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黄帝内经》脾藏象理论的临床应用
《素问·灵兰秘典论》云:“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脾是人体饮食物消化、营养物质吸收和转输的主要脏器,人在出生以后生命活动的继续和气血津液的化生,均有赖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所以称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的主要功能是主运化和主统血。脾在体合肉,主四肢,其华在唇,开窍于口,在液为涎。临床上可运用脾藏象理论指导治疗西医学的急慢性胃炎、慢性腹泻、口腔黏膜疾病、消化不良、缺铁性贫血、营养不良性水肿、脑功能障碍、肿瘤放化疗后免疫功能低下等疾病。
一、脾经循行理论的临床应用
【原文】
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指之端,循指内侧白肉际1,过核骨2后,上内踝前廉,上踹3内,循胫骨后,交出厥阴之前,上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上膈,夹咽,连舌本,散舌下;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是动则病舌本强,食则呕,胃脘痛,腹胀善噫,得后与气4则快然如衰,身体皆重。是主脾所生病者,舌本痛,体不能动摇,食不下,烦心,心下急痛,溏瘕泄5,水闭,黄疸,不能卧,强立,股膝内肿厥,足大指不用。(《灵枢·经脉》)
【注释】
1.白肉际 亦称赤白肉际,是手、足两侧阴阳面的分界处,阳面为赤肉,阴面为白肉。
2.核骨 足大趾本节后,内侧突起的圆骨,形如果核。
3.踹() 《甲乙经》《黄帝内经太素》均作“腨”。
4.得后与气 得大便与矢气。
5.瘕泄 指痢疾。
【释义】
足太阴脾经的循行,是起于足大趾内侧端,沿大趾内侧赤白肉分界处,经过大趾本节后的圆骨,向上行至内踝前面,再向上至腓肠肌内,沿着胫骨的后方,与足厥阴肝经相交,并走出足厥阴肝经之前,继续向上,经过膝、大腿内侧的前缘,进入腹内,属于脾脏,联络胃腑,再向上穿过膈膜,夹行于咽部两旁,与舌根相连,并分散于舌下。它的支脉,从胃部分出,向上通过膈膜,流注于心中,与手少阴心经相接。
足太阴脾经的病变,可见舌根强硬,食则呕吐,胃脘疼痛,腹部胀满,时时嗳气,大便或矢气后,患者感觉轻松好似病情减轻了一样,但自觉全身沉重。脾本脏发生病证,可见舌根疼痛,身体沉重不能转动,食欲不振,心中烦乱,心下牵引作痛,大便稀溏,或下痢,或小便不通,全身黄疸,不能睡眠,勉强站立时,则大腿及膝内侧肿胀疼痛而厥冷,足大趾不能运动。因为足太阴脾经属脾,所以,《黄帝内经》所述脾系病的证候表现,主要是脾病的症状,同时也包括足太阴脾经循行部位出现的异常,因此,掌握足太阴脾经的循行路线,对于临床脾系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脾主运化理论的临床应用
【原文】
脾胃者,仓廪1之官,五味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2,能化糟粕,转味3而入出者也。(《素问·六节藏象论》)
脾脉者土也,孤脏以灌四傍者也4。(《素问·玉机真脏论》)
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素问·奇病论》)
脾为之使5。(《素问·刺禁论》)
【注释】
1.仓廪() 贮藏粮食的仓库。《礼记·月令》曰:“谷藏曰仓,米藏曰廪。”
2.器 器皿,比喻脾与六腑乃盛放精微、糟粕之处。
3.味 五味,此指水谷。
4.孤脏以灌四傍者也 张景岳曰:“脾属土,土为万物之本,故运行水谷,化津液以灌溉于肝心肺肾四脏者也。土无定位,分王四季,故称为孤脏。”
5.脾为之使 指脾的转输功能。脾主运化,转输水谷精微以养全身,故云“脾为之使”。
【释义】
1.脾主运化 是指脾能对胃食入的水谷进行消化,吸收其精微,并转输至心肺乃至全身,以供给人体生命活动的需要。如《素问·灵兰秘典论》将脾胃称为“仓廪之官”,《素问·六节藏象论》将脾胃称为“仓廪之本”,仓廪乃贮藏粮食的仓库,把脾胃比作人体的“仓廪”,实指脾胃是人体营养的来源,即所谓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素问·六节藏象论》还指出:“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即是指脾与六腑能消化食物,吸收、转输水谷精微,排泄糟粕。再如《素问·太阴阳明论》谓:“脾脏者,常著胃土之精也。”脾为胃“行其津液”,是指食物经胃的腐熟,还需脾的进一步消化、吸收、转运等作用,才能彰显胃土水谷之精微对全身的作用。《素问·玉机真脏论》曰:“脾为孤脏,中央土以灌四傍。”其是将脾的功能好比土地能长养万物一样,可以灌溉其他四脏,乃至全身。《素问·刺禁论》云:“脾为之使。使者,役使也。”脾为五脏之役使,即指脾为五脏六腑提供营养来源,化生、精、气、血、津液等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脾的运化功能正常,食物才能正常消化、吸收,人体气血源源不断地产生,供给全身脏腑、经络、四肢百骸及筋肉皮毛等组织。若脾的运化功能失常,就会影响食物的消化和水谷精微的吸收,从而出现腹胀、便溏、食欲不振等,久之气血生化不足,以至倦怠、消瘦等症。
2.脾主升清 《素问·经脉别论》云:“脾气散精,上归于肺。”其是指脾将吸收的水谷精微,向上转输于心肺。这不仅体现脾主运化的功能,而且反映脾气的运动特点是主上升。后世在此基础上,概括为“脾主升清”。清是指脾从饮食物中吸收的精微物质,是化生气血的原料,脾将这些精微物质上输心肺,经心肺的气化作用,生成气血,以营养全身。脾还将水谷精微上升于头面,以营养清窍、脑髓等。若脾失升清,则水谷不能运化,气血生化之源不足,可出现神疲乏力、腹胀、大便溏泄等;头面诸窍失养,常见眩晕、耳目失聪等症。正如《素问·通评虚实论》所言:“头痛耳鸣,九窍不利,肠胃之所生也。”治疗当益气升提,益气常用党参、太子参、人参、黄芪、甘草等,升提可用升麻、柴胡、葛根之类,方剂可用补中益气汤、益气聪明汤等。
三、脾系统联系的临床应用
【原文】
脾主肉。(《素问·宣明五气》)
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在体为肉,在脏为脾。(《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脏真1濡于脾,脾藏肌肉之气也。(《素问·平人气象论》)
帝曰:脾病而四肢不用何也?岐伯曰: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2,必因于脾,乃得禀也。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帝曰:脾不主时何也?岐伯曰:脾者土也,治中央3,常以四时长4四脏,各十八日寄治5,不得独主于时也。脾藏者,常著6胃土之精也,土者生万物而法天地,故上下至头足7,不得主时也。(《素问·太阴阳明论》)
脾愁忧而不解则伤意,意伤则悗乱8。(《灵枢·本神》)
脾胀者,善哕,四肢烦悗,体重不能胜衣9,卧不安。(《灵枢·胀论》)
脾主长夏,足太阴阳明主治,其日戊己10。(《素问·脏气法时论》)
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开窍于口。(《素问·金匮真言论》)
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素问·五脏生成》)
脾为涎。(《素问·宣明五气》)
帝曰:有病口甘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此五气11之溢也,名曰脾瘅12。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发13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14。治之以兰15,除陈气16也。(《素问·奇病论》)
【注释】
1.脏真 指五脏所藏的精气。
2.至经 《黄帝内经太素》作“径至”,意为直接到达。
3.治中央 “治”主、旺的意思。“中央”脾在五行中属土,位居中央。
4.长() 长养。
5.各十八日寄治 土气于四时之中,寄旺于每季季末的十八日,即在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之前各十八日为土旺之时。寄,暂居。
6.著 显明。高世栻:著,昭著也。胃土水谷之精,昭著于外,由脾脏之气运行。
7.上下至头足 上至头,下至足,都需要脾转输水谷精气滋养。
8.悗()乱 心胸苦闷烦乱。悗,通闷。
9.体重不能胜衣 形容肌肤肿胀、身体沉重,穿衣困难并且嫌重而不能胜任。胜,是胜任的意思。
10.其日戊己 古人用天干、地支来纪日、纪月、纪年。天干、地支分属于五行,其中戊己都属土,而己为阴土,属脾;戊为阳土,属胃。所以脾旺于己日,胃旺于戊日。
11.五气 水谷五味之气。张景岳曰:“五气,五味之所化也,即五味所化之精气。”
12.脾瘅() 指脾热而谷气上溢所致的口中甜腻之病。瘅,热。
13.发 《黄帝内经太素》卷三十作“致”。
14.消渴 病名,以口渴、易饥、小便多为其特征。古人认为由于内热日久,伤及阴分所致。
15.兰 兰草。张景岳曰:“兰草性味甘寒,能利水道,辟不祥,除胸中痰癖;其气清香,能生津止渴,润肌肉,故可除陈积蓄热之气。”
16.陈气 陈积腐浊之气。
【释义】
1.脾在体合肉,脾主四肢 《黄帝内经》认为“脾主身之肌肉”。全身的肌肉,都依赖于脾胃运化水谷精微的营养。脾胃健运,气血化生充足,肌肉才能壮实丰满,并发挥其收缩运动的功能,正如张志聪注释《素问·五脏生成》所说:“脾主运化水谷之精,以生养肌肉,故主肉。”脾胃的运化功能失常,水谷精微化生不足,肌肉得不到充分营养,则表现为肌肉消瘦,软弱无力,甚至痿废不用。所以《素问·痿论》提出“治痿独取阳明”的治则。人体的四肢,同样需要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营养,才能维持其正常的生理活动,所以说脾主四肢。脾气健运,则四肢的营养充足,活动轻劲有力;若脾失健运,以致四肢失养,可见倦怠无力,甚或痿废不用。所以《素问·太阴阳明论》指出:“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即说明四肢的功能正常与否,与脾胃的运化是否健旺密切相关。
2.脾主长夏与脾主四时 关于脾与时令的关系,在《黄帝内经》中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是脾气通于长夏。如《素问·脏气法时论》云:“脾主长夏。”《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云:“脾者……其时长夏。”将时令分为五时——春、夏、长夏、秋、冬,分别与五行相配,长夏属土,脾在五行亦属土,所以说脾气通于长夏。长夏之季,气候炎热,雨水较多,天气下迫,地气上腾,酝酿生化,万物华实,合于土生万物之象,而脾主运化,化生水谷精微,营养全身,与“土爰稼稿”的特性,故脾与长夏同气相求而相通应。长夏多雨潮湿,而脾喜燥恶湿,易形成湿邪困脾,脾运失健,常见食欲不振、腹胀、便溏、身体困重、舌苔白腻等,宜用健脾化湿之品,如藿香、佩兰、白扁豆、苍术、厚朴、砂仁等,同时应注意饮食清淡。二是脾主四时。如《素问·太阴阳明论》云:“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于时也。”其提出脾寄旺于四季之末各十八日,不单独主某一时令,实为脾主四时。因为脾属土,土能长养万物,一年中春夏秋冬四季之物,无不需土的滋养,四时均不可无土,所以脾主四时。在人体,脾居中央,运化水谷精微,以灌溉四旁,供给全身的营养,维持生命活动。所以,《素问·平人气象论》云:“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金匮要略》更提出“四季脾旺不受邪”的观点,意指脾胃功能强健,气血充足,正气旺盛,抗邪能力即强。因此,李东垣指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这也是强调脾胃在人体的重要性。
3.脾在窍为口,在液为涎,其华在唇 《黄帝内经》谓脾“开窍于口”,主要是揭示了口的功能与脾主运化的关系。口,即指口腔,有咀嚼食物、品尝食物的味道等功能。口腔的功能正常发挥,依赖于脾主运化。脾气健运,精气上通于口,口得其养,则知饥欲食,口味正常。正如《灵枢·脉度》所云:“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另外,口腔是消化道的起始端,食物在口腔经过细细咀嚼,便于胃的受纳、腐熟与脾的运化。在病理情况下,若脾气虚弱,或湿邪困脾,脾失健运,则见食欲不振,口味异常,如口淡乏味、口腻、口甜等。后者即所谓“脾瘅”。治之当益气健脾或化湿健脾。脾有伏热,上蒸于口,还可引起口疮、口臭等,治宜清泻脾热、芳香化浊,可用泻黄散。再有如果进食习惯不好,吃饭速度过快,狼吞虎咽,往往会增加脾胃的负担,不利于食物的消化,所以饮食养生主张细嚼慢咽,以有利于脾胃的纳运。
《黄帝内经》所谓“脾主涎”,也是揭示了脾主运化与涎的关系。涎为唾液中较清稀的部分,为津液所化,实即来源于脾运化的水谷精微,《灵枢·经脉》云脾经“挟咽,连舌本,散舌下”,故脾之阴液可随其经脉上行于口,即为延。涎的正常与否还依赖于脾气的固摄。脾气充足,运化功能正常,涎的化生适量,上行于口,濡润口腔而不溢于口外;并且在进食时分泌增多,以助食物的咀嚼和消化。脾病则可导致涎的分泌异常,或则过多,或则过少。涎液过多,常见于儿童,《诸病源候论》称为“滞颐”,成人也有表现为口涎自出的,其病机多因脾胃虚寒,失于固摄,以致津液外流。除流涎质稀外,可伴口淡乏味、食欲不振、大便溏泄、倦怠神疲、形寒肢冷等症。治之当益气温中,固摄津液,可选补中益气汤、理中汤之类加减。涎分泌过少,可致口干,多见于成人。其病机可因脾阴不足,津液无以上承于口,还可伴有口唇干燥、大便干结、舌红少苔等症,治之当补益脾阴,常用沙参、麦冬、石斛、玉竹、玄参、生地黄等。
《黄帝内经》所谓脾“其华在唇”,是指口唇的色泽可以反映脾气的功能健运与否。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脾气健旺,气血充足,则口唇红润光泽;脾失健运,则气血衰少,口唇淡白无华。
4.脾在志为思 思,即思考、思虑,属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一部分。《灵枢·本神》曰:“因志而存变谓之思。”意指人们为实现自己的志向而进行反复思考、筹划的过程。思虽为脾志,但亦与心主神明有关。正常限度内的思考、思虑,是人人皆有的心理活动,对人体不会产生不良影响。但思虑过度,或所思不遂,则会影响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主要影响气的运动,导致气机郁结。特别是导致脾气郁结,运化失健,出现不思饮食、脘腹胀闷、大便溏泄等。
四、脾病因理论的临床应用
【原文】
五脏所恶……脾恶湿。(《素问·宣明五气》)
风气大来,木之胜也,土湿受邪,脾病生焉。(《素问·至真要大论》)
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1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按之则血气散,故按之痛止……寒气客于小肠膜原之间,络血之中,血泣不得注于大经,血气稽留不得行,故宿昔2而成积3矣……寒气客于肠胃,厥逆上出4,故痛而呕也。寒气客于小肠,小肠不得成聚5,故后泄6腹痛矣。热气留于小肠,肠中痛,瘅热焦渴7,则坚干不得出,故痛而闭不通矣。(《素问·举痛论》)
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苦8,脾气不濡9,胃气乃厚10。(《素问·生气通天论》)
【注释】
1.膜原 指肠胃间的脂膜。
2.宿昔 经久的意思。
3.成积 血为寒凝积而成积块。
4.厥逆上出 肠胃之气上逆。
5.成聚 指小肠受盛容留水谷的作用。
6.后泄 大便泄泻。
7.瘅()热焦渴 指热盛灼津,使津液枯涸。瘅,盛热。渴,通竭,水干涸。
8.苦 《黄帝内经太素》作“甘”。《素问绍识》曰:“作甘为是……言味过于甘,则脾气过实,胃气敦阜也。”
9.不濡 《黄帝内经太素》“濡”上无“不”字。
10.厚 张景岳曰:“厚者,胀满之谓。”
【释义】
《黄帝内经》中所述脾病的病因涉及外感六淫、情志内伤、饮食失宜与过劳等方面:
1.外感六淫 《黄帝内经》所述外邪侵犯于脾、引起脾病,以湿邪和寒邪较为多见。如《素问·宣明五气》云:“脾恶湿。”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湿邪侵犯人体,往往容易困遏脾阳,阻碍脾运,导致脾失健运,出现大便溏泄、腹胀、肠鸣等症,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云:“湿胜则濡泄。”寒为阴邪,易伤阳气,直中脾胃,传化失司,可致呕吐、大便泄泻;气血运行不畅,往往引起疼痛,按之痛止;寒凝气滞血瘀不能消散,停积日久甚至形成肿块。再有热邪蕴结小肠,气机不利,则致腹中疼痛;热甚伤津,则大便干结。
2.情志内伤 七情中主要是思伤脾。如《素问·举痛论》云:“思则气结……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长期思考、计谋,思虑太过,心事重重,或精神过分集中专注,导致正气留结,不能畅行,其中特别是脾气郁结。脾气郁结,则运化失健,出现饮食不馨、食少、腹胀、大便溏泄等症。
3.饮食失宜 过食肥甘厚味,易酿生痰湿,以致湿邪困脾,脾运失健。如《素问·生气通天论》云:“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在《黄帝内经太素》,“苦”是作“甘”,“濡”字上面没有“不”字,意即过食甜味,导致湿邪困脾,脾为湿滞,出现脘腹胀满等症。
五、脾病证理论的临床应用
【原文】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素问·至真要大论》)
湿胜则濡泄。(《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五)
脾风之状,多汗恶风,身体怠惰,四肢不欲动,色薄微黄,不嗜食,诊在鼻上1,其色黄。(《素问·风论》)
脾热病者,先头重颊痛,烦心颜2青,欲呕身热。热争则腰痛3不可用俯仰,腹满泄,两颔4痛。(《素问·刺热》)
脾热者色黄而肉蠕动5。(《素问·痿论》)
脾病者,身重善肌肉痿,足不收行,善瘛6脚下痛,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素问·脏气法时论》)
脾气虚则四肢不用,五脏不安;实则腹胀,泾溲不利7。(《灵枢·本神》)
【注释】
1.鼻上 指鼻准,为脾在面部的望诊部位。
2.颜 指额部,又称庭。《灵枢·五色》曰:“庭者,颜也。”
3.腰痛 张景岳曰:“腰者,肾之府。热争于脾,则土邪乘肾,必注于腰,故为腰痛。”
4.颔 腮下处。
5.蠕动 “蠕”,《黄帝内经太素》作“濡”。“濡”亦与“软”相通。“蠕、濡、软”三字音义并同。“动”,疑为“蠕”之旁记字,误入正文。
6.善瘈 抬不起脚。
7.经溲不利 小便不利。经,《甲乙经》作“泾”。经溲,小便也。又,“经”释为女子月经;“溲”指大小便。可参。
【释义】
《黄帝内经》中所述脾的病证有湿证、风证、热证、虚证、实证等。
1.脾湿证 如《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大凡湿邪导致的肌肤水肿、腹部胀满等症,多数与脾的病变有关。因为脾主运化,不仅运化水谷精微,而且运化水液,在水液代谢中起重要作用,《素问·经脉别论》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津四布,五经并行。”这说明脾在水液代谢中,起到枢纽作用,将水液上输于肺,肺宣发肃降,布散于全身。因而浮肿、腹满等水湿潴留之证与脾的关系最为密切。不论脾土壅滞之实证,还是脾气、脾阳不足之虚证,皆可导致。实证多由于感受湿邪,湿邪困脾,脾失健运,不能运化水液,水湿内停,此为外湿引发内湿,可见身重困倦、头重如裹、脘腹胀闷、肌肤水肿较甚,治宜化湿利湿、理气健脾。虚证多由于脾气虚弱、脾阳不振,运化失职,水湿内停,发为浮肿、腹胀,常伴有便溏、纳呆、形寒肢冷、倦怠乏味等阳气虚弱的证候,宜益气温阳利水。
2.脾风证 《素问·风论》云:“脾风之状,多汗恶风,身体怠惰,四肢不欲动,色薄微黄,不嗜食,诊在鼻上,其色黄。”风性开泄,风邪袭表故多汗恶风;脾主肌肉、四肢,脾气弱则身体倦怠,四肢不欲动;脾主运化,脾运失健,则不欲食;脾色黄,鼻为脾之分部,脾病故鼻准头色黄。正如《素问经注节解》所云:“风为木化,脾所畏也,风木刑脾,肉腠不固,故脾亦多汗恶风也。脾病则气弱,故怠惰。脾主四肢,故不欲动。脾无力,故色薄而微黄。不嗜食,脾病不知五味也。鼻居面中,属土,故验脾病者,其鼻必黄也。”
3.脾热证 实为湿热蕴脾。湿热外侵,或湿郁化热,湿热上蒸,则感头沉重,两颊疼痛。湿热郁结中焦,则烦心、欲呕。热盛于外则身热。土邪乘水,脾病及肾,腰为肾府,所以腰痛不可俯仰。湿热蕴脾,脾失转输则腹胀、泄泻。湿热交争,浸淫于筋脉,则肌肉软弱无力,身体沉重。湿热郁蒸,脾色外现,则发黄。治宜清热利湿。
4.脾虚证与实证 脾主运化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虚,运化失职,水谷不化,则泄泻、腹胀、肠鸣。脾主四肢,脾虚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则四肢软弱无力,甚至痿废不用。脾虚日久,气血生化之源不足,可致全身营养缺乏。脾实证多为湿邪,或湿热等邪气蕴结于脾,以致脾土壅滞,或内伤情志,导致脾气郁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