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做科普要完成医生思维向患者思维的转化
面对一棵大树,医生认识的习惯是从树干到树叶,由主要到次要。但观众看的是树叶,观众关注的是细节,观众想知道我身上长的到底是什么?他们需要的是安全感和确定感。
医生朋友们都是学霸,长期的专业思维训练,最习惯的就是用主干思维思考问题。我们在做节目的过程中,经常会因为这点跟初次上节目的专家展开“拉锯战”。
比如说一个专家来讲胃癌,恨不得把胃癌的预防、治疗、术后康复统统讲清楚,可一个节目时间有限,怎么可能完成这么多内容的讲解?于是我们跟他沟通:您给我们讲讲预防吧!好,可一提到胃癌的诱因,又列出了一大堆。我们建议从其中选择一两个,比如从幽门螺杆菌切入讲解,可专家老师觉得不行,认为这样讲不“完整”,只讲一个诱因太过片面。
你看,我们的顶尖专家就是这么“热心”,恨不得在40分钟的节目中,把毕生所学都告诉观众。可这怎么可能呢?
而观众的思维是如何的呢?
“大夫,我胃疼,咋回事?”
“大夫,我身上长了个东西,要命吗?”
这就是典型的观众思维,由具体、局部到解决办法,至于与此相关的其他问题,大家并不关心。
其实从传播的角度亦是如此,科普和上课还是有区别的。上课更加体系化,而科普要“弱水三千,只取一瓢”。
这也就提醒我们,在做科普时,要请各位医生摒弃掉大而全的学术思维,从局部入手,找到老百姓最关心、最热衷了解的点,讲得清,讲得明。
因此,这也是我在开始就想跟大家交流的:做科普,一定要改变从医多年来形成的思维习惯,学会从局部到整体,从“患者”也就是受众出发。这样才能改变科普内容讲得过于专,但却无人问津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