术学理论)与艺术实践-艺术研究交并型学科(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设计学)之间的差异化矛盾。当作为纯研究型学科的艺术学理论学科的几乎全体成员都可以致力于艺术研究时,艺术实践-艺术研究交并型学科的成员则不得不被分成纯研究型成员和实践-研究交并型成员两类。某艺术院校的舞蹈学学科,由下列两类组成:一类是学术型学位人才培养,含舞蹈理论、舞蹈美学、中国现当代舞蹈史、外国舞蹈史等;另一类是专业学位型人才培养,含舞蹈编导和舞蹈表演等。这种两类构成在戏剧学、电影学、电视艺术学、美术学和设计学等专业艺术院校中也大抵如此。显然,在这两类构成中,学术型人才培养偏重于艺术研究,而专业学位型人才培养几乎全都偏重于艺术实践。

第三层,在艺术学学科门类下四个艺术实践-艺术研究交并型学科之间或内部,同时存在几组差异化矛盾。第一组为艺术实践型师生与艺术研究型师生之间的差异化矛盾(如上述)。第二组为一度创作型艺术与二度创作型艺术之间的差异化矛盾,如电影、电视剧、美术和设计一般都为一度创作型艺术,观众的观赏与艺术品创作之间可以相互分离,而音乐、舞蹈和戏剧则通常为二度创作型艺术,都依赖于观众的入场观赏这一参与活动才能真正完成。第三组为单媒介型艺术(如音乐、绘画等)与综合媒介型艺术(如电影和电视剧等)之间的差异化矛盾,这两种类型之间有其因媒介差异而形成的美学特点之差异。第四组为传统型艺术活动与新兴跨媒介型艺术活动之间的差异化矛盾,这实际上就是指当前打破常规而从事的艺术实验与常规艺术之间的紧张关系,新兴艺术活动正逐渐成为艺术创作和艺术鉴赏的主流,引领艺术消费的时尚潮。

由于这些差异化矛盾的存在,艺术学学科门类的发展必然会呈现出区别于人文学科门类和社会学科门类的独特的学科门类景观。或许这种学科门类景观的根本点就集中在如下一点上:作为其研究对象的人类艺术活动本身就必然地包含永不舍弃的艺术实践与艺术研究两方面。一方面,艺术活动需要创作或表演,以便产生活生生的艺术形象的世界,这就是艺术实践的作用;另一方面,这种活生生的艺术形象世界及其意义又需要被加以学理概括,以便成为可理解的学术文化的一部分,这就是艺术研究的作用。艺术学学科在其发展中,就这样既需要永不停顿的艺术实践,也需要不断的艺术研究,这两者之间存在差异,但又相互不可取代、相互倚重和相互共生。如果说,艺术实践主要是做的事情,那么艺术研究就主要是思的事情。就艺术学学科门类成员(教师或学生)来说,这种做的能力和思的能力之间,既可能相互协调,也可能难以协调。无论相互协调与否,它们注定了都会作为艺术学学科门类景观的典型特征而存在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