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国制造业工资与劳动生产率的现状:来自企业层面的微观数据告诉我们什么?
国内大多数研究中国劳动生产率问题的研究都采用宏观数据或者地区以及产业等层面的加总数据来进行(例如林毅夫、刘培林,2003;范剑勇,2006等),因此无法直接考察企业层面特征带来的影响。我们使用的数据是1998—2007年国家统计局对全国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的调查数据,这个数据库中的样本包括了全国全部工业行业中所有的国有企业以及年主营业务收入在5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非国有企业,每年的样本量都在20万~30万左右,并且包括了企业所在地、所在行业、成立时间以及来自企业财务报表的其他相关变量。我们首先利用其中的制造业企业样本来进一步描述和分析中国制造业企业工资与劳动生产率之间的联系。与使用宏观或加总数据相比,我们使用微观数据的优势在于可以进一步分析企业层面的不同因素对工资和劳动生产率以及两者之间关系的影响。
我们从数据库中抽取了1998—2007年间所有制造业行业的企业样本,并用两个指标来分别度量制造业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一个是劳均工业增加值,但由于2001年和2004年两年的数据中缺失企业的工业增加值信息,因此在使用劳均工业增加值作为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度量指标时,我们去掉了这两年的样本,仅保留了8年的数据。我们也采用企业的劳均工业总产值作为劳动生产率的另一个度量指标,这个指标在1998—2007十年间的数据中一直都有,因此在使用这个变量来度量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时不需要删除个别年份的数据。此外,由于原始数据中给出的是企业的年工业总产值和年工业增加值总值,因此需要利用企业的劳动力数量来求取劳均工业增加值或劳均工业总产值。然而,1999年和2002年的数据中对企业劳动力统计的是职工人数,而其他年份则是从业人员数,尽管两者的统计口径有所差别,但我们无法获得所有年份一致的劳动力数量统计,因此只能对1999年和2002年两年的数据使用职工人数,而对其他年份数据则使用从业人员数。我们对企业工资水平的度量采取企业的年应发工资总额除以企业的劳动力数量,即企业的年劳均工资水平。在剔除了工资或产值为负值或取值在当年样本99%分位数以上和1%分位数以下的极值点后,我们得到了1998—2007年共计十年间1488857个制造业企业的样本点。
表1对这些企业样本的名义工资水平和名义劳动生产率进行了统计描述。与我们在引言中利用加总数据看到的十分类似,制造业企业的职工工资水平和劳动生产率在1998—2007年间都经历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但总的来看,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幅度更大。2007年制造业企业平均的劳均名义工资水平较1998年上升了131.9%,而平均的名义劳均工业增加值则上升了173.0%,平均的名义劳均工业总产值也上升了155.4%。1998年,平均来看,制造业企业的年劳均工业增加值是企业年劳均工资的5.8倍,但到2007年,这一比例已经上升到6.9倍;而制造业企业的年劳均工业总产值也从1998年时企业年劳均工资的22.7倍上升至2007年的25.0倍。
表1 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工资与劳动生产率(1998—2007)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对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的调查数据。
我们进一步用企业的年工业增加值Y与年应发工资总额W的比值来对制造业企业劳动生产率和工资水平之间的差距进行刻画:
由于劳动力人数在相除的过程中被约去,这个比值事实上就是企业劳动生产率与企业工资水平之间的比值。图5绘制了1998年、2003年、2007年三年数据中上述比值的对数值核密度分布情况。很明显,从1998年到2003年再到2007年,分布曲线有持续向右移动的趋势,即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制造业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与工资水平之间的差距确实在持续扩大。此外,在1998年的分布曲线中,右尾处存在着轻微的双峰现象,但在2003年和2007年的分布曲线中则没有出现,并且后两年的分布曲线更为狭窄,说明与1998年相比,2003和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与工资水平之间比值的分布更为集中,那些在1998年时劳动生产率远远高于或远远低于其工资水平的企业很有可能在2003和2007年时已经发生了改变甚至退出了样本。
图5 短期利润最大化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对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的调查数据。
我们还可通过计算企业层面的劳均工资和劳动生产率的年环比增长率,对两者各自的变化进行进一步的描述与比较,如表2所示。在1998—2007年间,平均来看,制造业企业的劳均工资年增长率为32.21%,而劳均工业增加值的年增长率平均值则达到了76.40%,远远高于工资的增长速度,劳均工业总产值的年增长率平均也达到了38.31%,略高于工资的增速。分年份来看,历年劳均工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都远远高于劳均工资的增长速度,而年劳均工业总产值的增长速度则接近或略高于劳均工资的增长速度。
表2 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工资与劳动生产率增长情况(1998—2007)
注:由于数据缺失等问题,历年数据中各变量对应的样本量并不一致,表中报告了最大的样本量。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对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的调查数据。
下面我们利用一个简单的回归分析来看制造业企业工资水平和劳动生产率之间的相关性:
这里,logwit是企业i在t年份的年劳均工资的对数值,logProdit则是企业i在t年份的劳动生产率的两个度量,即年劳均工业增加值或者年劳均工业总产值的对数值,Dprov、Dind和Dt分别是企业所在省份、两位数制造业行业以及年份的哑变量,εit是扰动项。这个回归的目的并不在于考察企业工资的影响因素,而是简单地看企业工资与劳动生产率之间的相关性,因此我们并没有加入太多的控制变量,同时采用OLS进行回归,表3报告了回归的结果。
表3 中国制造业企业工资与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简单回归结果(1998—2007)
续前表
注:第(5)列中的交互项企业劳动生产率以年劳均工业增加值的对数值来度量,第(6)列中则用年劳均工业总产值。括号内为标准误。*p<0.10,**p<0.05,***p<0.01。
第(1)列和第(2)列是没有控制年份、行业、省份等哑变量的结果,仅仅对企业工资对数值和劳动生产率对数值进行二元回归,平均来看,制造业企业的工资水平对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弹性在0.3左右,统计上非常显著,虽然只放了劳动生产率一个解释变量,但调整后R2已经超过了0.2,说明企业层面的劳动生产率差异对企业之间劳均工资水平的差异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在(3)、(4)两列中,我们控制了企业所在的省份、行业和年份的效应。调整后R2超过了0.4,劳动生产率的系数虽然有所下降(0.25左右),但仍然在1%水平上显著,即在控制掉行业、地区以及年份的影响后,平均来看,劳动生产率高1个百分点的企业,其工资水平会高约0.25个百分点。在都阳、曲玥(2009)的研究中,一个类似的发现是,在2000—2007年每年的截面上,企业的边际劳动生产率与劳动报酬之间的弹性基本都保持在0.2左右,2006年以后略有上升,为0.22左右。也就是说,在同一时期内,劳动生产率高1个百分点的企业,其员工的平均工资水平高大概0.2个百分点。这里以1998年为参照基准的年份哑变量系数符号均为正,且几乎全部在1%水平上显著,并且数值越来越大,一定程度上捕捉了名义工资逐年上涨的趋势。在(5)、(6)两列中,我们进一步将年份哑变量分别与度量企业劳动生产率的两个变量做了交互,以分析劳动生产率与企业工资之间的相关性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其中第(5)列中放入的是企业年劳均工业增加值的对数值,第(6)列中放入的是企业年劳均工业总产值的对数值。我们发现,除了2000年以外,年份与劳动生产率交互项的系数均显著为负,即除了在2000年企业劳动生产率与工资之间的相关性有所增强外,在其余年份两者之间的相关性都弱于1998年。另外,我们发现使用劳均工业增加值还是劳均工业总产值作为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度量对估计结果的符号与显著性基本没有影响,由于劳均工业总产值的数据在1998—2007年间都有,因此在下文的分析中,如果没有特别说明,我们都只报告使用劳均工业总产值作为企业劳动生产率度量指标的分析结果。对于制造业企业劳动生产率与工资之间相关性变化趋势的解释,我们将在下一节中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时详细讨论。
通过对1998—2004年间制造业企业层面微观数据的简单分析,我们进一步确认了中国制造业企业劳动生产率与工资之间的几个事实。首先,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中国的制造业企业劳动生产率上升幅度确实大于工资水平的提高程度,以劳动生产率与工资比值度量的两者之间差距的分布曲线有明显的向右移动的趋势。无论从水平值的比较还是增长速度的比较,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劳动生产率都在较大程度上高于工资水平,并且两者之间的差距有随时间扩大的趋势。其次,企业工资与劳动生产率之间存在正向的相关性,我们简单回归得到的两者之间弹性在0.2~0.3。但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劳动生产率与工资之间的这种正相关性总体而言是有所下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