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你该上线了:自媒体运营手册请查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一本专业书,可以做出多少期科普视频?

“你们天天做科普节目,会不会没得说呀?”

“选题内容会不会枯竭?”

经常会有专家老师这么问我。

我的回答是:重复说,颠来倒去说,变着花样说。

做科普,千万不要怕重复。

你想想,流行歌有多少“恋爱中的失恋而不得”这个主题,基本涵盖了流行歌曲的半壁江山吧。为什么能有这么多这类歌曲?

因为能获得更普遍的共鸣,毕竟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

在新闻里我们说,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做科普也一样,能引起普遍共鸣的知识是有限的。从观众的角度来看,听一遍记不住,听十遍能有印象,听几十遍可能才慢慢有些理解,你反思一下那些能被大众普遍接受的观点,哪个不是被媒体狂轰滥炸的结果。

从科普者的角度说,做科普要学会“新瓶装旧酒”,不断更新外包装,但内核是完全相同的。抖音上有个医生的账号:“@心血管王医生”。王医生主要科普的点就是心梗与急救。你分析他的内容,同质化很严重,但从不同角度给了不同的解读。比如同样是心梗,有的视频讲故事,有的视频讲危害,有的视频讲预防,但内核是一样的。

而如果你看看我们医学节目每年的排播表,你会发现:春季讲过敏,夏季讲防暑,秋冬讲补肾,春节讲吃吃喝喝。乍一看,也似乎是循环在讲,内容的重复性也很高。

这其实就是媒体的属性,而媒体的这个属性是由观众的反馈得来的。在这个信息爆炸的环境里,探索未知自然是应该得到推崇,但人们的注意力更容易被自己熟悉的事物吸引,观众的眼睛也更容易注意到自己曾经看到过的事物。

很多合作过的专家学者会觉得这样重复讲科普会不会裹足不前,一直循环会让观众疲倦然后流失,其实反而这样,对科普者来说是有好处的。

第一,重复内容有益于建立科普者的人设和标签。关于人设,后面我会专门来讲,在这里大家应该明确,人设不是贬义词,好的人设和标签是有益于传播的。比如我给别人介绍那个“心血管王医生”,我就会说:那个老讲猝死的心血管医生。你看,讲急救和猝死的大夫千千万,一说猝死就想到了王医生,这难道不是一种成功和认可吗?

第二,重复的内容能让科普者专注于讲好自己这一领域的内容。科普者在准备内容时是很辛苦的,需要有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准备素材上,除此之外,把素材变成演讲内容和课程,这一过程又需要大量的时间。而专注在一小块儿领域,能让科普者在多次的讲解中“淬炼”自己的科普作品,纯熟是效果的基础。这部分内容在练习的部分,我会着重讲解。

所以,这时候我们再回顾一下开篇的这个问题:你觉得一本专业领域内的图书,可以做多少期的科普呢?保守地说,做个100期没问题,夸张点说,做个三五年也绰绰有余。因为好的科普需要把教科书的“干货”重新“稀释”,然后再用媒体的形式和语言表现出来。我记得当年做中医节目,买过几本中医学生必读的《中医基础理论》,将相关内容做进一步延伸和拓展,来来回回,选题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像《黄帝内经》这种经典中的经典,基本上一句话甚至一个字,就是一期节目。

比如《黄帝内经》里讲:“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我记得当年就把这四小句话拆解,每一小句就是一期完整节目,这就是经典的力量。具体我是怎么做的呢?核心思路就是我刚才提到的一个词:稀释。

那么,科普内容如何“稀释”,用什么稀释呢?我们接下来一起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