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宴席
麟德殿中,草原风格的回鹘舞蹈在大殿中央临时划定的舞台跳着。
保义、崇德及此次来唐的回鹘使团看得如痴如醉。
时不时跟着舞蹈节奏拍打着双手。
皇帝不在,太子做东。
太子首当其冲的作为此次宴席的吹捧对象。
一些想往上爬,平时露脸机会少臣子,纷纷抓住这难得的机会。
其他人捧太子,李恒虽然喝了酒,却是清醒。
不过此时站在李恒面前的这批人,能捧李恒,是他身为太子的荣幸。
“太子爷,这是元和四年己丑科状元韦瓘!”
“去世的吏部侍郎韦夏卿之侄,韦侍郎之女、状元郎的堂姐就是元稹之妻。”
“现任史馆修撰。”
说话的是礼部侍郎崔群。
“见过太子!”
男子彬彬有礼的向李恒行了一礼。
太子一听恍然大悟的连连点头,吏部侍郎韦夏卿他可能不认识。
十二个侍郎,有的一年就换掉。
提起元稹“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早已让大唐众多夫妻为此感同身受。
太子记得元稹,是因为他偷偷看过元稹的《西厢记》,他也算是元稹的忠实粉丝之一。
状元郎韦瓘举起酒杯,太子给足脸面,轻轻碰了一下酒杯。
太子杯中酒一饮而尽,状元郎不敢懈怠,连忙举杯一口闷。
太子见状元郎海量,拍拍韦瓘的肩膀道:“好好编史,编完给你调个好位置。”
状元郎韦瓘受宠若惊连忙行礼道:“谢太子殿下恩典。”
虽然当年主考官也有礼部侍郎崔邠、礼部侍郎崔枢、户部侍郎张弘靖,但是崔群让二皇子李恽让贤于李恒。
崔群与太子的关系也更加紧密。
李恒站在座椅前喝着,李怡坐在太子的位置上吃着。
小小年纪,别人都以为他是李恒之子。
“小小年纪,竟然如此安静的坐着,将来必定能继承大业。”
李怡抬头,状元郎韦夏卿拿着空酒杯走到面前夸赞他。
“那还用你说。”
李怡沉默不语,继续啃食手中的羊排,软羊骨被他一口嚼碎。
在李怡看来,那么美味的佳肴,皇兄估计是吃不下了,后面还排着一堆人给太子敬酒。
一人一杯,皇兄喝酒就得喝饱。
羊肉味道咸了一些,李怡喝了一口温水。
“见过太子。”
“这是元和五年庚寅科状元李顾行!为人刚正不阿,是个典型的不为五斗米折腰之人。”
李恒一听来兴致,将自己杯中酒倒满。
李恒酒杯举到状元李顾行面前,李顾行立即双手捧着酒杯举得比太子低一些。
李恒见状调侃的道:“哦,当今朝堂也有状元模范的陶渊明?”
“不敢不敢,太子爷,那是同僚们对顾行的谬赞。”
李顾行说话间面无异色,不卑不亢,李恒能听出状元郎话中藏着些傲气。
仿佛状元郎身份盖过当朝太子。
“不错,严词义正。是个做监察百官的料。”
李恒还是将杯中酒一饮而尽,李顾行双手捧杯,慢慢喝下。
李顾行走到李怡面前,并没有向韦夏卿那样夸赞一番。
李顾行对着李怡一笑,李怡也停下嘴边羊排,微笑着点了一下头。
“元和七年状元李固言!李相之子。”
“他呀,科考前夕去了蜀郡,有位老夫人说他来年必中状元,果然第二年真就中了。”
崔群笑嘻嘻的拉着李固言过来,李恒见他敦厚老实,既然是宰相之子,那将来必定也是有做大事的天分。
“喜欢去六部哪一部呀?”
李恒与李顾行彼此的酒杯一碰。
“身为臣子,太子爷安排去哪部,微臣就将那部的活干好。”
李恒笑眯眯的问将酒一饮而尽,李顾行笑眯眯的答完酒杯到底。
“好,将来必定也会随李相,是我大唐再有一番作为的臣子。作为将来约定,本太子提议再饮一杯。”
“多谢太子爷赏识,微臣受宠若惊。”
宫女立即将两人的酒杯倒满,不过太子的酒壶是由专人看守。
李恒接过杯中酒,见到这一批人中长相稍老的走了过来。
“元和八年癸巳科状元尹极。”
“尹枢、尹极兄弟俩在二十二年中先后中状元,民间都美称为‘梧桐双凤’。”
家乡赞誉,尹极早已习以为常,不过这是恩师崔侍郎引荐,见当今太子,尹极自然懈怠不得,打起十二分精神。
兄弟二人皆服侍一人,太子早已听过。
兄弟二人皆为状元,此乃当朝大幸。
太子笑眯眯的看着尹极道:“状元郎,你兄长现官居何职呀?”
尹极握住杯中酒,哭笑不得,但是太子推杯,他也只能先去触碰一下。
尹极感慨的道:“兄长七十高龄才中状元,天赐富贵十五年。如今已归了故土。”
太子听到这话,握着手中的酒杯呆愣住,李怡手中的羊排也在嘴中停顿了一下。
“是真的,我朝最年长的状元郎。”
崔群凑到太子的耳朵前小声提醒。
尹极跟李怡都能听到,不过尹极并不为此尴尬,已经不是第一次有人这样问他。
“啊,大唐能得两位人才,实属难得,实属难得。本太子先干为敬。”
李恒虽是这么说,更像是自罚一杯,将杯中酒一大口灌下。
尹极喝完,叉手对着太子、恩师崔群行了一礼。
走到李怡面前,对着李怡行了一礼。
李怡临危不乱,连忙站起身来给尹极回一叉手礼。
“你可是太子爷长子李湛。”
后面那一人端起酒杯走到李怡跟前。
李怡舔舔手指头上的油道:“你看我长得像不?”
“...”
张又新看了李怡一眼,尹极退身往后,还没来得及对比,他就往前端酒去敬太子。
“这是元和九年状元张又新!也是连中三甲之人,号为张三头。原工部侍郎兼御史大夫张荐之子。”
御史台有监察百官之职,崔群有些懊悔将他定为状元。
或许是连中两元,不忍心断才子之路。
崔群在念“御史大夫”四字时,腔调特意加重。
“哦,幸会幸会。”
李恒一下就懂了崔群的弦外之音。
“还望太子爷多多提携才是。”
“有功当奖,有错当罚,御史之职,就在于此。”
李恒深知做御史之人,浩然正气,御史之子,也从小受此熏陶。
看着身为御史之后的状元郎,御史台无疑是他最好的归宿。
朝廷有些钱是皇上让去弄的,不过御史往往不自知,冒昧去插一脚,桶下篓子。
李纯在李恒初登太子之位之时,在百官之职中,特意将御史台拿出来细说。
“孔昭谨记太子教诲,孔昭谨记太子教诲。”
张又新不胜酒量,但是听完太子教诲,一饮而尽。脸上早已红彤彤一片。
太子见这批状元郎离去的背影,微熏之中,像是看见了将来他治理大唐的摸样。
“崔侍郎,元和元年丙戌科状元本太子知道是武翊黄。”
“元和三年本太子已记得开科取士了呀。状元人呢?”
李恒看了一下四周,是不是还有什么人匆匆赶来。
若是现在才到他跟前,他定要让这位元和三年的状元郎先自罚三杯。
“回太子爷的话,元和三年的状元郎是柳公权。鄂岳观察使柳公绰之弟。”
李怡添着手指头,一听这名字怎么那么耳熟。
“让他过来,自罚三杯。太不像话了,身为状元架子真大。”
李恒晃动着一转身,差点被坐在地上李怡给绊倒。
还好崔群反应迅速将太子拉住。
崔群边搀扶着李恒坐下,边欣喜的道:“太子爷,柳状元不在京任职。他在夏州。”
“嗝!”
李恒坐了,嘴对着李怡就是一个干呕打嗝。
李怡闻到一股酒味,用小手将嘴鼻遮挡。
“那算了!以后再罚他喝。”
“臣先告退。”
李恒拿起李怡的衣袖擦了一下嘴巴,李怡瞪大双眼,看着四周,好多双眼睛也同时瞪大的看着这二人。
李怡龇牙的看着这坑弟的皇兄,若是没人在他铁定要踹李恒一脚。
李恒更过分的倾倒着身子,要拿李怡当枕头,李怡连忙用背垫住李恒的头。
“太子醉了,去给太子拿醒酒汤。”
太子妃迅速的跑到太子跟前,将李恒从李怡背上拉起。
“遵命。”
宫女行完礼,立即起身往东宫。
太子妃见李怡衣服上邋遢一片,赶紧拿帕子将他擦净。
“皇嫂。”
李怡没抬头叫太子妃之前,太子妃一直以为他是李湛或者李涵。
“怡儿,你怎么在这,该去给郑娘娘请安才是。”
“哦。”
李怡的手也被皇嫂安排宫女洗擦干净,被太子污染的外套连带玉佩被脱走。
李怡远远的看到自己这个世界的母亲,郑娘娘,正穿着名贵华袍与几位妃子坐在西面看京剧。
西面被太监们并列隔成一条河,只有皇妃子嗣才能从那自由出入。
隔成河的另一侧,便是皇亲国戚的女子,交头接耳,有说有笑。
“不行,倘若我现在去找郑娘娘,定要听她嘘寒问暖,唠叨一会儿。”
李怡觉得暂时不用,先与十皇姐会合再说。
“皇嫂,你不知道咱们有谁懂契丹文的?”
李怡低头问道坐在垫子上悉心照顾李恒的太子妃。
太子妃转头看向皇亲,一眼便认出王承系。
“王驸马就懂呀。他在那,东边听京剧摇头晃脑的那个。”
李怡看过去,好几个男的摇头晃脑,醉入戏中。
“能不能说得更详细一些?”
太子妃倒是想帮这个弟弟,可是她的手被李恒死死的给拽住。
“驸马腰上都挂玉佩,姓王的驸马以前有两个,现在就他一个。你过去问问谁是王驸马不就得了。”
李怡点点头,也只好如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