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模式研究:以山东生鲜农产品为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供应链理论与农产品供应链

一 供应链及其管理理论形成的依据:交易费用理论、企业核心能力理论、价值链理论

(一)交易费用理论

交易费用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科斯(R. H. Coase)在1937年发表的《企业的性质》一文中提出了“交易费用”概念,并依赖“交易费用”概念说明了企业存在的原因。所谓交易费用是指通过市场机制组织交易所支付的成本,包括收集交易信息,谈判、签约和履行合约的监督费用。科斯最早开始关注企业与市场的替代和边界问题。他认为,企业和市场是可以相互替代的两种资源配置方式的经济制度和经济组织,只不过企业组织是通过内部监督管理来实现资源配置的,市场是通过价格机制来实现资源配置的,两种不同的制度安排所产生的交易都要发生交易费用,企业组织内部的交易费用就是监督管理成本,市场的交易费用就是寻找价格的相关费用,两者的相等之处就是企业所在的边界。从交易费用经济学的角度看,由于受到“管理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当企业内部交易费用大于市场交易费用时,企业就应该选择通过市场来完成资源的配置;当一笔交易的企业行政协调成本低于市场机制成本时,这笔交易将趋向采用企业行政协调进行,即企业替代市场,市场被企业替代是由于市场交易的费用更高。企业不能无限扩张成一个大企业,也因为企业组织有费用。市场与企业的界限是由以下原则决定的:当一个企业扩张到一定规模,以致再多组织一项交易所引起的费用既等于别的企业组织这项交易的费用,也等于市场组织这项交易的费用时,就实现静态均衡,企业与市场也就由此划定了界限。交易费用理论为分析企业与市场组织的替代问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分析架构——之所以选择不同的制度安排来配置资源,是因为要节约交易费用。

在科斯的基础上,威廉姆森(Williamson)将有限理性与行为机会主义两种人性假定作为其微观基础,将交易分解为资产专用性、交易频率和交易不确定性三个维度,建立了纵向一体化的基本分析框架(见图2—3),他认为,交易费用的决定因素是: (1)在静态市场上进行了专用性投资。(2)契约的不完全性。(3)一方的“败德行为”、价格歧视等造成另一方战略的失误。(4)企业在信息处理上具有规模效应。(5)企业在应付产权界定不完全以及其他规避风险问题上能进行制度适应。前三种情况说明市场谈判环境十分复杂。在交易不确定的条件下,包揽无遗的缔约活动几乎是不可能的,契约具有不完全性。如果交易中包含着一种专用性程度较高的资产,在交易过程中处于有利的一方,将会钻对方有限理性的空子,采用把专有性资产可占用准租攫为己有的机会主义行为。这种机会主义使交易双方相关的专用性资产不能达到最优,使契约的谈判和执行变得困难,通过市场进行交易将使交易费用居高不下。如果市场谈判是一次性的或交易发生的频率很低的话,交易就会退出市场。后两种情况则说明了进行纵向一体化在企业内部组织交易所能带来的好处,市场交易费用很高的资源配置过程,就有可能不由市场机制来进行,而是采取纵向一体化的方式,把处于上下游环节的企业合并,使它们在资产上融合为一个整体,机会主义将受到权威的监督。这样可以大大降低交易成本,把原来的市场交易转变为企业内部的资源配置过程,从而实现降低交易费用的目的,这也是企业特殊的结构性优势。实施纵向一体化的先决条件是纵向一体化所带来的交易费用节约至少应大于或等于其所带来的组织费用的增加。

img

图2—3 纵向一体化的形成原因分析

用交易费用理论对中间性组织这种组织形式进行理论研究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发展十分迅速。中间性组织理论的提出主要源于对科斯将资源配置机制划分为“企业和市场”结论的争论,科斯本人后来也坦承,资源配置只存在企业内部交易和市场交易的划分是不对的。企业内部交易发生在契约的范围之内,同时,在契约之外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市场交易的深刻影响,企业所用的资源往往会变成计划分配和市场交易的混合体。在这里,科斯认识到影响资源配置的机制除企业和市场之外,还有一种混合组织。这种组织既不是纯粹的市场组织,也不是纯粹的企业科层组织,而是在市场与企业之间存在的一个中间地带,被称为“中间性产业组织”。

威廉姆森(1975)提出,在以完全竞争的市场和一体化的企业为两端,中间性产业组织介于其间的交易体制组织系列上,分布是两极分化的(见图2—4)。

img

图2—4 市场组织、中间性体制组织和企业组织关系

威廉姆森从资产专用性、交易次数和不确定性三个维度分析了不同交易的特点以及与其相应的规制结构,为界定企业组织、市场和中间性组织提供了很好的分析框架。他认为:“当交易的不确定性、交易频率和资产专用性程度这三个特质的指标都处于较低水平时,市场是有效率的交易协调手段,市场组织就是最有效的经济组织;在市场交易不确定性、交易频率和资产专用性都处于较高水平时,企业等级体制结构替代市场体制结构就是有效率的组织安排;当这三个特质指标处于这两者之间时,双边和多边的中间性体制组织就是最有效率的组织结构。”因此,按威廉姆森的观点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为了减少交易费用,与交易相匹配的三种规制结构——企业、市场和中间性组织都有其存在的基础和必要性。中间性组织是介于企业与市场之间的组织形式,在交易费用理论里中间性组织找到了它存在的理论根源——中间性组织的形成是为了节省交易费用。

针对将企业简单地看作资源配置的制度,而忽略企业的本质是进行生产和销售的观点, 1994年,迪屈奇(Michael Dietrich)指出,企业制度存在的基础是企业组织、市场和中间性组织这三种不同制度所带来的效益比较。科斯和威廉姆森等人的观点只适用于企业组织结构相对稳定的情况,即在不同的制度安排带来了利益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才通过比较交易费用选择规制结构。迪屈奇的这一观点是对科斯交易费用理论和威廉姆森交易费用分析框架的有益补充。他在此基础上还提出了一个更广泛的分析框架,拓展了威廉姆森的规制结构理论。他指出,企业存在的主要目的是生产与销售,而不仅仅是可以节省交易费用,还可以产生收益。与威廉姆森等人将企业收益假设为不变,而只以交易费用大小来分析规制结构的选择问题不同的是,他利用交易费用和企业收益两者之间的比较来综合考虑组织结构形式的选择问题,认为中间性组织是一种既可以节约单独利用价格机制或单独利用行政权威所产生的交易费用,又能够使收益达到最大化的常见的规制结构。

中间性组织是企业与市场相互渗透并且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制度安排,是一种效率较高的企业合作制度,也称为“网络组织”。与企业和市场组织相比,中间性组织有鲜明的特征:一种介于市场与企业之间,比市场稳定、比企业组织灵活,资产专用型适中,信誉程度中等偏高,既竞争又合作,既各自独立又相互依存,主要靠关系、信任和承诺进行协调的一种中间性体制组织。由于有协议或联盟的存在,它能降低交易成本,同时,在联盟企业战略合作过程中共同创造价值,增加收益(见表2—1)。

表2—1 市场经济中三种规制结构比较

img

从上述理论分析可以看出,供应链这种依靠稳定的交易关系所形成的企业合作模式就是一种中间性组织形式,它是一种涵盖了不同的过程和活动的由上、下游企业连接而成的网络组织形式。供应链中各个相关企业之间是一种战略合作的关系,而这种战略合作的关系利用类似于一体化的长期关系性合同取代利用市场交易的短期合同,可以极大地节约交易费用,从而将供应链这种企业组织形式置于纵向一体化和市场之间的中间状态。供应链中各节点企业在产权上是各自独立的,不是由核心企业直接投资的,虽然各自专注于核心业务,各节点企业本身的边界缩小了,但整个供应链这一节点企业的集合则相应地扩大了企业的边界,即人们所说的虚拟企业边界,解决了科斯在论企业边界时对企业内部纵向一体化,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时就回到市场成本说的问题。也就是说,供应链这种分工合作形式,既符合交易成本说的原理,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企业内部纵向一体化规模不能太大的问题,因而扩大了企业边界。供应链正是作为一种既节约单纯利用企业机制可能产生大量组织成本(行政成本和影响成本等),又节约单纯利用市场机制可能产生大量的交易成本(监督成本和谈判成本等),同时又能够使收益达到最大化的治理规制而存在的。利用供应链组织的整合,能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在附加值高的功能上,而将附加值低的功能虚拟化,实现战略联盟企业的“多赢”。

(二)企业核心能力理论

企业核心能力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的理论,是企业能力理论的一个分支学派,它又被称为“企业能力学派”;另一个分支学派是企业资源学派。企业能力学派是由以普拉哈拉德(C. K. Prahalad)、哈默(Hammer)、斯多克(Stockton)、伊万斯(Evans)等人为代表的一批学者提出来的,它逐渐兴起并且成为战略管理理论的主流理论之一。企业核心能力理论最早出现在1990年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发表的名为《企业核心能力》的文章中。在这篇文章中,普拉哈拉德和哈默认为,公司既应根据业务组合,又应根据能力组合考虑自己的战略,并把其核心能力定义为“组织中的集体学习,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生产技能和整合多种技术流的学识”。这在当时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掀起了研究“企业核心能力”的高潮。

企业核心能力理论是一种强调以企业生产经营、经营能力和过程中的特有能力为出发点来制定和实施企业竞争战略的理论思想。企业核心能力理论的主要观点是:(1)企业本质上是一个能力集合体,能力是分析企业的恰当切入点。企业能力是指企业拥有的为实现组织目标所需的技能和知识。虽然广义的资源包括企业能力,但能力理论认为,能力与资源不同,能力是以人为载体,是配置、开发、保护、使用和整合资源的主体能力。具有相似资源的企业通常在使用资源的效率方面有差异,这种差异就是企业能力的差异,是产生竞争优势的深层次因素。在核心能力理论看来,能力是决定企业异质性的根本,企业是一个能力系统或能力的特殊集合。(2)企业拥有的核心能力是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源泉。企业所有能力中核心和根本的部分,可以通过向外辐射,作用于其他各种能力,影响着其他能力的发挥和效果,这部分被界定为核心能力。核心能力是组织中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的学识。一般说来,核心能力具有以下特征:一是稀缺性,是企业所特有的;二是可延展性,核心能力可以使企业进入各种相关市场参与竞争;三是价值性,核心能力能够使企业为客户创造价值;四是难以模仿性,核心能力应当不会轻易地被竞争对手所模仿。在普拉哈拉德与哈默看来,企业要获得和保持持久的竞争优势,就必须在核心能力、核心产品和最终产品三个层面参与竞争。核心能力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最终产品是核心能力的市场表现,核心产品是核心能力的物质载体,它最终决定企业的竞争优势和经营绩效,开发和运用核心能力以进行产品和服务创新能够为企业带来持续的竞争优势。(3)组织学习是建立并不断强化企业核心能力的根本途径。能力理论认为,核心能力来自于企业组织的集体学习,来自于经验规范和价值观的传递。核心能力的形成要经历企业内部独特资源、知识和技术的积累与整合的过程。通过这一系列有效积累与整合,企业具备了独特的、持久的竞争力。企业知识理论也认为,隐藏在核心能力背后并决定核心能力的是企业掌握的知识和经验,这些知识和经验是通过不断的组织学习而得到和更新的。如果使组织中个人通过学习所获得的知识和经验成为能力“基因”,那么企业组织中一个团队通过学习而形成的知识体系就构成了单项核心能力,整个组织的学习则整合单项核心能力,构成一个能力体系,形成了企业整体核心能力。就是说,学习是使企业个体能力向组织能力转化,最终形成核心能力的必要手段。知识的共享、经验技能和失败教训的共享,是企业组织学习的主要内容,通过知识共享可以使个人的能力、知识转化为企业集体的组织能力和知识。(4)企业家创新精神是组织学习的动力源泉。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建立、生存和发展的原始动力。发现和创新是企业家精神的同义词,企业家的角色是制定创新决策,并进一步执行创新决策、产生所谓的新组合,从而保证企业具有竞争优势、获得经济利润。具体而言,一方面,企业家创新决策需要建立在对市场机会的把握和未来发展的预见基础上,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培育新的竞争优势来源;另一方面,企业家的创新决策同时实现了对已有竞争优势来源的破坏。从总体动态上看,由于众多企业家创新决策的存在,已有的竞争优势源泉被不断破坏,新的竞争优势源泉不断出现,这意味着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知识基础不断发生着变化。对于一个具体企业而言,企业必须通过组织学习以适应这种变化,支持自己企业创新决策的制定和执行,从而不断培育新的竞争优势源泉。因此,企业家精神的实质就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通过创新获得超额利润。这是企业组织学习的原始动力,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

企业核心能力理论从企业的角度和层面研究竞争优势问题,着重于企业内部的能力分析,强调使企业成为一个能力基础的竞争者。企业核心能力理论认为,企业内部条件对于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起着决定性作用,认为企业内部的能力、资源和知识的积累是企业获得超额收益和保持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

因此,企业核心能力理论为阐释供应链上相关企业的选择和确定提供了理论依据。之所以会在众多同等地位的厂商中作出选择来组合成能创造出比组合之前单个个体所带来的利益之和大得多的供应链,就是因为这些被选定的具有相关地位的厂商将各自的业务集中于其所具有的核心竞争能力上,而它们的核心能力对于供应链的需求来说是最匹配的。它们在行使和完成供应链的运作时也是最有效率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整个供应链运行的协调有效性和高效及高收益性。

(三)价值链理论

价值链是指一种商品或服务在被创造过程中所经历的从原材料到最终消费品的各个阶段。价值链的概念是迈克尔·波特(Michael E. Porter) 1985年在其著作《竞争优势》一书中首先提出的, 20多年来获得了很大的发展,现已成为研究竞争优势的有效工具。波特在分析公司行为和竞争优势的时候,把价值链看成一系列连续完成的活动,是原材料转换成最终产品的一系列过程。这些活动和过程分为基本价值活动和支持性价值活动两部分(图2—5)。这些活动在企业价值创造过程中是相互联系的,由此构成企业价值创造的行为链条,这一链条就称为“价值链”。不仅企业内部存在价值链,一个企业价值链与其他经济单位的价值链也是相连的,任何企业的价值链都存在于一个由许多价值链组成的价值体系中,而且该体系中各价值行为之间的联系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大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价值链思想认为,企业的发展不只是增加价值,而是要重新创造价值。在价值链系统中,不同的经济活动单元(供应商、企业合作伙伴和顾客)通过协作共同创造价值,而价值已不再受限于产品本身的物质转换。

表2—2 价值链理论的要点

img

续表

img
img

图2—5 波特的价值链

波特的价值链通常被认为是传统意义上的价值链,较偏重于以单个企业分析企业的价值活动,以及企业与供应商、顾客可能的连接,从中获得竞争优势。后来,海因斯(Hines)把波特的价值链重新定义为“集成物料价值的运输线”,海因斯所定义的价值链把顾客对产品的需求作为生产过程的目标和终点,把利润作为满足这一目标的副产品,还把材料供应商和顾客纳入他的价值链,这意味着在不同的阶段价值链包含不同的成员,从而大大扩展了价值链的范畴。在海因斯定义的价值链中,价值活动沿着价值链的流程比较合理的确立,而不只是存在于生产作业之中。而且,海因斯的支持性活动包括信息技术的应用,另外,与这部分活动相关的利润也被看作有效完成这一过程的副产品。同期,寇伽特(Kogut)《设计全球战略:比较与竞争的增值链》一文则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把价值链的概念从企业层次扩展到区域和国家,认为:“价值链基本上就是技术与原料和劳动融合在一起形成各种投入环节的过程,然后通过组装把这些环节结合起来形成最终商品,最后通过市场交易、消费等最终完成价值循环过程。”“在这一价值不断增值的链条上,单个企业或许仅仅参与了某一环节,或者企业将整个价值增值过程都纳入了企业等级制的体系中等。”寇伽特认为,国际商业战略的设定形式实际上是国家的比较优势和企业的竞争能力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当国家比较优势决定了整个价值链条各个环节在国家或地区之间如何进行空间配置的时候,企业的竞争能力就决定了企业应该在价值链条上的哪个环节和技术层面上倾其所有,以便确保竞争优势。与波特强调单个企业竞争优势的价值链观点相比,这一观点更能反映价值链的垂直分离和全球空间再配置之间的关系,因而对全球价值链理论的形成至关重要。2001年,格里芬(Griffin)等学者在IDS BULLETIN杂志上推出了一期关于全球价值链的特刊——《价值链的价值》,从价值链的角度分析了全球化过程,并由此建立了全球价值链基本概念及其基本理论框架。全球价值链的治理功能是对全球化背景下市场机制协调作用的一种弥补,同时克服了垂直一体化所达不到的协调性。因此,全球化价值链理论成为理论研究者和跨国企业日益关注的领域。在全球价值链理论下,不同企业通过分析各自在价值链中所处环节的决定性因素来制定各自不同的发展战略。

在波特的价值链中,信息只是被看作一系列价值增值活动中的支持元素,信息因素只是产生价值的辅助因素,其本身不是价值的来源。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及给企业带来的竞争优势,信息已经逐渐成为价值创造的载体。雷波特(Rayport)和史维欧克拉(Sviokla)于1995年提出了开发虚拟价值链(Virtual Value Chain)的思想。他们认为,当今每个企业都在两个世界中竞争,即管理者可感知的物质世界和由信息构成的虚拟世界。两条价值链的增值过程不同:实物价值链是由一系列连续的活动构成的,而虚拟价值链是非线性的,有潜在的输入点,形成网络状的结构。虚拟价值链的任一阶段在创造价值的过程中都包含五项活动:搜集、组织、选择、合成和分配信息,通过这些活动,收集的原始信息就可以增加价值。企业在这两个世界中分别通过实物价值链和虚拟价值链进行价值创造活动。企业可以通过将实物价值链上的每个环节结合到它的虚拟价值链上来创造价值或开辟新的市场。虚拟价值链因具有低成本、灵活、难以模仿、竞争力持久等特点而备受企业青睐,其中虚拟价值链对企业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缩小规模经济;扩大范围经济;企业能够更容易地把握市场空间中的整个信息增值活动。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价值链的形态发生着不断变化,逐渐向价值网(Value Network)的方向发展。所谓价值网是指那些可用价值网络模型描述的企业所构成的集合。价值网借助信息技术、传媒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把相互独立的客户,或在不同时空里的顾客相互联系起来,企业本身不是网络,而是提供网络服务。价值网强调顾客价值的决定性因素是联系顾客的网络。与价值链不同,价值网促进了所有成员在同一目标下的紧密合作,这种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沟通方式可以使各成员共享资源,利用彼此的互补优势和资源共同开发、实施和完成任务。

传统价值链理论就是让企业中不同经济活动单元通过协作共同创造更多的价值。随着价值链理论的发展,企业间的协调思想、信息和信息技术等共同推动价值链理论由传统的价值链发展到虚拟价值链,并进一步向价值网的方向发展。价值链理论范畴也扩展到所有用价值网理论模型描述的企业所构成的集合,其理论扩展为让所有的企业成员在基于各自的核心竞争力上紧密合作,利用彼此的互补优势和资源同步协作。因此,扩展的价值链理论(或价值网络理论)能很好地解释各相关企业被选择从而组建成供应链的原委。

综上所述,交易费用理论让我们认识到供应链是一种介于企业和市场之间的中间性组织形式,它是由多个企业通过某种关系(契约)连接而成的;企业核心能力理论告诉我们,这些相关的企业实体是具有不同核心竞争能力的载体。而价值链理论(或价值网络理论)则为我们指明,这些具有不同核心竞争能力的载体之间之所以能够通过关系(契约)而长期、稳定地连接起来,是因为其载体可以组成一条创造无限价值的流程。这个流程以链条的形式展现出来,最终成为我们今天所谈论的供应链。在这个链条(或链网)上,各种合适的核心竞争力的载体相互合作,协调一致,同步运转,从直观上理解,它是供应链;而从本质上理解,它就是一条价值增值链。

各个最适宜的核心竞争能力的载体要满足协同运作、流程通畅并且整合完美,必定要有一个最为核心的部分从中起主导和协调作用,统领或控制整条供应链的运作和管理。而要定位具有这种作用的核心能力的企业载体,评判的依据就是价值链理论所蕴含的理论思想——对价值增值起决定性作用的载体才是最终的核心企业,因此,价值链理论最终为本书的研究主题——基于核心企业主导的农产品产业供应链的有效运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 供应链及其管理基本原理

(一)供应链的定义

1985年,侯里翰(Houlihan)第一次提出“供应链”的概念,指出供应链是由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最终顾客组成的系统。在这个系统内,物质从供应商向最终顾客流动,信息流动则是双向的。

美国物流管理协会(CLM)将供应链定义为,目前国际上广泛使用的一个术语——囊括了涉及生产与交付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一切努力,从供应商的供应商到客户的客户。供应链管理贯穿于整个渠道,包括管理供应与需求、原材料与零部件采购、制造与装配、仓储与存货跟踪、订单录入与管理、分销以及向顾客交货。马士华认为,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并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2001年,中国发布实施的《物流术语》国家标准(GB/T18354- 2001)定义供应链是在生产及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活动的上游与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链结构。

本书认为,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对生产和流通中各个环节所涉及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进行整合,将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以及最终消费者连接成一个具有整体功能的供需网络的结构(见图2—6)。

img

图2—6 以制造业为核心企业的供应链

从图2—6中可以看出,供应链由所有加盟的节点企业组成,其中一般有一个核心企业(可以是产品制造企业,也可以是大型零售商等, 图2—6是以制造业为例),节点企业在需求信息的驱动下通过供应链的职能分工与合作(生产、分销、零售等),以资金流、物流或/和服务流为媒介实现整个供应链的不断增值。

(二)供应链管理概念

供应链是企业间跨功能部门的整合协调运作,供应链管理的本质则是追求企业合作的效率,以较少的产品前置时间与营运成本为最佳方案。对于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各学派有所不同(见表2—3)。

表2—3 部分学派的供应链管理概念

img

续表

img

综合表2—3中各学派的供应链管理概念,可以给供应链管理下一个统合的概念:供应链管理是指围绕核心企业,重新构建自身的业务流程,把企业内部以及节点企业之间的各种业务看作一个整体功能过程,把供应商、制造商、经销者、消费者有效地结合成一体来生产产品,对供应链中的物流、商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及控制,把正确数量的产品在正确的时间配送到正确地点,以最小的成本为顾客提供最大的价值,从而提高整个供应链的运行效率、效益及附加值,使供应链上所有合作伙伴的经济效益得到极大提高的一套方法(见图2—7)。

img

图2—7 供应链管理

(三)供应链管理的目标和内容

供应链管理的目标是提高供应链整体的效率并实现整体效益最大化。主要是提高供应链对市场的反应速度,缩短交货周期;降低库存水平;降低经营费用,提高企业效率;提高顾客满意度,并且寻求供应链总体目标和节点企业个体目标之间的平衡(这两个目标往往有冲突)。

供应链管理所涉及的主要领域有:供应、生产计划、物流和需求。供应链管理是以同步化、集成化、生产计划为指导,以各种技术为支持,尤其是以计算机和信息技术为依托,围绕供应、生产作业、物流(主要指制造过程)来满足最终顾客的需求来实施,主要包括计划、合作、控制从供应商到用户的物料(零部件和成品等)和信息(见图2—8)。

img

图2—8 供应链管理涉及的领域

在以上四个领域的基础上,可以将供应链管理划分为职能领域和辅助领域。职能领域主要包括产品工程、产品技术保证、采购、生产控制、库存控制、仓储管理、分销管理等。辅助领域主要包括客户服务、制造、设计工程、会计核算、人力资源、市场营销等。

供应链管理的主要内容集中于三个方面:对物流系统的管理和控制;对价值流系统的管理和控制以及对信息流系统的管理与控制。

1.物流系统的管理。传统物流管理的需求信息和反馈(供应)信息是逐级向上传递的,上级供应商不能及时掌握市场信息,对市场信息的反馈较慢,常常导致需求信息扭曲。而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物流系统,需求信息和反馈(供应)信息不再是逐级传递,而是网络式传递,企业通过EDI/Internet可以很快掌握供应链上不同环节的供求信息和市场信息,并且可以做到信息共享,使每个环节的物流信息都透明地与其他环节进行交流与共享。同时,供应链管理可以通过业务外包、资源外用的方式,充分利用第三方物流系统或代理运输等多种形式的运输和交货手段,增强对物流网络的规划能力,以降低库存压力。此外,供应链管理还可以通过作业流程的快速重组极大地提高物流系统的敏捷性,通过建立共享的信息系统和信息反馈机制使物流系统更加透明化,通过加强相关企业的合作性和协调性来达到物流系统的无缝链接,从而提高物流系统快速响应用户个性化需求的能力。

2.价值流系统的管理。供应链中不仅包含资金的流动,而且存在价值的传递与增值以及企业与顾客价值的实现等活动,因此,价值流是内含“资金流”的更为宽泛的概念。在价值流中,供应链运作和企业活动的结果是实现价值转移和价值增值,并最终将价值传递给顾客。供应链对价值流系统的管理是一种基于协作的策略,它把跨企业的业务运作连接在一起,通过对价值流系统各个环节加以协调,不同的经济活动单元(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及顾客)通过协作共同创造价值,以实现最佳业务绩效。价值流系统起始于顾客,终止于顾客,对顾客需求的绝对重视就是供应链管理中价值流系统管理的原则和目标。

3.信息流系统的管理。供应链管理强调信息共享。过去,业务环境中的信息受到信息处理手段的限制,数据的采集、处理、存储和传递速度十分缓慢,也不可能建立一个共享数据库。人们只能借助原始的处理数据方式来进行信息的加工和传递。交易企业之间的信息失真常常产生固有的不经济性,如过分的库存投资、顾客服务差、经济效益低下、物流计划不合理、误导运输供给和生产计划等。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供应链和合作企业间可以处理大量的信息并传递大量的数据,以分布式开放系统为基础的共享数据库系统的应用,不仅在单个企业内部,而且在整个供应链中都可以实现信息共享,业务数据不仅对顾客和供应商是透明的,而且对顾客的顾客、供应商的供应商也是透明的。

供应链通过Internet/Intranet从内、外两个信息源收集和传播信息,捕捉最能创造价值的经营方式、技术和方法,创建网络化的企业运作模式。在这种企业运作模式中,信息系统是一种全新的、面向供应链管理的、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信息系统,它可以更好地在信息时代实现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信息的组织与集成,实现企业全球化的信息资源网络,提高企业网络的整体运行效率和管理效率。

三 农产品供应链

(一)农产品供应链

农产品供应链是以农产品为特定范围的供应链,是指农产品生产供应商(包括种子、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供应商)、生产商(农产品生产者)、农产品加工企业、分销商(批发商和零售商)以及农产品消费者组成的一个功能型网链结构,即由农产品生产者、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产品分销商和消费者组成的三级供应链。

农产品供应链开始于最终消费者,通过零售、加工、分销等环节与农产品生产者相连,形成一个垂直网络系统。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是对供应链内生产、加工、分销各环节以及流程的整合化管理,从而以最少的成本使消费者感到满意,并且使产品获得增值。对农产品采用供应链管理模式,尤其是对与消费者息息相关而又容易腐烂变质的生鲜农产品实行供应链管理,不仅可以保证产品供应的稳定性和品质的一致性,提高产品的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建立和提升品牌的声誉、实现产品的增值,而且能有效降低生产、物流和交易成本(王凯、韩纪琴, 2002)。

农产品供应链是一种重要的农产品流通组织形式,可从不同的角度分类。

如果把农产品产前的生产资料供应也包括进来,农产品供应链又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农产品生产供应链,即由生产资料供应商到农产品生产者的二级供应链;二是销售供应链,即由农产品生产者、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产品分销商和消费者组成的三级供应链。和农产品物流的概念相对应,本书的农产品供应链是指农产品销售供应链。

若按供应链物流对象分,可分为粮食供应链、油料供应链、棉花供应链、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等。若从供应链分布范围看,可分为四类:农业企业内部采购部门、生产部门、销售部门之间的供应链;农业大集团的供应链,涵盖集团内许多企业及其供应商和客户;扩展的供应链,参与从农资供应到最终客户的物流活动的企业(包括第三方物流企业),为发挥外部资源的作用与供应链内部业务流程集成在一起进行管理;基于互联网的全球网络供应链,虚拟企业出现了。

(二)农产品供应链的特点

农产品生产具有区域性、季节性,而消费具有普遍性和分散性,农产品具有鲜活性和消费弹性小的特点决定了农产品供应链不同于工业供应链。农产品供应链的主要特点有:

1.农产品供应链中物流的独立性。农产品的特性决定了在农产品物流过程中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证产品安全、合乎质量要求地到达消费者那里,如要采用专业的包装、特有的运输工具等,因此必须加强供应链中专业化物流管理,提高物流水平,降低物流成本,减少中间环节。

2.市场力量的不均衡。在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下,大多数农产品是由分散的农户生产的,分散的农户在进出供应链中处于弱势,这造成供应链的不稳定性。在中国大力推进农业经营一体化时,需要龙头企业或农民合作社将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

3.农产品供应链信息的不确定性。农产品生产的分散性、区域性以及消费者的分散性,使得市场信息极为分散,人们对市场的供求信息,竞争者、合作者的信息都难以把握。中国农村市场运行的不规范性,分散的农户又是市场弱势群体,农户处于“牛鞭效应”[1]的最末端,信息波动大,难以掌握有效的信息。他们往往根据经验或市场错误信号盲目生产,造成“买难”和“卖难”的情况。农产品的鲜活易腐性限制了农产品跨区域和跨时段即时调节,使供应链面临更多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