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问读懂道德经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八问:相濡以沫,还是相忘于江湖?

庄子说:“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相濡以沫,是指两个人互相扶持,彼此依靠而生活的一个状态,一向是被大家所广为赞赏的。但庄子为什么却说还不如相忘于江湖?

两条鱼儿躺在即将干涸的水坑里,互相用唾沫滋润对方,延续对方的生命,这种行为是不是很伟大?可如果不是因为水坑干涸了,它们根本没有必要如此的啊!如果让它们自己选择,它们是愿意自由自在地畅游在江湖之中,谁也不用为谁付出真情,谁也不用被人称赞伟大,还是愿意在艰难生存的过程中,迸发出可歌可泣的真情?

俗话说“患难见真情”。有真情,就必定先有患难;有功劳,就必定先有灾难;有忠臣,就必定先有昏乱;有仁义,就必定先有坏乱。所以“大道废,案有仁义”,“六亲不和,案有孝慈”,“邦家昏乱,案有贞臣”。

人们是愿意在患难中发现真情,还是愿意一直顺顺利利、平平安安,谁也不用对谁付出真情?人们是愿意在乱世灾年彰显出忠孝仁义,还是愿意在太平盛世平平淡淡过完一生?

缇萦救父的故事,《史记》和《资治通鉴》均有记载:汉文帝时,有一个叫淳于意的人犯了罪,当处以肉刑。他的小女儿缇萦向皇帝上书说:“我父亲做官,齐国人都称赞他廉洁公平;现在他犯了罪,按法律应判处肉刑。我感到悲痛伤心的是,死人不能复生,受刑者残肢不能再接,即使以后想改过自新,也没有办法了。我愿意没入官府做官婢,以抵赎我父亲该受的刑罚,使他得以改过自新。”

文帝很怜悯和同情缇萦的孝心,下诏书说:“《诗经》说‘开明宽厚的君主,是爱护百姓的父母。’现在人们有了过错,还没有加以教育就处以刑罚,有的人想改变行为向善,也无路可走了,朕很怜惜!肉刑的残酷,以至于切断人的肢体,摧残人的皮肉,使人终生无法生育,这是多么残酷和不合道德!难道这符合为民父母的本意吗!应该废除肉刑,用别的惩罚去代替它。”当年就废除了肉刑。

缇萦救父的孝心为后人所赞叹,但是如果她的父亲一直平平安安,并没有面临牢狱之灾、肉刑之苦,人们又如何会知道她的一片孝心,她又如何会有孝名流传后世呢?这样应对苦难而生的美名,不要也罢。

所以不要试图去考验人性,而且也没有必要去考验它。假如所有鱼儿都能自由生活在江湖中,那又何必去问它,当江湖干涸的时候,你会不会与我相濡以沫?假如所有人都能自得其乐地生活着,那又何必去检验他,是否具备仁义忠孝等好品质?

“橘生淮北则为枳”,并不是橘子的过错;小树被捆绑束缚,就会长得奇形怪状,也并不是树的品种不好。大自然中的万物,并没有好坏之分;普天下的婴儿,也没有善恶之分。再恶毒的犯罪分子,当他还是一个婴儿的时候,都是天真无邪的。

春秋时,郑国子产提出“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意思是天道对人的影响太小了,远不如人道对人的影响大。人,确实容易被周围的环境影响而发生改变。“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怎么也磨不坏的坚硬很少见,怎么也染不黑的洁白更难得。

毕竟能身居陋巷,一箪食,一瓢饮,而仍然安贫乐道的人太少了;能始终追随于道,依托于道,而不改其志的人也太少了。螳螂的眼中只有树叶,想让它去关注更远更本源的树根,就太难了。

所以对一般人来说,越是切身的环境,就越是重要。“孟母三迁”,体现的正是居住环境对于塑造人的重要性。因此与其拷问人心是否有道德,人性是善还是恶,还不如拷问他们生存的社会环境。

中国历史上,从汉至清,都曾发生过“人相食”的事件,最主要的原因是自然灾害和战争。在这样的乱世灾年,善良一些的作法也无非是“易子相食”,自己的子女不忍心吃,就去交换别人的子女来吃。北极熊饿极了,也同样会吞食同类的幼崽。面对这样的惨剧,我们能只去责怪他们没有道德吗?

自身,也是人,而且是离你最近,与你最亲密,对你最好的人。如果连自身都关爱不了,也就别妄谈什么仁爱了。然而鱼儿如果能畅游于江湖,又怎么会相濡以沫?天下如果有道,又如何能展现出仁义?如此一来,提倡仁义,与提倡天下无道又有何异呢?

如果天下有道,大家都自然而然地生活,自然而然地交往,都在与自己性情相匹配的环境中自由成长,又哪里需要通过自爱来互相防备和对抗呢?又哪里用得着互相示爱抱成一团求生存呢?又哪里会有什么可歌可泣的情感出现呢?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人连自身都会忘掉,也就更别说什么仁、义、爱、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