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米兰·昆德拉推崇备至的禁书
如果你熟悉欧洲文明史,那么不用我多说,你也知道文艺复兴是怎样的一个时期。它既是欧洲从中世纪到现代社会的过渡,也是从以“神”为本的政教合一的封建社会,到以“人”为本的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具体言之,这部文艺复兴时期的小说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极为崇高。有人认为,长篇小说开始在法国文学史上确立独树一帜的地位,就是以《巨人传》为起点的。
《巨人传》的作者是弗朗索瓦·拉伯雷(Franois Rabelais)。拉伯雷生于什么年份已无法考据,不同的资料之间居然相差了11年,有的说是1483年,有的说是1494年,但他去世的年份是公认的,是1553年,计算下来,活了六七十岁。
拉伯雷出生在法国中部都兰地区的一个富裕家庭。当时富家子弟幼时多在修道院读书,拉伯雷就是在这样的传统下长大的。青年时期,他曾入方济各会当修士。拉伯雷曾经有一段时期以在俗教士(相当于中国的所谓“居士”)的身份,作过一次周游半个法国的旅行,重点考察了各地的法律与教育情况。长途旅行让他对整个法国社会有了较深刻的了解,也为他创作《巨人传》积累了素材,酝酿了思路。
他生性好学,对文学、法学、医学、考古学、哲学等学科均有兴趣,且都有些研究,发表过关于法学、医学、考古学的著作。也因为他满脑子的人文主义思想,当时相对封闭的教会人士也对他有过迫害。
我们知道,文艺复兴时期的许多大作家,同时也是学识渊博的学者,拉伯雷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在医学方面很有建树,是个远近闻名的医生。当然,作为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个伟人,拉伯雷的成就主要体现在文学上,具体而言,就是他的五大卷小说《巨人传》。据说他写这部小说足足花了二十多年,从1530年左右他在里昂居住行医期间开始写作,一直写到他逝世为止。
你可能会好奇,一部小说怎么会耗时这么久呢?
其实原因是多重的。那时候写作,没有打字机,全靠手写,速度很慢;而且作者又写写停停,浪费了很多时间;此外,书中的很多篇章都是对当时占据主流话语地位的教会的批评,遭到了教会的迫害,中间波折很多。
《巨人传》共五卷。奇怪的是,其中第二卷《庞大固埃》(Pantagruel)的故事是最早写成的(发表于1532年),且用的是笔名亚勒戈弗里巴·奈西埃(Alcofribas Nasier)。这个笔名是什么意思呢?实际上,它是弗朗索瓦·拉伯雷这个真名打乱字母顺序后生成的。第一卷《高康大》(Gargantua)的故事反而到了后来才发表(发表于1534年)。
第一、二卷的卷名都是用人名命名的,那么高康大和庞大固埃这两个人又是什么关系呢?如果你看过书,当然就知道高康大是庞大固埃的父亲,是巨人国王,而高康大的父亲则叫高朗古杰(Grangousier),意思是“大肚量”。这里,我们要注意,两位巨人国王的名字也是有象征意义的。高康大(Gargantua)有“你的嗓门多么大”的意思,而庞大固埃(Pantagruel),据作者说,是“十分干渴”的意思。在希腊语中,“Panta”是法语中的“tout”的意思,意为非常、十分,而“gruel”是法语中的“altéré”的意思,意为饥渴、干渴。这一名字规定了人物强烈的“求知,求喝,求食”的欲望。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汉语译文取了其中的一层意思“庞”“大”,略去了另一层“干渴”的意思。
我们先从《巨人传》的前两卷来看一看巨人国王高康大和儿子庞大固埃的英勇经历。
《巨人传》的第一卷叫作《高康大》,书名全称为《庞大固埃的父亲,巨人高康大骇人听闻的传记》。乌托邦国国王高朗古杰的王后嘉佳美丽怀孕,十一个月后生子,王子高康大出生时便是个巨人。他从小就能吃能喝,从三岁到五岁,他的生活就是吃、喝、睡。高康大一开始由于受经院式的诡辩术教育而变得愚蠢,后来他转向巴黎求学,他的新老师请教某大师,开了一帖泻药,把他原有的一切毛病和恶习完全清除出身体,让他接受了人文主义的教育,用心攻读,一刻光阴也不白费。
不久,他的国家遭到敌国侵略,一时间战事吃紧。高康大在巴黎接到父亲的家信后,连忙赶回国内,在路上遇见约翰修士(Frère Jean des Entommeures),两人结为朋友,共同抗击侵略者。在战斗中,高康大的大马一松肚子,撒了一泡尿,结果变成漫延七里的洪水。敌人猝不及防,几乎全被淹死,只有几个逃到山坡上,才得幸免。
堡垒中的残敌一股脑儿向高康大开了九千零二十五发炮弹,却分毫没有伤到他。高康大拔起大树,对着堡垒砸下去,结果堡垒被彻底摧毁,敌人身首异处,肢体破碎。之后,他又率领父亲的军队,在约翰修士的协助下,打得敌将毕克罗寿丢盔弃甲,落荒而逃。在战斗中,他的同伴约翰修士同样也大显神威,立下战功。
胜利后,高康大对将士论功行赏,同时不忘酬谢约翰修士的汗马功劳。他为约翰修士建造了象征着未来理想社会的特来美修道院,而约翰修士也随之提出了种种新鲜的社会主张。
小说第一卷主要写的就是高康大的事迹。特来美修道院的建成,标志着他的事业的伟大胜利,第一卷也就这样宣告结束。第二卷讲述的则是高康大的儿子,也就是另一个巨人的故事了。
最先写作的第二卷叫作《庞大固埃》,书名全称为《渴人国国王庞大固埃传,还其本来面目并附惊人英勇事迹》。高康大活到四百八十再加四十又四岁时,他的老婆乌托邦大王的女儿巴德贝克公主生下一子,即为庞大固埃。本来是喜事一桩,公主自己却因产子丧生,只因庞大固埃实在太肥大、太笨重了。庞大固埃身体长得飞快,令人难以置信。他每顿饭要喝四千六百头母牛的奶,人们让母牛给他喂奶,他居然挣脱了固定摇篮的绳索,几乎将母牛囫囵吞下。
庞大固埃上学后,读书识字,度过少年时代。后来他到普瓦蒂埃大学念书,学业长进非常迅速。之后,他游历全法国各地:波尔多、图卢兹、蒙彼利埃、瓦朗斯、昂热、布尔日、奥尔良等,访问求学,最后前往巴黎,继续努力学习知识。后来,渴人国侵略乌托邦,庞大固埃回国抗击侵略,最终征服了渴人国。
在小说的前两卷中,拉伯雷以大无畏的精神蔑视和亵渎了社会上一切看起来威严神圣的东西,其思想的解放程度,揭露的大胆程度,语言的泼辣程度,挖苦的刻薄程度,前所未有。也正是这个原因,作者没有用自己的真名发表作品。
不久以后,巴黎法院就判定《巨人传》为禁书。1535年,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完全倒向天主教,国内一切反教会、主张新思想的人士便都处在危险之中。好在拉伯雷在朋友的帮助下,获得了教皇的特许,才得以继续行医。写完第三卷之后,因为在书中加了一首献给王后的诗歌,他才争取到了国王的特许发行证,也才第一次用真名出版作品。但是,来自各方的迫害仍在继续。迫于压力,他甚至不得不逃亡外国。
《巨人传》第三、四、五卷的题目一般就叫《第三卷》《第四卷》《第五卷》,但有其共同的全称,称为《善良的庞大固埃英勇言行录》。
第三卷描写的是庞大固埃在渴人国进行大量移民,推行仁政,深受国人爱戴,成了理想的君主。
接着,作者笔锋一转,着重写了庞大固埃的朋友巴奴日(Panurge)关于借贷的宏论,特别是他关于结婚问题的焦虑。他害怕妻子婚后不忠,让自己戴绿帽子,所以迟迟不敢结婚,还就此问题向庞大固埃征求意见。庞大固埃给不出有用的意见,因为在他看来,对于婚姻问题发表意见是件很困难的事情。
于是他们找来算卦的书。庞大固埃发现书上的说法对巴奴日很不利,巴奴日的看法却与庞大固埃不尽相同,于是,巴奴日决定去请教各种各样的哲人贤者,但他们给出的建议却似乎全都不太合理。巴奴日越是想找到答案,越是深陷进退两难的尴尬处境。庞大固埃建议巴奴日去找疯子问一问,疯子漫天胡说了一番,提到了神瓶预言的事,据说在神瓶上有答案。最后,巴奴日决定,跟随庞大固埃跨海去寻找神瓶给出的答案。
第四、第五卷描写的是庞大固埃带着巴奴日、约翰修士、爱比斯德蒙、冀姆纳斯特等在各个海岛上的经历,包括他们的所见所闻,以及当地的风土人情。故事的最后,巴奴日终于找到了象征真理的神瓶。
他们先后经过的地方,有美当乌提岛(这个岛上有能变色的鹿)、无鼻岛(岛上的人都没有鼻子)、和平岛、诉讼国(岛上法院的工作人员靠挨打获得报酬)、钟鸣岛、铁器岛(岛上树木上挂满了铁器)、皮桶岛(岛上的人割开肚子,让脂肪流出来)、第五元素王国、道路岛、木履岛(岛上的修士只说一个单音节的字)、灯笼国等。
庞大固埃一行人历经艰辛,一路上经历了风暴,遭遇了种种阴谋诡计,甚至还遇到了巨大的鲸鱼,最后,他们终于来到神瓶所在的海岛——灯笼国。那里有一座寺庙,寺庙中有一个喷泉,从中喷出的不是水,而是酒。神殿的大门上写着一句话:“真理在酒中”。
巴奴日被单独带到一个小房间,在那里,他终于见到了寻找已久的神瓶。神瓶给人的神谕则是一个单词,德语的“Trinch”,意思为喝。从字面看来,是让人使劲地喝酒,但其中的意义实际上很明确,意在鼓励人们努力地汲取人类全部的知识。
至此,五大卷的《巨人传》以庞大固埃最后找到神瓶的启示宣告结束。
从整个作品的结构来看,《巨人传》可分两部分。前两卷讲述了两代巨人的故事,后三卷结构则较为松散,讲述庞大固埃带领巴奴日等一行人漂洋过海,游历各个海岛的原因、经历和最后结果。他们为了找到生活难题的答案,寻找神瓶,最后历经困难,找到神瓶,取得了“真经”。
关于拉伯雷《巨人传》的内容我们就简单介绍到这里。关于作者想借助这些故事表达何种思想,我们将在下一节探讨。