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持续发展概念的内涵十分丰富。它既是目标,又是手段;既强调保护,又强调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持续发展是环境保护的压力与经济增长的动力两种力量的妥协和矛盾的统一。所谓妥协,隐含有保护与增长之权衡取舍的抉择;所谓统一,意味着环境与经济互为条件的基本原则。
然而,持续发展这一概念的丰富内涵,又使其确切含义变得模糊起来。效率配置、污染控制、生态重建、生物多样性保护、社会平等、生活质量提高、消除贫困等均被用来定义和论述持续发展,以致国外学者称持续发展已成为一种“泛用”的时髦词汇而包罗万象。但是,进一步考察这些定义和论述则可发现,它们从不同侧面探讨和认识持续发展的条件和实施方式,形成各具特色的持续发展途径。这些途径都有明确的伦理学规范意识,独特的环境问题优先序列或重要性辨识,较为系统的理论和方法论基础,以及各具特色的实践方式。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肯定或否定某一特定的持续发展途径,而是要充分揭示其特点与局限,明确其政策含义。
分析各种持续发展途径,需要一定的框架和相应的方法论基础。尽管古典经济学的资源稀缺论及新古典经济学的效率利用论构成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但有关持续发展的讨论,却以环境与自然保护为主导。1988年,我初到英国剑桥做环境经济学的博士学位论文研究时,觉得西方经济学在持续发展讨论中的声音一开始相对微弱,但随后,理论上与方法上对持续发展概念的完善与应用异军突起,作用巨大。1993年回国后,也觉得中国持续发展的声潮主要来自于环保和自然科学界。因此,有必要应用经济学方法考察各种持续发展途径的特点、局限及其实践含义,在此基础上探讨持续发展的市场调控机理及其政策含义,以实现符合效率原则的环境持续。不仅如此,还需对中国当前环境管理与资源利用中的一些重大问题,作一些可能的案例解析,认识中国在向市场经济过渡阶段应用市场途径优化资源配置的原理与政策措施。
鉴于上述考虑,本书分为四个部分展开研究。第一部分考察了持续发展概念所基于的环境与资源的价值原理,主要讨论了有关环境伦理、环境危机以及环境资源状态辨识参数的一些基本原理。第二部分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当前国际上有关持续发展主要途径的特征、局限、实践意义或应用前景。在本研究中所分析的典型途径包括古典的资源稀缺、常规的效率利用、悲观的极限增长、能动的能力建设、回归性的绿色发展等模式。第三部分根据经济效率与环境持续的关系,建立了持续发展市场调控的优化模型,讨论了多目标协同的决策与经济政策问题。第四部分就土地资源、水资源、环境成本及贸易自由化的环境效应等涉及中国持续发展的一些重大现实问题进行了案例和专题研究。
中国在环境与资源经济学领域理论与方法方面的研究已有一定基础,但就可持续发展有关经济原理的系统探讨尚不多见。本书在体例结构上仍延续我1992年完成的博士学位论文风格,主要以西方有关的理论与方法为基础展开研究。作为理论上的探讨,许多观点、分析乃至措辞不尽与国内已有的或所熟悉的完全一致,有些甚至出入较大或相矛盾,如资源价值论与劳动价值论、环境资源产权的明确界定及其市场配置。此外,书中对西方文献引证,所涉及的诸多西方学者人名及术语的中文表述也可能不尽准确。对于西方人名的翻译,有两种处置方法。一是沿用那些已广为接受的惯用译名,如亚当·斯密、约翰·穆勒。这部分人多为经济学家,主要参照经济科学出版社1987年翻译出版的《世界重要经济学家辞典》和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出版的《现代经济学辞典》的译法。二是参照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的《英语姓名译名手册》译出。至于专业词汇,以意译为主,并参照国内文献的译法。
本书汲取了生态伦理和环境保护的一些基本原理与方法,既有别于传统的环境与资源经济学,又不同于以增长为核心的发展经济学。对这样一个尚处于发展和完善过程中的领域,我的研究只能是探讨性的,许多观点很可能失之偏颇,一些原理的论述也难免不尽妥帖。对于许多问题的讨论也仅限于提出问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回答这些问题。作者谨藉此书讨教于关注持续发展经济研究的同仁,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原理与实践问题,建立起符合发展中国家实际的理论与方法体系,推动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