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苦乐
中医学博大精深,内容宏富,要学习的东西很多,除了勤奋读书之外,别无他途。对于读书之苦乐,我最心折于后来的导师,国医大师裘沛然先生的教诲:“人说读书乐,我说有苦亦有乐,乐是从苦中得来的,小苦得小乐,大苦得大乐。未得其乐者,由于不肯吃苦;深得其乐者,乐而不知其苦。”先生关于读书之苦乐的阐释可谓入木三分,淋漓尽致,若非亲身历验是不可能有如此深刻见解的。
我在年轻求学期间正值“文革”,“读书无用论”思潮泛滥,中医药事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学中医的前途未卜,同学中有中途退学者。我清醒地认识到,为医者不读书,不打好基础,必成庸医,最终误人性命。我沉浸于探求知识的天地之中,刻苦砥砺,把掌握医学知识和医疗技术,帮助人民大众治好病,作为人生的最大乐趣。对《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等医学典籍,着实下了不少功夫,西医方面的基础与临床科目,力求上堂入室,余暇还涉猎书法、绘画、金石,兴趣广泛。
1968年我被分配到基层医院中医科工作,在那个年代我服从单位工作需要,什么都干,如门诊、病房、急诊、出诊、巡回医疗等。每项工作都乐意干、勇于干,无论中医或西医,内科或其他科,不懂就学、就问,坚持在学中干,干中学,笃信“经历就是知识,经历增长才干”,俨然是一个“全科医生”。现在回想起来,十年的“全科医生”生涯,使我学到了不少知识和技能,从而为以后的成长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因为知识越多,就越能触类旁通,更何况中医和西医、内科和其他科,医疗的对象都是人,如果不同属科的疾病生在同一个人身上,那么在治疗过程中必须通盘考虑,综合治疗,才不致顾此失彼。即使在繁忙的临床工作期间,我常常带着临床工作的问题不断向有经验的医生请教,向书本学习,从不间断。当时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的医务人员每年来到基层医院“蹲点”医疗,其中不少人后来成为国内一流的西医专家,在跟随他们一起临床过程中,我不放过这一千载难逢的机会,认真请教,努力学习,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及至40年后遇到现在已经成为国内一流专家的一位教授,对我说:“当时我就感觉你是一个好学的小伙子,看来你今天能够成才也非偶然。”
由于10年在医院工作期间尚能坚持读书,以至于后来粉碎“四人帮”,国家恢复研究生招生制度,我能考取中国中医研究院(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成为中医历史上首届研究生,与当时的苦读打下了较为扎实的中医基础有关。
在京求学期间,适逢我们国家百废待兴,迎来了科学的春天,知识和知识分子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我为生逢盛世而兴奋,受到极大的鼓舞和激励,诚如鲁迅先生形容的那样,“像一头牛闯进了菜园”,努力汲取知识。研究生班请来了全国各地名医、名师任教,大大拓展了我的视野,使我在中医学术方面有了质的进步。尤其重要的是,不仅学到了许多知识和经验,更重要的是掌握了做学问的方法。我意识到,苦读必须与勤思结合起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总结读书的体会是四个字:读、化、用、悟。即读书之后,通过思考进一步消化,进而在自己的临床实践中加以运用,通过躬身实践,体味其中的曲折隐奥,然后有所感悟,才能把书本知识变成自己的学识。
国医大师邓铁涛先生说,“中医60岁刚刚入门”,对此我体会尤深。在恩师裘沛然先生的影响下,深感中医学与传统文化血脉相连,不可分割。先生认为:“医学是小道,文化是大道,大道通小道易通。”没有扎实的传统文化基础,就不能真正领会中医学理论的真谛,也无法形成中医学的思维方式。哲学家尼采说:“教育分为两种:一种是生存教育,其目的是追求知识,获得尘世幸福,赢得生存竞争;另一种是文化教育,其目的不是个体生存需要和尘世幸福,而是直面永恒的生命意义。”
中医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枝奇葩,是传统文化与医学相结合的结晶,文化是沃土,医学是大厦。我们要学习、研究、弘扬中医学术,必须结合对文化母体的审视和剖析,才能真正领会中医学的真谛。
于是近十余年来,我开始自学与中医学关系最密切的儒家和道家学术,“沉潜往复,从容含玩”,获益匪浅。中国传统文化的范围甚广,从文化解读经典的切入点何在?哲学家张岱年先生说:中国文化对人类的独特贡献有二,一是重视自然与人统一的“天人合一”观,二是以“和”为贵的人际和谐论。这两个论点对中医药学术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应该成为我们研究传统文化的切入点。
“天人合一”是中国人最基本的思维方式,也是中国古代哲学研究的核心思想。《中华思想大辞典》说:“主张天人合一,强调天与人的和谐一致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主要基调。”我认为中医学是秉承了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基因,专门探讨人类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内经》没有明确记载“天人合一”的字样。但《灵枢·岁露论》提出:“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灵枢·刺节真邪》云:“与天地相应,与四时相副,人参天地。”它贯穿于整个学术体系之中,并以当代医学成就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天人合一”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
“和为贵”是儒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最高道德标准以及处事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其内涵有二:①“和实生物”。《周易》云:“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认为“和”是宇宙的根本状态,是阴阳运化的最终归宿。②“和而不同”。“和”体现的是由不同因素构成的事物多样性的统一。这种多样性的统一,可以丰富、发展并生成新的东西。“和而不同”是人类的理性大智慧。
中国的哲学智慧,集中体现在一个“和”字上。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和基本特质,也是中国哲学和中华文化的最高价值标准。中华民族“和”的理念或和谐哲学的实践意义,在于能够化解和匡正人类面对的生存和发展这一基本矛盾所引发的各种危机,使其沿着体现“和而不同”的理性智慧的大道前进。
通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使我对为人之道、治学之道、为医之道等有了更加深刻的体悟。文化的功能是什么?就是满足人类的精神需求——增长智慧、涵养德行、陶冶情操、砥砺品格,提供正确导向。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对人类社会的思想启迪、精神引导和道德提升。我感觉文化如春雨,润物细无声,滋润心田,启迪智慧,怡养心身。古今以来,读书有为谋生而读书和为谋心而读书两种目的,如果说做医生是为了谋生,那么学习传统文化就是为了谋心。其实,医生是治病救人的高尚职业,治好了别人的病愉悦了自己的身心,既是谋生的,又是谋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