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分裂的“中产意识”
“阶层化”的标志
用SSM调查数据可以做进一步清晰的说明。图表1-4显示了从1975年开始,每隔20年人们的阶层归属意识的变化状况。从中可以看出,“中上”逐渐增加,“下”的比率也一直增加,“中下”呈减少倾向。“中下”处于中间位置,其阶层归属意识逐渐向两极分化。尽管如此,2个“中”在整体上占了四分之三,这一点没有变化。40年过去了,占了最多份额的依旧是“中下”,这一点也没有变化。
图表1-4 阶层归属意识的趋势
资料来源:根据SSM调查数据算出
注:对象为20—69岁的男性。因四舍五入,有些合计不等于100%。
那么,按收入阶层区分来看怎么样呢?图表1-5是按收入阶层来看认为自己“比一般人好”(“上”与“中上”的合计)的比率的演进趋势。只是收入阶层因货币价值一直在变化,所以不能单纯地用实际金额来区分。所以,这里用“贫困线”作为标准,将收入阶层分为四层。
图表1-5 按收入阶层区分自认为“比一般人好”的人的比率
资料来源:根据SSM调查数据算出
注:对象为20—69岁的男性。
所谓贫困线,即如文字所示,是区分是否进入贫困阶层的标准线,将收入的中间值(将人们的收入按顺序排列时正好处在正中间位置的人的收入)的二分之一作为标准,是举世通用的做法。(1)图表1-5中运用了这一根贫困线,按收入分类,将贫困线以下的人定于贫困阶层,贫困线至中间值以下的人定为相对贫困阶层,中间值到中间值2倍以下的人定位于相对富裕层,中间值2倍以上的人定位于富裕阶层。(2)
人们的阶层归属意识在这40年间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975年时,按收入阶层得出的“比一般人好”的比率只有很小的差异。富裕阶层占44.5%,比其他阶层都要高很多,但还是未过半数。然后是在相对富裕阶层、相对贫困阶层、贫困阶层中,自认为“比一般人好”的人的比率都在两成左右,没什么变化。这表明,富裕的人对自己的富裕程度,贫困的人对自己的贫困程度都没有清醒的认识。这张图中没有显示的是,自认为“中下”的人的比率也基本上没有什么差别,相对富裕阶层中占54.9%,相对贫困阶层中占53.8%,贫困阶层中占到51.6%(富裕阶层占到46.7%)。很显然,人们对自己在整个社会中所处的位置大都不甚了了。
但是,此后不久,自认为“比一般人好”的人的比率在富裕的人中急速上升,在贫困的人中逐渐下降。而且这一变化一直延续了40年,到了2015年,自认为“比一般人好”的人的比率在富裕阶层达到了73.7%,相反,贫困阶层中则降至10.0%。富裕的人对自己的富裕程度,贫困的人对自己的贫困程度都开始有了明确的意识。如此一来,阶层归属意识按照现实中的富裕程度的序列泾渭分明地分道扬镳。可以说,阶层归属意识已经实现了阶层化。
最早发现这一事实的是社会学家吉川彻。1975年、1985年、1995年的SSM调查数据统计完毕后,这20年间的阶层归属意识的分布几乎没有什么变化,自认为“中”(“中上”与“中下”的合计)的人的比率一直在75%左右徘徊。但是,吉川却在这似乎是静止不动的阶层归属意识的背后发现了正在发生着的巨大变化。1975年时,职业、学历、收入等显示现实的阶层地位重要因素对阶层归属意识的影响力极其微弱。然而到了1985年,收入的影响力明显增大,到了1995年,职业与学历的影响力进一步增大,阶层归属意识与现实中的阶层序列已开始明确对应起来。很显然,这种变化以后一直在持续着(《宁静的“中”意识的转变》,载于《现代日本的“社会之心”》)。
决定系数揭示的真相
为了进一步阐明这种决定阶层归属意识的机制的变化,下面介绍一项最新的分析成果。阶层归属意识并不仅仅是由收入所决定的。学历高的人倾向于越来越高的阶层归属意识,职业和年龄对阶层归属意识也有影响。然后使用统计学当中的多元回归的分析方法的话,这些要素对整个阶层归属意识的影响力的强弱就可以用所谓的“决定系数”的数值表现出来。决定系数的最大值为1,最小值为0。即影响力达到最大,100%确定时为1,没有丝毫影响力时为0。50%确定时为0.5。在1955年到2015年的六十年间,由于年龄、受教育年限、个人收入,然后是职业的不同,阶层归属意识究竟受到多大程度的影响呢?图表1-6即通过决定系数来显示这一影响力的变化。
图表1-6 阶层归属意识可以说明至何种程度
资料来源:Gong Aran《阶层的位置与阶层意识的形成、维持与转变机制》
注:根据SSM调查数据算出。对象为20—69岁的男性。用于说明阶层归属意识的变数为年龄、受教育年限、个人收入、职业。职业用虚拟变量的方法,将专业、管理、事务、销售、熟练工、半熟练工、非熟练工、农业等职业8分类转化为数值。
1955年时,决定系数为0.365。这可以说是非常大的值。阶层归属意识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其中不仅有收入和学历,还包括偶发的个人因素,比如在调查的那一天,偶然有了临时收入,或者本人性格开朗乐观等。尽管如此,仅以4个因素就决定了近四成归属意识,不得不说,其影响力相当的大。而且这还是处在战后复兴尚未结束的时期,且总体上差距巨大,贫困率也相当高的时代。人们对自己的贫困程度,或与他人比较时的自己的富裕程度都各自有非常清晰的认识。
然而此后,决定系数迅速降低,1975年时降到了0.040。阶层归属意识仅凭这4个因素已经基本上无法说明了。阶层归属意识成功地脱离了阶层化。人们不管职业、学历、收入等的差异,都自认为或是“中上”或是“中下”,人们只有在真的是非常有钱或非常贫困的时候,或者碰到什么特殊情况时,才会自认为是“上”或“下”。
但是,这一决定系数成了谷底。1995年时上升到0.095,超出了1975年的2倍,2015年更是达到了0.206。凭4个基础因素便可以明了两成以上的阶层归属意识。由此可见,人们的阶层归属意识在战后初期是有明确的阶层区分的,在经济高度增长期,它脱离了阶层化,其后再度出现阶层化。
1975年是高度增长期结束后不久的时期。正如在图表0-1中所见,在当时的现实中,差距也确实很小,而且人们的意识比现实中的差距还要小,处于均质化的状态。富裕的人也好,贫困的人也好,大家基本上都认为自己的生活水平是中等程度。就此而言,这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幸福的时代。“一亿总中产”论被广泛接受也是理所当然的。
但是,在现实中差距进一步扩大的同时,人们的阶层归属意识也再次回归阶层化。“中产意识”分裂了。而且这一分裂是在各个领域同时发生。下面让我们来看一看这种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