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在设定论点之前直接解决问题
同样地,“究竟该怎么做,才能让日本得到更多奥运金牌”的问题,也不能直接被称为论点。
这时,必须思考“为什么要增加奥运金牌数”。比方说,如果目的是宣扬国威,那么未必要执着于奥运金牌数。也许增加诺贝尔奖的得奖数也是可行之道。此时只要思考“将诺贝尔奖日籍得奖人数增加三倍”和“把日本选手的奥运金牌数增加三倍”,何者对日本国民宣扬国威有更大效果,再进行选择即可。
如果目的不在于宣扬国威,而在于促进国民健康,就应该思考其他有助于提升体能的措施,而非设定奥运比赛这种高水平的目标。
社会上有太多未确切设定论点,就被认为是问题的事情。因为在还没明确设定好论点的情况下就力图解决问题,所以无法破解问题。
以下探讨商业实务的相关案例,进一步说明了现象不等于论点。
假设营收处于低迷状态的G公司的社长说:“本公司的课题是营收低迷,所以让我们设法解决这个问题吧!”
这时,身为管理层的你,会出什么招?
例如,为了增加营收采取各项行动,包括降价、打广告、提出促销方案、鞭策业务部门努力等。这些治标不治本的方法或许有如一针强心剂,会出现短暂成效,但终究难以持久。
何以如此?因为营收低迷不过是现象罢了。
另有造成营收低迷的真正原因,即“论点”。
比方说,商品本身不具有吸引力,或者商品虽有吸引力,却因渠道选择或推广策略错误,导致营收没有起色。
假设G公司“十年来营收一直停滞不前,且获利率不断下降”,为了改善这个状况,经营者前来寻求管理顾问的协助,面对这个委托,管理顾问该怎么处理?
首先,单是“营收停滞不前、获利率下降”,不足以成为论点,必须是类似以下的内容,才能称得上论点。
可能的论点一:行业不断发展,只有G公司的营收原地踏步,获利率也不高。
可能的论点二:行业整体收益呈现低增长,G公司也不例外。不过,行业内还是有公司获利。例如,在增长迟缓的电车运输行业,还是有像京王电铁这种营收减少但获利增加的优秀公司。
可能的论点三:过去每当本行业发展趋缓时,一定会有新事业、新产品适时崭露头角,但是近来完全没有新事业、新产品登场。以索尼为例,当电视进入增长衰退期时,有随身听、随身CD播放器问世,而这两者进入衰退期时,有游戏机PS出现。换句话说,索尼以往总有能够带动公司向上发展的、划时代的新产品或新事业适时出现,但是现在的索尼并非如此。这里说的就是与此类似的状况。
可能的论点四:随着本行业逐渐萎缩,倾注心力发展新事业,能够使营收顺利增长。可是这只能勉强填补本行业营收低迷的缺口,新事业的获利率并不高。这时候,有一些次论点可供考虑,比如:从获利模式来说,新事业的获利率本就不高;或是因为还处于起步阶段所以获利率低;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