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的心愿——中国残疾人辅助器具中心主任许晓鸣采访实录
2006年8月 本书特约记者:江 羽 王献华
记者:李嘉诚基金会对项目管理做得很细,从您和李嘉诚先生的接触中,您觉得他在项目管理上投入这么大的精力和心血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许晓鸣:李先生特别关注每一个残疾人怎么受益,包括假肢的价格。他曾经用商人谈判的精神跟我们谈:“假肢的价格能不能再降低一点?”他说:“我没有别的意思,我对你们非常信任,由于现在是工业化批量生产,我希望价格能再降低一点儿,这样就可以用有限的资金让更多的残疾人受益。”我觉得他的这些细节让我们非常感动,他能够详细了解每一个品种,具体到每一个零部件,然后跟我们讨论价格的问题,如果可能,希望尽量降低价格。每一次我去见李先生,他都一再表示,他的愿望是让更多贫困的、没有人帮助的残疾人改善生存状况。
李先生好几次问道:“做这个项目是不是挺有意义的?我就一直觉得特别有意义。”我们也说确实是非常有意义。他说,在他的人生中能做这样的事情,感觉特别好。每一次离开,他都拜托再三,希望我们能够帮助他实现这个心愿,而且觉得我们确实是在帮助他实现。这让我们挺受感动。
新一期项目李先生坚持要做假肢,基金会内部有不同的意见,认为通过实施项目,已经建立了装配机构,可以不再投入了。但李先生希望看到更多的残疾人能够继续受益,新一期项目是他亲自主持会议批准的,而且比原申报项目有重大调整。原来计划集中在两个省实施,目的是出些经验。但是李先生说,他要让更多的残疾人受益,所以对假肢项目又追加了经费。项目办人员在香港的时候,李先生让他们给我打电话,那天正参加残联工作会,我没接到,后来第二次打过来,一是要鼓励我们,觉得我们非常不容易,做这么大的项目;二是要拜托我们,希望我们能认真对待。
我感觉,与他之间很好沟通,而且他很平易近人,没有居高临下的架子。他希望我们再降价,后来我说不能再降了,再降价就会牺牲产品品质了,可能达不到理想的效果,他马上就同意了。我觉得他的确是从残疾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
记者:假肢的质量和价格有时是很难兼顾的,你们怎么来协调这个问题?
许晓鸣:现在社会上的大腿假肢价格最少也要6000元钱,我们做同类假肢是2000多元;小腿假肢社会上一般是3000元左右,我们的是1000元,功能完全一样,使用时间也一样。国家标准规定,假脚正常情况下的使用寿命是一年(100万次)。但是每个残疾人由于居住环境、身高体重等状况不同,假脚的使用寿命会有差异,如果他生活在道路崎岖的环境里,体重也比较大,再从事重体力劳动,那假肢使用肯定就比较费。如果就在家里做家务不怎么出门,也许就能用两三年。项目的受益残疾人多数没有装过假肢,装了假肢以后大部分要从事重体力劳动,居住环境又多在山区或道路崎岖的农村,在这种环境下假脚基本上只能用半年。
还有为什么假肢的脚很重?我们这个项目用的是橡胶脚,是广泛征求了专家意见的。专家认为橡胶虽然要比聚氨酯重一点,但是橡胶要结实得多,使用的时间也要长一些。同时,品质和价钱肯定是相关的,不可能说30元钱的脚和700元的脚使用一样长的时间,这是绝对不可能的。性价比和时间肯定是要有所取舍。而且对整个假肢来说,比较容易坏的首先是脚,然后是接受腔、金属连接件。
邓朴方主席听取假肢项目人员介绍情况。
每种假肢都有特定的适应截肢对象。残疾人有个特点,曾经用过什么品种,更换时还愿意选择那个品种。对这一点我们原先认识不足。我们最开始做的是壳式假肢,实际上对小腿截肢者来说,它的适应面只有40%,不适用的残疾人装了这种假肢,效果肯定难以保证。后来我们做了骨骼式假肢,但确有个别残疾人曾经装过更高档的假肢,觉得这个太简陋,很难适应。在德国也是,如奥托博克(OttoBock德国的假肢矫形器工业有限公司)那样高级的世界顶尖级的假肢制造商,它还有一批工人专门用木头做接受腔,为什么呢?因为二战的伤残老兵习惯了木制接受腔,别的不接受。人是有惯性的,我国也是这样。我们在装配过程中发现过用金属板做的简陋假肢,有人叫“铝腿”。广西一些装过假肢的残疾人说:“你们的假肢不好用,我还要那‘铝腿’。”后来我们了解到,这些残疾人长期使用这种假肢,觉得我们的假肢稳定性好像不如那个“铝腿”,因为“铝腿”是裹了又裹,缠了又缠,非常沉重,让他们觉得很安全。他们觉得我们的假脚轻,什么固定的都没有,不安全。
许晓鸣主任(左一)在假肢项目经验交流会上与香港专家交流。
假肢实际上是一种因人而异的个性化产品,一种假肢不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随着项目的逐渐深入开展,我们也在不断调整完善。第一期项目最开始装配的是壳式假肢,两年以后就发现了它的局限,就又增加了骨骼式假肢。再如接受腔材料,最初是用专用塑料管材做的,后来发现有些残疾人不接受,就又增加了树脂材料。还有就是残疾人的类型很多,包括长残肢、短残肢、膝关节离断的,甚至是半个脚,我们要培训技师能够准确判断不同的残疾人用什么假肢,在经费上略有考虑。因为费用不同的假肢肯定是有差异的。
记者:经过这一期项目的执行,您觉得今后在假肢装配方面还可以做哪些努力?
许晓鸣:现在回顾起来,我们的培训还达不到要求。第二期的培训我们希望做得更细致一点。第一期培训有点超越常规似的,用什么就培训什么。而且开始有误区。国外同行告诉我们,壳式假肢是一种最简单的假肢,一周就能学会。后来我们发现,专家也说,学校的老师也说,壳式假肢实际上是非常难学的。因为假肢需要“对线”,但是壳式假肢是一次成型的,你要掌握不了技术,就很难做好,一些问题可能就出在这儿。所以一期项目我们自己检讨,一是假肢品种要增加,二是要让技师真正掌握准确规范的制作方法,第二期项目要重点在培训上下些功夫。总之,我们是边运作,边学习,边调整。我们之所以能做得比较成功,就是因为我们一直在调整,一直在学习。
我们在项目一开始就严格要求,一丝不苟,像用自己的钱一样来用项目的每一分钱,争取让更多的残疾人能够受益,并从中借鉴先进的项目管理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