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读经典
1981年,我从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生毕业后,如愿到上海中医药大学执教《黄帝内经》。为什么选择教《黄帝内经》?这与我在北京求学期间导师方药中先生对我的影响有关。在我的印象中方老师是一位了不起的中医学大家,他能讲、能写、能看病,熟谙经典,并能灵活应用于临床,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当年坐在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的课堂里我就暗暗下决心,将来要做一个像方老师那样能讲、能写、能看病的中医。于是我选择了回上海边教《黄帝内经》、边做临床。试图探索一条将经典与临床相结合的治医道路。
当初有同学颇为不解,教《黄帝内经》是十分枯燥乏味的,值吗?我从方老师身上汲取了精神力量,几十年来热情至今不衰。30余年的教经典、做临床的体会是,经典需要临床,临床需要经典。经典通过临床彰显其生命的活力,临床需要经典以激发智慧和灵感,借以解决疑难杂病。
《黄帝内经》是先人们临床医疗经验的结晶,离开临床实践就无法解析《黄帝内经》的隐奥,立足临床实践是研读《内经》的最高境界。张子和说,《内经》是一部治病的法书。1911年梁启超在《学与术》中说:“学也者,观察事物而发明其真理者也;术也者取所发明之真理,而致诸用者也。”严复在《原富》中也表达了同样的意思:“盖学与术异。学者考自然之理,立必然之例;术者据已知之理,求可成之功。学主知,术主行。”古人倡导“知行合一”,行是知之基,亦是知之成;知原于行而成于行。中医学属于应用学科,离开临床应用谈医学,难免空泛。
兹举《黄帝内经》一篇。《素问·上古天真论》云:“帝曰:有其年已老而有子者何也?岐伯曰:此其天寿过度,气脉常通,而肾气有余也。”经文原意是说,人至老年(男子64岁、女子49岁)还有生殖能力的原因有三:天寿过度、气脉(血)常通、肾气有余。我们可以从原文进一步理解为人体健康长寿的原因是:拥有先天长寿基因、气血畅通协调、肾气充足旺盛。它启迪现代养生应该注重保持气血流通和保持肾气充足,纠正过去养生一味强调补肾之片面性。
再进一步联系临床实践,老年病共同的病理特点是:老人多肾精肾气亏虚;老人多瘀。《灵枢·营卫生会》云:“老者之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实验表明,补肾活血方药在改善老年机体自由基代谢方面明显优于单纯补肾和单纯活血的方药,说明肾虚血瘀相关并存是衰老的主要病机,补肾活血是延缓衰老的有效措施。补肾活血法对老年性痴呆、脑动脉硬化、脑血管意外、冠心病、高脂血症、退行性骨关节病等老年性疾病都有很好的疗效。
本人通过经典教学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体会较深,既然经典是先人们临床经验的结晶,那么治经典之学必须与临床相结合,否则就无法真正领会经典的奥秘所在,无法辨识其中的是非曲直,无法体现经典的生命活力。如果不着边际,虚无缥缈,高谈阔论,或者迂回于烦琐的文字考据之中,除了把经典之学引向空玄之外,则与中医学术发展无补,经典将失去其生命的活力。如果教经典的教师不接触临床,自己没有用经典指导临床的实践体验,只是随文衍义,从文字来到文字去,把经典当作医古文来教,那么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经典的兴趣,不会真信经典,长此以往,教师自己也会没有自信,也就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我通过教研经典,促进了临床水平的提高。近年还主编出版了一些研究著作,如《内经临证发微》《内经临床医学》《黄帝内经心悟》《黄帝内经专题研究》《王庆其讲内经》等。其中《内经临证发微》,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二批优秀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实施中,被国医大师路志正先生推荐为必读的参考书,颇受读者欢迎。在教材建设方面,我陆续主编了教育部自学考试统编教材《内经选读》,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内经选读》,卫生部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研究生“十一五”规划教材《〈黄帝内经〉理论与实践》,其中规划教材《〈内经〉选读》获得了上海市优秀本科教材一等奖、全国优秀教材奖等奖励。
常常听到有人说,自己是搞临床的所以对中医学经典不熟悉,言语间透出以搞临床为自豪,对经典不熟悉是理所当然、名正言顺的,甚至还有一些不屑。难道搞临床就可以不必掌握经典?不掌握经典照样可以搞临床?历来中医之临床大家未有不熟谙经典,并运用自如的。中医提高临床疗效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从中医学经典中寻找智慧和启迪。我们研究中医学经典,并不是出于“发思古之幽情”,而是出于当代人民群众医疗保健事业的迫切需要。只有立足现代临床需要去研究经典,才是中医经典研究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