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病与祛痰
“中医心病学”是一门研究心系病证的临床学科,既古老又新兴。古老者,自《黄帝内经》始,历代医家对心病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经验,是中医学优势和特色的充分展示。新兴者,历代诸家均未将心病系统整理、科学规范,形成一门完善的独立的临床学科。对其命名、定义、基本概念、内容特点、诊疗规范以及学术渊源,均应严格“三定”(定性、定位、定量)。古老者要继承光大,新兴者应规范创新。
“中医心病学”概论应当是心系病证的病名沿革、病因病机、诊断鉴别、辨证论治、转归预后、护理康复、预防保健的各种诊疗措施。
中医心病包含三部分:一是主血脉的心血管系统病变,如冠心病、高血压病、心肌病、血栓性脉管炎、静脉炎、雷诺病等。二是心藏神明的某些神经系统病变,如眩晕、痫病、癫病、狂病、郁病、痴呆、痿病、神衰等。三是心与其他脏腑相关的口腔病、泌尿生殖病变,如口疮、淋病、阳痿等。总之心病的范畴以心脏为中心,联系脏腑经络以及精神活动的病证,除主血脉、藏神明以外的隶属其他脏腑而跟心脏有密切相关的病证,以及从心论治而能奏效的病证。
“痰浊”必然是心病的病因病机,早在《素问·至真要大论》就记有“民病饮积心痛”。《黄帝内经》一书痰饮不分,直到《景岳全书》才首次区分痰和饮,说明《黄帝内经》已经认识到痰浊是心病的病因。《金匮要略心典》更明确:“阳痹之处,必有痰浊居其间。”《医宗必读》分析心病的病机:“舍空则郁而停痰,惟乘心位。”
“痰浊”引发心病,以闭塞心窍为病机。“痰浊”之生,多因过食肥甘厚腻,既助阳化火,灼津成痰,又生阴储浊,留滞成饮。亦因肺、脾、肾、三焦功能失调,水液代谢紊乱而停滞成痰浊之邪。“痰浊”阻于心窍清旷之区,闭阻心之阳气,造成心脉不畅而为心病。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特别是只图“口福”,动物和高脂食品的过量摄取和生活起居的好逸少动,违背“起居有常”的养生之道,以及气候环境的污染恶化,使冠心病的中医证候谱发生了变化,痰浊证候比例日见增高。笔者曾对1260例冠心病做过中医证候分类的调研,结果血瘀证类只占17%,而痰浊证类却高达63%。临床还发现中医痰浊证类的冠心病与西医病因病理学相吻合:这类冠心病出现脂质代谢的紊乱,造成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增高,而高密度脂蛋白含量降低,脂质沉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以致内膜增厚硬化,加之血液成分的改变,血液黏稠,冠脉不畅、变窄,甚至堵塞,轻则供血不足,重则心肌梗死。临床投以中医祛痰法,常能提升高密度脂蛋白含量,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酯,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改善紊乱的脂质代谢,而对冠心病产生效应,出现临床疗效。这可以视为痰浊致冠心病的现代诠释。
心病临证,主症见闷痛痞满,口黏乏味,纳呆脘胀;兼症见头重身困,恶心呕吐,痰多体胖;舌脉见苔腻或黄或白滑,脉滑或数,尤其见苔腻一证,便可辨为痰浊闭塞证,投以“祛痰法”。
黄连温胆汤合三参饮为主方,主药有竹茹清化痰热,枳壳行气畅中,气行痰自去。脾胃为生痰之源,茯苓健脾,陈皮和胃,截断生痰之源。痰浊热化居多,黄连清化入心,系重要佐使。痰浊靠气的推动而祛,加重一味参类,补气而不恋痰。痰浊靠血的流通而祛,加用一味丹参,功同“四物”,化瘀祛痰,痰瘀同治。苦参清化祛痰,可助竹茹、黄连的清化之力,又有心血管效应,是一味特殊的佐使药。
一、心病祛痰的6条增效措施
遵古:心病从痰论治,始于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其所创瓜蒌薤白白酒汤类仍为效方,不可忽略。特别宜伍全瓜蒌和薤白两味。
透窍:闭窍之痰浊,一则要豁痰透窍,二则应行气活血,方能清除,故宜合石菖蒲和郁金。透窍药还有桔梗、蝉蜕。
剔络:虫类剔络利于痰消,可加水蛭、地龙、僵蚕、土鳖虫。
消导:消导利于从源头上祛痰,可加莱菔子、生山楂、鸡内金、神曲。
分利:痰浊为邪,当给出路,以分利两便而排出体外。利尿者选加车前草、石韦、泽兰、白花蛇舌草;润肠者选加决明子、桃仁、白菊花和当归。
序贯:苔腻不化,属顽痰不祛,序贯5步祛之。第1步分辨寒热,黄腻热化选加连翘、蒲公英、桑白皮,白腻寒化选加半夏、厚朴、木香。第2步“三竹换用”,竹茹清化,便干热盛换用天竺黄,痰多咳促换用竹沥水。第3步再加茵陈和泽泻以增利湿祛痰之力。第4步加入散结的海藻、昆布。第5步加入软坚的“三石”(生牡蛎、生龙骨、海蛤壳)。
以上为心病药疗祛痰术。同时还应发挥意疗、体疗、食疗以及非药物疗法的综合优势。
二、意疗
精神心理疗法的配合对防治心病均属必要。《杂病源流犀烛》云:“七情之由作心痛。”情绪波动是心病重要的病因和诱因,特别对痰浊闭塞证类危害更大,所以意疗显得必不可少,要用克制或转移的方法调摄心理,舒畅情志,稳定情绪,尤其要“制怒”和“解忧”。
三、体疗
好逸懒动,养尊处优,常致体重超标,滋生痰浊,因此应适量运动,体育疗法可助心病痰浊之祛。常用导引、太极拳、健康娱乐3种形式。要强调适度,应根据个人差异和兴趣加以选择,以活动后不感劳累为度,并持之以恒。
四、食疗
要忌口易蕴湿生痰的油腻炙炸煎烤食品,以及动物脂肪、骨髓、内脏、蛋黄、贝类等,又要防止暴饮暴食,特别要节制晚餐。宵夜的习惯常能生痰致胖。提倡戒烟、少酒、饮茶,特别是菊花山楂乌龙茶利于祛痰。
对祛痰有辅助作用的食品如大蒜、洋葱、木耳、香菇、海藻、海带、海鱼、冬瓜、芹菜、茄子、菠菜、苦瓜、绿豆、玉米、薏米、黄豆及其制品、苹果、乌梅、梨。
五、非药物疗法
痰浊证类可针刺巨阙、膻中、郄门、太渊、丰隆,彻背引痛再加肺俞、心俞。
耳穴取交感、皮质下、脑、肺、胸。
拔罐取华佗夹脊、膻中。
推拿取前胸左侧、背部及左侧上肢内侧,用拇指揉法、㨰法、掌根推法,然后点穴内关、通里、肺俞、膻中、丰隆。
刮痧法取督脉、膀胱经,重点是心俞、肺俞、肝俞、厥阴俞,前胸天突至膻中。
六、典型病例
侯某,女,39岁,已婚,会计。初诊:1998年6月12日。
主诉:胸部发憋胀痛近一年。患者近一年来因工作紧张,心绪不佳,用脑过度,经常出现胸膺部发憋胀痛,短则数秒,长则数分,延及脘腹,纳呆乏味,口黏发涩,头重且晕,夜梦纷纭,检查血脂偏高,心电图异常,被诊断为高脂血症、冠心病。发作时含1片硝酸甘油可以缓解,但发作不止,曾服中成药复方丹参滴丸、冠心丹参片等,皆未控制发作,经病友介绍而来门诊求治。
诊查:患者形体肥胖,候诊时胸膺部憋痛发作1次,测血压125/80mmHg,苔黄腻,质较暗,脉弦滑。
辨证:痰浊夹瘀,痹阻心络。
治法:祛痰化瘀,疏通心络。
处方:竹茹10g,枳壳10g,茯苓10g,陈皮10g,菖蒲10g,郁金10g,全瓜蒌30g,薤白10g,丹参30g,川芎10g,蒲公英10g,生山楂15g。
上方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加补心气口服液,每日2次,每次1支(10mL),连服7剂。
二诊:6月19日。患者胸憋明显缓解,胸膺部胀痛发作次数减为每日1次,持续时间亦明显缩短,头晕见轻,夜梦已少,纳谷增加,苔转薄黄腻,质暗亦减,脉呈弦细。方药切证,守法续进。
处方:竹茹10g,枳壳10g,茯苓10g,陈皮10g,菖蒲10g,郁金10g,全瓜蒌30g,薤白10g,丹参30g,牡丹皮10g,泽泻10g,莱菔子10g。
上方加补心气口服液如法连服7剂。
三诊:6月26日。患者发憋胀痛已经解除,情绪好转,纳便正常,夜梦已稀,苔薄黄,质正常,脉弦细。嘱服补心气口服液,每日2次,每次1支,每日早晚各冲服三七粉3g。
1个月后复查,患者胸憋胀痛未复发,心电图大致正常。
按语:医者治疗冠心病均以活血化瘀、补气活血立法,殊不知近年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力度的加大、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环境污染的加剧,冠心病的中医证类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其痰浊证类的比例已急剧增加,而瘀血证类的数量明显下降,伴随证类的转化,治法必须更换,方能证治相应,发挥辨证论治的优势而提高疗效。
本案患者胸憋胀痛,头重且晕,口黏且涩,脘胀纳呆,苔黄腻,质较暗,脉弦滑,一派痰浊搏阻心络之征。痰浊为重,瘀血为轻,故治疗应以祛痰为主,化瘀为辅,投以温胆汤化裁并伍用菖蒲、郁金透窍解郁,利于心络之痰浊的祛除;再宗仲景之意,加入瓜蒌、薤白,更增祛痰之力;稍佐丹参、川芎之化瘀,此乃痰瘀互结,宜痰瘀同治矣。痰浊热化居多,证见苔黄梦多,故以蒲公英清其痰热又不伤胃;生山楂既活瘀又化滞,为痰瘀同治的最佳辅药。补心气口服液以黄芪为君,组方并非补气化瘀而是配薤白转成补气祛痰,最切气虚痰浊之证,是谓增效之配伍,仅投7剂,症情缓解。守法易药,改用牡丹皮增其清凉之性,莱菔子加大祛痰之力,泽泻淡渗,使邪有出路且能降脂,一举两得。最后以补心气合三七粉善后收功。中医诊治冠心病的优势在于辨证论治,切勿仅以补气化瘀一法而墨守成规,必须辨证方能论治。凡冠心病患者见苔腻者,应当以祛痰立法,稍佐化瘀。如见气虚表现,则略加补气之品,所谓“痰瘀同治”“补气祛痰”,方能提高疗效。
(本文收入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七届全国中医心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4年,沈绍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