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毛泽东部署秋收起义
伟大的中国革命造就了一代革命精英。毛泽东就是中国革命造就的一位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战略家。八七会议后,毛泽东领导的湖南和江西边界地区的秋收起义创建了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在井冈山建立了农村革命根据地。
毛泽东出身于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的一个农民家庭,毕业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本来是一个青年知识分子,基本期望是做一个受人尊敬、以“传道、授业、解惑”为己任的教师。毛泽东在早年生涯中,也确实多次做过教师。
毛泽东的第一次教师经历是在学生时代。他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时,曾经在第一师范主办的工人夜校首次登台讲课。1917年上学期,第一师范主办了工人夜校,到了下学期时,由于工人夜校办得不景气,就出现了办与不办的争论。这时在第一师范读书并担任学友会总务兼教育研究部部长的毛泽东,力主工人夜校应该继续办下去。他说:“我国现状,社会中坚实为大多数失学之国民。”由于大多人的支持,第一师范决定继续把工人夜校办下去。于是,毛泽东于1917年10月亲自起草了工人夜校招生广告。11月9日工人夜校开学后,毛泽东事必躬亲,精心操劳,并兼任甲班的历史课教员。毛泽东讲课时,认真组织,备课细心,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深受学生欢迎。
毛泽东的第二次教师经历是在长沙修业小学担任历史教员。1919年春天,经周世钊引荐,毛泽东到修业小学担任历史教员。在此期间,毛泽东在教课的同时,还把主要精力放在反帝反封建的政治宣传活动上。由毛泽东主编的《湘江评论》,就是他在修业小学教书期间创办的。《湘江评论》后来被李大钊称为全国“最有分量、最有见解的刊物”。
毛泽东的第三次教师经历是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任主事。1920年7月,经过毛泽东的老师、原第一师范国文教员、当时任湖南省省长公署秘书长的易培基的举荐,从上海回到长沙的毛泽东,担任湖南第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主事(即校长)。在任期间,毛泽东首先建立了以一批思想进步、品德高尚、学识渊博的学者为骨干的教师队伍,还坚持抓教育改革,重视文体活动,使这所学校成了一所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学校。
毛泽东的第四次教师经历是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兼任国文教师。1921年下学期,由于毛泽东把湖南第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办得较有名气,易培基对他更加信任,于是就破格聘请他兼任第一师范学校师范部第22班的国文教员。在高手云集的第一师范,毛泽东这样年轻的师范毕业生任教员是第一个。由于毛泽东知识渊博、讲课生动,学生们十分佩服他。有时毛泽东讲课,外班的学生也去听课,教室里甚至被挤得水泄不通。
但是,毛泽东早在青年时代就立志以“改造中国与世界”为己任。面对中华民族的危难、人民生活的痛苦、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的压迫、政治黑暗与反动统治者的腐朽,毛泽东毅然决然地走上了革命道路。从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读书开始,毛泽东就积极团结志同道合的有志青年,组织新民学会,发动“驱张运动”(湖南人民驱逐当时统治湖南的军阀张敬尧的运动),创办湖南自修大学,传播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前后,毛泽东两次到北京,接受了马克思主义,走上了职业革命家的道路。
关于毛泽东到北京时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工作的情况,胡适于1959年12月26日回忆毛泽东时,曾有人做了以下记载:中午,(胡适)先生谈起杨昌济,他是毛泽东的丈人,在北大当过教授,教伦理学的。胡颂平因问:“毛泽东进北大图书馆工作,是他的丈人带进去的吗?”(胡适)先生说:“不是,毛泽东在湖南师范毕业后到了北平,他和五个青年上书于我——这封信,我是交给竹淼生的弟弟竹垚生保管的。在抗战期间,放在上海,竹垚生怕生事,把它烧掉了。——当时北京有个工读辅助会,他先在辅助会工读,很苦。”胡颂平问:“是否先生介绍他进图书馆?”(胡适)先生说:“不。当时章行严[1]当北大图书馆馆长,李大钊当主任。章行严是湖南人,大概是章和李大钊两人把他介绍进去的。他管理报纸阅览室,每月八块钱,那时八块钱也可以过活的。”[2]
毛泽东接受马克思主义后,积极创建湖南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出席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他是中国共产党湘区委员会的第一任书记,中国共产党第三届中央委员会秘书、中央组织部部长。
在国共合作的中国大革命中,毛泽东担任过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秘书和代理部长。在担任中共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书记期间和大革命前后,毛泽东积极组织领导农民运动,发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重要文章,成为中国革命中一位崭露头角的青年革命家。
在中共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慷慨陈词,痛斥陈独秀右倾错误,力主中国革命走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作为中国共产党人必须认识枪杆子的重要性。毛泽东在发言中,从国共合作、农民问题、军事问题和党的组织四个方面批评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他着重指出:秋收暴动非有军事不可,党要非常注意军事问题,“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这是毛泽东第一次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一著名论断。关于农民土地问题,毛泽东在讨论《最近农民斗争的议决案》时发言说:“(1)大中地主标准一定要定,不定则不知何为大地主中地主,我意以为可以五十亩为限,五十亩以上不管肥田瘦田通通没收。(2)小地主问题是土地问题的中心问题,困难的是在不没收小地主土地,如此,则有许多没有大地主的地方,农协则要停止工作,所以要根本取消地主制,对小地主应有一定的办法,现在应解决小地主问题,如此方可以安民。(3)自耕农问题,富农、中农的地权不同,农民要向富农进攻了,所以要确定方向。”[3]共产国际代表罗明纳兹不采纳毛泽东关于农民问题的意见。毛泽东在发言中还对党不做军事运动专做民众运动提出批评意见。为此,在中共八七会议上,毛泽东当选为临时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
毛泽东本来是一个青年知识分子,既不熟悉军事,也没有指挥过军队,唯一的军事生涯是辛亥革命后在湖南新军中当过半年兵。毛泽东本来的愿望是当教师,一直到晚年也不愿意当“四个伟大”(即“伟大的导师、伟大的领袖、伟大的统帅、伟大的舵手”),而只愿意当一个“导师”,因为“导师”即“教师”。中国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反动派对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人民实行残酷的屠杀政策,把毛泽东和共产党人“逼上梁山”。毛泽东曾经指出: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反动派左手拿着刀,右手也拿着刀;中国共产党人也只好照此办理,双手拿起刀来,进行武装斗争,用武装的革命反抗武装的反革命。
“实践出真知。”在长期的中国革命战争实践中,毛泽东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悉心钻研古今中外的军事战略和战术,终于融会贯通古今中外的战争经验与军事精髓于一炉,修成正果,成为领导中国革命、指导武装斗争、部署革命战争的伟大导师,成为举世瞩目的政治家与军事家,成为炉火纯青的中国革命领袖、指挥革命战争与重大战役的军事统帅。
全国抗日战争初期,在苏联治病的贺子珍曾经为共产国际撰写了一份《毛泽东同志的简略履历》。这份珍贵的毛泽东资料,朴实无华,实事求是。其中这样写道:
毛泽东同志生于1893年湖南省湘潭县韶山村。父亲毛圣贤(毛泽东之父毛贻昌,字顺生,号良弼)本来是贫农,后因做小买卖渐渐的成为富农。他有弟兄二个:毛泽民、毛泽覃。此二人都是1925年之内加入共产党。毛泽民现在党内做财政工作,曾任苏区(江西)中央银行行长。毛泽覃在红军内曾当过师政治委员,1935年在战场上牺牲。
从六岁时毛泽东同志即开始帮助父亲种地及家事。八岁时(1901年)在乡村中私塾读书。在十六岁时到十八岁时在家中耕地二年,过后在湘潭小学校读书。在此时代得着了一些新的学问。在此学校毛泽东同志并没有读好久。
当辛亥革命成功前,毛泽东同志已到长沙,考入一个中学。这里也没有毕业,学了只是半年,此时正是武昌起义,毛泽东同志受了此次革命的影响,决定参加学生革命武装队伍,于是由长沙到武昌。因北伐未成功,此学生队伍被解散,于是毛泽东同志决定归长沙,虽考入中学,未读多久的书,出校后自己在图书馆研究各国的文化书籍,因家庭要求入学,于是考入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此是1912年,在1918年毕业。在1917年同自己的朋友组织革命团体——“新民协会”[4]主要反帝国主义。
在1918年毛泽东同志到北京去,在北京图书馆[5]服务,正主任当时是李大钊同志。
在1919年回长沙编报及开办书局并参加新民协会[6]工作,于是在1919年反湖南省长张某运动高潮时,毛泽东被派为代表到北平去要求撤张之差,在北京时他对马克思主义特别研究。在1920年回长沙时即开始组织革命工人团体。
在1921年他被派为湖南代表参加成立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在此大会上被选为中央委员[7]一直到今日他连选为中共中央委员。在1922年他当湖南省委书记。
1923年第三次党代表大会他被选为政治局[8]的委员。国共合作时他在广东代表共产党参加国民党重要工作——宣传部工作。直到1926年3月20日,过后回到湖南领导农民暴动,曾任全国农会会长[9]。国民党叛变革命以后,因秋收暴动失败,毛泽东同志将我们的队伍领导到江西。1927年10月到江西井冈山。
1928年与朱德同志汇合即成立红军,朱德是军长,政治委员是毛泽东。当时苏维埃运动的最高领导机关是前敌委员会,毛泽东同志当书记。1930年即改为革命委员会,毛同志任主席。1931年苏维埃政府成立时,毛泽东同志为主席。
红军在1934年北上时是毛泽东同志领导的,现在毛泽东是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之一[10]。
大概在1919年毛泽东曾与杨开慧结婚,在1927年即与她离别,杨开慧在1930年被何键枪毙。
1928年与贺子珍结婚,她是1927年的党员,家庭是地主出身。现在莫斯科读书。毛泽东同志从加入党直到现在从来没有犯过任何政治错误,他积极的反对过并反对着一切脱离党的政治路线,正因为他是积极拥护共产国际路线,曾被各种各样的机会主义及叛徒的领导者处罚了十次,甚至企图开除他的中央委员[11],但毛泽东同志从来是不动摇的,坚决执行国际路线。[12]
在中国共产党八七会议后,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分工之前,主持中共中央工作的瞿秋白准备让毛泽东留在中央机关工作。当征求毛泽东的意见时,毛泽东表示,不愿去大城市住高楼大厦,愿到农村去,上山结交“绿林好汉”。这是毛泽东第一次阐述上山从事武装斗争的思想。
1927年8月9日,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举行第一次会议。在讨论湖南秋收暴动时,毛泽东发言指出:“湖南省委要组织一个师的武装去广东是很错误的;大家不应只看到一个广东,湖南也是很重要的;湖南民众组织比广东还要广大,所缺的是武装,当前处在暴动时期更需要武装。”毛泽东强调:“前不久我起草经常委通过的一个计划,要在湘南形成一师的武装,占据五六县,形成一政治基础,发展全省的土地革命,纵然失败也不用去广东而应上山。”[13]在这次会议上,共产国际代表罗明纳兹提出,应改组湖南省委,派一得力同志去,提议毛泽东去湖南贯彻中共八七会议精神。这次会议最后决定由毛泽东、彭公达回湖南传达八七会议精神,并全权负责改组湖南省委,指定彭公达为新的湖南省委书记。
会后,毛泽东立即行动。8月12日,他便以中共中央特派员身份从武汉到达长沙,住在夫人杨开慧在长沙的家——板仓杨寓,然后立即会见湖南省委书记易礼容,了解湖南各方面情况。8月30日,根据中共八七会议精神,中共湖南省委讨论湖南秋收起义最后计划。会议决定:首先集中力量在条件较好的平江、浏阳、醴陵等县和安源发动起义,成立湖南秋收起义领导机关;由各军事负责人组成中共湖南省委前敌委员会,以毛泽东为书记;由各暴动地区中共组织的负责人组成行动委员会,以易礼容为书记。会议指定彭公达去汉口向中央报告湖南暴动计划,毛泽东去湘赣边界统率工农武装力量,组织前敌委员会,领导秋收起义。
根据中共湖南省委的统一部署,毛泽东于8月31日早晨乘火车去安源部署武装起义。途经株洲时,毛泽东会见了中共株洲区委有关同志,指出:现在要搞秋收起义,搞武装暴动;敌人打我们,我们要还击;株洲是个重要地方,要把这个地方的工作抓紧恢复起来,首先要解决团防局,同时破坏白石港的铁路桥。然后,毛泽东从安源派了一位搞武装斗争的人员协助这里的起义准备工作。
国民党湖南省政府听到风声,调兵遣将,准备镇压工农暴动,“严密布防”,“严防共党中秋节大暴动”。国民党长沙卫戍司令宣布:从9月“八号起特别戒严五日”,“以防暴动”。
在白色恐怖极为严重的情况下,中共中央特派员和湖南省委秋收起义前敌委员会书记毛泽东9月初从株洲到安源,在张家湾召开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军事会议。浏阳县委书记潘心源,安源市委书记蔡以忱和两名委员,赣西农民自卫军总指挥兼安福县农军负责人王兴亚等出席会议。会上,毛泽东传达中共八七会议精神,报告湖南省委改组及新省委制订的秋收暴动计划,通报了各地组织秋收暴动的情况。
张家湾会议还听取了潘心源、王兴亚关于湘赣边界军队情况的详细报告,决定正式组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长余洒度,下辖三个团。第一团驻在修水,以中国共产党掌握的中国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第二方面军警卫团为骨干,由平江工农义勇军和崇阳、通城农民自卫军组成。第二团驻在安源,由安源工人纠察队、安源矿警队和安福、永新、莲花、萍乡、醴陵等县部分农民自卫军组成。第三团驻在铜鼓,以浏阳工农义勇队和警卫团一个营组成。卢德铭从汉口回秋收起义部队后,任起义军总指挥。
秋收起义部队中的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第二方面军警卫团,本来是奉中共中央指示,由武汉的汉口赶赴江西参加南昌起义的。在路上,得知南昌起义部队已经离开江西,南下广东,遂转移到修水休整。警卫团团长、中共党员卢德铭因未赶上南昌起义,返回武汉向中共中央请示工作。这支部队因为政治素质高、军事训练好,成为秋收起义和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主力部队。
张家湾会议拟定,秋收起义部队分三路进攻长沙:第一路(第二团)进攻萍乡、醴陵,向长沙采取包围攻势,但无论如何不能放弃萍乡、安源,以防敌人断绝自己的退路,同时要株洲区委发动株洲工农扰乱敌人后方,配合醴陵农民暴动;第二路(第一团)从修水向平江进攻,并发动平江农民在全县暴动,夺取平江后再向长沙推进;第三路(第三团)由铜鼓向浏阳进攻,并发动浏阳农民在四乡暴动,逼近长沙。张家湾会议正式组成以各路军主要负责人为委员、毛泽东为书记的中共湖南省委前敌委员会,统一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毛泽东在安源对秋收起义作出部署后,报告了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委决定:9月9日开始破坏铁路,9月11日各县暴动,9月15日长沙暴动。各地一致行动。
注释
[1]章行严即章士钊。
[2]胡颂平编:《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3年版。参见光明日报主办的《书摘》1997年第11期,第14页。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一八九三——一九四九)》(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208—209页。
[4]应为新民学会,成立于1918年。
[5]应为北京大学图书馆。
[6]应为新民学会。
[7]在中共一大上毛泽东未当选中央委员。
[8]中共三大时未设立政治局,应为中央局委员。
[9]应为中共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书记。
[10]应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亦称为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
[11]张国焘企图开除过毛泽东的党籍。
[12]《毛泽东同志的简略履历》原件现存俄罗斯国家社会政治历史档案馆。
[1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一八九三——一九四九)》(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20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