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篇
上一讲,我已经介绍了曾子要坚守的“礼”究竟是什么,这一讲,我们来看,曾子临死前到底是如何守礼易席的。你可以对照我的讲解看原文。
曾子易箦
先秦·佚名
曾子寝疾,病。乐正子春坐于床下,曾元、曾申坐于足,童子隅坐而执烛。
童子曰:“华而睆,大夫之箦与?”子春曰:“止!”曾子闻之,瞿然曰:“呼!”曰:“华而睆,大夫之箦与?”曾子曰:“然。斯季孙之赐也,我未之能易也。元,起易箦。”曾元曰:“夫子之病革矣,不可以变。幸而至于旦,请敬易之。”曾子曰:“尔之爱我也不如彼!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吾何求哉?吾得正而毙焉,斯已矣。”举扶而易之,反席未安而没。
《曾子易箦》这篇文章虽然是出自儒家经典《礼记》,但它不像大家想象中那么枯燥乏味。恰恰相反,《曾子易箦》用短短的两段话,像写小说一样把故事讲得格外精彩。
先看第一段:曾子寝疾,病。乐(yuè)正子春坐于床下,曾元、曾申坐于足,童子隅坐而执烛。
这一段开门见山,阐明曾子身患重病,卧病在床。他的弟子乐正子春端坐在床下,两个儿子曾元、曾申坐在他脚边,墙角还坐着一位童子,手里拿着灯烛。
两句话把时间、地点、人物都讲清楚了,还烘托出了气氛:时间是曾子临终之前;人物除曾子外,还有一个弟子、两个儿子、一个童子,共五个人;还把每个人的位置都说得十分清楚;还有气氛,童子手里拿着灯烛,这说明屋里很暗,气氛有点儿沉重。
这段话看上去,好像很容易看懂,很容易用现代汉语说出来,但是这里有一个容易理解错误的知识点。“曾子寝疾,病。”我们现在都是“疾病”二字一起说,怎么这里把“疾”和“病”断开了?
其实在古代,“疾”和“病”是不同的。古代的“疾”是今天的疾病的意思,比如我得了病,我能自己去医院看病,那这个病在古代就叫作疾。但如果说病得很重,快死了,那在古代才叫作病。
所以,“曾子寝疾,病”是说曾子得了病,而且很重,只能躺在床上。“寝”是横卧着,“寝疾”就是病得躺下了。
另外,古汉语里的“床”字也要注意,现在我们说的床,就是睡觉用的家具。但在古代,床不仅可以用来躺,还可以用来坐。像现在的小马扎,就形似古时候的胡床。
古时候,一般人家都席地而卧,而此时曾子病得快死了,大家很照顾他,所以让他躺在床上。在曾子的临终时刻,他的弟子乐正子春来了,坐在床下;两个儿子坐在脚边;童子地位最低,离得比较远,坐在墙角。
可是,问题偏偏就出在童子身上。
童子曰:“华而睆(huàn),大夫之箦与?”
在烛光的照耀下,童子问了一句话:“您身下的席子华丽又有光泽,这是大夫才能用的席子吧?”“华”就是我们说的华丽,“睆”是有光泽的意思,“箦”就是席子。
这里要解释一下“华”字。“华”不是指席子奢华、贵重,而是指席子有花纹,因为“华”在最初是“花朵”的意思。现在说的华山,在古代也叫花山,因为据说它有五座像花瓣的山峰,长得像花,所以叫花山。
古代没有电灯,仅靠童子手里的烛火,就能照得席子上的花纹闪闪发光,说明这是很高级的席子,一般人家不配使用,恐怕是大夫(古代官名)才可以用。在古代,儒家特别讲究礼,而曾子是儒家圣人孔子的弟子,他对于礼格外讲究。礼是一个等级制度,什么阶层的人该穿什么、用什么,都规定得清清楚楚。
曾子虽然是孔子的弟子,但他只是一介平民,不是什么大官,也没有做过大夫,所以根据他的身份,他是不能用这么好的席子的。童子虽然年纪还小,但在曾子家里耳濡目染,也看出来不妥之处了,于是他问了一个问题:“这是大夫才能用的席子吧?”
那么,童子提出疑问后,大家都是什么反应呢?
我们现在肯定认为,人都快死了,还顾及什么礼不礼的,也太迂腐了吧。果然,乐正子春连忙说:“别说了!”(子春曰:“止!”)
子春是曾子的弟子,他能看不出来席子不对吗?但他不说,也不让童子说,因为他太顾惜自己的老师了。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再来看曾子有什么举动。
曾子闻之,瞿(jù)然曰:“呼!”
曾子听到了童子的疑问,明明已经极度虚弱,还突然睁大双眼,大呼了一口气。这里的“闻”,不是“用鼻子闻”的意思,而是指用耳朵听。再看“瞿然”的“瞿”字,它上边有两个“目”,两个目不就是眼睛吗?
这里的描写特别生动,人快去世时大多气若游丝,连眨眼睛都没力气,而曾子却努力挣扎,睁大双眼,大呼了一口气。可见童子的问题对他的刺激很大。他是一个恪守周礼的人,临终之际却发现自己违背了礼,这真是太可怕了!
我们再来看童子,他简直跟《皇帝的新装》里的孩子一样诚实,但在这里又因为诚实而显得残忍。童子把自己的问题一字不差地又说了一遍:“华而睆,大夫之箦与?”
子春已经制止了他,但他仍然坚持说出,这次曾子听得真切,我们看曾子作何反应。
曾子曰:“然。斯季孙之赐也,我未之能易也。元,起易箦。”
曾子刚才缓了一口气,现在终于有力气说:“是的。这是季孙赐给我的,我还没能把它换下来。曾元啊,你起来把它换掉。”
然,在古代表示肯定。季孙是鲁国的大夫,是掌握了鲁国国政的大贵族,华而睆的席子是从季孙家来的。
“我未之能易也”,是一个倒装句,按照正常的语序来说应该是“我未能易之也”,意为“我还没能把席子换下来”,“易”是“更换”的意思,“之”代表席子。倒装句在古书中经常出现,这类句子会把想要重点强调的词挪到前边说,这里就把席子放在了前面。它也是一个否定句,古汉语的否定句里经常会出现类似的倒装。
听到父亲要他换席子的指令,儿子曾元什么反应?
曾元曰:“夫子之病革(jí)矣,不可以变。幸而至于旦,请敬易之。”
曾元说:“您的病很重,不要随意挪动。希望可以等到天明,那时候再敬请您起来换席。”
这句话说明了当时的时间是黎明前的黑夜,曾元不想让父亲再受挪席之苦,所以劝说他先作罢,等到天明再说。这里的“革”字看着是“革命”的“革”,但不读gé,它在古代还有个读音是jí,意思是“危急、重”,“病革”就是病重了。“革”并不是多音字,之所以会读成jí,是因为它是个通假字,同“亟”。这是通假现象,也就是说它在这里代表的是别的字。通假现象,我们以后再细说。
作为儿子,曾元的语气是非常恭敬的。从称呼上看,他叫父亲“夫子”,又说“请敬易之”,“请、敬”两个字都没有实际含义,都是表示谦敬语气的副词。曾元非常谨慎地提出自己的想法:他跟弟子子春一样,都很心疼曾子,不想让他换席子。
那么曾子又是什么反应呢?
曾子说了四句话,第一句:尔之爱我也不如彼!
意思是:“你在爱我这件事上做得还不如他!”这里的“他”当然就是童子。曾子说话毫不客气,“尔”是“你”的意思,这里曾子已经用上了父亲的权威了,有点儿命令的感觉。
然后,曾子说了第二句话: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
意思是:“君子用德行来爱人,小人用放纵来爱人。”这句话仍然是倒装句,正确的顺序是:“君子以德爱人,小人以姑息爱人。”
什么是德呢?道德规范是德,曾子要遵守的礼也是德。一位真正的君子,爱别人就要成全别人的德行,不能损害别人的道德破坏别人的规矩。
后一句中,“细人”是“小人”的意思。在今天,广东方言中“细佬”指小孩,“细佬”的“细”也是“小”的意思。不过,曾子说的小人不是小孩,而是偏向于指道德上的小人。
在我国,君子和小人是对立的概念。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的德行是很高的,而小人德行很低。在今天,我们常用“小人”来骂人,比如:“你这个无耻小人!”
那小人德行到底哪里低了呢?小人爱一个人,就姑息放纵他,任由他胡闹,相当于今天所说的溺爱。如果家长太过溺爱孩子,不纠正孩子的坏习惯,就会害了孩子,这样的家长不就犯了小人的错误吗?
说完这句大道理,曾子讲了最后的两句话:吾何求哉?吾得正而毙焉,斯已矣。
意思是:“我还能要求什么呢?我只要能得到正道,就死而无憾了。”这里的“正”是“正道”的意思,曾子的正道就是守礼。
听完曾子如此决绝的话,旁边的几个人也没有办法,只好给曾子更换席子,而曾子在换好的席子上还没躺安稳,就去世了。
这就是文章的结尾:举扶而易之,反席未安而没(mò)。
这两个分句都省略了主语。究竟是谁换了席子?又是谁死了?文章里都省去不写,但我们也猜得出来。
解说完了整篇文章,我们最后总结一下它的特点:文章虽短,但写得很生动。为什么呢?因为它抓住了一些非常生动的细节。
童子同样一句话说了两遍,这就是一个细节。童子遭到乐正子春的打断,却仍然说下去,从这个重复的细节就能看出童子天真而不通世故的性格。我们从曾子后来的言行也能看出,可能是四人之中读书最少的童子才最能体会曾子的心,他希望曾子能恪守礼制,死得其所。
曾子突然睁大双眼,也是个很有意思的细节。眼睛是人心灵的窗户,曾子人生最后一丝闪耀夺目的光芒,就是从这双突然睁大的眼睛射出的,一直照耀千古。
细节描写不用太多,三两字足矣,也不用像西方人一样使用大段大段的心理描写、外貌描写,这就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
关键之处在于,找到那个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的细节,再把它写出来。写记叙文的时候,可以试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