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化式运营:从互联网菜鸟到绝顶高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t1

1.2 运营思考的起点:用户视角看运营

小时候曾看过一句话,“最打动人心的,莫过于谈论人们珍爱之事。”不知为何,一直印象深刻。随着年岁渐长,愈发意识到这句话的妙不可言,尤其是对于与人打交道、与“人性”相关的工作更是一招杀手锏。

1.2.1 为何要回归用户视角

运营工作,恰恰是完全围绕“用户”开展,往本质上来说,就是完全基于“人性”进行思考。

我们也常常听到“换位思考”这个词,然而遗憾的是,无论是企业对于岗位职责的定义,还是目前业界对“运营经验”的主流叙述视角,均是从企业方的视角展开。

例如,我们经常会听到:内容运营、活动运营、产品运营、用户运营、社群运营和新媒体传播等概念,然而,一旦脱离“用户视角”,这些无非是一堆干巴巴的概念罢了,我们完全无法从中识别出运营工作的内涵,更难以将各种孤立的“运营策略”有效组合起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甚至对于一些热衷于炒作互联网概念的企业而言,这些岗位设置不过是企业方掩耳盗铃,为自己贴个互联网的标签罢了。

事实上,“用户视角”才是运营底层框架——运营思考的起点。唯有通过“用户视角”,我们运营人方能将杂乱无序的运营模块(例如内容运营、活动运营和新媒体运营)有序地串联起来,从而真正盘活整个企业的运营资源。

1.2.2 如何理解用户视角

那么,用户视角的确切含义是什么?用户视角包括哪些要素,各个要素有何关联,应当如何理解?

前文我们已经进行了初步说明,下面,我们再模拟一个例子详细论证。

近年来相信大家都在人行道或广场上见到一些年轻人双脚踏在独轮(或双轮)的电动平衡车(又称体感车)上,骑者只需固定身躯,依靠重心的调整便能非常潇洒地驾驶着平衡车前行。当下,大型商场上有品牌保障的平衡车体验店,一旦有较大的促销优惠活动,通常能吸引一些潜在的客户买单。

但我们不妨先做个假设:若在平衡车尚未面世、甚至还没有媒体报道前,一家拥有同样品质的平衡车体验店,开在同样人潮热闹的大型商场中,采取同样的促销活动(我们清空自己对平衡车的所有认知),再想想,这样能带来多少订单?

哪怕是追求新鲜时髦,对平衡车极度有兴趣的潜在客户,心中也难免有非常多的疑虑,例如:这玩意儿怎么玩,安全么?它有哪些实质价值,适用于哪些场合?我骑着它走人行道还是机动车道,会被交警罚款么?几千块的价位真的很便宜么?有没有同行参考……一系列的疑惑。

从事互联网电商运营的朋友应当知道电商有一条公式:订单等于流量乘以转化率。此处稍作说明,对于一个电商网站,流量是指访问网站的用户数量,转化率是指在访问电商网站的用户中最终下单购买的比率。

奇了怪了,按照互联网电商的观点来看,上述这家平衡车体验店位于人潮汹涌的高端商场,既有大量的人流,又有促进转化的促销活动,然而为何电商的公式“流量乘以转化率”突然就失灵了呢?

问题的根源就在于——这项促销活动没有站在“用户视角”进行策划。

我们先看看“用户视角”的定义。我是如此定义“用户视角”的:

用户在进行任何商业决策前、决策中、决策后,对产品的一系列心智认知及行为模式的变化。用户的心智认知及行为模式具体是指从用户对产品完全陌生、到初次接触产品、到初步认知产品、关注产品进一步深化认知、尝试体验产品、确认使用产品、为产品的付费项目进行购买决策、培养使用产品的习惯、分享产品的任何资讯等。

需要说明的是,用户对产品的心智变化应视不同的产品类型而定,上述谈到的用户对产品的心智及行为变化是非常微妙而循序渐进的。为方便本书后续对“用户视角”的叙述,上述定义中从“用户接触产品”开始,依次用“接触”、“认知”、“关注”、“体验”、“使用”、“付费”、“习惯”和“分享”等关键词替代。

1.2.3 “用户视角”解读平衡车

聊完“用户视角”的定义,我们现在将自己切换至“用户视角”,重新回到上述平衡车的例子挖掘问题的根源。

接触:体验店位于大型高端商场,逛街人流中不乏潜在客户,而平衡车外观新颖,极容易吸引客户注意,引来“围观”,这是接触环节,问题不大。

认知:围观过来的这批潜在客户,如果他们已经从身边朋友或媒体报道中对平衡车有初步的了解:它是一种时尚的代步工具,电能驱动,适用于平坦路面、能够带你潇洒带你飞,大概的市场价位多少等基本情况,那么,我们可以说用户已经渡过了认知阶段。

关注:对于价格门槛较高的产品,购买决策大都难以一步到位。对平衡车有初步的认知后,潜在客户通常会通过各种渠道持续关注,例如直接询问购买过的朋友,或者关注与平衡车有关的微博、公众号、测评网站……充分研究他人玩平衡车时的感受、适用场景、优缺点等。

体验:当潜在客户对平衡车有了认知并持续关注后,他们在经过商场的体验店时,商家如果能提供一个供客户进行体验的机会,那么他们极可能会亲身体验一次,验证之前对产品价值的认知与体验的感受是否一致,从而初步打消顾虑。

购买决策:体验良好,对于非价格敏感型的意向客户,很可能就直接买单了。而对于价格敏感型客户,若恰逢商家又搞给力的促销活动,他们在清楚真实市场价的基础上,也有极大概率能够当场下单,完成转化。

使用及习惯培养:对于一种产品而言,当我们购买后,只能说明我们拥有它的“占有权”,但未必会常常使用它(就好比我们手机下载一个APP但未必就会天天打开也是类似的道理)。对于平衡车而言,如果消费者购买之后并无培养起使用的习惯,那么从“资源利用”的角度讲,这个产品也是失败的,缺乏生命力。

分享:人们会做出两类“分享”行为,例如,对于培养了平衡车使用习惯的人群,当他们在公共场合使用的时候,对于路边看到的行人,无疑相当于受到了平衡车的“认知”教育,又或者身边人对平衡车有兴趣时,过来询问,在解答他们疑惑的过程中也相当于做了分享,这类分享我称为“被动分享”,意即无意识完成了分享行为;另一类,属于主动分享:当用户在玩平衡车这种新鲜时髦的玩意儿时,心中无疑具有非常强烈的分享意愿,于是无论是与朋友交流、还是通过微信朋友圈、微博之类的社交媒体上的分享,又会进一步对其影响范围内的朋友产生对平衡车的认知。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当一个人在一个时间段从各种不同渠道(朋友聊天、朋友圈动态、媒体报道)均接触到某类产品的“信息”,能使他对产品的认知产生“协同强化”的效果,这类似于心理版的麦特卡夫定律(网络价值与网络用户数量的平方成正比):使用、分享产品的人越多,越容易在用户心中留下深刻印象,也就有越大的概率能引发螺旋式增长的传播效应。

综上所述,一旦我们开启“用户视角”对平衡车进行观察后,会发觉它与用户的关系是如此细致入微、环环相扣、螺旋式影响的“多元平滑过渡”,而非跳跃式变化,而促成这一用户与产品“多元平滑过渡”的工作,便是运营的内在核心。

通过“用户视角”观察分析平衡车的例子,我们应当能够发觉,但凡真正有效的运营策略,绝对不应当从企业方自身的立场去考量,而应始终回归“用户视角”作为思考的起点,与这一点比起来,无论是所谓的“BAT成功经验”,还是不了解用户真实状况的“外部专家”的指导,都是微不足道的。

1.2.4 为何要烧钱培育市场

运营人心中耳熟能详的“用户运营、活动运营、内容运营……”固然可以作为运营岗位划分的参考,但若以此为逻辑开展运营工作,却极易将企业运营工作引导入“自嗨”却不见用户增长、业绩增长的诡异境地。

我们经常会在互联网创投资讯报道中看到的诸如“BAT烧钱数十亿教育某某市场”其实就是通过巨量的资金进行市场包装、媒体宣传、使用补贴等多种手段打通用户视角的“接触、认知、关注、体验、使用、付费、习惯、分享”等环节。

我们再回过头来分析美团外卖、滴滴打车、Uber等近年流行的O2O商业模式,尽管其核心业务对用户而言早已不是新鲜事:例如电话订餐、出租车等已存在数十年。然而为何运作这些O2O商业时,这些互联网公司依然需要大把“烧钱”教育用户呢?原因正在于上述提到的“用户视角”中的“认知”、“体验”和“习惯培养”。

以打车类APP应用为例,当市场上刚出现这类产品时,我们站在“用户视角”观察:以往我们打车都是在路边“逮着空车即呼之”,到目的地后通过现金付费。而现在,我们通过手机APP,居然能够直接查看到周边范围内都有哪些空车,通过一个按键,就会有附近的空车主动联系你,并过来载你,到了目的地之后可以直接下车走人,事后再通过手机付款即可。如此便利的服务,到底靠不靠谱?通过手机支付,安不安全?这是产品认知层面的问题。

以自身为例,当年我了解到市面上有Uber之后,也是过了几个月才首次使用。毕竟,在当时看来,本来我在路边一个招手即可搞定的事,为何还需要事先下载APP、打开手机、处于网络条件、确保安全、花时间熟悉功能操作等烦琐事务之后再去做呢?故而我一直未体验产品,直到他们推出优惠补贴为止,毕竟相当于免费打车,那就试试呗。这就是“烧钱”来促进用户体验产品的过程。

当然,体验之后,觉得服务确实不错,那么我会把产品APP留在手机里。但是,体验一次并不代表用户就能马上培养出“习惯”。许多企业、尤其是产品负责人往往会高估了产品价值对用户行为的影响,认为只要产品能让用户拥抱更好的生活方式,他们就会即刻颠覆旧有习惯。事实证明,这事比想象的要难。

用户非常务实,要用户放弃旧有的行为习惯,可不是几句“戳中痛点的宣传标语”,或者找明星代言个品牌广告就能做到的。要改变用户的习惯,需要在感性、理性层面让用户切实感受到改善。若对于用户需求强度不高或者可替代类产品较多的情况,还需要外在的“物质或者精神刺激”,又或者是“制度约束”用户持续某个行为,方能做到。

O2O类产品通过“烧钱”培养用户习惯正是利用“物质利益”来刺激用户持续使用。

1.2.5 用户视角是运营框架的核心要素

如同前文所说,运营作为互联网商业时代中一个极度重要却又“稚嫩”的岗位,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人们对运营的理解、运营工作的职责定义必然会不断地出现疑惑、争辩,在争辩与困惑中不断地向前探索实践,而实践结果的反馈又能不断地优化运营工作,最终推动“运营体系”的不断成熟。

尽管运营的工作表象、运营的工具、手段会随着科技、主流技术的更新换代不断地变更:例如,从纸媒时代到互联网时代、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从移动互联网到物联网、虚拟现实……但是,运营的目标对象:用户,或者更深入地说,人性,以及运营思考的起点——回归“用户视角”思考并制订策略,这些却是永远不会变的。

故此,我坚信,“用户视角”便是前文提到的“运营底层框架”的核心要素:通过“用户视角”重新思考、定义运营的工作内涵,它能够拥有更长远的生命力,而这也是本书的灵魂之所在:仅探讨能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运营底层框架”,无论外部运营环境如何变迁,我们依然能通过“运营框架”的“液态属性”塑造运营策略,使其对环境进行“自适应”,并通过“运营框架”的“弹簧属性”释放运营能量。

下一节,我们将继续介绍,如何初步驾驭“用户视角”指导运营工作,从而让我们运营人在与用户、市场、竞品的博弈过程中,能始终清晰地知道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