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学习法:给孩子更好的教育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序言

彼得·格雷(Peter Gray),

美国波土顿学院心理学与神经科学研究教授

我曾经相信父母能在很大程度上控制孩子未来变成怎样的人。读本科期间我学的是心理学,我了解到的信息一直都是环境造就人。父母对于孩子的生长环境具有很大的控制力,因此父母造就了自己的孩子。

对吗?不,事实并非如此。

25岁时,我刚刚本科毕业。儿子出生后,我原来的观念被彻底颠覆了。尽管他还那么小,但他已经是一个独立的人了。我可以为他做一些事情来让他开心或不开心,但我改变不了他这个人,我一下子跟不上了。不过,时间长了,他让我明白:作为一名父亲,我要做的不是去塑造他,而是去了解他。他需要什么,想要什么?为此,我该怎么做?为了跟他融洽相处,我必须做出什么改变?很显然,他对我的塑造比我对他的塑造还要多。如今,研究儿童发展几十年后,我更坚信父母要做的就是:了解孩子、了解他们的需求、满足这些需求,并帮助他们成为自己希望或者需要成为的那种人。

娜奥米·费舍尔——从她作为一个接触过很多孩子和家庭的临床心理学家或者为人父母的经历来说——对此感悟颇深。本书探讨的教育不同于传统求学,因此您或许会认为本书要讲孩子如何向父母学习。可以说,有一点,不过本书所讲的更多的是父母如何向孩子学习。“改变思维”意味着,我们要从认为孩子是课程或行为塑造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认为孩子是在主动创造自我(从他们出生的那一刻起)。

学习,真正的学习,那种会一直存在并影响人一生的学习,从来都是出自我们的内心。每时每刻,孩子(此后的成年人)都在试图理解这个世界。这种理解只能出自人们的内心,否则就毫无意义,人们要么很快把它忘得一干二净,要么不把它当回事儿。谁也不知道另一个人如何理解这个世界或在某个时间乐于理解这个世界的哪个方面。教育,真正的教育,始终是自主的,或者说至少是自我选择的,原因就在于此。有时候,自主学习者会自由选择另一个人来引导自己的教育的某个方面。但是,即便在这种情况下,该学习者也处于掌控者的地位。他们自己选择是否寻求这位老师的帮助,而且他们随时可以退出。

正如娜奥米所指出的,我们所说的“传统”教育体系并非建立在对孩子学习方式的科学理解的基础之上。这种体系认为,世上存在某些真理,人们必须将这些真理视为自己的信条,不得提出任何质疑。所有孩子同时“上”同样的课程,定期接受测试,通过者予以奖励而不及格者受到惩罚。经过了一代又一代人,这一模式基本被原封不动地传承了下来。改变的只是我们对学校的看法,而非办学的方式。教育工作者可能会说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或对学习的热爱。然而,这一体系的设计初衷不是为了这样的目的,而且也没有为此而努力,因而这种目的只会“胎死腹中”。

请您好好思考一下。说实在的,基本上孩子不及格的唯一原因就是没有按要求去做,而孩子及格的唯一原因就是做到了别人要求他们去做的事情。在学校,基本上对权威的挑战总会带来麻烦。您必须怎么做呢?您必须记住别人教给您的东西并做出反馈。如果您打算设计一个旨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或对学习的热爱的学校,这种学校会与传统学校完全不同。它看起来会像瑟谷学校或世界各地其他支持自主教育的学校一样。

儿子9岁时说服了他的母亲和我,让我们相信我们必须让他脱离传统教育。我们给他报名,让他读了旨在推行自主教育的瑟谷学校。您可以在网络上找到有关该校的完整描述。在此,我只想指出,该校招收4岁以上的孩子,不按年龄区分学生,不提供任何课程(除非孩子主动要求)或进行任何测试,由孩子和教辅人员以民主的方式共同管理。在这里,孩子们可以探索、玩耍、社交或以其他方式追求自己的兴趣,每天如此,成年人不得干涉。按每个学生计算,学校的运营成本大约只有当地公立学校的一半。

如果您也在考虑让自己的孩子接受自主教育,现在您正在考虑的很多问题可能跟我当时考虑的问题一模一样。他能学会自律,好好学习吗?他能学到今后过上令人满意的、有意义的成年生活所需要知道的东西吗?如果他想接受更高等的教育,他会具备这种能力吗?我发现,不仅对我的儿子而且对所有的学生来说,对这些问题的回答都是“是的”。我针对该校毕业的学生进行了一项研究,发现他们都发展得很不错,后来我又进行了旨在弄清自由掌控自己学习的孩子如何获得教育的研究。

我的研究以及其他人的研究都让我相信,孩子生下来就带有自我教育的相关设计。该设计的组成并不神秘。教育包括两大方面:知其然以及知其所以然。换句话说,就是获得信息及其技巧。好奇心是促使孩子获得信息的主要驱动力。孩子们从来不会停止对这个世界的探索,他们这样做是为了弄清楚这个世界上有些什么东西以及这些东西具有什么特性。他们能拿这些东西做些什么?玩耍是促使孩子学习技巧的主要驱动力。全世界的孩子都会进行很多活动,这些活动对他们的学习来说最为重要。他们会玩身体技巧、语言、手工、想象与假设、社交技巧以及有助于他们学会如何应对恐惧和愤怒的方式——情绪管理技巧。

另一种至关重要的教育驱动力是社交能力。孩子们希望跟他人建立联系,他们这样做的部分原因是他们想知道别人知道什么并跟他们分享自己知道的东西。孩子们在一起玩、一起探索时,一个人的发现就会变成所有人的发现。不玩的时候,孩子们会观察别人并通过看和听来进行学习。只有在孩子们有时间能够自由运用这些驱动力时,这些驱动力才有效。在学校,这三种驱动力基本上处于关闭状态。

学校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孩子的好奇心,让孩子们觉得自己的问题无关紧要、课程中的问题才重要,无论孩子或老师是否对那些问题感兴趣。学校里的玩耍变成了休息时间(学习过程的暂停),而非一种必不可少的学习工具。因此,学校在一定程度上关闭了孩子的自然学习方式,试图通过奖励和惩罚对他们进行教导。有些老师可能尝试在传统学校中鼓励学生的好奇心、玩耍或社交,不过那绝非学校的初衷。在学校里,每个学生都应该同时以同样的方式学习同样的东西并通过测试来证明自己,而好奇心、玩耍或社交只会成为绊脚石。

在美国等几个国家,家庭主要通过两种合法的方式让自己的孩子避开传统教学,转而选择自主教育。一种方式是给自己的孩子报名读一所旨在推行自主教育的学校,如瑟谷学校这类的学校;另一种方式更为常见,即在家上学。目前,大约4%的美国学龄儿童在家上学。理论上,正如这一名称所示,在家上学就是以家为校。事实上,家并非学校。或者,我应该说,在现实中家极少能够成为学校。

父母可能想象着自己在家里给孩子开一所小小的学校,就像在学校一样给孩子上课、测试和打分。但是,孩子很快就会让他们改变想法。孩子讨厌上课,他们会反叛,而父母很快也会明白孩子为什么恨自己。同时,父母也会注意到:在兴趣的带动下,孩子会不断学习。而且,他们还会注意到:孩子们学到的东西至少跟上某门强加给他们的课程学到的东西一样有价值,而且更有意思。在这种情况下,批判性思维、好奇心和对学习的热爱得以尽情绽放。

家长可能多多少少也会给孩子在家再上些课,但孩子的兴趣会对这些课程产生强烈影响。很多学校都在谈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但一个班有20~30个孩子(甚至更多)而且都要参加相同的测试,因此不太可能以学生为中心。不过,在家里这一点有可能得以实现。事实上,如果要在家里上课而且还希望家里一片祥和,以孩子为中心基本上是不可避免的。

此外,家长们很快也会意识到自己不必在孩子想学的每件事情上都成为专家。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发展方向,这些方向往往远超父母的知识、技巧和兴趣。情况历来如此,如今,互联网让这一情况比以往更容易出现甚至更加严重。

就在家上学而言,有些家庭完全采取了自主教育。他们放弃了任何强加课程的托词。据美国政府相关统计数字显示,大约10%~20%的美国在家上学家庭属于这一类。这些家庭通常宣称自己是“非学校教育者”。在这类家庭中,孩子们光明正大地完全掌控自己的教育。父母按照孩子的意愿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但他们不会强加给孩子任何课程。

非学校教育对于家庭内外关系都非常密切而健康的家庭来说效果最佳。孩子,尤其是越来越大的孩子,需要超越自己的家庭,因此,跟其他家庭以及整个社区关系良好的家庭比更为孤立的家庭更适合非学校教育或任何形式的在家上学。如果孩子能够观察到足够多年龄、兴趣、观点或个性不同的人并与他们进行互动,这样的学习效果最好。像在马萨诸塞州的瑟谷学校,这种情况是非常自然的。不过,对于在家上学而言,父母必须刻意为之才会产生这种效果。

在与吉娜·莱利(Gina Riley)的合作中,我对75个已经成年的非学校教育者进行了跟进研究。研究表明,跟那些民主化学校的毕业生一样,他们在现实中发展得很好。大部分情况下,他们追求的事业正是他们童年玩耍期间培养的强烈兴趣的直接延续;而他们在童年时期被赋予的指导自己行为和学习的责任似乎在成年时期带来了红利,体现为高度的个人责任感和自我引导力。

改变思维与改变行为是两件不同的事情。我遇到过很多人,从逻辑或实证角度他们都相信让自己的孩子接受自主教育比在传统学校接受教育要好,但他们就是无法冒险一试。在吉娜·莱利和我对232个非学校教育家庭进行的调查中,我们提了以下问题:“对您家来说,在非学校教育中您要克服的最大挑战或障碍是什么?”毋庸置疑,我们听到的最多的答案都跟因为违背常规而遭受的社会压力或批评有关(来自亲戚、朋友、邻居甚至陌生人)。

我们都是规范生物,违背社会潮流非常不易。非规范似乎暗示着不正常,而不正常是非常不好的事情。如果大部分人都无法理解,那么做自己觉得(甚至明确地知道)正确的事情就需要很多勇气。不过,随着更多人渐渐走上自主教育之路,这种非规范感正在逐渐减弱。

我非常认同有关社会变化的转折点的言论。起初,只有少数几个勇敢的先行者会去尝试一条全新的道路。他们开辟了道路,这样下次沿路而来的人就会轻松一些。最终,当走这条路的人足够多的时候,所有人都会认识某个已经走上这条路的人。那时候,这件事就不会显得不正常了。而且,如果这条新路明显比老路更好,人们就会像潮水一样涌上这条新路。

我深信,如今我们所走的自主教育之路也是如此。我不知道这扇大门何时会轰然打开,但我希望有生之年能有幸见证这一天。对于实现这一点,本书大有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