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粒粒谷子打棒棒
虽然陈峰明老师担任陈平安的班主任后采用了男女同桌的管理方法,看似比较奇葩,当即遭到全班同学的反对,但是事实得到证明,确是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每个同学的学习成绩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不仅如此,而且他担任陈平安的语文老师,同样有特别的教学理念。因为他为了让同学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养成丰富的想象力,养成敏锐的思维能力,养成坚韧的意志力,想方设法增强课堂的气氛,以激发大家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从而提升全班学习成绩。
陈峰明老师曾说过一句话,好的教育方法犹如吸铁石,一下子把同学们的注意力聚拢起来,给人以启迪,催人奋进,刻苦钻研,勤奋学习,从而达成目标。所以,他从不失言,说到做到,采取了与众不同的讲课方式,针对课本内容,时而举例子,时而打比喻,既摆事实,又讲道理,引经据典,生动有趣,栩栩如生,深深地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力。教室也很听话似的变得十分安静,安静得好像空气凝结了一样,毫无声响。既然有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就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聚精会神地听讲,从而获得陈老师的赞许。
陈老师每次望着认真听课的同学们,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便在课堂上时而穿插提问,以激起课堂气氛。同学们配合默契,积极回答,从而加深理解,增强记忆力。
另外,陈老师还有独特的教学规则,比如,有时候要求开小差的同学作答,一者批评教育,二者引起同学们注意,从而加深同学们的记忆;有时候请学习成绩好的同学作答,以资鼓励,更上一层楼;特别令人难以忘怀的是,课堂上有时闹出笑话,成为粉红的回忆。
1979年春天,万物苏醒,百花齐放,鸟语花香,阳光明媚,春风拂面,爽心悦目。你看,金良村到处是绿油油的一片,蝴蝶翩翩起舞,鸟儿自由飞翔,青青小草趁机与春风跳起了交谊舞,金黄闪光的油菜花笑口常开,飘出醉人的芳香。一年之计在于春,村民们忙于春耕播种,与春阳为伴,与月亮为友,耕牛也服从指挥,默默无闻地工作,犁出一排排诗行,铁铧射出喜悦的光泽,田野里冒着快乐的热气,村院沉浸在欣欣向荣的景象里。
自从金良村小学搬入黄冲新学校后,自然远离马路,从而保证了师生们的安全,以便拥有一个舒适怡情的学习环境。老师们努力讲课,学生们刻苦学习,苍穹传来朗朗的读书声。
有一天,陈峰明老师按时来到教室,有条不紊地讲授语文课《丰收》一文,抑扬顿挫,铿锵有力,教室里的回音仿佛敲击着诗意的鼓点,声声入耳,令人惬意十足。所以,全班同学端正坐好,全神贯注地听课,又能积极回答问题,陈老师喜在眉头乐在心,黑板闪出了庆贺的光泽。当陈老师讲到颗粒归仓时,讲得生动形象,通俗易懂,耐人寻味。同学们受益匪浅,快乐了心房,充盈了脑海。
虽然这里是新学校,但是仍然坐落偏僻的小山村,条件非常有限,校舍纯属土砖瓦房,结构比较简陋,窗户没安装玻璃,更没有安装窗帘,面对困难,到底怎么办?师生们只得开展勤工俭学活动,齐心协力,克服困难,解决困难。比如,老师煮饭的柴火是师生们去山上拾回的;学校没有水井,每班轮流去较远的黄冲井挑水;师生们每年中秋后去油茶林拾捡茶籽,换回封窗取暖的薄膜纸,以便学校度过严寒的冬天;等等。
然而,春天踏着欢乐的脚步来了,寒冷的冬天不得不让位而去,夫夷大地变得温暖起来,学校拆下了窗户薄膜纸,一阵阵春风吹进教室,不仅凉爽了同学们的心灵,而且留给人酣畅淋漓的惬意,犹如大家喝了蜜糖一样,人人像一朵朵粉红的桃花笑红了脸,真的感恩春光的滋润啊。
当然,如果有人在课堂上欣赏窗外的七彩春图,就十分方便。正在此时,陈老五同学抵挡不住春色的诱惑,自作聪明地开起了小差,总是肆无忌惮地东张西望,望着室外五彩缤纷的春光,时而眉开眼笑,时而摇头晃脑,早把上课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其实,陈老五同学的举动早已被陈峰明老师注意上了,但是没有当面批评他,还是温和地提醒:“请个别同学注意呐,上课期间不要开小差,一定要集中思想听课呢。”
虽然陈老师连续提醒好几遍,但是陈老五同学沉迷于景色,仍然无动于衷,同学们都在替他担心呐。虽然陈老师气得脸都青了,但是屡屡欲言又止,望着他叹叹气,摇摇头,嘴里念念有词,“看样子你是世界上最聪明的孩子,将来完全可以成为春游的向导,我都没法教了。”
或许陈老五同学太入神的缘故,完全把陈老师的话语当着耳边风呀。陈老师时而瞟他一眼,时而扫视一眼全班同学,最后处于无奈而三步并着两步走向他,所有的目光都聚焦于他。教室也忽然安静下来。
此时,教室里的空气也停止了流动,同学们也只能听见自己的心跳,周围的人好像都定住了,甚至没有听见他们的呼吸。陈平安心里在默默无闻地为他祷告,希望陈老五同学快点回过神来呀,不然要挨批了。虽然同桌悄悄提醒了他,但是他还是没有反应过来,仍然我行我素,眼睛死死盯着外面不放。或许他被春色勾走了魂魄吧,也别怪陈老师生气了呀。
陈老师抵近陈老五同学后,轻轻提着他的耳朵,请他站起来。他被这突如其来的举动吓了一大跳,望着眼前的陈老师,仿佛哪里来的庞然大物,或者不知哪里来的异端,顿时满脸通红,急得忐忑不安,唯有低头不语。
可是,令同学们意想不到的是,陈老师竟有菩萨心肠,不但没有发脾气,反而轻言细语地提问:“陈老五同学,请你回答我,我刚才在课堂上讲了些什么内容?”显然,同学们望着陈老师的表情,刚才提起来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然而,陈峰明老师一问三不知,无奈地摇摇头,心想这孩子幼小,根本不懂事,真的不可教也。陈老五同学惊心动魄地抖擞着身子,真不知如何面对老师,也不知道如何回答问题。同学们也在期待,不知道陈老师将如何处理,个个屏住呼吸,教室立刻安静下来。这个时候,只有悬挂墙壁上的黑板静静地望着同学们,或许也在等待着什么,窗外的春风轻轻地吹,偶有从窗前路过的行人,随意眺望一眼教室里的同学们,扛着锄头,跨着大步,勾着一缕阳光远去了。
陈老师大所失望,也窝了一肚子火,可惜没办法发火,尽力控制情绪而没有批评他,还是客客气气地再次提问:“陈老五同学,请你仔细听题,颗粒归仓是什么意思?”
说句实在话,陈峰明老师每次提问,同学们也不一定能回答上来,就算能回答,也未必正确,纯属正常现象。或许陈老五同学留念美丽的春色,仍然沉浸美梦里,一时没有恍过神来,却又要急着回答问题,就不假思索地大声回答:“陈老师,颗粒归仓的意思是粒粒谷子打棒棒。”
谁也没有料到,陈老五同学竟然会这样回答问题,教室里顿时像炸开了锅,同学们禁不住哄堂大笑起来。你瞧,在这些小精灵当中,有的吹起口哨,有的挤眉弄眼,有的高声大叫,有的激动拍掌,有的敲击课桌,有的摇头晃脑,有的笑得东倒西歪。笑声、掌声、欢呼声,犹如噼哩叭啦的爆竹声,惊天动地,震得屋檐上的瓦片嗡嗡作响。陈老师也禁不住笑起来,真是朽木不可雕也,孺子不可教也!
不过,几分钟之后陈老师边摇头边返回讲台,两手一挥,示意同学们安静,教室也听话似地安静下来。说来也巧,小鸟停止了叫声,春风也改变了方向,树木也停止了摆动,只有绿油油田野里仍然闪着迷人的绿光。
接下来,陈老师重新调整好失态,要求陈老五同学坐好,继续上课道:“陈老五同学,请你仔细听好啰,我再重复讲解一遍,颗粒归仓到底是什么意思?它原指每一粒稻谷都进了仓库,比喻做事全面的意思。然而,我们这篇课文的题目是《丰收》,含义是指我国解放后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英明领导下团结一心,争分夺秒,抓实肯干,大力发展工业,促进农业生产,各行各业得到快速发展,获得大丰收,家家户户,五谷丰登,无不拍手称快,中华大地沉浸在欢乐之中。总之,这是指我国现阶段全国形势一片大好,国民经济突飞猛进,人民安居乐业了,生活水平提高了,这就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学们听懂了没有?”
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听清楚了。回答声响彻云霄,地动山摇,震破了天空,惊喜了油茶林,欢悦了学校,把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显然,对于有些事情,歪打正着,这样既激发了大家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课堂效率。同学们激动昂扬,不由自主地鼓掌,陈老师也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此时此刻,一股股温暖的春风从窗户挤进教室,抚摸着同学们的面容,让人心旷神怡。树木兴奋摇曳,花儿开心微笑,忙碌在田野里的村民们欢呼鼓舞,耕牛兴奋哞叫,蝴蝶自由自在飞舞,到处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突然,下课铃响了,班长大喊一声,起立。全班同学步调一致,兴奋站起,衣冠整齐,鞠躬敬礼。老师回礼,终于下课。陈老师拿好课本与粉笔盒,高高兴兴地离开教室。同学们好像一群群小鸟飞出教室,准备享受陶醉的绿色。
##校刊发表的第一篇文章
自从陈平安成为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后,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环境的改变,随着知识的增多,思想慢慢开阔起来。显然,他对世界万物充满好奇,也喜欢看书读报,听人讲故事,特别喜欢听爷爷陈先明讲故事,同时仔细观察事物,所有这些的确实成为了他写作的好题材,不知不觉爱上了文字,从而养成了每天坚写日记的好习惯。因此,如果陈平安每天不写点东西,不记录耳闻目睹的事事物物,就好像当天有什么事情没完成似的,晚上也要思这想那,势必影响到了他的睡眠。当然,他不敢否定,这也是离不开陈秀秀同学的热情帮助,写作水平逐渐提高,自然得到了陈峰明老师的表扬。
秋天来了,一场淅淅沥沥的秋雨,送走了火热的夏天,拉开了秋的帷幕,离开枝丫的黄叶铺满了山上的小路,当累累的硕果挂满了枝头,但是晚上的蛙声消失得无影无踪。突然,一阵秋风吹来,田野里翻滚着金黄色稻浪,正忙碌在田野的村民们喜笑颜开。此时,差良代塘跳满了金色的音符,油茶林闪出了丰收的喜悦。金良村小学也呈现出另一番景象,老师们忙碌上课,学生们认真学习,苍穹传来朗朗的读书声。
1979年10月,学校领导为提高学生们的写作水平,特意举行作文比赛。然而,他们四年级并没有什么作文题目,还是阅读作文。主要内容是,要求写一篇关于周末的生活经历,或者耳闻目睹的一件小事,自拟题目,1000字左右,时间为150分钟。
作文比赛铃声一响,许多同学拿到作文试卷,迫不及待地写作起来,教室里充满了唰唰的写字声,仿佛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气势,又如登山运动员都想第一个登上泰山顶峰似的,从而体会“回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味道。
然而,陈平安并不着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嘛,静静坐在位置上,时而看看作文试卷,时而仔细默读黑板上阅读作文的内容,详细回忆着周末的大小事件。大约十分钟后,他突然想起学过的《丰收》课文,特别陈峰明老师向陈老五同学提问“颗粒归仓”的含义,无意间提醒了他,有如游玩在鸟语花香的春天里,望着绿色的海洋,心潮澎湃,思想开阔,充满期待。
既然陈平安有了写作方向,就决定从耳闻目睹的事件入手,自拟题目为《收稻谷》。当他自个儿微笑一阵后,便缓缓提起笔头,真情实感的文字听话似地跃于纸上,相似开闸之水哗啦啦地从他的脑海里流了出来。大概内容如下。
秋天来了,天气渐渐凉了,漫长的夏天过去了,迎来了金色的季节。树叶被调皮的秋风一片片涂黄,把绿叶变成了红叶,菊花、桂花竞相开放,逸出醉人的花香。在秋风的撩拨下,树木激情摇曳,小草快乐飘拂,满塘秋水泛着粼粼波纹,金黄色的稻穗向人们点头微笑,粮仓静候满眼的希望。
爸爸陈文东是金良村第二生队的队长,为了搞好生产队的工作,也为了提高社员们的生活水平,背熟了毛主席的语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工作积极,认真负责,废寝忘食,全力以赴,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确实历尽了心血。
你看,他一吃完早饭,嘴里叼着根自产的土烟,随意摸摸脑门,大概思考着生产队的出工事宜。然后,他与妈妈吕有姣打个招呼,匆匆走出家门,来到院前的田野里,使劲地吹响了出工的口哨,催促全队社员及时出门。对门山上的油茶林传来一阵阵“嘀……嘀”的回音,社员们随即从四面八方飞出家门,赶向指定的集合地点。
当全队社员到达将要收割的稻田时,爸爸根据昨晚开会的讨论结果,把60多个劳动人员平分成两组。然后,两组派出优秀代表,当众抓阄,由此落实每组需要收割的4亩稻田。分组的目的是让大家公开、公平与公正地竞争,以调动社员们的积极性,加快收割稻谷的速度,从而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确保提前完成秋收任务。
接着,每组社员自觉围在一起,经过简单的讨论,统一了节奏,就积极行动起来。既然两组比赛团队领会了自己的分派任务,就高兴奔向各自收割的稻田里。因此,一场大战开始了。
不知是谁吟唱起“先进更先进,后进赶先进,革命加拼命,无往而不胜……”的调子,田野里响起了哗哗啦啦的掌声。
陈平安听着似懂非懂的唱词,远远站在田埂上看热闹,望着精彩的比赛场面,感觉非常好奇,心想这次又有写日记的材料了。
于是,他睁大眼睛,前后左右观察一番,发现每一组的妇女们在收谷机前面躬着背,低着头,翘着屁股,面朝水田背朝天,拼命地割着稻穗,镰刀在稻田里飞舞,割下的稻穗自觉排成了诗行。尽管妇女们累得汗流浃背,总是笑容满面地忙碌着,衣服上画满了闪光的彩图,汗水流出了收获的喜悦。
因男女有别,分工当然不同,男人们大都在收谷机(手动脱粒机)旁边作业,估计有10多人,仅踩机子的就有三个(每半个小时轮流换人),中间那个只顾玩命地踩踏板,以便加快收谷机的旋转速度,另外两个紧握着一手手稻穗,熟练地摁于脱谷转盘上。
你看,收谷机无畏疲劳,唱起嗡嗡的欢歌,谷粒在高速旋转的脱谷转盘的鼓励下迅速离开了稻穗,激动地飞向机仓,表演完短暂的迪斯科,从令如流地跳入仓底,与先前落入仓底的谷粒紧紧地拥抱一起,耐心等待后面的兄弟们,准备一起回归生产队粮仓。
收谷机两旁各有两个传递稻穗者、一个捆扎稻草者及四个专门负责在稻田中收集与转运妇女割下的稻穗者,打谷机后面还有两个负责收装机仓的稻谷者,个个吃苦耐劳,忙忙碌碌。
另外,每组安排四个力气饱满的劳动力,负责把收集好的稻谷运送回生产队的晒谷坪,返回田野时随手牵羊地带些凉爽的泉水,方便大家解渴,又成为优秀的后勤服务者。
由此可见,每组社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干劲十足,忘记了疲劳。虽然他们累得上气不接下气,但是没见人叫苦,也没人停下来休息,生怕本组落伍似的,宛如两军交战,狭路相逢勇者胜,人人做梦都想争创第一啊。
爸爸也没闲着,奔波于两组收割队伍之间,仔细查看现场,全面指挥,从而做好安全保障工作。他时而笑容满面地提醒:“请大家把稻穗收拾干净啦,一粒谷子一滴汗呢。”他说得非常对,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必须要做到颗粒归仓,不愧是个优秀的生产队长。
陈平安也没闲着,看看甲组,瞧瞧乙组,忙得不亦乐乎,一者分享劳动快乐,二者想知道哪一组先完成收割工作。你瞧,大人们喊着农业学大寨口号,撸起袖子加油干,田野里一片热闹非凡的景象。所以,陈平安看得眼花缭乱,恰似在观看一部经典的纪录片,时而为他们鼓掌加油。
由于社员们同心同德,不怕流血流汗,收割速度快得惊人。大家收割完一丘又一丘,收谷机也听从安排,时而转移另一丘稻田里,继续完成收割使命。经过社员们的不懈努力,原来金黄色的地毯悄悄消失,却站满了活灵活现的稻草人,而且原计划四个小时收割完的任务,结果只用了三个小时。更令人兴奋的是,两组几乎同时完成收割任务,陈平安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陈文东非常高兴,挥舞着双手,大加赞赏,田野稻穗随风曼舞,挂在高空的太阳也露出了诗意的笑脸。他趁机连吹三声哨子,振臂高呼:“今天大家辛苦了,既然提前完成任务,就提前收工。”
社员们听后欢呼鼓舞,陆陆续续跳上田埂,随意清洗脏污的泥泞,迅速穿好鞋子。然后,大家挑着装满幸福的重担,踏着快乐的步子,唱着农业学大寨之歌——今秋又丰收,颗粒归仓,凯旋归来……
陈平安也学着大人们的样子,同样哼着不成文的调子,跟随大部队兴致勃勃地回家。显然,这个星期天玩得好开心,收获美满,快乐无比。
作文比赛的评选结果出来了,陈平安夺取了四年级比赛的第一名。学校按照比赛计划,举行了别开生面的颁奖仪式。他情不自禁地跃上领奖台,领取奖状与奖品(一支三分钱的铅笔与两本五分钱的作文本),奖状闪出庆贺的光芒,金良村小学沉浸在一片欢乐之中。
班主任陈峰明老师(他后来去邵阳电大进修三年,毕业后成为了中学教书,而且三十年后定居邵阳市,并成为创卫文明标兵呢。)不仅在班上表扬陈平安,而且单独找他谈心。他摸摸陈平安的脑袋,轻言细语地询问:“陈平安,我真没看出来,你能写出这么优秀的文章来,能否谈谈你的写作心得?我好在班上进行推广,鼓励大家向你学习。”
陈平安面对提问,无从说起,犹豫一会儿后笑眯眯地回答:“陈老师,我自己也说不准,或许这是我一时的灵感吧。”其实,他有句心里话没敢说出来,因为他在写作方面能取得今天的好成绩,确是受到了陈秀秀同学的影响。
这就是陈平安在校刊上发表的第一篇文章——《收稻谷》,成为他爱好业余写作的动力,并激励着他在人生路上奋勇前进。
只可惜在30多年后的一天,陈平安写的二十几本日记本以及所有的书籍(估计有100斤左右)被他调皮的小儿子陈松松当着垃圾卖掉了。他深感遗憾,当年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全是宝贵的财富,千里长堤,毁于一旦。
俗话说,十个文人九个穷,特别是在这个高速发展的商业时代,写文章未必就有饭吃。但是他仍然要坚持写下去,算是他的业余生活,权当自娱自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