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血企业:吃垮日本的妖怪(译文坐标)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与吸血企业不期而遇

本书探讨的吸血企业问题,是在考察构成上文提到的年轻人雇佣问题的脉络中提出的新问题。因为吸血企业的受害者主要是企业的正式员工。经常伴随吸血企业一词一同被提及的是超时劳动和霸凌等职场问题。从年轻人雇佣问题的角度来看,哪怕当上正式员工也并非拿到了“铁饭碗”,这才是让吸血企业问题警钟长鸣的意义所在。

吸血企业这个词诞生于网络,取材于反映IT企业超时劳动现象的电影《我在一家吸血公司上班,已经快撑不下去了》,这部电影于2009年上映之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就我的观察来看,吸血企业这个词在年轻人中流传开来应该是在2010年年末。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从2010年之后,我经常从正在求职的大学生那里收到诸如“虽然拿到了录用通知,但据说这家企业是吸血企业,所以心里非常不安”之类的咨询。2010年以前,我从未收到控诉某家企业是吸血企业的劳动咨询。而2010年以后,这种咨询呈现出快速增加的势头。

当2010年我意识到吸血企业这个词的普遍影响之后,自然联想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事件,那就是在雷曼兄弟破产事件之后的2009年2月、3月,我开始收到大量来自年轻正式员工的劳动咨询。此前,来自非正式员工和正式员工的咨询人数并没有很大的差距,情况也都很严重,但2009年之后,我在咨询中察觉到年轻正式员工的待遇发生了变化。我切身感受到,这些年轻正式员工正遭受“用后即弃”的对待。也许这些正式员工所在企业的用工方式早已发生变化,只不过曾经被经济虚假繁荣所掩盖。而这些变化所产生的影响以雷曼事件的发生为契机显露出来。

这个时期我收到的咨询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几乎全都来自应届毕业生。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尽管每个案例中的用工企业都存在大量严重的违法行为和对员工肆意霸凌的情况,但几乎所有前来咨询的年轻人都不停向我表达“是我自己不好”。

这些咨询反映了吸血企业用工问题的严重性。由此可以看出,吸血企业用工问题和传统的劳动问题性质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反映出劳动者对于企业异常的服从,以及企业对劳动者施加的人格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