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为什么要关心太阳?
人类必须关心太阳的历史和现状,因为太阳的一举一动决定了人类的未来。
2010年2月11日,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成功地发射了一艘宇宙飞船,飞船上载有一座“太阳动力学观测站”(Solar Dynamics Observatory,SDO),能够通过三套成像系统从不同侧面观察太阳的活动。4月22日,SDO发回了第一组照片,展示了太阳表面的壮观景象。
NASA此举当然不仅仅是为了拍照。这是NASA的“与星球共存计划”的第一个步骤,旨在进一步了解太阳的内部结构,预防可能出现的危险。目前有一派学者认为地球的气候变化源于太阳辐射强度的改变,而不是温室效应。但是目前人类对于太阳的了解还远远不够,无法准确判断太阳辐射强度在短期内的走势。
不过,天文学家早已掌握了足够的知识,能够对太阳辐射强度的中长期趋势做出判断。这项研究还诞生了一个有名的“弱阳悖论”(Faint Young Sun Paradox),简单来说,早期太阳内部的氢氦比例比现在高,核聚变强度远不如现在这么大,因此太阳年轻时的亮度比现在低30%,照理说会让地球表面的水全部结成冰。可是考古研究表明,那时的地球表面存在大量的液态水,生命就是从这些液态水中孕育出来的。
这个“弱阳悖论”是由美国人卡尔·萨根(Carl Sagan)于五十年前首先提出来的。萨根不但是个很有名的科普作家,而且还是个非常厉害的天文学家。1972年他和同事乔治·穆伦(George Mullen)合作,首次提出了“弱阳悖论”,并为此提供了一个可能的解释。他俩推测地球早期大气中的主要成分是氨气和甲烷,它们是很强的温室气体,保证了地球温度高于冰点。后来由于生命的出现,大气中的氧气含量升高,氨气和甲烷逐渐被氧化掉了,但那时太阳的辐射强度也上来了,两者相互抵消,保证了地球温度一直维持在合适的范围内。
虽然萨根提出的这个悖论一直争论到现在,但他的解释却在提出后不久就被推翻了。科学家证明氨气很不稳定,遇到光就会分解成氮气和氢气。事实上,目前地球大气层的主要成分正是氮气,它们就是早期氨气被太阳光分解后剩下来的。没了氨气,光靠甲烷是不足以为地球保温的。
后来又有人提出了修改方案,认为二氧化碳才是为地球保温的功臣。这个理论延续了很长一段时间,以至于大部分教科书都把它视为正解,并以此来作为人类活动导致气候变化的证据之一。有意思的是,正是气候变化领域的研究推翻了这个解释。原来,科学家通过对古代土壤成分的分析,以及对海底淤泥的钻探研究,估算出古新世时期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不会超过900ppm,大约相当于现在的三倍左右。根据模型计算,如果二氧化碳是主因,那么其含量必须至少达到现在的70倍才能抵消“弱阳”带来的影响。
2010年4月1日出版的《自然》杂志刊登了哥本哈根大学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地理学家米尼克·罗兴(Minik Rosing)及其合作者撰写的一篇论文,提出了一个新的解释。罗兴等人认为,年轻的弱阳之所以没有让地球结冰,主要原因在于当时的地球表面反射太阳光的能力远比现在要弱,因此有更多的太阳能量被地球吸收,温度才没有降得太低。
科学家们分析,当时大陆架还没有形成,地球表面大部分都是海洋,而海洋吸收太阳光的能力远比陆地高。另外,由于地球早期的生命活动微弱,大气中的硫化物颗粒浓度也远较现在低。硫化物颗粒是最主要的“云核”,如果没有它们就不会有那么多云。云也是反射太阳光的主力部队,如果没有云的反射,地球温度同样也会上升。
这个例子充分说明,科学是不讲情面的。这个新理论虽然不能推翻现有的气候变化理论,但它确实不像旧理论那么“政治正确”。可是,科学家不管这些,他们不讲政治,只认事实,即使事实与现行的政策背道而驰,科学家们也是不会屈服的。
也许有人要问,科学家为什么要花纳税人的钱去研究几十亿年前发生的事情呢?这不是杞人忧天吗?错。太阳和地球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只有详细了解太阳的历史,以及太阳和地球之间的互动关系,才能未雨绸缪,尽早对可能发生的灾害做好准备。比如,根据现有的知识推断,太阳正处于生命周期的壮年期,其辐射强度每一亿年增加1%。如果其他条件不变的话,一亿年后地球的表面温度就将上升到金星现在的水平,到那时人类就必须另觅家园了。
那么,如果太阳辐射强度只增加0.1%会是什么情况?0.01%呢?科学家们正在做的这些研究,就是为了回答上述这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