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五代量词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十一节 量诗文

本节与上节量书籍的一组量词的区别主要是:上节的“编、轴”等在计量时着眼于被量物体的外部形态,如,“编”称量编在一起的简册,“轴”量卷成一轴的文件……。本节所量着眼于诗文的内部结构,如内容完整从头到尾的诗为“一首”,同样的文章为“一篇”,小于“篇”的段落有“章”,书中的一部分为“卷”……。但也有不能截然区分的,如上节的“通”和本节的“篇”。

一、首

(一)《说文》“首,同古文”,“,头也”。《诗·邶凤·静女》:“爱而不见,搔首踟蹰。”引申指器物顶端,《周礼·考工记·玉人》“大圭长三尺,杼上终葵首”郑玄注:“终葵,椎也。”贾疏:“使已上为椎头。”

(二)“首”做量词曾称量多种事物,究其来源有二:第一,引申自脑袋义,刘世儒引《飞燕外传》“谨奏上……龙香握鱼二首”之例,认为这与量词“头”的用法一样。此书旧题汉伶元撰,但疑点颇多,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甚至疑系“唐宋人所为”,其时代不能确定。另外,朱熹在《诗集传》里也涉及这个问题,他解释《诗·小雅·瓠叶》“有兔斯首,炮之燔之”说:“有兔斯首,一兔也,犹数鱼以尾也。”从句法看,这个“首”完全不具备量词的资格,但朱熹从义训的角度指出用“首”给有头的东西计数是可以的。此类本期有个别用例,详见下文。第二,引申自端点义,如《后汉书·舆服志下》:“五扶为一首,五首成一文。”这是量丝的,刘世儒认为是从线头儿义引申出来的。又如郑述祖《重登云峰山记》:“镌碑一首。”碑有首有座,故以“首”量之,后来改用“座”;《全后魏文》卷55信都芳文:“芳以浑算精微,术几万首……”术是抽象的,也是有头绪的,“万首”犹言“万端”。诗文亦有首尾,故“首”也用于量诗文,且有较早的例子,如《史记·田儋列传论》:“蒯通者,善为长短说,论战国之权变,为八十一首。”陆云《与兄平原书》谈写作时说:“扇赋腹中愈首尾,发头一而不快。”这就清楚地揭示了以“首”量作品的理据。南北朝时“首”可量诗文、尺牍、经书、歌赋等,还没有完全成为诗歌的专用量词。(参见刘世儒1965:173—174)

(三)本期“首”向着专量诗歌的方向前进了一步,因为它虽仍有多种称量对象,但绝大多数用于量诗歌,这也许跟唐代诗歌的高度发达有关。现分类介绍如下:

1. 量诗。

(1)(苏武、李陵)各自题诗一首……(敦校1203)

(2)别后江云碧,南斋一首诗。(许浑诗,6053)

(3)烂醉百花酒,狂题几首诗。(项斯诗,6421)

(4)两首新诗百字余,朱弦玉磬韵难如。(刘禹锡诗,4068)

(5)入蜀归吴三首诗,藏于笥箧重于师。(罗隐诗,7552)

(6)童年未解读书时,诵得郎中数首诗。(戎昱诗,3008)

(7)千卷长书万首诗,朝蒸藜藿暮烹葵。(徐夤诗,8163)

(8)暂夸五首军中诗,还忆万年枝下客。(韩翃诗,2734)

(9)此时吸两瓯,吟诗五百首。(寒山诗,9076)

(10)如剧韵押法之诗,有一二百首,不能尽记得。(玄59)

2. 量佛经中的偈、歌曲、词赋等其他韵文。

(11)谨课偈词十首,便当疏头。(敦辞〔十偈词〕篇首文,971)

(12)十首词章赞不周,其如端正更难俦。(敦辞973)

(13)师有歌行一首:古人重义不重金,曲高和寡勿知音……(祖376)

(14)去时,贫道附一首古人偈上大王,必保无事。(同上222)

(15)平生乐道偈颂,可近三百余首……(同上401)

“偈”是梵文Gāthā的意译,佛经的体裁之一,在梵文中有固定的音节、格式。《祖堂集》里的“偈”多为韵文,故亦以“首”量之。

(16)一首长歌万恨来,惹愁漂泊水难回。(罗虬诗,7629)

(17)不知几首南行曲,留与巴儿万古传。(郑谷诗,7741)

(18)一首长杨赋,应嫌索价高。(罗隐诗,7564)

(19)惟有九歌词数首,里中留与赛蛮神。(刘禹锡诗,4082)

(20)赠工部尚书冯公挽歌三首。(张说诗题,960)

3. 所量字面无“诗、歌”等字样,但或为诗题,或为一类诗歌的名称,这在唐诗里不胜枚举:

(21)一生自组织,千首《大雅》言。(孟郊诗,4200)

(22)一篇《长恨》有风情,十首《秦吟》近正声。(白居易诗,4895)

(23)九华灯作三条烛,万乘君悬四首题。(黄滔诗,8112)

(24)《春兴》不知凡几首,衡阳纸价顿能高。(郭受诗,2908)

(25)悟主一言那可学,《从军》五首竟徒为。(窦牟诗,3036)

(26)凭将《杂拟》三十首,寄与江南汤慧休。(刘禹锡诗,4005)

(27)《杂兴》六首。(皎然诗题,9252)

4. 量文、奏状、药方等。

(28)堕泪数首文,悲结千里坟。(孟郊诗,4273)

(29)一双垂翅鹤,数首解嘲文。(白居易诗,5077)

(30)涉江文一首,便可敌公卿。(持正奇文甚多。涉江一章尤著)(同上,5097)

(31)蒙溪先生梁公孙,忽然示我十轴文。展开一卷读一首,四顾特地无涯垠。又开一轴读一帙,酒病豁若风驱云。(顾云诗,7304)

(32)谨献杂文二十首,诗一百首……(白集950)

(33)奏状三,凡七首。(同上1264)

(34)于是撰四时常服及轻重大小诸方十八首表上之。(《旧唐书·方伎传·张文仲》)

(35)我知昆明龙宫有仙方三十首,尔传与予,予将救汝。(酉19)

(36)前后著文集七十卷,合三千七百二十首。(白集1504)

从例(36)来看,“首”还有总量各类文体的功能。

5. 量菩萨及作为饰物的动物。

(37)通天冠,加金博山,附蝉十二首……(《旧唐书·舆服志》)

(38)后塑先天菩萨凡二百四十二首,首如塔势……(酉258)

6. 量织物、铠甲之属。

(39)(隋制)绿绶用四彩,绿、紫、黄、朱红,绿质,长一丈八尺,二百四十首,阔九寸。(《旧唐书·舆服志》)

(40)陈桃根又表上织成罗又锦被各二百首。(《陈书·宣帝纪》)

(41)铠四十万首。(《新唐书·裴寂列传》)

7. 量舟。

(42)坚豫取洛、汴宋山东小斛舟三百首贮之谭。(《新唐书·韦坚列传》)

总的来看,本期量词“首”绝大多数是称量诗歌和韵文的。如《全唐诗》共170余例(大量诗题及小注的用例尚未统计在内),其中量文不足10例,其余均量诗歌、韵文。总的来说,诗多用“首”,但用“篇”亦常见;文多用“篇”,较少用“首”。关于“首”和“篇”通用的情况,详见下文第三小节“章”。5—7类的菩萨和动物有脑袋,织物有头有尾,铠甲带有盔,舟船有船头,所以都可用“首”称量。

(四)“首”在现代汉语里只量诗词、歌曲,没有别的功能。但近代汉语里还可见到一些其他用法,如《西游记》15回:“小玄旗数首飞在空中。”同书47回:“门外竖一首幢幡。”《儒林外史》42回:“在南京做了二十首大红缎子绣龙的旗,一首大黄缎子的坐纛。”但与《儒林外史》时代相近的《红楼梦》中“首”就只量诗词,没有别的用法。

二、篇

(一)《说文》:“篇,书也。”字从竹,古代将写在竹简上的诗、文编在一起就成为篇。本为名词简册之义,《汉书·公孙弘传》:“其悉意正议,详具其对,著之于篇。”又泛指典籍、著作,《汉书·儒林传序》:“究观古今之篇籍,乃称曰:‘大哉,尧之为君也……焕乎其有文章!’”

“篇”很早就跟数词连用,如《墨子·贵义》:“昔者周公旦,朝读书百篇……。”在此“读书百篇”若分析为“读书︱百篇”,则“百篇”是数名结构;若作“读︱书百篇”,则“书百篇”是“名数量”结构。先秦时代个体量词数量很少,不妨说“篇”正处于从名词向名量词转化之中。至汉代,“篇”在计量文章、著作时大量出现。如《史记·太史公自序》:“……《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许慎《说文解字叙》:“此十四篇五百四十部,九千三百五十三文……”《汉书·艺文志》在著录典籍时更是频频使用量词“篇”,如“凡《易》十三家,二百九十四篇”“凡《书》九家,四百一十二篇”等。这时“篇”成为量作品的专用量词,主要用于一部著作里分出的篇章。

(二)刘世儒认为,在南北朝“篇”兼量诗文,如《世说新语·文学篇》注引《续晋阳秋》:“仲文雅有才藻,著文数十篇。”《宋书·乐志》:“肃私造宗庙诗颂十二篇。”不过诗与文所用量词已逐渐分工,文多用“篇”,诗多用“首”,后来发展就完全分家了。(参见刘世儒1965:172)

(三)但是看本期材料,刘说似不尽然,下面把量文与量诗之例分别举例于下。

1. 量文。

(1)某年某月某日,庶修(羞)之奠,敬祭行俱备,文通七篇。(敦校61)

(2)师有时说三篇,于中有三意:第一,《顿证实际篇》;第二,《回渐证实际篇》;第三,《渐证实际篇》。(祖499)

(3)二篇大意如此,汝自谛观,同异自看耳。(同上503)

(4)示我百篇文,诗家一标准。(杜甫诗,2333)

(5)示我数篇文,与古争驰突。(徐铉诗,8576)

(6)学总八千卷,文倾三百篇。(杜审言诗,739) 

(7)晓起磬房前,真经诵百篇。(李洞诗,8284)

(8)终知此恨销难尽,辜负《南华》第一篇。(温庭筠诗,6722)

(9)(炀帝)三年,新律成。凡五百条,为十八篇。(《隋书·刑法志》)

2. 量诗歌、曲赋。

(10)每因一尊酒,重和百篇诗。(戴叔伦诗,3076)

(11)料得白家诗思苦,一篇诗了一弹琴。(徐凝诗,5383)

(12)手札八行诗一篇,无由相见但依然。(白居易诗,5170)

(13)周诗三百篇,雅丽理训诰。(韩愈诗,3780)

(14)旧友一千里,新诗五十篇。(齐己诗,9486)

(15)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杜甫诗,2259)

(16)一饭未曾留俗客,数篇今见古人诗。(同上,2517)

(17)序曰,凡九千二百五十二言,断为五十篇。篇无定句,句无定字。(白居易诗序,4689)

(18)《关雎》旧解云三百一十一篇诗,并是作者自为名(陆德明《经典释文》卷五毛诗音义上)

3. 跟量词“首”相似,“篇”量诗歌时出现的也可以是篇名或指代诗歌的其他名词。

(19)一篇《长恨》有风情,十首《秦吟》近正声。(白居易诗,4895)

(20)唯有一篇《杨柳曲》,江南江北为君愁。(崔涂诗,7785)

(21)吉甫裁诗歌盛业,一篇《江汉》美宣王。(杜牧诗,5954)

(22)上相抽毫歌帝德,一篇风雅美丰年。(同上,5994)

(23)云雨轩悬莺语新,一篇佳句占阳春。(段成式诗,6767)

(24)谁见宣猷堂上宴,一篇清韵振金铛。(徐铉诗,8586)

(25)数篇正始韵,一片补亡心。(栖白诗,9276)

(26)《唐铙歌鼓吹曲》十二篇。(柳宗元诗题,3917)

从以上材料可知,唐五代的“篇”量文及量诗都很常用,有时甚至同一作品称“诗”亦称“文”,量词用“首”亦用“篇”:

(27)投君之甚荒芜,数价直一束刍。(白居易诗,《偶以拙寄呈裴少尹侍郎……》5132)

(28)一千里选,三百菁英。(齐己诗,9521)

关于“篇、首、章”通用的情况,详见下文第三小节“章”。

(四)宋元以后以“篇”常量文,唯诗歌小说里仍可量诗,如范成大《宣州西园诗》“一篇诗就一杯残”、元好问《遣兴诗》“一篇诗遣兴”、《水浒传》第39回“这两篇诗词端的是何人题下在此?”。到了清代,“篇、首”之别才逐渐分明,如《儒林外史》23回:“欲求先生做寿文一篇……”《红楼梦》78回:“宝玉本是个不读书之人,再心中有了这篇歪意,……竟杜撰成一篇长文……”而《红楼梦》37、38、45、48、50、51、64、70、76诸回都描写过吟诗填词的场面,其中诗词的量词几乎全部用“首”,只有个别例外,一是17—18回“本欲作一篇《灯月赋》《省亲颂》,以志今日之事……”,一是70回“宝玉一壁走,一壁看那纸上写着《桃花行》一篇……”。但是赋、颂、行都是长篇的古体诗,故与“文”相近。现代只有文人偶或称“一篇诗”,如郭沫若《文艺论集·文艺之社会的使命》:“诗人写出一篇诗……”“篇”一般只量文章。此外还可用于纸张、书页以及话语、账目等。

三、章

(一)《说文》:“章,乐竟为一章。”义为乐曲的段落,王筠句读:“《风》《雅》每篇分数章,无论入乐不入乐者皆然。”所以“章”有歌、诗乃至文的段落之义。《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焉……”诗文常分为数段,故“章”多与数词连用,《诗·周南·关雎》毛传:“《关雎》五章,章四句。”《史记·吕太后本纪》:“王乃为歌诗四章令乐人歌之。”这样逐渐就发展成为诗文的专用量词。此外,法律是文章的一种,其段落也叫“章”,但有条文之义,《史记·高祖本纪》:“与父老约,法三章耳。”量词“章”一般用在文章中小于“篇”的部分、段落,如《论语·子张》皇侃疏:“此篇凡有二十四章,大分为五段。”这是南北朝时代的例子。量词“章”还有一项不大常用的功能,即量大木材,《史记·货殖列传》:“水居千石鱼陂,山居千章之材。”

(二)在本期,“章”的用法呈现出较为复杂的状况,所量对象不同,意义也不一样。

1. 量文。

(1)如来演说五千卷,孔氏谭论十八章。(敦校1155)

(2)孔子曾参说五孝,讲出开宗第一章。(敦辞735)

(3)望朝斋戒是寻常,静启《金根》第几章。(皮日休诗,7077)

(4)又惟古执贽之礼,窃整顿旧所著文一十五章以为贽……(韩集659)

以上各例大都量一种著作里分出的不同部分,只有例(4)类乎“篇”。

2. 量诗,有时所量不详,大多是一首诗,也可能是其中的一段。

(5)或吟诗一章,或饮茶一瓯。(白居易诗,4745)

(6)若求兴谕规刺言,万句千章无一字。(同上,题《采诗官》,4711)

(7)又得新诗几章别,烟村竹径海涛声。(黄滔诗,8107)

(8)右《皇武》十有一章,章八句。(柳宗元诗后自注,3916)

(9)右《方城》十有一章,章八句。(同上,3917)

例(8、9)诗注之前各有一个标题,内各分11个部分。每章可以视为整首诗中的一段,也可视为一组诗中的一首。

(10)中和乐九章。(卢照邻诗题,510)

在这个总的标题下,每“章”各有诗题,故各为一首。

(11)《望秋》一章已惊绝,犹言低抑避谤谗。(韩愈诗,3809)

(12)一章锦绣段,八韵琼瑶音。(白居易诗,4773)

以上两例均为酬和之作,是称赞友人所写之诗的,故“ 《望秋》一章”和“一章锦绣段”都指整首诗。有时“章”和“首”在上下文里可以互换,详见例(17—19)。

3. 量法令。

(13)汉后三章令,周王五伐兵。(杨炯诗,610)

(14)鼎新麾一举,格故法三章。(李商隐诗,6234)

这两例均用汉代之典。而唐代法律条文已改用“条”来称量,《旧唐书·刑法志》:“既平京城,约法为十二条。”此句所述历史事件与汉高祖“约法三章”情景相似,唯时代不同,用语也就不同了。

4. 量图。

(15)图籍有符图七千章。(酉15)

此系特例,选自《酉阳杂俎·玉格》,“玉格”多记道家事,“符图”可能是画在纸上的符箓之类,在此“章”与“条”相近。

5. 量松,相当于“株”。

(16)南安有九日山,大松百余章,俗传东晋时所植。(《新唐书·隐逸列传·秦系》)

(三)“章”与“首、篇”通用的现象。

1. “章”与“首”通用。

在量诗歌的时候,有时“章”等同于“首”,在上下文里它跟“首”所量为同一对象,如不考虑诗韵,完全可以互换:

(1)江南名郡数苏杭,写在殷家三十。(白居易《见殷尧藩侍御忆江南诗三十……》诗,5059)

(2)涉江文一,便可敌公卿。(持正奇文甚多。涉江一尤著)(白居易诗,5097)

(3)昨以拙诗十寄西川杜相公,相公亦以新作十首惠然报示……重以一用伸答谢。(白居易诗题,5059)

(4)稹性懒为寒温书,因赋代怀五。(元稹诗序,4582)

例(1)诗句中谓“三十章”,诗题说“三十首”;例(2)诗中称“文一首”,小注称“一章”;例(3)前文说已寄“诗十首”,后文说“重以一章”表谢意,仍指一首诗;例(4)诗序谓“赋代怀五章”,列在后面的却是五首律诗。可见本期常以“章”量全诗,这时“一章”就不再是诗中的一段了。

2. “章”与“篇”通用。

(5)清泠玉韵两三,落箔银钩七八行。(白居易诗,诗题《初冬月夜得皇甫泽州手札并诗数……》,5174)

(6)有一鹦鹉即飞至,曰:“吾乃凤花台也。近有一,君能听乎?”归舜曰:“平生所好,实契所愿。”凤花台乃曰:“吾昨过蓬莱玉楼,因有一诗曰……”(玄33)

(7)其集人多有本,惟卒后数记得一诗……诗曰……其余七,传者失本。(同上48)

(8)三十多十九,□声风力撼疏篁。(齐己诗,9595)

此外,“章”有时可量各类诗文之总和。(“首”也有此功能,见上文)

3. “篇”与“首”通用。

(9)投君之文甚荒芜,数价直一束刍。(白居易诗,《偶以拙诗数寄呈裴少尹侍郎……》5132)

(10)一千里选,三百菁英。(齐己诗,9521)

例(9)诗中称“文”用“篇”,题中则称“诗”用“首”,例(10)的“三百首”就是从“一千篇”里选出的,其实说的都是同一回事。可见唐人的心目中诗文乃是一体,“篇、首”可以通用。不过本期以“篇”量诗很常见,以“首”量文较少,(9、10)两例其实也都在谈诗。

(四)在现代汉语里,“章”一般只用于称量较大部头作品里分出的部分,“章”小于篇,大于“节”。一篇文章、一首诗都不再称“一章”。

四、卷

(一)《说文》:“卷,厀(膝)曲也。”段注:“卷之本义也,引申凡曲之称……又引申为舒卷。”原为动词,群母平声,今音quán,后写作“蜷、鬈”。字又读见母上声,今音juǎn,义为把东西弯成圆筒形,《诗·邶风·柏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以缣帛为材料写成的东西可以卷成卷儿,是为“卷”,即卷轴,读去声,今音juàn,梁元帝《金楼子·杂记上》:“有人读书握卷而辄睡者。”亦泛指书籍、书本,陶潜《与子俨等书》:“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

(二)关于量词“卷”的来历及其与“篇”的关系,明胡应麟在《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一》中说:“凡书,唐以前皆为卷轴,盖今所谓一卷,即古之一轴。”同书《三坟补遗下》:“ 《汉书·艺文志》‘ 《史记》百三十篇’,即今百三十卷,此篇与卷同也。《尚书》四十六卷,实五十七篇,此篇统于卷也。”又《说文》“篇”字条段注:“汉人亦曰卷,卷者,缣帛可捲也。”清人吴善述《说文广义校订》:“古者用韦及缣为书,卷而藏之,有一卷、二卷之称。后人用纸为书,折叠装成,不复连卷;而仍以卷称其次者,依古书旧题也。”汉代扬雄的《法言·学行》中就有“一卷之书”的说法。魏晋以后,量词“卷”大量出现,如《木兰诗》“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其例大略可分两类,一类量整本的书,如“自著书一卷,论取士之本”(《世说新语·政事篇》注引《郭泰别传》)。另一类量一部书中的一个部分,如“事在《春秋》第二十四卷,鲁昭公二十年冬传也”(《论语·宪问》皇侃疏)。(参见刘世儒1965:171)

(三)本期量词“卷”的称量对象。

1. 量经。从字面的称量对象看,“卷”主要量书与经,因敦煌变文与《祖堂集》的内容多宣扬佛法,故其中直接量经或《××经》的句子很多。

(1)归依法者,乃五千卷藏经,名之为法。(敦校681)

(2)报答千年懃苦力,为宣七卷《法花经》。(敦煌文书A318)

(3)《大般若广言》六百卷,讲劝人间多少空。(敦辞1132)

(4)释迦尊,巧方便,说出《莲花经》八卷。(同上1637)

(5)悟即三身佛,迷疑万卷经。(祖124)

(6)贫道……常转如是经百千万亿卷,非但一卷。(同上55)

(7)……施梵夹《金刚经》一万卷。(法268)

(8)数卷残经在,多年字欲销。(顾况诗,2952)

(9)七篇真诰论仙事,一卷檀经说佛心。(白居易诗,5010)

(10)卿家亦有两卷经,幸为转诵,增己之福。(广23)

有时字面无“经”或经书名称,实仍量经:

(11)老僧三四人,梵字十数卷。(皮日休诗,7036)

(12)三卷贝多金粟语,可能心炼得成灰。(翁承赞诗,8088)

“贝多”是梵语pattra的音译,意为树叶,古印度人常以之写经,所以例(11、12)的“梵字、贝多”都指佛经。此外还有道家经典之类:

(13)送此符本一卷与净能……(敦校333)

(14)晨起对炉香,道经寻两卷。(白居易诗,5112)

(15)此心旷荡谁相会?尽在《南华》十卷中。(刘兼诗,8690)

(16)邀君共探此,异箓残几卷。(贺朝清诗,8736)

(17)闲寻道士过仙观,赌得《黄庭》两卷归。(齐己诗,9570)

《南华》(《庄子》)与《黄庭(经)》都是道家的经典。

2. 量书。

(18)起尝一瓯茗,行读一卷书。(白居易诗,4760)

(19)万卷图书千户贵,十洲烟景四时和。(殷文圭诗,8134)

(20)数卷蠹书棋处展,几升菰米钓前炊。(皮日休诗,7073)

(21)两卷素书留贳酒,一柯樵斧坐看棋。(李群玉诗,6601)

(22)未读十卷书,强把雌黄笔。(寒山诗,9091)

(23)雪夜书千卷,花时酒一瓢。(许浑诗,6068)

(24)在外六甲子,所留书籍,揃坏居半……次成两卷,传诸释子。(酉245)

在本期语料中,以“卷”量书数量最多,《全唐诗》除重出者外,共有用例120余个,其称量对象仅字面为“书”的就有55例。

3. 量文书、诗、文等。

(25)此案上三卷文书,便是陛下命禄及造□□(功德),一一见在其中。(敦校321)

(26)一卷冰雪文,避俗常自携。(孟郊诗,4245)

(27)数卷新游蜀客诗,长安僻巷得相随。(张籍诗,4357)

(28)更有何人能饮酌,新添几卷好篇章。(同上,5044)

(四)关于“一卷”的涵义。

从本期的用例看,跟南北朝时相似,“卷”仍包括两种情况,即量整部书或其中的一部分。前文第(三)段所举之例大多难分辨属于哪一种,下面再举一些分属两类的例子。

1. 确知称量全书的例子较少。

(1)今则招庆有静、筠二禅德袖出近编古今诸方法要,集为一卷,目之《祖堂集》。(《祖堂集序》)

(2)坐倾数杯酒,卧枕一卷书。(白居易诗,4990)

(3)他家学事业,余持一卷经。无心装裱轴,来去省人擎。(寒山诗,9094)

《祖堂集》是分为20卷的,但例(1)的“一卷”显然是指全书;例(2)的“一卷书”可以代替枕头,例(3)的“一卷经”是没有装轴可以随身携带的一部经书,两例都指书籍的实物,至于它们是否又分若干卷则不得而知。

2. 确知称量书中一部分的用例。

(4)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卢仝诗,4379)

(5)千卷长书万首诗,朝蒸藜藿暮烹葵。(徐夤诗,8163)

(6)一园水竹今为主,百卷文章更付谁?(注:微之文集凡一百卷)(白居易诗,5090)

(7)二年四月癸卯,法度表上新律,又上《令》三十卷,《科》三十卷。(《隋书·刑法志》)

(8)玄龄等遂与法司定律五百条,分为十二卷……(《旧唐书·刑法志》)

例(4)搜索枯肠就能有“文字五千卷”,已经是很夸张了,每卷只能是一部书的一部分;(5)更明言一部书长有千卷;(6)所说白居易文集不是一百部,而是分为一百卷;(7)的《令》《科》各是一部法律,都分为三十卷,(8)更明言“分为十二卷”。总之可看出本期的“卷”已常用于量一部书里分成的部分、段落。

(五)宋代普及印刷术之后,出现了装订成册的书。此后在称量全书时,“本”逐渐取代了“卷”。这至少从明代就已很清晰,郎瑛《七修类稿·义理类·永乐大典》:“……永乐大典,计二万二千八百七十七卷,一万一千九十五本。目录六十卷。”近现代仍有以“卷”代“本”的个别用例,如《红楼梦》66回:“尤三姐……一手捧着鸳鸯剑,一手捧着一卷册子。”巴金《春》一:“她……常常捧着一卷书读到深夜。”但在当代普通话里,量词“卷”只能称量书的一部分,各种主要辞书都这样解释。78只有一部著作分成若干部分时才用“卷”,每卷可以是一本,如《鲁迅全集》第一卷。

五、联

(一)《说文》:“联,连也。”本义关联,连接,《楚辞·七谏·沉江》:“联蕙芷以为佩兮。”诗文中相连且往往对偶的两句称为一联。作为量词是本期新生的现象。

(二)量词“联”有两种主要功能。

1. 量成对的诗句,多出现在诗歌、笔记里。

(1)洗竹浇莎足公事,一来赢写一联诗。(郑谷诗,7763)

(2)山根三尺墓,人口数联诗。(杜荀鹤诗,7934)

(3)白发生闲事,新诗出数联。(同上,7938)

(4)欲问存思搜抉妙,几联诗许敌三都。(齐己诗,9559)

(5)岂要私相许,君诗自入神。风骚何句出?瀑布一联新。(同上,9491)

(6)东送西迎终几考,新诗觅得两三联。(李洞诗,8292)

(7)一联佳句题流水,十载幽思满素怀。(韩氏诗,唐外541)

(8)大兄所示百篇中,有一联绝唱。(摭109)

(9)牡丹本紫,及花发,色白红历绿,每朵有一联诗……(酉186)

以上大多直接量诗,例(5)的“瀑布一联新”意思是“描写瀑布的那一联诗”,例(7)及(8)的“佳句、绝唱”显然也是诗句。

2. 量数目成双的动物,2、3两项属于集合量词。

(10)齐王高洋,天保三年,获白兔鹰一联,不知所得之处。(酉194)

(11)同州防御使进乌鹘并双鹞共四联。(元稹《进双鸡等状》)

例(10)的“白兔鹰”从下文看是一种“合身毛羽如雪”、“头及顶遥看悉白”的鹰,“一联”为两只;(11)的“鹘”与“鹞”是两种鸟,“共四联”即共四对。清俞樾曾注意到此种现象,他在《茶香室丛钞·鹰以联计》一条里说道:“唐则天初,京兆人季全闻,性好杀戮,常养鹰鹞数十联,是唐时畜鹰以联计,殆以一双为一联乎?”可见俞樾觉得这是唐朝的计数法,不敢肯定一联是否就是一双,说明在清人眼里“联”这样用也很罕见。高洋是北齐文宣帝的名字,“天保”是其年号,例(10)系唐人段成式所记北朝之事;例(11)系唐人记本朝事。以“联”计鹰或为北朝至唐代的特有现象。

3. 量互相搭配的器物。

(12)(光颜)杀其贼什二三,获马千匹,器甲三万联……(《旧唐书·李光进列传》)

(三)后世一直以“联”量诗及对联,如《红楼梦》17—18回“(贾政)因命再题一联来,宝玉便念道: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量器物者,在宋代亦有用例,如薛居正《旧五代史·唐景思列传》:“愿赐臣坚甲一联,以观臣之效用。”司马光《涑水记闻》卷3:“乃求古碑字石磨灭者纸本数联,钉于馆中。”79这两例中,《旧五代史》所叙为本期之事,北宋距本期亦不远,更晚的例子我们没有见到。

六、绝

(一)《说文》:“绝,断丝也。”本义“断绝”,《吕氏春秋·本味》:“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绝句是一种诗体,因系截断律诗取其半而成,故有此名。

(二)严格地说,“绝”作为量词不是很够格。但也有“诗一绝”这样的格式表示绝句一首,故将其与“联”并列于此。其例不太多,也是出现在诗歌小说里:

(1)予……与乐天于鄠东蒲池村别,各赋一绝。(元稹诗序,4530)

(2)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一座尽惊。他日余方追吟……因成二绝寄酬。(李商隐诗题,6183)

(3)所善杨巨源好属词,因为赋《崔娘》诗一绝云:“清润潘郎玉不如,中庭蕙草雪销初。风流才子多春思,肠断萧娘一纸书。”(传110)

(4)大顺中,户部侍郎司空图以一绝纪之曰……(原诗略)(摭43)

(5)尝赋一绝,颇为前达所推,曰……(原诗略)(同上107)

后世或有所见,依然是这种用法,如《红楼梦》第1回:“雨村此时已有七八分酒意,狂兴不禁,乃对月寓怀,口号一绝云……”75回:“如今可巧花在手中,(贾环)便也索纸笔来立挥一绝与贾政。”现代,“绝”的用法未变,只是很少见了。

七、句

(一)《说文》:“句,曲也。”为平声侯韵,今音gōu,后又写作“勾”。另有去声遇韵之“句”,今音jù,《玉篇》: “句,止也;言语章句也。”或谓是因弯曲故受到限制、划分,指言语中因停顿而形成的“句”。古人把词、短语或句子,凡有休止处皆曰“句”。“句”在《十三经》文本中尚无此义,孔颖达《诗·周南·关雎》疏谓:“句则古者谓之为言。”含此义的“句”出现于汉代,《孟子》各篇标题的“××章句”就是汉代的注家加上去的。《文心雕龙·章句》:“句者,局也。局言者,联字以分疆。”皇侃为《论语·述而》“互乡难与言童子见”作疏曰:“此八字通为一句。”80所以刘世儒说,南北朝“‘句’的量词资格又稳定了一些”,但他举的实例不多,也不太典型,如《宋书·王微列传》:“一句之文无不研赏。”这里的“句”说是名词也未尝不可。(参见刘世儒1965:175)

(二)“句”真正有了量词资格当在本期,这时在口语化的语料中有大量用例,并常用于“数量名”结构里,依称量对象可分为三类。

1. 量言语。

(1)……只于一句言词,断却万生疑。(敦校867)

(2)言“如来说诸相具足”者,此明相好本从法身上起也。言“是名诸相具足”者,此明虽异不乖一,成弟二句也。(同上637)

(3)金言而句句亲闻,玉偈而行〔行〕听受。(同上754)

(4)师曰:“经中有一句语不会。”院主云:“不会那里?”师曰:“不会‘无眼耳鼻舌身意’,请和尚为某甲说。”(祖173)

(5)中心自明了,一句祖师言。(齐己诗,9529)

(6)山堂冬晓寂无闻,一句清言忆领军。(皮日休诗,7086)

(7)清谭两三句,相向自翛然。(同上,7060)

(8)半空灯一笼,祝尧谈几句。(李洞诗,8289)

(9)壮非少者哦七言,六字常语一字难……口前截断第二句,绰虐顾我颜不欢。(韩愈诗,3833)

2. 量经文、偈文、佛法等。

(10)但得闻于一句经,舍此王身浑是易。(敦校710)

(11)一句两句大乘经,灭却身中多少罪。(同上1140)

(12)四句偈文,能销无量重业,究竟成佛也。(同上641)

(13)经云:“千二百五十人俱”,名举数也……经云:“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此两句是总标千二百五十人俱也。(同上668)

(14)远闻德山一句佛法,及至到来,未曾见和尚说一句佛法。(祖237)

(15)(福州西院和尚)偶闻行脚僧举百丈一二句玄机,似少省觉,从尔便造百丈。(同上424)

(16)唯吟一句偈,无念是无生。(白居易诗,5092)

(17)师诵此经经一句,句句白牛亲动步。(修雅诗,9299)

3. 量诗文。

(18)就释文中解,初句明凡夫我见,二句明凡夫我空,三句明凡夫妄计有我……(敦校643)

(19)一纸书封四句诗,芳晨对酒远相思。(刘禹锡诗,4123)

(20)一杯新岁酒,两句故人诗。(白居易诗,4956)

(21)贾岛怜无可,都缘数句诗。(杜荀鹤诗,7942)

(22)何当诗一句,同吟祝玄化。(黄滔诗,8094)

(23)右《皇武》十有一章章八句。(柳宗元诗后注,3916)

(24)道士奋曰:“不然,章不可以不成也。”又谓刘曰:“把笔来,吾与汝就之!”即又唱出四十字为八句……(韩集294)

(25)(封郎)又为三言四言句诗,一句开口,一句合口,咏春诗曰:“花落也,蛱蝶舞,人何多疾,吁足犹苦。”(玄59)

可以看出量词“句”所量对象已不是“句读”之“句”,它约相当于现代的单句、分句。如例(23)柳宗元《皇武》是四言诗,每章八句;例(24)出自韩愈《石鼎联句诗序》,所联为五言诗,故“四十字为八句”;例(25)里引的诗,有三字句和四字句,这些都跟我们今天所说的“句”相同。

(三)此后,量词“句”用法基本没有什么变化,仍量言语诗文,如《水浒传》第4回:“(金老)说了几句言语……”《红楼梦》50回:“(众人联诗)李绮收了一句道:‘凭诗祝舜尧。’”此书也有用于禅语的,如22回:“今儿这偈语,亦同此意了。只是方才这句机锋,尚未完全了结……”现代口语仍是这样说的。

八、偈

《说文》无“偈”。此字多音,现所论之“偈”系祭韵群母,今音jì,是一个后起词,为梵文Gāthā的音译“偈陀”的简称,意译“颂、讽颂”等。为佛经的体裁之一,由固定字数的四句组成。“一偈”犹俗家诗文的“一篇”或“一首”。南北朝时有“数词+偈”的用例:“从师受经,日诵千偈。”(《高僧传·鸠摩罗什》)

跟“绝”的性质相似,“偈”做量词条件也不很充分,《祖堂集》里就常有“造一首偈”(190页)、“一首古人偈”(222页)这样的例子,“偈”显系名词。但本期也有“十偈词”这类的结构,不得不承认它有时具有量词性,故将“数+偈”与“数+偈+名”之例列在下面:

(1)闻半偈而捐全身,求一言而祗供千载。(敦煌文书A319)

(2)太子闻已,转更泣泪愁眉,回答一偈……(同上)

(3)湿生者,如是之人多受匿法,得一句一偈,不曾说向之人……(同上)

(4)同装普满浮图意,总在微僧十偈词。(敦辞971)

(5)师(南岳玄泰和尚)……令备香薪于山所讫,被〔披〕衣而坐,乃书二偈,曰……(祖259)

以上各例出自敦煌变文和《祖堂集》,都与佛教有关,“偈”的同类用法在其他文献里未曾见到。

此外,用于称量诗文量词还有“”(量变文,见本章第四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