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大师课:法国卷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节 中世纪竟然有这么超前的婚姻观

小说分为五卷,前两卷与后三卷的主题有明显不同。那么到底有什么不同呢?

小说的前两卷分别以高康大和庞大固埃这两代巨人国王为主人公,主要描写他们非同寻常的日常生活:他们的成长,他们接受的教育,他们长大后如何率兵抵抗来犯之敌,等等,背后的主题则是以巨人为代表的新兴阶层的成长以及他们的理想。

而后三卷中,智者巴奴日这个角色的地位上升,在某种程度上成了主人公。他与庞大固埃聊天,讨论各种历史与现实问题。从这里,我们开始了解智者巴奴日的才华与思想,这些都充分地显出了他的睿智,不过,也同时暴露了他的缺点——犹豫不决和困惑满腹。

可以说,后三卷视角更为开放,从不同侧面反映出了巨人所见识、所思考的社会现实。当然这种思考是充满批判意识的,小说对当时法国社会的现实也做了多方面的影射。

中世纪的法国社会存在什么现实问题呢?

如果你熟悉欧洲中世纪历史,自然会猜到,作者批判的矛头首先对准的就是教会。我们可以在书中读到,一些教会人士在行凶作恶的侵略者面前表现得缩头缩脑、畏首畏尾,只会念经祈祷,成了名副其实的胆小鬼;但在普通民众前面,却为非作歹,像是“可怕的猛禽”。上层教会人士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而老百姓却像“榨葡萄一样”被榨干了最后一滴血汗。

除此之外,矛头还对准了法官。作者把他们比作“穿皮袍的猫”,讽刺他们貌似公允,实际上贪婪又愚蠢,对审理案子一窍不通,只会勒索贿赂。在所谓“神圣的法律”底下,社会中的一切都被颠倒了。小说里是这样写的:“把弊病叫作道德,把邪恶叫作善良,把叛逆名为忠贞,把偷窃称为慷慨”。总之,他们把“掠夺”当成了座右铭。

除了对教会中高级教士、法律机构中高官的讽刺,社会上其他不少丑陋现象也是《巨人传》要批判的对象。

正是由于小说里充斥着对教会的讽刺与强烈批判,它的问世得罪了大批的教会高级教士。就在第二卷出版后,这部书一度被巴黎法院判定为禁书。

当然,我们不只要看小说中批判的一面,小说其实也对当时的一些社会现象表露了肯定的态度。我们要看到,小说对人文主义精神的态度是非常积极的。

小说充满了对人文主义思想的赞颂,它赞美普通人的体魄、力量和智慧,把他们虚构成了巨人。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呢?

目的就是把人与神对比,把神拉下神坛,把人写得至高无上。两代巨人形象就是普通人最典型的代表,尤其是在前两卷中,作者通过对高康大和庞大固埃父子两代巨人生活与经历事无巨细的描绘,把巨人的特殊、性格、行为、事迹表现得人性十足。

高康大一出世,就哇哇大哭,哭声像是“喝啊,喝啊”,他的爹听了就说“高康大”,意为“你好大的嗓门”。于是,孩子就得名高康大。小巨人饭量很大,每天需要一万七千九百一十三头来自包提邑和泊来蒙的奶牛的奶来喂养。到了庞大固埃,他还在摇篮中时,就迫不及待地撕裂一头奶牛,拿起牛腿连皮带骨地吞进肚子。

总之,在小说中,“巨人”就象征着“完全的人”:不但体魄健全、力大无穷,而且博古通今、聪明绝顶。与此同时,这两代巨人国王都没有历史上历任君王的威严,也没有神之子、天之子的气质,而是十分平易近人、乡土味十足的。他们能吃能喝,爱讲笑话,坦率豪爽,最关键的是,他们有着普通人的自然、健康的“欲望”,也就是说,他们是所谓的“饮食男女”。这一点显现出一种新的、与“神”的形象对立的“人”的形象。

庞大固埃的很多议论,都充满了资产阶级的新思想、新观点,完全不同于以往的传统观念。例如,他谈到男女关系时,有这么一段精辟的议论:

我对于有女人同时又没有女人是这样理解的:所谓有女人,是根据大自然创造女人的目的而言的,那就是为了相互协助,一起享乐,共同生活。所谓没有女人,那就是不要为了取悦妻子老是厮守在她身边,不要让她损及男人对天主崇高唯一的爱戴,不要忽略一个人生来对国家、对政府、对朋友应尽的义务,不要丢弃自己的学业和事业。如果对有女人同时又没有女人这样来体会,我看这个说法并没有矛盾和冲突。

这段话,不同于庞大固埃的朋友们关于男女关系的一般看法,总是纠缠于占有与被占有、性欲、激情等问题,庞大固埃这番话虽然矛盾,却是辩证的,充满了哲理。

与能吃能喝的巨人相反的,是道貌岸然的教会伪君子。书中是这样揭露他们的:

那班伪君子、伪善人、虚道学、装正经、好色教士、酒肉和尚、秽行真人……在人群面前弄虚作假,表示他们整日价在静坐礼拜,斋戒苦修,而将饮食男女之大欲,限制在维持身体的最低需要之内,而实际上却在纵情酒色,上帝才知道到如何程度。

貌似苦行僧,

实是酒肉客。

与此同时,小说也刻画了以巴奴日为代表的新兴的资产阶级形象。巴奴日有两大特点可以充分体现出资产阶级的特性:一是冒险精神和进取精神;二是足智多谋,甚至是狡诈。

在小说中多处反映了巴奴日作为新兴资产者积极进取的精神面貌。他在多次谈话中,表现出丰富的知识和社会生活经验。他认为在世界上生活最重要的是有钱,他的妙论就是:“没有钱就是最大的痛苦。”

在第四卷中,庞大固埃的船在大海上遇到了一艘羊贩子的商船。做绵羊买卖的生意人丹德诺看到巴奴日的裤子没有前开裆,眼镜又拴在帽子上,便把他当作王八汉,以为自己有资格捉弄他一下。巴奴日遭到挑衅后,两人争吵起来,巴奴日心生一计,花大钱向丹德诺买下一头大肥羊,旋即把羊扔到海里。羊的生性就是跟着领头的跑,结果,其他所有的羊就争先恐后地跟在第一只后面往海里跳。丹德诺彻底赔了血本,最后抱住一只大肥羊,却也被拖进了大海,送了性命。而巴奴日看了则哈哈大笑,一点同情心都没有。

他的同伴约翰修士还借《圣经》上的话,对落水的商人讽刺地说道:“申冤在我,我必报应。”意思是这个商人活该。等到羊群与卖羊人全都淹死后,约翰修士还向巴奴日表示祝贺,只是略微指责了他不该付钱给羊贩子,不该这样糟蹋金钱。巴奴日答道:“不提钱了!天主在上,我这个玩笑就不止值五万法郎。”这个故事充分体现了巴奴日的精明,当然,也显现出他的极端狡猾和狠心。这些都是新兴资产者的性格特点。

此外,小说在塑造形象的同时,还提出作者观念中的理想社会雏形。

《巨人传》用艺术的形式给读者展现了一个乌托邦社会,其法则和基础就是“个性解放”。小说第一卷最后部分谈到,要建立一个叫“特来美”的修道院,在这个修道院里,人与人平等相处,彼此和睦无间,任何人都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别人。在这里,没有束缚个性发展的宗教礼节,也没有限制自由的清规戒律,它的院规就是一句话:“随心所欲,各行其是”(Fais ce que voudras)。

小说中是这样写的:

这里规定不用任何钟表和日规,一切工作都按照时机和需要来进行;因为,高康大说,据他所知,最耽误时间的事莫过于计算时间——这究竟有什么好处——世上最无谓的事就是按照钟声安排自己的行为,而不按照正常的理性与智慧的裁度。

修道院还规定,这里只收两种人:男人必须“气宇轩昂,体格魁梧,秉性温良”;女人必须“容貌端丽,身材合度,秉性温良”。男女可以共处,“凡有女人的地方必须有男人,凡有男人的地方必须有女人”。而且不论男女,入院以后,只要个人愿意,随时可以出院,不受任何约束。同时,男女修士可以光明正大地结婚,人人都可以拥有财富,自由自在地生活。

最后,《巨人传》里还体现出新兴阶级对知识、对光明、对启蒙的渴求,这也是《巨人传》人文主义精神的一大特点。小说实际上在号召读者要努力学习人类所有的知识,用知识来武装头脑,成为巨人那样的“现代人”。

小说第二卷第八章,高康大给儿子庞大固埃的现身说法就是典型的例子。高康大自己早先跟随一个所谓的神学大博士(冬烘先生)学习,把各类文法历史读得倒背如流,却越读越蠢,没有学到什么真东西,只变得“目滞神昏,口嚅舌钝”,来到人前,“眼泪鼻涕一齐流,没有人能逼出他一句话来”。后来,高康大换了老师,跟着有真学问的一些老师学习,才学到了真才实学。

他鼓励儿子努力学习,不仅要学习各种语言,和几何、算术、音乐、天文、语法等七科,而且还要学习法律、植物、医学、武艺,以及音乐、雕刻、绘画,此外晴天外出耍枪、打猎、游泳、登山,雨天在家锯木劈柴……

他说:“为此,我的孩子,我劝你把青春好好地用在学业和品德上。”“最好的方法是公开接受对一切学问的答辩,任何人都可以提问,任何人都可以跟你争辩……”

在父亲的劝导下,儿子也十分好学,“精神和书在一起就跟干柴碰到烈火一样,难解难分,他兴奋极了,简直没有疲倦的时候。”

小说的后三卷的主要内容是游历,也就是寻找神瓶神谕的“取经”历程,即庞大固埃一行人对真理的追求。这一点书中写得很明白:“他们航海的唯一目的,就是殷切地想看、想学、想了解、想请教神瓶的启示。”当然,最后的真理其实也十分简单,就是一个字——喝,就是要汲取人类文明的种种营养。

在这里,我们要再次注意结构上一头一尾的呼应。第一卷开头时,我们听到高康大一离开母亲的肚子,简直不是在哭,甚至不是哇哇大哭,而像是用震耳欲聋的声音在叫喊:“喝啊,喝啊!”这一声声呼求,实际上都是对“求知”的强烈召唤。显然,这一细节有极其明确的象征意义:它是一个新生阶级迫切渴望知识的心情的真实写照。

小说的最后,庞大固埃和巴奴日一行人终于找到了神瓶,神瓶的启示竟然也是“喝”(Trinch)。后来,法国20世纪著名作家法朗士对《巨人传》这一情节是这么解释的:“请你们到知识的源泉中去……请你们畅饮知识,畅饮真理,畅饮爱情。”

关于拉伯雷的巨著《巨人传》的主题思想就先分析到这里,下一节,我会重点讲解《巨人传》作为一部小说的艺术风格以及文字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