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不停歇地抱怨
国外神经科学家和心理学家曾找到一些长时间处于抱怨环境中的人,对他们的大脑活动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如果一个人长时间处于聆听他人抱怨话语的环境,听到太多的负面信息,慢慢就会变得愚蠢和麻木,甚至会出现一些生理性疾病和心理困扰。
这主要是因为人类的情绪具有一定传染性。当个体听到抱怨等信息时,大脑会很容易在脑海中搜寻和回忆类似的记忆产生共鸣,进而出现一些较为负面的信息和情绪。
心理学家将人们的抱怨分为两种:一种是抱怨别人,如抱怨爱人对自己关注不够、隔壁邻居发出噪声扰民等;另一种是抱怨自身所处的环境,如抱怨道路拥堵、公司风气不正等。综观所有抱怨者的语言和行为,可以发现人们不停地抱怨的表象之下隐藏着类似“我是对的,你是错的,你必须听我的”的心理共性。
心理学家认为,有些人之所以总是不停地抱怨,原因有以下三点。
第一,源自未得到满足的期待值。日常生活中产生抱怨的最直接诱因是“对现状(包括自己、他人、环境等)不满”,这也就意味着当事人的心里有一个标准或期望,当期望未得到满足时,当事人就会反复受挫,不停抱怨。
电影《重返二十岁》中,归亚蕾饰演的婆婆希望儿媳妇是一个身体健康,能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优雅女人。因此,每次见到患有心脏病、身体羸弱而休息在家的媳妇时,她不是嫌弃她妆容不整洁,就是在孙子、孙女面前抱怨儿媳妇不知道打扫卫生、炒菜太难吃,就连一碗简单的鱼汤都做不好等。终于有一天,儿媳妇被婆婆的不停抱怨气得心脏病复发而紧急入院,差点失去了生命。
第二,在追求愿望的过程中曾受到打击,缺乏自信和行动力。在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进行的习得性无助实验中,被不停电击的狗在逃离无望后,最终放弃了努力。这与生活中喜欢抱怨的人的心理大致相似,他们在觉得改变现实无望之后,通常会用嘴巴上的抱怨来缓解内心的焦虑和痛苦,而不是采取实际行动。他们在批评和指责别人的时候会产生优越感,有一种自己很强大的错觉,但实际上他们缺乏用行动改善现状的自信和勇气。
第三,情感表达方式不恰当,误将情绪当情感。
在肖敏的记忆中,每次只要回到家中总会听到妈妈不是在抱怨爸爸不知道主动帮忙干活,就是在抱怨肖敏和弟弟好吃懒做等诸如此类的话。
这天中午,肖敏和妈妈在厨房包饺子,爸爸走过来问:“要用哪个锅下饺子?”妈妈不耐烦地回答道:“每天都做饭,难道你不知道要用哪个锅吗?这种事情还用得着来问我吗?”爸爸讪讪地说:“我不是想要确认一下吗?”妈妈喋喋不休地抱怨道:“这有什么好确认的。每天煮饭不都是那两个锅吗?整天不知道你们在家有什么用?”本来好脾气的爸爸在听到这些话之后扭头离开了,而妈妈仍然在同肖敏抱怨爸爸的不是。当天中午,因为爸爸和妈妈冷战,家里的氛围十分尴尬。
其实,对肖敏的妈妈而言,她抱怨的目的并不是真的责怪丈夫,而是希望借此机会让丈夫对自己和这个家多一些关心。只可惜对方只是感受到了她的抱怨情绪,并没有听懂她抱怨背后所隐藏的情感,最终导致家庭冷战的发生。
要想避免自己陷入不停歇的抱怨,抱怨者需要做到的是:首先,明白抱怨的危害所在;其次,当意识到自己在抱怨时,立刻停止抱怨;再次,冷静下来反问自己:“为什么要抱怨?抱怨之后事情会出现自己期望的结果吗?”最后,放松心态,怀抱平常心。
而对那些时常倾听抱怨的人来讲,面对抱怨者,应当做出如下对策:首先,尝试在不伤害对方自尊心的前提下,帮助他们认清抱怨对自己和别人所造成的危害;其次,通过沟通交流帮助他们放宽心态,学会欣赏并接受身边的人和事;再次,帮助他们改变认知,合理设置期望值;最后,帮助他们正确区分情绪和情感,引导他们采用更加积极、正面的方式表达情感。
总而言之,不管是抱怨者还是倾听抱怨者,都应当明白:只有远离抱怨,正视自我,从改变自己做起,才会看到一个全新的自己和更美好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