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节 量书籍、信函、文件等
一、编
(一)《说文》:“编,次简也。”就是把竹简按次序连接起来。因竹简上刻有文件,故“次简”也就是编辑书籍。《韩非子·难三》:“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由此引申指一部编成的书,韩愈《进学解》:“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量词的用法出现较早,《左传·昭公二十七年》:“或取一编菅焉,或取一秉秆焉。”这也是从其编结之义而来,称量编成的菅草。《史记·留侯世家》:“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裴骃集解引徐广曰:“编,一作篇。”今人王伯祥注曰:“集合相联的竹简,用皮革的条子或绳子编结起来,成为书册。故云一编书。犹后世所谓一卷书或一本书。”73
(二)刘世儒(1965:170)认为这个量词在南北朝一般已不用,常见的是“本”。但是用例还是有的,如《梁书·庾诜列传》:“诵《法华经》,每日一编。”
(三)观本期材料量词“编”并不少见,多出现在诗歌里,主要量书:
(1)高斋遥致敬,愿示一编书。(韦应物诗,1924)
(2)叹息几编书,时哉又何异。(皮日休诗,7020)
(3)搜得万古遗,裁成十编书。(陆龟蒙诗,7118)
(4)幸阅灵书次,心期赐一编。(同上,7168)
(5)惟有孝标情最厚,一编遗在茂陵书。(唐彦谦诗,7683)
也有直接搭配的是“诗、集”等,实际还是量书:
(6)退坐西壁下,读诗尽数编……顾谓汝童子,置书且安眠。(韩愈诗,3767)
(7)第中无一物,万卷书满堂。家集二百编,上下驰皇王。(杜牧诗,5941)
(8)阅彼图籍肆,致之千百编……堆书塞低屋,添砚涸小泉。(皮日休诗,7025)
(9)先生文价沸三吴,白雪千编酒一壶。(殷文圭《览陆龟蒙旧集》诗,8135)
(10)三编大雅曾关兴,一册南华旋解忧。(李咸用诗,7409)
(11)考定新旧令式为三十编,举可长用。(韩集471)
例(6—8)的上下文里都指明了“编”之所量为“书”,其他三例分别为“陆龟蒙旧集、大雅、新旧令式”,也都是编辑成册的。唯有下例不同:
(12)一编香丝云撒地,玉钗落处无声腻。(李贺《美人梳头诗》诗,4434)
“香丝”是美人的头发,这种用法跟上古的“一编菅”倒是同类,所量都是细长之物,类似“束、缕”等,不过这样用的“编”例子很少罢了。
(四)由于书籍的载体由竹简变为帛、纸,“编”渐被“卷、本”代替。《旧唐书·经籍志》载有经、史、子、集共三千多部,五万多卷,未用“编”字。现代虽有时也量整本的书,如“人手一编”,但这多为习惯的固定格式,真正自由运用的是量长篇巨著中的部分,是比“章”还大的单位,如“全书分上下两编,每编又分四章”。
二、部
(一)《说文》:“部,天水狄部。”这是地名,与量词无关。《玉篇》:“部,分判也。”实际常引申指划分成的部伍、部落,《墨子·号令》:“城上吏卒养,皆为舍道内,各当其隔部。”孙诒让间诂:“部,队也。”《晋书·慕容廆载记》:“曾祖莫护跋,魏初率其诸部入居辽西。”“部”做量词就是由此义而来的。
(二)部伍、部落都是有组织的集体。汉代开始,“部”就常与数词连用,向量词发展,所量的对象也总是有组织的人群。如《汉书·武帝纪》:“朕……置十二部将军。”《后汉书·南匈奴列传》:“比惧,遂敛所主南边八部众四五万人……”
(三)沿着这个脉络,魏晋南北朝时又可量乐队以至乐器,有“数部鼓吹”(《世说新语·栖逸篇》)、“乐器一部”(《魏书·高车列传》)等例。更进一步,还可用于书籍,如“十二部经”(晋孙绰《喻道论》)它始见于佛家典籍,后也可用于一般作品,如“文集一部”(《魏书·刘昶列传》)。(参见刘世儒1965:218—219)
(四)本期的量词“部”。
1. 量佛经,偶或量一般书籍,属个体量词。
(1)某乙等不是别人,是八大海龙王,知和尚看一部《法华经义疏》……(敦校298)
(2)十二部诸经赞,流在阎浮间。(敦辞1013)
(3)仰为比沙门天王敬造《大集》一部十卷、《法华》一部十卷、《维摩》一部三卷、《药师》一部一卷,合廿四卷。(敦愿822)
(4)后来此土东魏高劝74邺都,与五戒优婆塞万天懿译出梵本《尊胜经》一部。(祖58)
(5)然!十二部经皆合于道,禅师错会,背道逐教。(同上106)
“十二部经”专指佛经体例上的十二种类别,不是任意的组合,但这不影响“部”的性质。
(6)七日,于此寺设敕斋。斋后转《花严经》一部。(入唐,近代132)
(7)莫合九转大还丹,莫读三十六部大洞经。(卢仝诗,4382)
(8)闲穷四声韵,闷阅九部经。(元稹诗,4450)
(9)今朝欢喜缘何事?礼彻佛名百部经。(白居易诗,5240)
(10)闲中亦有闲生计,写得南华一部书。(李九龄诗,8365)
(11)凡经录十二家,五百七十五部,六千二百四十一卷。史录十三家,八百四十部,一万七千九百四十六卷。子录十七家,七百五十三部,一万五千六百三十七卷。集录三家,八百九十二部,一万二千二十八卷。凡四部之录四十五家,都管三千六十部,五万一千八百五十二卷,成《书录》四十卷。(《旧唐书·经籍志上》)
(12)素公不出院,转《法华经》三万七千部……(酉246)
(13)江西节度使钟传遣僧从约进《法华经》一千部。(摭57)
可以看出“部”所量之书还是经过编辑的,含若干卷,如例(3)谓“一部十卷……”,例(11)所载四部中各部的卷数都有说明,这些书的部头是很大的。
个别用例似量画,不过也与佛经有关:
(14)……命工人杜宗敬按《阿弥陀》《无量寿》二经,画西方世界一部。(白集卷71)
我们说以“部”量书是个体量词,是因为每部书是一个单位,但是它往往又包含若干卷,这也说明集体量词与个体量词的分野并不是绝对的。
2. 集合量词,量有组织、成编制的人、神群体。
(15)九龙吐水浴身胎,八部75神光曜殿台。(敦校508)
(16)神通示灭,八部潸然。(祖35)
(17)日中午,一部笙歌谁解儛?(同上301)
(18)如来理教,随类得解。……异学专门,殊途同致。十有八部,各擅锋锐。(西域193)
(19)一时风景添诗思,八部人天入道场。(刘禹锡诗,4058)
(20)当时一部清商乐,亦不长将乐外人。(白居易诗,5179)
(21)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同上,4821)
(22)凡大宴会,则设十部伎。(《旧唐书·职官志》)
(23)(北魏天兴)二月丁亥朔,诸军同会,破高车杂种三十余部。(《北史·魏本纪第一》)
(24)俄传教呼地界。须臾,十数部各拥百余骑,前后奔驰而至。(玄91)
以“部”量人群,大体可分三种情况:一是佛教用语,佛教将诸天鬼神及龙等分为八部,如例(15、16);有时指不同的门派,如例(18)。但它有时也被泛用,如例(19)的“人天”原指六道轮回中的人道和天道,亦泛指众生,则“八部人天”好像说“各色人等”,“部”就成了一个集合量词。二是用于乐队、戏班之类,例(17、20、21、22)属于此类,其中“清商”当是“清商伎”76的简称,是有固定编制的乐队,而白居易家里确曾有过私家的乐班;例(21)琵琶女自夸的“第一部”则是第一等的乐队。三是量军事组织或少数民族部落,例(23、24)属于此类。
(五)此后,量词“部”的用法更多样了。其中量经、书历代常见,且扩展至音乐作品,如陆游《老学庵笔记》卷1:“先左丞言荆公有《诗正义》一部。”同书卷2:“得仙乐一部。”此类沿用至今,所量之书篇幅仍大,小册子不能称“部”。与之相近的是现代量电影、音乐作品等,如“一部交响乐”。量人群者近代仍存,如《儒林外史》42回:“门下鲍廷玺谨具喜烛双辉,梨园一部,叩贺。”但此类今已不存。后来又产生了某些新用法,如量胡须,《水浒传》13回:“(朱仝)有一部虎须髯,长一尺五寸……”现代还可计量汽车、机器等。
三、封
(一)《说文》:“爵诸侯之土也。”从古文字形看,本义是给树木培土。《左传·昭公二年》:“宿敢不封殖此树。”由此引申出封闭、封缄义,《史记·李斯列传》:“书已封,未授使者,始皇崩。”由此产生了量词“封”,用于封起来的信笺等物,与今之用法相通。此义早在秦代即已出现,历代不绝,《睡虎地秦墓竹简·封诊式》:“今鋈丙足,令吏徒将传及恒书一封诣令史。”魏德胜(2000:121)认为这是目前所见量词“封”的最早用例。又如《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朱公不得已而遣长子,为一封书遗故所善庄生。”77
(二)魏晋南北朝时“封”专量书信,如《幽明录》:“案上有六封文书。”《洛阳伽蓝记》卷3:“子渊附书一封。”刘世儒(1965:178)认为它比等义的“函”更接近口语。
(三)本期的量词“封”。
1. 量封缄之物,多数是文书、信札之类。
(1)其世尊在灵山会上,观见大王有其宜(疑)心,恐更遭苦难,遂修书一封……(敦校474)
(2)上四相公书启各一封,信二角。(敦煌文书B9)
(3)当道贺正专使押衙阴信均等,押进奉表函一封……(同上)
(4)南公佐状一封。(同上177)
(5)发遣一封书,青天也合知。(敦辞1753)
(6)……付二封书送圆载上人所。(入唐,近代124)
(7)四海无波乞放闲,三封手疏犯龙颜。(王建诗,3425)
(8)一封瑶简音初达,两处金沙色共圆。(刘兼诗,8696)
(9)客雁秋来次第逢,家书频寄两三封。(杨凌诗,3307)
(10)言笑日无度,书札凡几封。(岑参诗,2035)
(11)仍令王筠送新粳米二斗、札一封与长孙……(博27)
量书信之例还有很多,《全唐诗》中仅“一封书”就出现15次之多。此外还可量茶,“黄茶”也属于封装包裹之物,故以“封”量之:
(12)《奉和周二十二丈酬郴州侍郎衡江夜泊得韶州书并附当州生黄茶一封率然成篇代意之作》(柳宗元诗题,3938)
2. 量骆驼。
(13)传书两行雁,取酒一封驼。(李商隐诗,6193)
本期只见个例,这个功能后被“峰”取代,但我们未见本期实例。
(四)“封”量书信历代沿用至今,近、现代之例均常见,不赘举。此外近代白话里“封”仍可量包裹、封装的物品,如《红楼梦》第2回:“至次日,早有雨村遣人送了两封银子、四匹锦缎,答谢甄家娘子。”这种用法现代多出现在带有方言色彩的作品里,如巴金《春》十七:“……搬出三封银元交给觉新。”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三章:“你世富叔给咱送来一封点心……”普通话里很少这样使用了。
四、缄
(一)《说文》:“缄,束箧也。”《墨子·节葬下》:“谷木之棺,葛以缄之。”信函需封缄,故信亦称缄,这是后起义,如白居易诗“开缄见手札”。以“缄”量信源于此义,本期之前未见。
(二)本期敦煌文书及《祖堂集》等佛典未见量词“缄”,所有用例均见于诗文小说,多量书信:
(1)一缄幽信自襄阳,上报先生去岁亡。(皮日休诗,7082)
(2)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钱珝诗,8197)
(3)何以慰行旅?如公书一缄。(许浑诗,6079)
(4)一缄疏入掩谷永,三都赋成排左思。(白居易诗,4988)
(5)黄纸晴空坠一缄,圣朝恩泽洗冤谗。(周朴诗,7702)
(6)仙流万缄虫篆春,三十六洞交风云。(陈陶诗,8472)
(7)使者怒,乃令从者持书一缄与导。(集52)
(8)遽对桉手疏二缄,迟明授翱曰:……(摭83)
(9)……审知张意不回,颇甚嗟惜,因留药数粒并黄纸书一缄而别去。(康骈《剧谈录·道流相夏侯谯公》)
(三)作为量词,“缄”和“封”无论来源还是功能都没有什么差别,而“封”早已产生,且应用越来越广,所以“缄”就成为冗余量词。此后虽偶有所见,其实是仿古,如《三国演义》26回:“震出书一缄,递与关公。”此书文白相间,不能代表编写时代的语言状况。《水浒传》《红楼梦》都没有“缄”这个字,更不要说现代汉语了。
五、函
(一)《说文》“函”作“圅”,释为“舌也,象形……”,段注:“函之言含也。”许说与古文字形不符,甲骨文有此字,王国维认为像“盛矢之器”。段注若不究最初本义倒是可通,因为盛物可引伸出包含义,如《诗·周颂·载芟》:“播厥百谷,实函斯活。”后一句谓蕴涵着生气。
(二)魏晋南北朝时,“函”又用为一般的套、匣义,魏吴质《答东阿王书》:“信到,奉所惠贶,发函伸纸。”进而发展出量词的义项,专量书、信。如《冥通记》卷1:“又尔日于书案上得四函书……”
(三)刘世儒认为,量词“函”在南北朝时只出现在加工较多的语言,所以当时就已经衰老了,口语则常用“封”。(以上均参见刘世儒1965:177)而从本期材料看似不能下此断言,敦煌文书虽未见,但诗文小说里“函”的用例不少,可分两类:
1. 量经、书之类,一函即一匣、一盒,为容器量词。
(1)练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祖130)
此例系诗人李翱所作偈,为《全唐诗》收录(见4149页)。
(2)存没诗千首,废兴经数函。(周朴诗,7700)
(3)除却数函图籍外,更将何事结良朋。(陆龟蒙诗,7178)
(4)遗草一函归太史,旅坟三尺近要离。(同上,4056)
(5)惆怅霓裳太平事,一函真迹锁昭台。(徐铉诗,8584)
(6)堂宇宏丽,有经数百函。(宣51)
(7)楷书每函可二十余卷。(唐张彦远《法书要录·武平—徐氏法书记》)
个别用例以“函”量其他盛放在匣子里的东西:
(8)捧拥一函枯骨立,如何延得寿无涯。(杨德辉诗,唐外628)
(9)(姜师度)一夕忽云得计,立注楼,从仓建槽,直至于河,长数千丈,而令放米。……兼风激扬,凡一函失米百石,而动即千万数。(朝47)
例(9)叙昏官姜师度异想天开建槽运米,一函能损失百石米,此“函”显然不是小匣子,具体形制不得而知。
2. 量信件,属个体量词。
(10)时风重书札,物情敦货遗。机杼十缣单,慵疏百函愧。(韦应物诗,1954)
(11)酒每倾三雅,书能发百函。(刘禹锡诗,4089)
(12)……白马浮出,负一旃檀鼓及书一函。发书,言大鼓悬城东南,寇至,鼓当自鸣,后寇至,鼓辄自鸣。(酉98)
(13)有人寄敬伯一函书……(同上131)
其实“函”与下文的“帙”一样,本来带有明显的容器量词性质,只因它多数情况下专用于量书,而书又同时具有“书籍”与“书信”的含义,在语言运用中,“一函书”在原本“一匣书籍”的意思之外,也带上了“一封书信”的含义,转化为个体量词了。
(四)本期之后量词“函”的使用渐少,有些属于文言文,如明梅鼎祚《玉合记·赠处》:“诗书户牅,真看缥帙千函。”口语化的作品较为少见,《水浒传》《红楼梦》中都没有出现。现代偶然使用,则多量古书,如鲁迅《且介亭杂文·买〈小学大全〉记》:“加疏的《小学》六卷、《考证》和《释文》《或问》各一卷,《后编》二卷,合成一函,是为《大全》。”至于像“一函书简”之说,更为少见。现在或许可说它确是衰老了。
六、帙
(一)《说文》:“帙,书衣也。”段注:“书衣谓用裹书者……今人曰函。”原指古代竹帛书籍的套子,以布帛制成,故从“巾”;或从“衣、衤”作“袠、袟”,后指线装书的函套。《后汉书·杨厚列传》:“吾绨袠中有先祖所传秘记……”一个套子里的书称“一帙”,这是量词“帙”产生的理据。《说文句读》谓:“书卷既多,每部加帙,所以别也。”故刘世儒说“‘帙’所量常是多册”。南北朝已有成熟的量词“帙”,《宋书·王微列传》:“往来者见床头有数秩(刘按:“秩”应作“帙”)书,便言学问。”(参见刘世儒1965:176)
(二)本期的量词“帙”用于量文书、诗文等。
(1)辞妻了首,服得十帙文书,并是《孝经》《论语》《尚书》《左传》《公羊》《穀梁》《毛诗》《礼记》《庄子》《文选》,即便登逞(程)。(敦校232)
(2)元氏诗三帙,陈家酒一瓶。(白居易诗,5077)
(3)况此松斋下,一琴数帙书。(同上,4715)
(4)卷幌书千帙,援琴酒百杯。(许浑诗,6133)
(5)旧山归隐浪摇青,绿鬓山童一帙经。(李洞诗,8296)
(6)南海马大夫见惠著述三通,勒成四帙……(刘禹锡诗题,4096)
(7)危惙之际,不暇及他;唯收数帙文章,封题其上……(白集972)
(8)子都视其囊中,有素书一帙,金十饼。(独47)
(9)研精六籍,采摭九流,搜访异同……合为三帙三十卷,号曰《经典释文》。(陆德明《经典释文·序》)
“帙”原本近于容器量词,始终称量带套的书,说它是容器量词也未为不可。但因只用于书籍,“帙”里所装是多少书也很难确定,故列入此类。且与之性质相似的“函”,还发展成专量书信的个体量词,词汇意义更加虚化。这些变化都是量词发展的常见现象。
(三)本期之后,总的来看量词“帙”是走向衰落的,一般只用于书面语,如宋韩淲《涧泉日记》卷中:“先公在婺,平仲有诗文一帙来赠。”《水浒传》《红楼梦》均无此量词。在现代,包装书籍的“帙”这个词早已不存,由之产生的量词也多出现在求雅的文字中,只用于带套的线装书。
七、纸
(一)《说文》:“纸,絮一笘也。”“笘”是造纸用的竹帘,“纸”为附着其上的絮渣。后指由此制成的书写材料,《后汉书·宦者列传·蔡伦》:“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晋代左思写成《三都赋》:“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晋书·文苑列传·左思》)这个词后来基本保持着单纯的意义,仅有的重要变化就是发展出了量词的义项,最早在汉简里有这样的例子:“五十一纸重五斤。”(《居延汉简甲乙编》)这是否即为量词、所量何物均不详。
(二)量词“纸”的确切用例见于南北朝,称量写出的文书、文章,“一纸”就是一页,如《颜氏家训·勉学篇》:“博士买驴,书券三纸,未有驴字。”庾信《幽居值春》诗:“长门一纸赋,何处觅黄金。”(参见刘世儒1965:159)
(三)本期量词“纸”的称量对象可细分为四类。
1. 文书等。
(1)伏惟陛下通一纸文状,以为案底。(敦校321)
(2)当日进黄闻数纸,即凭酬答有功人。(敦辞708)
(3)九日便遣李伯盈修状四纸,同入中书,见宰相论节。(敦煌文书B177)
(4)正衙辞状又两纸。新授具衔某。(同上)
(5)名传一纸榜,兴管九衢花。(刘禹锡诗,4027)
(6)判官则领绍见大王,手中把一纸文书,亦不通入。(玄133)
(7)郑君自有记录四十余纸,此略而言也。(博42)
文状、辞状、记录等都属文书之类,例(2)的“进黄”洪艺芳(2000:297)谓指进黄纸,以书写诏令,依上下文意,“进黄”当代指诏令。
2. 书信。
(8)一纸书封四句诗,芳晨对酒远相思。(刘禹锡诗,4123)
(9)一纸乡书报兄弟,还家羞着别时衣。(许浑诗,6137)
(10)两纸京书临水读,小桃花树满商山。(元稹诗,4583)
(11)老妻书数纸,应悉未归情。(杜甫诗,2459)
(12)心绪万端书两纸,欲封重读意迟迟。(白居易诗,4844)
(13)开缄见手扎,一纸十三行。(同上,4774)
诗歌里的“纸”多数是量信的,《全唐诗》中“一纸”共31例,除6例外,均量信。但它不等于“封”,观例(10—13)可知,一纸书只是一张写成的信纸,而一封书信可以有“两纸、数纸”。
3. 书页。
(14)阅书百纸尽,落笔四座惊。(杜甫诗,2350)
(15)愿尔一祝后,读书日日忙,一日读十纸,一月读一箱。(杜牧诗,5941)
(16)诵经千纸得为僧,麈尾持行不拂蝇。(贾岛诗,6680)
(17)此外杂经律,泛读一万纸。(卢仝诗,4388)
(18)经黄名小品,一纸千明星。(孟郊《读经》诗,4267)
4. 写有文字的纸页。
(19)竦身云遂起,仰见双白鹄。堕其一纸书,文字类鸟足。(李益诗,3206)
(20)手把红笺书一纸,上头名字有郎君。(窦梁宾《喜卢郎及第诗》,8994)
(21)羲之俗书趁姿媚,数纸尚可博白鹅。(韩愈诗,3811)
(22)一纸华笺洒碧云,余香犹在墨犹新。(金车美人诗,9807)
(23)武公帐前,见一介胄者,掷一纸书而去。武公取视,乃四韵诗。(介胄鬼诗题解,9778)
(24)宣宗召升殿,御前书三纸……一纸真书十字,曰“卫夫人传笔法于王右军”;一纸行书十一字,曰“永禅师真草《千字文》得家法”;一纸草书八字,曰“谓语助者焉哉乎也”。(《旧唐书·刘公绰列传》)
(25)公常不许诚书,昨所呈数纸,幼时书,何故呼为真迹?(封91)
(四)此后量词“纸”仍量文书、书信等,如《清平山堂话本·合同文字记》:“见立两纸合同文字,哥哥收一纸,弟弟收一纸。”现代用这个量词往往带有较强的书面语色彩,鲁迅《书信集·致胡适》:“关于《西游记》作者事迹的材料,现在录奉五纸……”当代一般更少使用,往往只出现在四字格之类,如“一纸空文”。
八、轴
(一)《说文》:“轴,持轮也。”义为车轴。《管子·乘马》:“其木可以为材,可以为轴。”以其形似,又指可以缠绕纸张、丝线的圆棍,南朝梁任昉《齐竟陵文宣王行状》:“所造箴铭,积成卷轴。”卷在一根轴上的书画是为一轴,这就是量词“轴”的由来。
(二)南北朝时,“轴”做量词主要用于书,如释慧皎《高僧传序》:“故述六代贤异止为十三卷,并序录合十四轴,号曰高僧传。”十三卷加上序录合为十四轴说明“轴”即“卷”,只是“轴”着眼于缠绕纸张缣帛的工具,“卷”着眼于卷成的形态。还有一种是量船只,如王褒《上庸公陆腾勒功碑》:“长戟万队,巨舰千轴。”刘世儒(1965:108)认为这并不多见,且实为“舢”的假借,舢指“船后持柂处”,轴、舢二者一持轮,一持柂,义可相通。
(三)本期未见以“轴”量船之例,主要用于书籍之类,所量对象主要有三类:
1. 宗教经典、符箓。
(1)磨砻一轴无私语,贡献千年有道君。(敦校623)
(2)莲经七轴六万九千字,日日夜夜终复始。(齐己诗,9587)
(3)九流三藏一时倾,万轴光凌渤澥声。(陆龟蒙诗,7216)
(4)此人常持《金刚经》,又好食肉,左边有经数千轴,右边积肉成山……(酉267)
(5)中有符箓数十轴……(宣161)
2. 诗文。
(6)碣石山人一轴诗,终南山北数人知。(贾岛诗,6687)
(7)忽睹逋翁一轴歌,始觉诗魔辜负我。(贯休诗,9316)
(8)四轴骚词书八行,捧吟肌骨遍清凉。(齐己诗,9540)
(9)满身光化年前宠,几轴开平岁里诗。(同上,9573)
(10)蒙溪先生梁公孙,忽然示我十轴文。(顾云诗,7304)
(11)苔地无尘到晓吟,杉松老叶风干起。十轴示余三百篇,金碧烂光烧蜀笺。(僧鸾诗,9282)
(12)进士纳卷,不得过三十轴。(摭136)
3. 书画。
(13)解印书千轴,重阳酒百缸。(杜牧诗,5968)
(14)朱字灵书千万轴,苍髯道士两三人。(卢纶诗,3171)
(15)邺侯家多书,插架三万轴。(韩愈诗,3838)
(16)始《教本书》至于为人杂奏,二十有七轴,凡二百二十有七奏。(《旧唐书·元稹列传》)
(17)上至华清宫,遣使赐建御容一轴……(摭114)
(18)因出袖中五轴书示总曰:“此君集也,当谛视之。”(玄48)
唐代并没有今天习用的纸本书籍,当时的读物仍多为卷轴状,故量词“轴”本期用例较多,仅“一轴诗”在《全唐诗》里就达10例。与功能相近的量词“本”相比,“轴”所量名词常指具体的书籍,而“本”之所量往往指版本,“一本”就是“一份(抄本或刻本)”。
4. 此外,本期还有量饼的功能,唯例很少见:
(19)俭愧谢之,遗饼两轴而去。(续玄203)
(20)俄而启殡,棺上有饼两轴,新袜一双。(同上)
(四)宋代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装订成册的纸本书籍大行于世,此后,量词“本”逐渐取代了“轴”。后者虽仍可量书画,但特指卷在轴上的,如《水浒传》91回:“当下燕青取出一轴手卷,展放桌上。”《红楼梦》19回:“……有个小书房,内曾挂着一轴美人,极画的得神。”现代仍如此,可说“一轴山水画”,此外不再有其他用途。
九、藏
(一)《说文·新附》:“藏,匿也。”此为平声唐韵,今音cáng。引申为收藏,进而指收藏东西的地方,去声宕韵,今音zàng。《玉篇》:“藏,库藏。”《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晋侯之竖头须,守藏者也。”又为佛教、道教经典的总称,因为经典被认为蕴藏着无量法义,故称“藏”。南朝梁《高僧传·安清》:“出家修道,博晓经藏。”“藏”又是梵文Pitaka的意译,该词原义是“盛物的竹箧”,“三藏”Tri-pitaka就是佛教典籍的总称。
(二)本期有材料表明,“藏”可用为量词,称量佛经:
(1)何路再申忠孝意,开经一藏报君王。(敦校623)
(2)谁能来此寻真谛?白老新开一藏经。(白居易诗,5207)
(3)结宇题三藏,焚香老一峰。(岑参《题云际南峰眼上人读经堂》诗,2102)
(三)量词“藏”的使用面很窄,但后世在谈及佛教经典时还会碰到,如《聊斋志异·龙飞相公》:“因教诸鬼使念佛,捻块代珠,记其藏数。”范文澜等《中国通史》三编五章二节:“龟兹、回纥在宋仁宗时五次入贡,宋朝廷回赠佛经一藏。”
此外,用于称量书籍、信函、文件等的量词还有“通”(量文告、诏书、诗书等,见本章第二十四节)、“本”(量文书、书本等,见本章第二节)、“件”(量文书、奏状、法律条文,见本章第二十一节)、“道”(量符咒,文书,见本章第十八节)、“角”(量信,见本章第九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