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知识与经济关系的历史回顾
1.1.1 知识经济的定义和理解
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一方面造就了一大批新的高科技产业群;另一方面,又不断地渗透到旧的工业体系中去,从而使经济过程和经济产出中知识和技术含量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过程中知识和技术的贡献率也不断提高,据西方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报告,其主要成员国的高技术产业产值已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50%,即世界经济日趋知识化。可见,科技革命是推动知识经济到来的主要动力。而知识经济(Knowledge Economy)概念的形成,源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许多学者对信息技术革命将产生的巨大影响、对未来经济走势进行大量的研究和预测。他们从不同视角思考和分析,对未来提出了多种说法:阿尔温·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一书中提出的“后工业经济”;约翰·奈斯比特1982年在《大趋势》一书提出的“信息经济”;再有英国福莱斯特1986年在《高技术社会》一书中提出的“高技术经济”、“软经济”、“新经济”等。最早比较完整给“知识经济”提出定义的是西方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1996年,OECD对知识经济的描述是:以知识为基础,直接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及使用的经济。知识经济具有不同于传统工业经济的基本特征,对社会经济发展变带来重大的影响。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1997年2月的一场公开演讲中采用了“知识经济”的概念。1998年世界银行和联合国也分别采用了“知识经济”。那什么是“知识经济”呢?
知识经济通俗地说就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从内涵来看,知识经济是经济增长直接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播和使用,它以高技术产业为第一产业支柱,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按照世界经济合作及发展组织的说法,知识经济就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存储、使用和消费之上的经济。
我们从以下特点来理解知识经济的内涵。
1.资源利用智力化
知识经济的兴起,使知识上升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地位。知识成了最重要的资源,“智能资本”成了最重要的资本,在知识基础上形成的科技实力成了最重要的竞争力。知识经济时代,智力、知识、信息等无形资产的投入、占有,将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财富和权力的象征取决于所拥有的信息、知识和智力。智力将成为未来社会最紧缺的资源,谁掌握了智力资源,谁就拥有了财富,谁就具有了经济发展的主动权。从资源配置来划分,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可以分为劳力资源经济、自然资源经济、智力资源经济。知识经济是以人才和知识等智力资源为资源配置第一要素的经济,节约并更合理地利用已开发的现有自然资源,通过智力资源去开发富有的、尚待利用的自然资源。
2.知识利用产业化
知识形成产业化经济,即所谓技术创造了新经济。知识密集型的软产品,即利用知识、信息、智力开发的知识产品所载有的知识财富,将大大超过传统的技术创造的物质财富,成为创造社会物质财富的主要形式。知识密集型的高技术产业成了所有产业在产出、出口和就业增长最快的产业。
3.经济发展可持续化
知识经济是促进人与自然协调、持续发展的经济,其指导思想是科学、合理、综合、高效地利用现有资源,同时开发尚未利用的资源来取代已经耗尽的稀缺自然资源。
知识经济以知识为基础,知识的生产、传播及有效应用将是经济增长的直接驱动力。人类知识经过不断交融、扩展、综合,成为继自然资源之后的又一种关键性资源。知识的生产、传播及有效应用将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使得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质量不断提高,社会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的知识含量不断增加。人们可运用自己的智能创造性地开发出二次再生资源,不断满足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因此,知识经济重视经济发展的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采取的是可持续化的、从长远观点看有利于人类的发展战略。
4.经济全球化
全球化的含义包括两方面:其一是竞争的全球化;其二是合作的全球化。知识经济的特征决定了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家企业都不可能各自为政地独立发展,谋求国际范围的合作是必由之路,而其目的恰恰是为更有效、更有力地迎接全球化的竞争。全球经济的概念不仅指有形商品、资本的流通,更重要的是知识、信息的流通。随着Internet、EDI、世界电视卫星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高新技术的发展,缩小了空间、时间的距离,为世界经济全球化创造了物质条件。以知识产权转让、许可为主要形式的无形商品贸易大大发展,知识、技术和劳务的流动也越来越跨出国界,全球经济正紧密融为一体,置身其中的每一个国家、地区、企业和个人要想取得长足的发展,不仅要善于竞争,还要学会合作。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转化为人才、知识、信息的竞争,集中表现为知识产权的竞争。全球化的经济与知识产权保护密切联为一体。
5.企业发展虚拟化
知识经济时代,网络的触角已经延伸到世界各个角落,整个世界经济由网络连接成为一个小小的“地球村”,对于企业这一特征将更为显著。企业发展主要是靠关键技术、品牌和销售渠道,通过许可、转让方式,把生产委托给关联企业或合作企业,充分利用已有的厂房、设备职工来实现的。企业竞争力的强弱完全取决于其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企业发展主要依靠的是正确决策,而决策的基础则是信息。对企业来说,怎样比对手提前一步获得有效的市场信息显得尤为关键。
6.消费需求多样化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企业不断向市场提供数量更多,质量更优的产品,以便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同时,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消费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并由低层次向高层次逐步发展,消费领域不断扩展,消费内容日益丰富,消费质量也呈现不断提高的趋势。在知识经济时代,产品过剩,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随着商品市场的发达和人们物质文化消费水平的提高,优良的服务已经成为消费者对商品需求的一个组成部分,“花钱买服务”的思想已经被大多数消费者所接受。人们越来越追求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追求精神性和感觉性的消费等。
综上所述,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生产、分配、使用基础上的经济。其核心是知识生产,本质是创造性的脑力劳动。另外,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社会价值观、就业观念、工作方式、知识素质等方面都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例如,因特网使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大为增强,这必将导致企业经营管理方式的变化。
1.1.2 知识对经济的作用
在人类历史上,谁能掌握资源,谁就能创造财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管理学院前院长莱斯特·梭罗(Lester Thurow)指出:人类正经历自蒸汽机发明以来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一个以“脑力”决定胜负的“知识经济时代”已经来临。
在农业时代,土地就是资源,地主掌握土地,因此地主就能拥有财富;到了工业社会,能源就是资源,资本家掌握了能源,因此资本家就能创造财富。当世界进入了知识经济的社会,知识就是资源,谁拥有知识,谁就能创造财富、拥有财富。
梭罗指出第三次工业革命是由微电子科技、生物科技、新人工材料科技、通信、计算机科技和自动化机械技术六大科技的发展与互动所带动的。企业应密切注意并抓住这六大科技领域的脉动,才不至于跟未来的世界脱节。
在西方经济理论中,最早科学地、较成功地描述知识对经济发展作用的理论,是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以罗默(P.M.Romer)、卢卡斯(R.E.Lucas)等学者为代表的“新增长理论”。新增长理论认为,一国经济长期增长的根本推动力是知识积累、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的提高。知识和技术的增长和人力资本的提高,可以通过持续投资于研究与开发(R&D)活动和教育事业及通过在生产中学习而获得。由于技术进步等可通过投资活动获得,因此不再是令经济学家们难以打开的“黑箱”,技术进步在生产函数中被内生化了,因此,新增长理论又名内生增长理论。由于知识技术的外溢特性,国际贸易可以加速知识技术在全球的传播及人力资本的流动,国际贸易的原则不仅是自然资源禀赋的“比较成本优势”原则,而且是“技术和人力资本优势”原则。在新经济增长理论中,知识和人力资本是核心内容。新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包含了知识的生产、积累和传播等问题。
美国经济学家阿罗(K. J. Arrow)提出了“干中学”(learn by doing)的思想,卢卡斯应用这一思想研究了人力资本的积累。在他们看来,物质生产过程同时也是知识生产过程,而且两者互相关联。生产过程同时又是一个知识增值的过程,生产中人们结成生产关系。
知识对经济大致通过两个途径起作用:一是知识作为生产要素,成为经济的内生变量;二是知识直接作用于人——经济活动的主体,改变人的心智状态,进行知识创新,产生更多的知识,提高社会的平均人力资本和专业性资本,促进社会的整体进步和个别企业的科技进步。
美国管理学大师德鲁克认为:“知识生产已经成为生产力、竞争力和经济成就的关键因素。知识已成为最主要的产业,这个产业向经济提供了生产需要的重要中心资源。”
“知识经济”这个概念源于对知识和技术在经济增长中所发挥作用的充分理解,很好地把知识(包括科学、技术、智力、能力和管理等)和经济两个概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此,决定并影响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水平及效果的主要因素也就成为发展知识经济的前提和条件。
1.1.3 知识与经济的关系
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作为一种生产投入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知识是企业生产的一种投入要素,可以代替物质的投入,节约资源、减少成本,从而达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1.知识与经济没有直接关系
知识对促进经济发展起不到直接的作用,甚至有的知识可能对经济产生负作用,如“地心说”等人类社会进步中某些错误认识及一些不良的思想、观点,包括一些邪教知识,它们阻碍社会进步,对人们的思想只会起到负面作用。
2.知识通过一个中介成为经济的内生或外生变量
以技术作为中介,联结知识与经济,成为知识和经济的桥梁,即知识—技术—经济。此时的知识成为经济的外生变量,但这时技术多为中低层次的技术,未与知识结合成为一体。
3.知识通过人来影响经济
知识通过人的力量来影响经济,这时知识以人力资本的形式体现出来。通过人力资本提高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从而提高生产力,这里人成为联结知识和经济的中介。
4.知识作为经济的外生变量,外在于经济系统,知识单向作用于经济系统
知识并不直接与经济产生关系。此时的知识往往是由政府资助研究的结果,如纯粹的基础知识,多为公共性的知识,公共知识有正溢出效应,社会收益率高于私人收益率,因而不具有明晰的私人产权。
5.知识是经济的内生变量,知识与经济相互作用
这种知识往往是高科技知识以及能够直接转化为知识产品参与到经济循环过程中的知识,经济增长与知识形成良性循环。
由于知识与经济具有复杂的关系,因此,不能笼统地说知识将推动经济的增长,也并不意味着知识越多,经济增长就越快,社会财富就越多。知识经济所要求的知识是作为经济的内生变量的知识,以这种知识为主导要素的知识产业的发展以及它对农业、工业等传统产业的渗透和提升,进而完善相关制度的建设,成为知识经济发展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