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与当代中国社会:中国社会科学论坛(2011·宗教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文化多元主义与文化遗产

不过,应该弘扬哪些文化遗产?国家对于“传统文化”的哪一部分应该予以承认、推广并且成为庆祝仪式的见解,对于许多普通百姓而言不一定具有意义。然而“文化遗产”并不容易控制,一旦一些仪式、神话和节日的价值得到国家的承认,甚至某些价值被推崇为日常生活的道德规范,人们就可以按自己的方式来理解,并运用这些遗产正当化其自身的社会地位,推广他们自己的社区共同体的活动与仪式,而这也或多或少与国家的利益相符合。

因此,一方面政府试图通过声称自己支持了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绵延数世纪的文化遗产而获得合法性,另一方面普通百姓在建构自己对文化遗产的理解时常忽略政府的态度,甚至出现与政府初衷相左的情况。这些形形色色、多元的而又微观的道德生态构成了中国的社会和政治景观。在本文中,笔者将探讨那些“传统”仪式、神话和美德是如何以不同的方式展现在不同的微观道德生态中的。

天主教神学家大卫·特雷西 (David Tracy)的研究将“经典”定义为一套符号、故事、事件或人物,在某种既定传统中体现出一定范围的持久性,同时具备“超越意义”(excess of meaning)的特征,可以在时代变迁过程中不断更新对其的解读。David Tracy. The Analogical Imagination: Christian Theology and the Culture of Pluralism (New York: Crossroad, 1981).因此,在中国,祖先崇拜可以被看作一个经典的仪式实践。祭祖仪式作为汉族文化的中心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是中华文化不朽遗产的一部分。但是,这些传统如何被继承,对实践者又具备怎样的意义,在不同的时代历史背景下则不尽相同。祭祖仪式具备“超越意义”的特征,或者说是某种意义潜力。同样的理解也适用于人们在道教或佛教的寺庙祭拜活动。

礼仪、神话和其他形式宗教实践的意义是由不同社会环境 (在这里我们称其为微观道德生态)形塑的。在本文中,我们关注这些道德生态在国家与地方政治经济关系中的建构过程。这里,我们将展示面对国家借助文化遗产使自身合法化的努力,那些在微观道德生态中的各种不同宗教形式如何构成了区域性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