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隋朝的那些事(三)
第四节帝国灭亡
第一幕破布上爬满了虱子
公元618年,杨广做皇帝进入第13年,这13年以来,废太子杨勇及9个儿子全部被干掉了,其余皇室中有威胁的该杀的杀,该流放的流放,杨广皇位坐得稳稳当当。
原来单位(隋朝)第一权臣高颎已经罢官,一开始考虑到高颎很有治国理政才能,也为了笼络人心巩固统治,领导(杨广)还是高风亮节重新启用高颎,让他做一些业务上的工作,授予太常,负责主管宗庙礼仪事宜。可惜这个老头不识时务,一天到晚在背后议论时政,不让领导(杨广)享受人生。607年,领导(杨广)生气了,以“诽谤朝政”的罪名将高颎杀死。(《隋书》:有人奏之,帝以为谤讪朝政,于是下诏诛之,诸子徙边。)
高颎这个老头子很有治国理政的才能,拥有家国情怀,将单位(隋朝)的强盛当成自己一生的追求。注重人才选拔,贺若弼、韩擒虎等一批良臣名将都是在高颎的举荐下得以重用。办事公道正派,下面没有不服气的。(《隋书》:(高颎)有文武大略,明达世务。及蒙任寄之后,竭诚尽节,进引贞良,以天下为己任。当朝执政将二十年,朝野推服,物无异议。)
但高颎书生气重,不懂变通之道,原来领导(杨坚)还懂大局明真理,所以高颎偶触龙须,领导(杨坚)看其才能也不放在心上,工作倒也能顺利推进。但后接任的领导(杨广)是典型的享乐派和自我中心主义者,身边都是阿谀奉承之流,君子自古是斗不过小人的,高颎的被杀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生命虽然短暂,但高颎等人在历史的画卷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是隋朝的脊梁,是隋朝的希望,是隋朝前期强盛的基石,他们的命运和隋朝的盛衰紧密相联。
高颎等人的死,使得单位(朝廷)的政治生态急剧恶化,萧瑀、苏威等正直担当敢说真话的人日渐被疏远,逐渐远离政治核心区。(《资治通鉴》:初,萧瑀以外戚有才行,尝事帝于东宫,累迁至内史侍郎,委以机务。瑀性刚鲠,数言事忤旨,帝渐疏之。……帝问威(苏威)以伐高丽事,威欲帝知天下多盗,对曰:“今兹之役,愿不发兵,但赦群盗,自可得数十万。遣之东征,彼喜于免罪,争务立功,高丽可灭。”帝不怿……帝曰:“(苏威)老革多奸,以贼胁我!欲批其口,且复隐忍”)。
宇文述、虞世基、王世充等拍马溜须之徒深得领导(杨广)宠幸重用,单位(朝廷)一片祥和之相。(《资治通鉴》:帝问侍臣盗贼,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曰:“渐少。”帝曰:“比从来少几何?”对曰:“不能什一。”……内史侍郎虞世基以帝恶闻贼盗,诸将及郡县有告败求救者,世基皆抑损表状,不以实闻,但云:“鼠窃狗盗,郡县捕逐,行当殄尽,愿陛下勿以介怀。”帝良以为然,或杖其使者,以为妄言,由是盗贼遍海内,陷没郡县,帝皆弗之知也。……王世充密为帝简阅江淮民间美女献之,由是益有宠)。
杨广肆无忌惮地享乐(《隋书》:密诏江、淮南诸郡阅视民间童女,姿质端丽者,每岁贡之)和搞事业,修宫殿、通运河、打高丽、攻突厥……
身边一片喝彩之声,伟大的隋炀帝杨广似乎朝着千古一帝的大业而去。
而实际上,618年的隋王朝已经风雨飘渺,摇摇欲坠了。内部官员争权夺利,农民暴动不断出现,外部突厥等少数民族虎视眈眈。隋朝的这块破布上已经爬满了虱子,只是领导(杨广)不知道(或不想知道)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