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的科举取士制度
唐代科举不止一种,最有名的当然是进士科。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名目?《新唐书·选举志》记载:“唐制,取士之科,多因隋旧,然其大要有三。由学馆者曰生徒,由州县者曰乡贡,皆升于有司而进退之。其科之目,有秀才,有明经,有俊士,有进士,有明法,有明字,有明算,有一史,有三史,有开元礼,有道举,有童子。而明经之别,有五经,有三经,有二经,有学究一经,有三礼,有三传,有史科。此岁举之常选也。其天子自诏者曰制举,所以待非常之才焉。”
这里首先指出了唐代参加科举的人的身份:一是生徒,一是乡贡。由京师及州县学馆出身,而送往尚书省受试者叫生徒;不由学馆而先经州县考试,及第后再送尚书省应试者叫乡贡。由乡贡入京应试者通称举人。州县考试称为解试,尚书省的考试通称省试,或礼部试。礼部试都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至于科目,这里说得有些混乱,因为有的科目并非常设,例如三史科是唐后期唐穆宗时才设置的,童子科则未能一直继续下去,中途取消。清代徐松《登科记考》认为,五经、三经、二经、学究一经、三礼、三传实际上都是明经科。至于一史科和三史科,窦禄军《唐代三史科名实考辨——兼答“傅璇琮之问”》一文认为:“古人以三史科之名指代一史科之实,一方面是为了与三礼、三传等科目在称谓形式上保持一致,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自魏晋以来,‘三史’成为一个被士人广泛接受的专有名词。简言之,一史科是真实存在的,只是名为三史科而已。”一言以蔽之,一史科和三史科是一回事。也就是说,《新唐书·选举志》混淆了不同时代的不同科目以及同一科目的不同名称。
常贡之科(常年设置的科目),实际上就是秀才、进士、明经、明法、明书、明算六项。这六项中,秀才科等级最高,但难度极大,因此唐前期就已经废止;进士成为实际上等级最高的科目,一旦考中,真的可以说是光宗耀祖。明经科次之。从科目设置也可以看出国家对人才的需要,进士和明经满足培养新政治官员的需要,其余的满足培养技术型官员的需求——其中明法针对的是法律人才,明书针对的是文字训诂方面的人才,而明算针对的是算数人才。
明经、进士两科,最初都只是试策,考试的内容为经义或时务。后来两种考试的科目虽有变化,但基本精神是进士重诗赋,明经重帖经、墨义。
所谓帖经,就是将经书任揭一页,将左右两边蒙上,中间只开一行,再用纸帖盖三字,令试者填充。
墨义是对经文的字句进行简单的笔试。
帖经与墨义,只要熟读经传和注释就可中试,诗赋则需要具有文学才能。进士难,明经易。唐人常说“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意思就是考中明经易,考中进士难。但一旦考中进士,则前途一片光明,所以还是吸引了大批学子。
唐代李恕在《诫子拾遗》中描写了他制定的培养子弟的方案:“男子六岁,教之方名。七岁读《论语》《孝经》。八岁诵《尔雅》《离骚》。十岁出就师傅,居宿于外。十一专习两经。”这个方案总的来说是由易到难,由生活常识到经学、文学。六岁时童子要接受常识教育,大约包括识字、节气、礼节等生活基本知识。七岁开始读《论语》《孝经》等,正式开始接受儒家经典启蒙教育。八岁开始读《尔雅》《离骚》等,这是文学启蒙教育。十岁则开始外出拜师,进一步深造。十一岁开始继续深读《论语》和《孝经》。
七岁就开始读两经,这是为了参加童子科考试。唐代为了鼓励孩子们读书,一度在科举中设置了童子科,选拔那些特别早慧的孩子。《新唐书·选举志》记载:“凡童子科,十岁以下能通一经及《孝经》《论语》,卷诵文十,通者予官。”后来童子科被取消。
地方贡生随当地长官每年年底到长安,等待考试。地方贡生到长安后,又有什么程序与步骤呢?
来到长安,除了向礼部递交家状与各州的文解(荐举文书),举子们还要结款通保,三人或者五人互保。保证不舞弊。
四方馆会在大明宫含元殿召集贡生,慰问点名。皇帝会在元日接见考生。对于部分考生来说,这可能是一生中唯一可以一睹天颜的机会。结束后考生还要去文庙拜谒孔子像。
考生入考场,除了《切韵》《唐韵》这类韵书外,其余书籍禁止携带。
考场内戒备森严,有巡视以防考生作弊。科举考试的考场或者试卷库被称为“棘院”。敦煌壁画中的监狱,周围有荆棘围绕;考场不是监狱,但也有这样的防范措施。
也有打破常规的时候。唐肃宗礼部侍郎李揆认为科举各种监考毫无必要,与求贤意图相悖,还不如干脆放开。于是在考场摆设五经、诸史及《切韵》,对考生说:“大国选士,但务得才,经籍在此,请恣寻检。”(《旧唐书·李揆传》)这是有特殊背景的,因为此时正值安史之乱,唐肃宗刚刚当上皇帝,他来灵武的时候,人马不过千余,大臣只有数十个,是真正意义上的“孤家寡人”,当然“求贤若渴”了。此时快速招徕人才是关键,所以规矩也就放松了。
进士科考三场:杂文、帖经、策文。武则天时期开始加设殿试。据《封氏闻见记》记载,唐代科举考试,凡明经,先试帖文,然后口试经义,答时务策三道;凡进士,试时务策五道,帖一大经,经、策全通者为甲第。
关于“时务策”,引郑阿财、朱凤玉《开蒙养正——敦煌的学校教育》的介绍如下:
……前往北京图书馆披阅馆藏的敦煌文献,特别是《敦煌劫余录》以后陆续新获的写卷,其中有一卷拟题为“唐人问对二十六条”的残卷……中国国家图书馆馆藏的这件敦煌写本“问对”残卷,虽为残卷,但保存的部分,有问,有对,资料极为难得。
……至于问对形式与文体如何?以下就完整者举一个例子细加说明,以见一斑。例如第六道,标题为“问豪富”,而仿真试题则是:“问:韩魏已来,人多侈竞,相嘲夸调,各尚资财,虽有其言,未睹其事,子之强识,并是何人。”
“问”是起问辞,标识以下为题目。“韩魏已来,人多侈竞,相嘲夸调,各尚资财”是引导问题的导问辞,“虽有其言,未睹其事”为问题,“子之强识,并是何人”则是促对语。
这里的“韩魏”,指春秋时晋国的韩氏、魏氏两家大臣,后又共同分晋立国而为诸侯,后代多用来称富贵之家。问题的大意是:从春秋时代晋国的韩魏以来,人们多竞相以奢侈为尚,相互夸耀嘲笑,崇尚资财。这种情况,虽然时有所闻,历史上有何具体人物与事实,请博闻强识的你,指出究竟有哪些?试题后,紧接着便是仿真的答题。“某对:某闻色声世界,富诞为先;豪贵矜夸,故其然矣。至如石崇锦鄣,五十里以霞生;吉甫粥枪,卅(三十)里而雷沸。况乎汉称金屋,周曰璧台,岂止羊琇娇豪,家然兽炭;前王孙傲岸,室累千金而已。谨对。”
“某对”为起对辞,“某闻”为承对辞,标识以下为考生的答案内容;“谨对”为终对辞,标识在此之前为考生的答案。全文以四六骈体作答。大意为:声色有形的花花世界,富贵荒诞,夸耀权贵也就如此了。至于像晋代的石崇用锦制屏幕来遮蔽风尘,长达五十里,仿佛彩霞一般壮观;周朝尹吉甫大富,鼎釜煮粥声闻三十里,沸腾之声宛如雷声。更何况汉武帝称金屋藏娇,周穆王有重璧之台。岂止像羊琇娇贵豪侈,家用小屑炭做成兽形来温酒;前王孙也态度高傲,屋室堆砌尽是黄金千两为墙壁而已。
就形式而论,这些命题都是以“问”作为开始,作答则以“某对:某闻”为开头,最后以“谨对”作为结束,属于标准策问的“问对”形式。其所问的题目,三四十字,而对答也不长,七八十字。就其所问的内容而论,均非关经义,亦非属方略,明显是所谓“时务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