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终结情绪化
你是情绪化的人吗?
情绪化其实是指一个人因为过分敏感而在某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上伤神,从而引起比较大的情绪波动,也是一个人在失去理性的状态下所产生的某些行为。我们知道,情绪对一个人的事业、生活以及自身健康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一些不正常的情绪变化还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疾病,而情绪化的人往往是情绪在某种程度上的不成熟而导致的情绪不稳定现象。
心理学家认为,情绪不稳定是由于个体心理素质较差引起的。这类人不但会因此给自己的心理造成一定伤害,还会给工作和生活,乃至人际关系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比如人们常说的感情用事,其实就是情绪化的感情冲动,甚至做出一些缺乏理智的行为,即便没有出现十分明显的恶果,但已经伤害了别人的感情,也给自己留下了隐患。
研究认为,总是习惯感情用事的人在为人处世方面是非常情绪化的,带有比较强烈的感情色彩,缺乏对现实的衡量。一时之间的强烈刺激导致冲动的行为,也是一种对他人持有偏见、缺乏实事求是的诚意,一遇抵制就开始走极端的行为表现。这类人在性格上是倾向于情绪型的,一言一行都要受情绪的牵引和控制,在情绪冲动的瞬间,可能失去理智,做出一些害人害己的事,交往中断或友情破裂,甚至造成财物损失等。即便事后冷静下来也会后悔,觉得自己不该冲动,但他们因为爱面子,所以不愿服软示弱。而从自身内心角度看,他们时常会处在矛盾与挣扎之中。商业智商不高是他们的弱势,所以在商场上很容易成为他人利用的对象;做决策时也不够理性,很容易错失良机。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情绪化的现象已经很普遍了,人人都有情绪不好的时候,那怎么判断自己是否有情绪化的表现呢?心理学家认为,一般情绪化在行为方面有以下几大特征:
一是缺乏理智性。情绪化的人一般都有一个很重要的共性,即“跟着感觉走”,并且是“被情绪牵着鼻子走”,这种缺乏独立思考的、没有理智的行为,是不够成熟的。理智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一大关键特征,人的行为应该是有计划性、目的性和有意识性的外部活动。
二是行为的冲动性。情绪化不仅在情绪上的波动较大,并且意志力薄弱,很容易冲动,如同一只气球被尖物碰到就会立即爆破一般,该行为带来的后果也具有一定的破坏性。
三是行为的不稳定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和行为模式,通常情况下是比较稳定的,但情绪化的人在行为表现上就具有多变性,不稳定,喜怒哀乐变化无常。
四是行为的攻击性。情绪化的人都不能忍受挫折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愤怒情绪,进而向对方发起攻击,只不过这种攻击不一定是人身攻击,也可能是语言或表情等方面的攻击,比如嘲讽、摆脸色等。
五是行为的情境性。情绪化的人经常会受到生活中某些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刺激的左右,一旦有满足了自己需求的刺激出现,便会十分高兴,反之便会异常不快,甚至是愤怒。假如有人故意设置一些情境摆在这类人面前,那他们多半就会被操控,甚至上当受骗。
摆脱情绪化的小技巧
相传有一个叫爱地巴的年轻人,虽然他不会经常发脾气,但却总是对别人的某些言行感到不满、气愤,情绪激动时还会与人发生争执。后来,每次只要发生类似的情况,他都会掉头跑回家去,然后在自己家的屋子、田地周围跑上三圈。等跑完之后,心中就会一片平静。就这样,每次只要情绪有所波动和起伏,他就用这种方法使自己平静下来,恢复之前的平常心态。
在以后的日子里,随着爱地巴家的房屋越来越大,田地的范围也越来越大,每次绕圈跑都会使爱地巴累得气喘吁吁,但是他从来都没有放弃过这个习惯。后来,爱地巴老了,当某天他实在忍受不了争吵时,便拄着拐杖绕着房屋和田地慢慢地走三圈,走完天已经黑了,而他的心情也好了许多。
爱地巴有个可爱的孙子,他见爷爷这么大年纪还这样,便奇怪地问:“爷爷,为什么你心情一不好就要绕着咱家的房子走?有什么秘密吗?”爱地巴爬满皱纹的脸上露出了笑容,他说:“当我年轻的时候,只要一和别人生气,就会绕着房屋和田地跑上三圈,一边跑着,一边在心里想‘我的房子这么小,土地这么少,哪有闲工夫与别人生气呢?还不如将时间用在有实际意义的事情上’。于是,我就努力地劳作。当我渐渐老了的时候,房子也慢慢大了起来,土地也变多了,这个时候如果生气,我还是会绕它们三圈,一边走着,一边在心里想‘我的房子这么大,土地这么多,干吗还要和别人生气呢?’于是,也就不再生气了。”
爱地巴就这样在自己的房子和土地前成功地将“生气”转化成了“不生气”,完成了他情绪上的心理调适。
虽然这只是一则传说,但却给了我们一个启示,那就是我们要用适合自己的方式,消除心理波动,避免情绪上的大起大落。
下面是心理学家给现代人的建议,帮助大家在情绪低落时有效克服和终结负面情绪的影响:
1.要经常给自己的情绪充充电。如果你时常感到精疲力竭,开心不起来,不妨想想自己是不是都在努力地迎合他人,把你自己的某些正能量都传送给了别人,自己却因为“电量不足”而失去精神头和开心的力气?如果是这样,不妨偶尔“自私”一下,允许自己躲在一个只属于自己的角落中,好好“犒劳”自己一番,为“电量不足的电池”充充电。只有积蓄了一定的能量之后,你才能再次传递体内的正能量。
2.学会说“NO”。如果你发现自己的情绪往往是源自对他人的不满,却又不愿意直接表达出来,那就要学着拒绝了,乐于助人是好事,但也要在帮忙之前稍微衡量一下“你是否有足够的精力去帮助别人”、“对方是否真的非常需要你的帮助”、“这件事会不会给你的情绪造成较大影响”等。因为现实中确实有一些人不是自己不行,而是因为他们比较懒散。
3.每天坚持写日记。一天下来,如果你被周围的事情搅得郁闷,不妨试着写写日记,把这一天中你包揽的所有不属于你自己的大事小事都写下来,包括是谁的事情、什么事情、你做了之后是否觉得开心、对你是否有益处等等。虽然这么做有点麻烦,但可以帮助你寻找自己情绪化的根源、正能量的去向。
4.各个击破问题。很多时候我们烦闷或者情绪低落,其实都是因为对自己过去所做的事情怀有不满,尤其是女性。身为女性,心思细腻是与生俱来的,在处理问题时经常不够彻底,导致遗留的问题重重累积,愤怒、怨恨、悲伤等负面情绪也是越积越多。当眼前再出现一些比较麻烦的问题时,说不定便会将以往的所有情绪一次性释放,这样就有点可怕了。所以,与其这样,还不如果断一点,平时在解决问题时要彻底,各个击破,不给自己留下“后遗症”,才是明智之举。
5.就事论事,快刀斩乱麻。尝试着在做事时集中注意力,不瞻前顾后,或者在争吵时只就眼前之事做讨论,不去翻旧账,不要胡思乱想,就事论事的好处是较少对情绪产生更大的刺激源,有助于当事人更快地恢复平静。有的时候该说的还是要说,不要憋在心中积累负面情绪。如果某件事确实令你头疼,越想越想不通,不如暂时搁下,或者快速给自己一个决定,并告诉自己说不后悔,然后就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吧。
6.不要担心和害怕。如果你总是担心被拒绝、被超越,害怕不完美,害怕表现出真实的自己,害怕真实的内心被别人洞察……久而久之,你会变得负担重重,缺乏感知力和行动力,任何人的一句话、一个举动都会令你陷入情绪的低谷,操控你的情绪。所以,不要再害怕了,顺从自己的内心,不要让别人控制了你的情绪。
终结职场情绪化
情绪化会给工作效果带来很大影响,但是心理学家发现,职场上的情绪化并非一无是处,因为它们会警示人们在工作上出现的问题。
第一,当你感到厌倦时,那是因为对手上的工作没有足够的兴趣。在工作中,很多人都有类似的经历,当你感到情绪厌倦时,应当意识到这是因为目前的工作中存在自己不感兴趣的成分。厌倦在生理上的表现是感觉迟钝,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反应速度变慢等。
缓解或祛除厌倦情绪的方法是:将不感兴趣的部分分成几个小目标,逐个完成,这样就能够在每个小目标完成时获得成就感,进而提升兴趣;还可以将自己感兴趣的部分与不感兴趣的部分穿插进行,这样也可以缓解厌倦情绪,提升工作效率。
第二,当你开始焦虑时,是因为对自己缺乏自信。当焦虑感产生时,在生理上会表现为肾上腺素水平升高,内心害怕、不安,容易激动、发怒,对自己感到不满意。引发这类焦虑情绪的因素很多,比如工作不顺利、人际关系不好等,但这并不是你的错,没必要过分焦虑和担忧。此时要理智地意识到自己的焦虑情绪及其根本来源——现有的能力水平还达不到这份工作的要求,再进行下一步的自我调节。
缓解这类焦虑比较好的方法是:尝试与他人进行合作,对于能力不及的部分,或许对方可以帮到你;当然,还可以努力去寻找能力的缺口,然后尽力弥补,为下次的挑战做好充分准备。
第三,当你失落时,也许是因为当前的工作令你找不到价值感。工作无疑是占据我们时间最多的一个“工程”,有的人在工作中获得存在感,找到自信。当然,失落的情绪其实是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比如,当工作占据了一个人本该属于自己的个人时间时,工作与生活便会出现失衡的状况,容易使人产生空虚的感觉,好像人生缺掉了一大块,这便是失落的情绪。人们会觉得空虚,没有价值感。不过,工作本身也会令一个人产生失落情绪,这个时候就要考虑这份工作是否对自己有意义了。
缓解这种失落情绪的办法是:做一些自认为有意义的事情,每天坚持去做;如果是因为工作的原因,不妨试着询问自己:“我在这份工作中得到了什么?是金钱还是成就感?是挑战还是成熟的心智?”帮助自己挖掘出新的意义所在,然后用积极的心态去关注那些对自己有意义的部分。如果实在不行,就只有换一份自己喜欢的、自认为有意义的工作了。
此外,专家还提出了一些缓解工作上的负面情绪、调节和放松心情的建议:
1.多和同事们相处。不管是去吃饭,还是在某个地方遇见,都要主动和同事问好,尝试多参加一些同事聚会,不要让自己被孤立起来。
2.学会和不喜欢你的老板相处。如果你发现老板对你有意见,不喜欢你,那你只好接受并且最好不要感情用事,因为你是在工作,是想成就自己的事业,所以,不必在这个地方投入过多的私人感情。相信只要你的业绩够好,能够优秀完成老板想要你做的事情,他会对你刮目相看的。
3.早点出门上班,留给自己充裕的时间。不要总是急匆匆地离开家,到达公司即便不迟到,也差不多了,此时你一定会感到有压力的。与其如此,不如早点出门,留出充裕的时间,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这样不仅心态轻松,一整天的心情也不会差。
4.积极化解工作压力。当工作给你压力时,不妨找些放松的小方法给自己减压,比如在车上听听舒缓的音乐,或者进行一些户外运动来释放压力,回到家后也可以看点娱乐性质的节目,尽量不要把工作上的情绪带回家中,多和家人或朋友交流、谈心。
5.养成健康的工作、生活习惯,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终结生活情绪化
某家公司的董事长在会议上向员工们允诺,为了重整公司业务,他以后会每天早到晚归,希望大家也都开始积极行动起来。但话出口没多久,有天早上这位董事长因为看晨报忘记了时间,眼看就要迟到了。为了尽快赶到,他在公路上驾车行驶时超速了,被警察发现后开了罚单,最后还是晚了。结果到了公司后,为了转移员工们的注意力,也想发泄心中的怒火,这位董事长想起了昨晚看过的文件,就将销售部经理叫到了办公室,对该部门的销售业绩表示严重不满,并把这位经理狠狠地训斥了一顿。原本就没有什么错的经理被这样劈头盖脸地痛批,心中自然愤愤不平,但又不敢当面和董事长翻脸。
晚上回到家,这位挨批的经理还是一肚子火,一个人闷声不吭地坐在饭桌旁。吃饭的时候,妻子见丈夫一脸不开心,便特意夹菜给他,没想到丈夫非但不领情,还说道:“我自己没长手啊,夹什么菜,这菜做得越来越不像样了!”妻子见状笑容立马僵住了。坐在旁边的儿子小君看在眼里,想帮妈妈解围,便撒娇似的对妈妈说:“妈,给我夹,我要吃那个。”一边说着,一边将筷子指向离自己并不远的豆角。不料妻子回头就骂了儿子一句:“自己没长手啊,要吃自己夹!”而这个时候,窝在儿子脚下的小猫似乎受惊了,便朝小主人叫了一声,不想竟被小君狠狠踢了一脚,小猫夹着尾巴就跑出去了。冲出门的小猫刚好迎面遇到马路上的一辆轿车,司机看见小猫,想调转车向避开,但没想到竟然撞到了路边的孩子。
一般来说,人的情绪是很容易受到环境及一些偶然因素影响的,当一个人的情绪变坏,潜意识里就会选择身边比自己弱的人发泄,甚至是发起更加厉害的攻击,这样就形成了一条坏情绪的传递链,最终受害的是作为弱者的“猫”。心理学家将这种现象称为“踢猫效应”。
美国洛杉矶的一位心理学家加利·斯梅尔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让自己的两个性格完全相反的朋友在一起聊天,一个乐观开朗,生性活泼,另一个多愁善感,常常为了一点小事就郁郁寡欢,愁肠百结。一个小时后,当加利·斯梅尔加入他们的谈话的时候,竟然发现,那个乐观开朗的朋友已经开始唉声叹气起来了。由此可见,坏情绪的传递就像是一根永无休止的链条,如果我们一遇上什么不开心的事情,就不加选择地向自己的家人和朋友发泄,不仅会将不好的情绪传递出去,给他们带来困扰与伤害,还会严重影响到彼此关系的和睦。
可见,坏情绪比好情绪更加容易传递。生活中不良的、消极的情绪,总是具有某种感染力,一个人情绪不好,周围的人也会受到影响。所以,千万别做坏情绪的传递者,要做就做坏情绪的终结者,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真诚、友善地对待你身边的人,你周围的人眉开眼笑了,你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