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4-28 16:42:28
封面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其他
《蠡海文丛》总序
导论
第一章 梁惠王上译评
1.1 先仁义而后利益
1.2 与民偕乐故能乐
1.3 五十步笑百步与关爱民生
1.4 做老百姓好的父母官
1.5 施仁政于民,才能仁者无敌
1.6 安定天下的关键是民心归附
1.7 保民而王,天下可运于掌
第二章 梁惠王下译评
2.1 与民同乐,才能天下归心
2.2 民以为小与民以为大
2.3 一怒而安天下之民
2.4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
2.5 好财与好色
2.6 国家治理不好,君王要负责任
2.7 发现人才、鉴别人才和任用人才
2.8 如何评价以臣弑“君”
2.9 幼而学之与壮而行之
2.10 民心: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2.11 行仁政如降及时雨
2.12 君行仁政,民亲其上
2.13 君王与百姓众志成城
2.14 苟为善,后世子孙必有王者
2.15 仁人的从之者效应
2.16 要预防臧仓小人
第三章 公孙丑上译评
3.1 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
3.2 浩然之气与孔子出类拔萃
3.3 以德服人,心悦诚服
3.4 贵德、尊贤、尚能
3.5 尊贤使能,俊杰在位
3.6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3.7 术不可不慎
3.8 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3.9 论伯夷与柳下惠
第四章 公孙丑下译评
4.1 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4.2 尊德乐道才能有为
4.3 正确对待馈送之礼
4.4 君主和地方官要反思失职
4.5 为官应该尽职进言
4.6 对独断专行者最好是沉默
4.7 棺椁质量、厚度与孝心
4.8 讨伐与杀人的合理性问题
4.9 过则改之与过则顺之
4.10 孟子的富贵观
4.11 卧而不听的骨气
4.12 齐民安与天下之民举安
4.13 欲平治天下,舍我其谁
4.14 无功不受禄
第五章 滕文公上译评
5.1 孟子道性善
5.2 上行下效
5.3 民事不可缓
5.4 论社会分工
5.5 孝子仁人掩其亲
第六章 滕文公下译评
6.1 做人不能枉道而从彼
6.2 何谓大丈夫
6.3 欲仕由其道
6.4 士非无事而食
6.5 救民于水火,无敌于天下
6.6 语言与环境
6.7 气节与礼贤下士
6.8 知其非义,斯速已
6.9 知识分子的使命
6.10 廉洁不能脱离现实
第七章 离娄上译评
7.1 惟仁者宜在高位
7.2 君道、臣道皆法尧舜
7.3 不仁的严重危害性
7.4 反求诸己
7.5 论天下之本
7.6 为政不得罪于巨室
7.7 行仁政才能无敌于天下
7.8 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
7.9 得天下有道
7.10 人生不能自暴自弃
7.11 舍近求远,易而求诸难
7.12 诚身有道:善
7.13 善养老者
7.14 反对不行仁政而富
7.15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7.16 恭者和俭者
7.17 男女授受不亲
7.18 教者必以正,出于正
7.19 事亲为大,守身为大
7.20 君仁、君义、君正
7.21 不虞之誉,求全之毁
7.22 不能轻易易其言
7.23 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7.24 定舍馆与尊师
7.25 学习古人之道不是为了吃喝
7.26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