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问:中国人为什么会把“道”视为终极追求?
在《庄子·齐物论》中,庄子讲了一个关于影子的寓言,说影子之外的微阴问影子:“先前你行走,现在又停下;以往你坐着,如今又站了起来。你怎么没有自己独立的操守呢?”
影子回答说:“我是有所依凭才这样的吗?我所依凭的东西又有所依凭才这样的吗?我所依凭的东西难道像蛇的鳞片和蝉的翅膀吗?我怎么知道因为什么缘故会是这样?我又怎么知道因为什么缘故而不会是这样?”
风一吹,叶就动;叶一动,影子就动;影子一动,影子之外的微阴就动。微阴觉得影子变化无常,结果导致依托于影子的自己也随之变化无常,还完全莫名其妙。于是非常苦恼,就去责问影子。其实微阴问影,正如我们问心:“你为什么一会儿想这一会儿想那,一会儿念生一会儿欲起呢?”
庄子给我们的回答是:心,它同样也是有所依托的,就像影子依托于树叶。那树叶是不是还有依托,一般人就不会再去考虑这个问题了。他们只会蒙昧地把影子当成独立运行的事物,把水中月当成真月亮,而去问影捞月,在心上下功夫。
但他们却根本就不知道,他们所认为的终极依托,不过就像蛇的鳞片和蝉的翅膀一样,也只是依托于其他啊!所以这样的人,既不知道因为什么缘故会是这样,也不知道因为什么缘故不会是这样,而只能执之以迷,觉之以无常。
正如依托于微阴,则微阴随影而动,对于触及不到影的人,微阴就是“无常”;依托于影子,则影子因叶而存,对于触及不到叶的人,影子就是“无常”。依托于“无常”,用一种未知去应对其他的未知,也就只有莫名其妙而不能自已了,因为终是没有探究到根底。
中国人为什么会把“道”视为最终极的追求,道家有道家之道,儒家有儒家之道,武有武道,茶有茶道,书画之技精深到极致,也称为技艺“合道”。因为它们的这个“道”,才是神髓,是根本,只有把握住了这个“道”,才能算得上是贯通始终,明白根底。如此,才能依托于这个“道”,真正把它们做到极致。
任何事物,最初都是合于道而诞生的,要想通晓它,就需要往它的根脚处去寻。所以《道德经》讲修身,会讲“复归于婴儿”。所以我们的文化,崇尚追本溯源。所以不论儒家道家,修身是第一位的,因为身,才是家、国、天下的根本。庄子就说,要用“道”最精华的部分来修身,残余的部分来治国,糟粕的部分来治理天下。(见《庄子·杂篇·让王》)
那么修身修的是什么?深其根,固其本,老子所谓“深根固柢”。我们的根本在哪里?从个人,寻根到天地自然,再追索到“有”和“无”,再往上求,也就只有一个“道”了。“道”,方为天下万物共同的根,方能为人的终极依托。
道,“独立而不改”。找到了这个恒定不变的终极依托,也就把握住了天下万物的根底,也就不会再像微阴一样随波逐流。不改,不殆,则能独立而存,遗世而行,因为心有了安定的归宿,行为有了不变的依凭。如果心无所依,就相当于在黑暗中盲目行走,因为发于自我的“主观心”,难以独立运行。
1954年,加拿大麦克吉尔大学的心理学家首先进行了“感觉剥夺”实验:实验中给被试者戴上半透明的护目镜,使其难以产生视觉;用空气调节器发出的单调声音限制其听觉;手臂戴上纸筒套袖和手套,腿脚用夹板固定,限制其触觉。
按说在这种情况下,人才是处于彻底隔绝了外界影响,完全由个人主观心发挥作用的状态,但结果如何呢?被试者单独处在实验室里,几个小时后就开始感到恐慌,进而产生幻觉……在实验室连续待了三四天后,被试者会产生许多病理心理现象:出现错觉幻觉;注意力涣散,思维迟钝;紧张、焦虑、恐惧等,实验后需数日方能恢复正常。
由于会对人造成难以磨灭的精神伤害,这个实验最终被视为非人道而禁止。但可以肯定的是,假如人一直处于这种完全主观的状态,最终一定会面临精神崩溃的结果,也就更别说“由我而生”创造出什么真理了。有一种说法叫“心外无物”,但假如人一出生就封闭五识,完全由心,那心中又还能有什么呢?
我们世界观和思维模式的形成,都不过是向外界学习的结果,存在于心而已,并不是源始于心。生而知之者,亘古未有。所以为什么有人说,我们能梦到的形象,都是来源于对现实的加工。就好像我们想象出来的外星人形象,也同样是来源于对自身的加工一样。因为我们的心虽近道,但非道,并不具备无中生有的造化能力。所以向心去寻道,终得一空。
故而寻道,先要放下自见,放下自见,才有可能接触到一个真实的世界,才有可能触摸到“道”。带着主观自见去看世界,世界就会失去本来的面目,正如带着目的心去做事,行为就会失去原本的意义。所以刻意,反而往往会失其意。
米开朗基罗说:“雕塑本来就在石头里,我只是发现它,并把多余的石头去掉。”陆游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他们都是用一种“发现”的心态去创作,认为至美至理是天然就存在的,从而摒弃了“由我而生,因我而灭”的“造、作”式创作意识。也正因为他们可以达到这种收敛主观、效法自然的精神境界,故而可以创作出流传百世的杰出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